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增添——(________) 活泼——(________) 聚拢——(________)
停止——(________) 玲珑——(________) 灵活——(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空空落落(A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门万户(含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完成作答。
老翁的遗书
从前有一个老翁,花甲得子,兴奋异常,结果中风不起,在床上拖了5年。临终前,他给5岁幼儿和女婿,留下了一份遗书。遗书上这样写着: “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数年以后,幼子成年,要与姐夫分家。家产田园归谁呢?两人争执不休,只好去衙门打官司,女婿申辩道:“岳父大人遗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六十 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县令对无标点的遗书仔细琢磨,想出另一个点法,把遗书断与了幼子。
试问:县官是怎样标点的呢?
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4、照样子写词语。
黑糊糊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喳喳地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根据提示填格言、诗文名句、歇后语。
(1)世界上的事物不可能十全十美,就像《墨子》中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
(2)就要毕业了,即将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我想用“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作为感言送给我的老师。
(3)面对飞逝的时光,我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勉励自己;一提及这几年来的生活,奶奶就深有感触说:“如今的生活真是___________(歇后语)。”
(4)中国的古典诗词中记录了很多有关民风民俗的内容,你能想到哪一首呢?请选择一首,默写其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鉴: 。
②徘徊: 。
③渠: 。
④清如许: 。
⑤源头: 。
⑥活水: 。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3】怎样理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
。
7、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展现了几幅图画?
。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示儿
,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补充诗句。
【2】请写一写诗的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_____代爱国诗人_______的绝笔。诗中描写诗人临终遗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叮咛儿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诗人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希望_____________的爱国情怀。
9、课外类文阅读。
北极光(节选)
是冬老人从遥远的北极带来的礼物吗?圣洁、晶莹、透明,当早晨第一线阳光缓缓地从窗棂上爬过来,透过一层薄明的光亮,它们变得清晰而富有立体感了……它会像南海(qīnɡ chè)________的海底世界,悠悠然游动着热带鱼,耸立着一丛丛精致的(shān hú)________,漂浮着水草和海星……它会像黄山顶峰翻腾的云海,影影绰绰地显现出秀丽的小岛似的山峰;它会像白云飘过天顶,(hào dànɡ)________、坦然;会像梨花怒放,纷繁、绚烂……啊,冰凌花,奇妙的冰凌花,雪女王华丽的首饰,再没有什么能与你媲美的了……你真像小时候玩耍过的万花筒,每天都在变幻着姿势,无穷无尽地变幻。你带给人多少美丽的想象啊,从夏天雨后草地上的白蘑菇,到秋天沼泽地上空飞过的一群群白天鹅……可你是严寒的女儿,是冰雪的姐妹。你在寒夜里(jiànɡ lín)________,只在早晨才吝啬地打开你的画卷,那么短暂的一会儿,不等人从那神奇的图案中找到他们所寻求的希望,就急急地隐没了。
【1】根据拼音写词语。
【2】文中多处使用省略号,它的作用是( )
A. 表示文中省略的想象的内容。
B. 表示说话语意含蓄,话没说完。
C. 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3】此段文字主要写的是( ),表达了作者对( )。
A. 北极光的美丽景象 B. 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
C. 冰凌花的美丽 D. 美好生活的向往
E. 冬雪的美丽洁白 F. 人类纯洁心灵的赞美
10、阅读与理解。
要善问
许多人在学习方面的重要体会是:不仅要肯问,而且要善问。
人们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不是没有道理。学问学问,学要肯问。
学常有疑,问则可解疑。解其一疑,便长一智。学既不可缺,问也不可少。不因疑难细小而忽视问,不因问题“浅易”而不屑于问,更不因怕失身份而耻于问。在学中发问,在问中求学,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要得“学问”,不仅要肯问,还要善问。学习犯难不急于问人,要先问己,后问人。问己,应反复思考;问人,会受到启发。问,要问的准,问得深;因为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⑴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在文中用“———”标出。(2分)
⑵“问”有什么好处?“问”要注意哪三个问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什么叫“善问”?“善问”德要领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2分)
解释:①然:_________________ ②所以然:________________
⑸“问”是学习中的小窍门,请写两则关于此方面的格言警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腊八粥(节选)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1】选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__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的男孩形象。
【2】在八儿的猜想中,栗子、饭豆、花生仁、枣子可能会怎样?用“○”在选文中圈出相关短语。
【3】“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一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文的省略。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语意未尽。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八儿年龄小,个子矮,所以看不到锅里的情景。
B.透过八儿让妈妈抱他看粥的情景,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迫不及待的心情。
C.锅中的一切指的是栗子、饭豆、花生仁、大枣等事物,并不包括糖。
12、课外阅读
荒岛余生
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所以我要把它的经过从头至尾,按着次序记下去。依我的计算,我来到这个可怕的海岛,是在9月30日。当时,那初入秋分线的太阳,差不多正在我的头顶;所以依我的观测,我是在北纬9度22分。
大约在我上岸十一二天之后,我忽然想到,既然缺乏书、笔和墨水,我一定会忘记计算日期,甚至连安息日和工作日都会忘记。为了防止这样,我便用刀子在一个大柱子上刻上这几个字:我于1659年9月30日在此上岸。把它做成一个大十字架,立在我第一次上岸的地方,在这个方柱的两边,我每天用刀子刻一个斫痕,每七天刻一个大一倍的斫痕,每一个月刻一个再大一倍的斫痕,这样,我就有了一个日历,可以计算年月日了。
其次应该提到的是,在我历次从船上搬下来许多东西中间,我还弄到一些价值不大而用处却很不小的东西,我却忘记把它们一一记下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笔、墨水、纸;船主、大副、炮手和木匠的几包东西;三四个罗盘,一些数学仪器,日规,望远镜,地图,航海书籍之类。这些东西,我当时也不管它们有用无用,都把它们收拾在一起。同时,我又找到三本很好的《圣经》,它们是随着我的英国货物一起运来的;在我上船的时候,我曾把它们打在我的行李里面。此外还有几本葡萄牙文书籍,其中有两三本祈祷书和几本别的书籍,我都把它们小心地保存起来。同时还有一件不应该忘记的事情,就是我们船上还有一条狗和两只猫,关于它们的历史,我下面还要谈到。我把两只猫都带到岸上;至于那条狗,它是在我第一次搬东西上岸的第二天自动跳下船来,泅到岸上,来找我的,后来做了我多年的忠仆。我并不想它替我衔什么东西,也不想它替我做个什么伴,我只想它同我说说话,但是它却办不到。自从我找到笔、墨水和纸以后,我用得非常节省,事实证明,如果有墨水,我就可以把事情记得非常清楚;如果墨水用完了,我就记不成,因为我想不出任何方法制造墨水。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寂寞:________
②闻所未闻:________
【2】大约在我上岸十一二天之后中的大约为什么不能去掉?这个词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________
【3】选文第三自然段写到其次应该提到的是,那么,首先应该提到的是什么?
