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要求写词语:
①写出句子中划线词的近义词。
桑兰坚强的品格受到人们的敬佩__和高度赞扬__
日环食那奇异__景象让人兴奋和引人对太空的思索__
②写出句子中划线的反义词
万里长城令人自豪__,听到外国人的赞叹叫人心里喜悦__
森林逐渐消失__人们开始冷静__思考自己的行为。
2、比一比,再组词。
矫( ) 诲( ) 燥( )
娇( ) 悔( ) 躁( )
骄( ) 晦( ) 噪( )
3、用“沉”字组词,再选词填空。
李大钊同志不幸被捕,全家人心情十分(___________)。李大钊同志在敌人的面前(___________)镇定,有时据理力争,有时用(___________)进行无声地反抗。
4、读拼音写词语,把字写端正、匀称。
zhǒng zhàng__________ qīng fù__________ yān zhī fēi fú__________
jīng huáng__________ bō xuē__________ jiàn wēi zhī zhù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本文作者________,课文描绘了一幅幅________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________,表达了自己对________。
(2)“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________这一特点。
(3)文章以________为经线,以________为纬线结构全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天写得详细,其它略写。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节选)
何其芳
我的歌呵,
你飞吧,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
【1】题目中“歌唱”的意思是( )。
A.唱歌
B.赞美
【2】诗人为什么希望“我的歌”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
A.我的歌很好听。
B.我歌唱的是早晨。
C.为了使“少男少女们”得到鼓舞。
【3】下面对诗歌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想象不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
B.第一节作者把“快乐或好的思想”想象成声音、微风、阳光。“微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阳光”给人一种春和日丽的欣慰之感。
C.这首诗通过对少男少女们热情歌唱,勉励广大的青少年们,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永葆青春活力。
【4】读完这首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着写出两个,并说说他们之间的相似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等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既写出了石灰原料的来之不易,更强调石灰“前身”所经历的痛苦之巨大。
B. “若等闲”三字写出石灰从容自若,处之淡然的态度,经过锤炼是心甘情愿的。
C. “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高尚的节操。
D. 末句是作者在直接抒情,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白梅》诗中“不同桃李混芳尘”中的“混”字,说明白梅具有什么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墨梅》一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匆匆
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B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C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D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理解文中加点的词。
(1)确乎( ) (2)涔涔( )
(3)潸潸( ) (4)徘徊( )
【2】文中画线的A句,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B句,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线的C句,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线的D句,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日历(节选)
冯骥才
我喜欢用日历,不喜欢用月历。为什么?
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喜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候在门外。如果你静下心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1)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
每年1月1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随手一翻,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滑过手心,散( )着油墨的芬芳。我很欣喜: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就看你要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 )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 )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它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2)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我喜欢日历,因为日历具有生命感,或者说日历让我随时感知自己的生命,并叫我思考如何珍惜它。
(摘自《快乐阅读》)
【1】给短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是说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曾经是日历上每一张纸上的日子。(______)
(2)“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表现了作者对时间不珍惜的态度。(______)
(3)“我”喜欢日历只是因为迷恋日历散发出的油墨的芬芳。(______)
【3】写出你对短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秋天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自我陶醉,更不是哀叹自己将跌落枝头。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不是风,我早已经霉烂了;不是雨,我怕早已经干瘪了;不是光,我怕早已经白了;不是热,我怕早已经停止生长了,世界上有不经历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有不经过阳光射晒而成熟的果实吗?
