1、“音乐之都”,果真名副其实。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曾有许多音乐家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如:( )、( )、( )、( )……
2、填字成词。
( )不应( ) 一唱一( ) 兴风( )( )
宁缺( )( ) 坐井( )( ) 亡羊( )( )
3、正确使用“二”与“两”。
1.王小明同学既会弹钢琴,又会画画,真有( )下子。
2.明天下午( )点在三〇( )室开中队委员会。
3.县里乒乓球比赛,我们第( )小学得了第( )名。
4.请说得具体些,不要三言( )语的,使人难理解。
5.同学们三三( )( )地在议论昨天发生的那件事。
6.这样做很好,可以说是一举( )得,( )全其美。
4、读拼音,写词语。
kū qì qī xī xiān xì
_____ _____ _____
wū yā zhū hóu piān zhānɡ
_____ _____ _____
5、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临”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再查_____画。“临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来到,到达;②近,对着;③临近临到;④从高处往下看。
请为下列词语中的“临”选择正确的解释。
临行之际_______ 如临大敌_______
身临其境_______ 居高临下_______
6、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②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③一枝一叶:用竹子枝叶来比喻百姓们的各种小事。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
A.署:衙门。
B.萧萧:形容草木凋零。
C.吾曹:我们。
D.关情:牵动情怀。
【2】给诗句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疑是民间疾苦声(________)
①指(人民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②憎恶,厌恨。③因病引起痛苦;患病的痛苦。
(2)些小吾曹州县吏(________)
①细小;微小。②稍许;略微。③少许。
【3】“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人关情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题画诗,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
【5】诗人写竹的诗很多,你还能再写出几首吗?
(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寒食》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____(讽刺 怀古)诗。诗人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__________,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物点明诗歌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后两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现在人们常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来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3】下面对诗歌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无处不”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写出了整个长安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
B.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夜晚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作出委婉的讽刺。
C.诗的后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皇宫也不例外。
D. “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8、课内阅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吟”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骨/碎身/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___;第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决心。
【4】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物”是____________,“志”是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南昌采茶戏的起源和发展(节选)
南昌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的剧种之一,它流传于江西省会——南昌市及周围的新建,安义、奉新、进贤等县份,是一个拥有广大群众基础,深受群众欢迎的戏曲剧种。
南昌采茶戏的起(源 原),参阅道光年间南昌福州抚州府《县志》“风俗”记(栽 载):只见高安有“滚金线”,抚州禁唱“儿郎戏”。 《南昌县志》记载:有灯无戏,也无禁戏事。可能在道光年间“南昌彩灯”尚未成戏。
南昌采茶戏最早是唱“茶灯子”,农村每逢过年过节,有十二个茶婆子, 手提花灯演唱,“ 十二月采茶”,每人唱一个月。每句均不离“茶”字,敲锣打鼓在广场演唱,曲调活泼风趣,内容以描写农民春、夏、秋、冬劳动生活为主。因此,南昌采茶戏也曾叫“茶灯戏”或“花灯戏”。后来观众要求提高了,才加演杂套,逐渐才形成了戏剧形式。(居 据)目前所知,南昌采茶戏最早只不过是道光末年左右距今约 150 多年才开始形成戏剧形式的。
到光绪末叶,有的班社曾请京剧及赣剧艺人交戏,唱小戏以外还加唱一些整本大戏。因而成为 “半班”。在这一阶段里的班社,业余性质的较多,各方面设备,服装,乐器都很简陋,化妆也很简单,场面上只有锣鼓伴唱,没有管弦伴奏。演唱期间,均在农闲时唱神戏,还演赌戏。当时的反动统治者经常烧班社衣箱禁演,更不让三角班在城市里生长,因此采茶戏在城市的影响很小。
【1】找出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汉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判读对错。
(1)南昌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的唯一剧种。(____)
(2)道光年间,采茶戏还未形成。(____)
(3)由于反动统治者的阻挡,采茶戏不能在城市得到发展。(____)
(4)采茶戏最初主要是反映农民春、夏、秋、冬劳动生活。(____)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转换 B.表示,声音有较大的停顿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解释说明。
【4】光绪末叶,采茶戏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美]马克•吐温
星期六的早晨,汤姆出现在人行道上,一只手拎着一桶灰浆,另一只手拿着一把长柄刷子。他环顾栅栏,心中充满了惆怅。栅栏可是三十码长,九英尺高啊。他叹了一口气,用刷子蘸上灰浆,沿着最顶上一层木板刷起来。接着又刷了一下,两下。看看刚刷过的不起眼的那块,再和那远不着边际的栅栏相比,汤姆灰心丧气地在一块木箱子上坐下来。忽然,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主意实在是妙不可言。
他拿起刷子,一声不响地干了起来。不一会儿,本•罗杰斯出现了。他吃着苹果对汤姆说:“嘿,老伙计,你还得干活呀!我可是要去游泳了。难道你不想去吗?当然啦,你宁愿在这干活,对不对?”