_______
【4】我为什么要在大柱子上刻字记录时间?
_______
【5】笔、墨、书、纸之类为什么我开始时忘记把它们一一记下来,而现在却觉得特别值得一提?
________
【6】联系全文,你认为鲁滨孙有没有活下去的价值?
________
【7】有的人认为:鲁滨孙流落荒岛,一个人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________
【8】鲁滨孙在逆境中自我安慰和阿Q精神胜利法是一样的吗?
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也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立即——_______ 保护——_______
【2】“一个美丽的世界”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我”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父亲的自行车
①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子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视父亲,四十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然而,对我来主,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惟一值得一辈子崇拜的人。
②父亲是建筑师,工地上所有的工作都怕他,沙子与水泥的比例有一点差错也会招来父亲的痛斥。然而,父亲在家里永远是慈爱的,他的好脾气甚至超过了母亲。在县城里,父亲的自行车众人皆知,每天早晚,他风雨无阻地骑着吱吱嘎嘎的破车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那时,我和弟弟总手拉着手跑出校门,一眼就看见站在破自行车旁,穿着旧蓝色中山服焦急地张望着的父亲。一路上,两个小家伙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而父亲一直能一心两用,一边乐滋滋地听着,一边小心翼翼地避过路上数不清的坑坑洼洼。等到我上了初中,父亲的车上便少了一个孩子;等到弟弟也上了初中,父亲便省去了一天两趟的奔波。可父亲似乎有些怅然若失,儿子毕竟一天天长大了。
③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半夜里听见客厅里有动静,起床看,原来是父亲,他正在台灯下翻看一本发黄的相片簿。看见我,父亲微微一笑,指着一张打蓝球的照片说:“这是我刚上大学时照的!”照片上,父亲生龙活虎,眼睛炯炯有神,好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此刻,站在父亲身后的我却蓦然发现,父亲的脑后已有好些白发了。父亲一出世便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惨痛的经历使他深刻地意识到父亲对儿子的重要性。因此,在创新的生活里,除了工作便是妻儿,他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在办公室与家的两点一线间,生活得有滋有味。辅导儿子的学习是他最大的乐趣,每天的家庭作业父亲都要一道道地检查,认认真真地签上家长意见,每次家长会上他都被老师称赞为“最称职的家长”。母亲还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一次急病差点夺去了我的小命。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器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④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与父亲在一起,沉默的时候居多,我却能感觉出自己那与父亲息息相通的心跳。离家后收到父亲的第一封信,信里有一句似乎很伤感话:“还刻那辆破自行车吗?你走了以后,我到后院杂物堆里去托,却锈成一堆废铁了。”我想了许久,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给父亲回信:“爸,别担心,那辆车每天晚上都在我的梦里出现呢。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车轮蹬得飞快……”
【1】“父亲的自行车”这个文题,引起了我们哪些思考?
从写作内容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文章体裁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行文的作用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写出全文表现父亲“称职”且体现父爱的几件具体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语境,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那些山路,全是悬崖峭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段文字所用材料都没围绕父亲的自行车来写,这是否脱离了全文中心?请探究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后,“想了许久”才回信,“我”此时想了些什么?请续写“我”回信的一部分内容。(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爸爸:“小红,告诉妈妈,今天爸爸不回家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青石说:“这样安静的生活,我讨厌了。我倘若能和蝴蝶和蚱蜢一样,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那多好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给出的句式,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疫情中的逆行者点赞。
疫情中的逆行者,像虎一样勇猛和无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祈祷。依然没从洞里传来好消息。(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鲁智深把那大王打得乱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中队委员会的决定,我们都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肯定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董存瑞炸掉了敌人的暗堡。
①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网络上舆情汹涌引发全民关注。在有些省市,一些人嘴里喊着“武汉加油”,但只要一听到身边有武汉人,就立马变脸,唯恐避之不及,甚至出现“悬赏”、驱逐武汉人的闹剧。
假设你是张明,你想给《武汉日报》写一封倡议书,针对上述行为,谈谈你的看法和感悟,也可以讲述你的见闻和经历。注意语言得体,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