【1】这一段使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明星”上的“微尘”
有一年,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北京参加数学研究会。
一天,华罗庚收到一封来信,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的《堆素数论》这本书,觉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计算,发现书里有一个问题的计算是错误的。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颗“明星”,那么这个错误就好像一粒“微尘”,希望能予以改正。
华罗庚看完信,连声说:“提得对,真是太好了!”。他在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并把它的作者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陈景润请来参加会议。
华罗庚就是这样,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文中的“明星”指______“微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回答陈景润给华罗庚信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第三小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中心,在正确的后面画“√”。
①赞扬华罗庚重视别人的发言。( )
②赞扬陈景润敢于提意见。( )
③赞扬华罗庚谦虚,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美德。(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记一次乒乓球赛
我和姐姐在一个学校读书,课余常在一起打乒乓球,是一对有名的小球迷。上星期体育老师宣称:国庆节前要举行一次全校乒乓球赛,我和姐姐都报了名。
日子过得真快,乒乓球赛开始了。在预赛中,我和姐姐都战胜了对方,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最后决赛的一场,恰恰是我和姐姐争夺冠军,我盼望着早点进行决赛。
决赛那天,礼堂正中央放着一张绿色的球台,周围坐满了人。窗户外边也挤满了小脑袋,大家都在不住的议论。有的说:“姐姐的把握大些。”有的说:“不一定,妹妹打的才棒呢。”体育老师在场内忙碌着,来参观的老师也帮着维持秩序。我看到这么多双眼睛望着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心突突地跳得厉害。
体育老师叫我们进场,全场立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更加发慌了,感觉都不知道怎么走了。试球的时候,我只看见白色的小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只知道网子那是姐姐,至于她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紧张,我都没有注意。才试了几个球,我的手心里全是汗水。
比赛正式开始了。前两局我和姐姐各胜一局。第三局先由我了球。我发一人正手球,发一个反手球,接着连发两个长球,又发一个短球,总之不叫姐姐摸着我的规律。碰上姐姐打了稍高的球,我就用力扣杀。姐姐也毫不示弱,连连攻我的反手,还打出旋转球来使我摘录准。两个人不分上下,比分紧紧咬住,5平,6平,7平……还好,是我领先了一分,交换了场地。老师和同学为我们鼓掌,有的还喊:“小球迷,加油啊!”
最后的战斗更加激烈了。我每一板都打得很小心,也不放弃攻球的机会。有时姐姐打过来的球又快又硬,我都把它挡回去了。当我以20比19领先一个球的时候,姐姐大概急着要追成20平,猛然抽了一板。我正担心对付不了,球却弹着网子,出界了。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我们的决赛结束了。
【1】短文写了“我”的心情变化。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表。
时候 | “我”的心情 | 表现心情的语句 |
“我”和姐姐战胜对方 |
| 高兴得跳了起来 |
准备决赛 |
|
|
进场 |
| 感觉都不知道怎么走了 |
试球 |
|
|
【2】本文按照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乒乓球比赛的。从整篇文章来看,(________)写得简略,决赛写得详细。在写决赛时,(__________)写得简略,第三局写得详细,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展,终于导致人类这种能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特殊生物的出现。
②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在我国发现的“中国猿人”“马坝人”及“山顶洞人”,分别属于猿人、古人及新人阶段。实际上,每个阶段都包含着人类在发展中的一次质的飞跃。
③人类发展的第三阶段——古人,从体格的形态结构上来看,介于猿人与新人之间。在地质时代上,古人比新人早,生存的时代可能是在更新世晚期之际,距今大约十多万年以前;文化比新人更为原始,属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由于最早的古人化石是1856年在德国的尼安德特山谷中发现的,在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类型。
④根据典型的化石,古人的腿比现代人短,膝稍曲,身矮壮,弯腰曲背;嘴部仍似猿人向前伸出,也没有下巴的突起。所制作的石器比猿人的有很多改进,这说明手部结构有了新的发展,因而更加灵巧。脑量(1350毫升)比猿人的大些,脑子的结构复杂些,具有比猿人更高的智慧。可能已经会取火,能猎获较大的野兽,并用兽皮作简陋的衣服。和猿人相比,古人的劳动范围扩大了,生产力提高了。所有这些情况,都显示古人在发展的进程上比猿人又向前跃进了。
⑤古人发明衣服和取火,是在人类发展史中继猿人创造石器之后的两件大事。因为,像我国关于远古的传说那样,“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就会扩大食物的范围;同时能制作衣服和随时随地取火御寒,就能适应不同地区的各种气候条件,扩大了人类的活动领域,因而古人能分布在亚、非、欧广大地区。由于劳动协作的需要,在古人阶段末期,应已具有形成原始社会的基本条件。由蒙昧的群居到社会组织的形成,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大的飞跃。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特殊:________。
②蒙昧:________。
【2】请补充文章的提纲笔记。
①生物的发展,导致人类的出现。
②________。
③古人的特点。(a.体格的形态结构;b.________;c.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3】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
【4】请从文章中摘录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一个句子,并对句中的关键词语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为什么能分布在亚、非、欧广大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怎能不喜欢她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型练习。(4分)
(1)托德刻薄地说:“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修改病句: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鲁智深把那大王打得乱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一面面红旗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十分鲜艳。(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这片土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喜悦。(仿写句子)
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变。
例: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1)这么大的风浪,那个渔民怎么能驾着小船出海去呢?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0、改为转述句。
(1)法官说:“两周前我找人用锅炉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然后又上了三道锁,钥匙在我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班长抬起头说:“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学期我们学了很多有趣的文章,相信有的文章给你留下了很神的印象,请你以________读后感,为题,写一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课文。(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