汤姆打量了一下那男孩,说:“你说什么?这叫干活?”
“这还不叫干活,叫干什么?哦,得了吧!难道你的意思是说你喜欢干这事?”
刷子还在不停地刷着。
汤姆漫不经心地说:“喜欢干?哎,我真搞不懂为什么我要不喜欢干,哪个男孩子能天天有机会刷墙?”
这倒是件新鲜事。于是,本停止了啃苹果。汤姆灵巧地用刷子来回刷着——不时地停下来退后几步看看效果——在这补一刷,在那补一刷——然后再打量一下效果……本仔细地观看着汤姆的一举一动,越看越有兴趣,越看越被吸引住了。后来他说:“喂,汤姆,让我来刷点儿看看。”
汤姆假装拒绝,这让本更想试试了。经过一番商讨,本把苹果给了汤姆,在阳光下干起活来,累得大汗淋漓。而汤姆却在附近的荫凉下,坐在一只木桶上,跷着二郎腿,大口大口地吃起了苹果。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妙不可言:__________________
(2)漫不经心:___________________
【2】“哦,得了吧!难道你的意思是说你喜欢干这事?”这句话中本的意思是汤姆应该(喜欢干 不喜欢干)这件事。
【3】本后来主动要求刷栅栏是因为__________。
【4】当本要求刷栅栏的时候,汤姆拒绝是因为_____________。
【5】在第1自然段中,汤姆想出了什么主意?后来这个主意成功了吗?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他吧。
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腊八粥
冰心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院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这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他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14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着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也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的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 “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给淡忘了。
【1】本文的线索是( )。
A.干果
B.腊八粥
C.家
D.供佛
【2】下列不属于作者笔下的腊八粥的是哪一项?( )
A.糯米
B.各种糖
C.各种豆子和芝麻
D.红枣、桂圆、花生等
【3】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母亲和外婆都逝世于农历腊八。
B.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C.“我”和母亲每年煮腊八粥,是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
D.腊八粥本来是用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星宿。
【4】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随着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藏戏班子主要表演。( )
A.历史故事和传说
B.童话故事
【3】“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选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天使之生
天堂里有个规矩:所有的天使( )在人间做完一百件好事,( )能变成baby降临到世间的一个家庭,为他们带来欢乐与幸福。
有一个名叫安迪的安琪儿,他特别想做一个人间的孩子,认为那是件相当快活的事。于是他每天都要到人间巡视,竭尽所能的帮助那里的人们。( )他知道人们根本看不到他,( )每每看到人们在自己的帮助下露出微笑时,他( )兴奋。很快,他已经顺利的做完了九十九件好事。
一天清晨,他在寻找第一百个需要帮助的人的途中,路过一个小镇,听到一只鹤的哀鸣,他于是很快找到这只鹤。原来是几个淘气的男孩抓住它,正狠心地拔它的羽毛,听到鹤因疼痛发出的嘶叫,他们笑得更欢了。①蓦地,鹤求助般地望了他一眼,呻吟了一声,安迪猛然间觉得自己的心被触动了,他从未想到这样一只鹤竟能看到自己,可那束可怜的目光确确实实是投向自己的呀,虽然安迪不知道帮助一只动物算不算做好事,但那一刻,他决定要救助它。
安迪朝远处扔了一枚金币(彼得常发给天使们一些金币以救助贫苦的人),男孩们放下鹤疯跑着去抢,它趁机带走鹤到了一棵大树下,可是鹤一只翅膀的羽毛已经被男孩们拔得零零落落,飞不起来了。安迪看看自己的翅膀,忍着疼痛拔下翅膀上的羽毛,把它给了鹤。凭借天使羽毛的神奇,鹤扑扑翅膀,飞起来了。临走,②它又深情地望了安迪一眼,伸长脖颈向天空久久长鸣。
鹤走了,安迪却只剩了一只翅膀,可他不后悔,它总觉自己和那只鹤有着什么相同的东西。
安迪勉强回到了天堂,上帝鉴于他做满了一百件好事将它变成一个女婴,可是天使在变成婴儿后就不能飞了,要靠翅膀化作一只鸟儿将他带到人间,而安迪的翅膀又意外地失掉一只,但如果此时再将他变回一个天使的话,那么它的一百件好事就要随之重新开始。上帝正在踌躇之时,一只鹤飞来了,变成女婴的安迪认出了它身上天使的羽毛,冲着它甜甜地笑了。上帝用襁褓包起安迪,让鹤衔起打结的地方带走了。
在飞行中,安迪注视着鹤的胸膛,终于想到了自己和鹤之间的相同的东西:一颗善良的心以及对美好生命的追求。
【1】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文中有两处写到鹤望了安迪一眼,你能读懂鹤的眼神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踌躇”是什么意思?上帝为何事而踌躇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有没有打动你?选择一处,用你的手写你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篇童话,你能谈谈你对文题“天使之生”的理解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问题。
多姿多彩、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活即将与我们擦肩而过。回首快乐的小学时光,多像一处令人zhù足的风景:qí qū的羊肠小路上,野花忸怩羞涩地开着,是那样婀娜多姿;蝴蝶piān piān飞舞,是那样风姿绰约、美丽迷人;远处是逶迤的远山,把天边勾勒成迂回的花边;wèi lán的天空上几处雄鹰振翅翱翔。这多么像一幅色彩绚烂、韵味无穷的油画。
【1】下列加点字的注意全对的一项是( )
A.擦肩而过(cā) 婀娜(ē luó) 风姿绰约(chuò) 绚烂(xüàn)
B.擦肩而过(chā) 婀娜(ē luó) 风姿绰约(zhuó) 绚烂(xuàn)
C.擦肩而过(chā) 婀娜(ē nuó) 风姿绰约(zhuó) 绚烂(xüàn)
D.擦肩而过(cā) 婀娜(ē nuó) 风姿绰约(chuò) 绚烂(xuàn)
【2】下列根据拼音和上下文写出的词语,完全正确的是( )
A.驻足 崎岖 翩翩 蔚蓝 B.伫足 崎岖 偏偏 尉蓝
C.驻足 崎驱 翩翩 尉蓝 D.伫足 崎驱 偏偏 蔚蓝
【3】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
B.天真烂漫:指人心地单纯,坦率自然,也用来比喻成年人心地单纯善良。
C.忸怩:形容害羞,不大方的样子。
D.逶迤: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15、仿写句子。
(1)父爱是北斗,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也能让我辨明方向。
父爱是_______,即使_______,也能_______
(2)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攀岩前行;
选择了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写成“被”字句。
1.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漂亮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列句子换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1.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加班,你和爸爸吃饭别等我。”(间接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不会忘记几年来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江南风景如画,怎么比得上我的家乡美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本单元,你一定认识了不少令你感动的人物吧!请任选一个人物,写出你读完他的事迹之后的感想。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