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临沂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惬意——_________ 惊讶——_________ 朦胧——_________

    优惠——_________ 精巧——_________ 完美——_________

  • 2、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

    1.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___。张思德同志是________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2. 居里夫人没有躺在诸多荣誉上享受,她将奖金捐给国家,将奖章给女儿党玩具,这说明她视名利如____,正如爱因斯坦说的那样,玛丽居里是唯一的_______的人。

    3. 《荒野求生》是英国作家贝尔·格里尔斯的小说系列,如果我们很想知道书的大致内容,可以先阅读书的______部分(填写下面()里的选项字母);如果内容非常吸引人,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去翻阅书的______了。(填写下面()里的选项字母)。

    A.前言; B.目录; C.梗概; D.精彩片段;  E.后记)

    4.我最近读过的长篇小说是《__》,主人公叫_____,他(她或它)最吸引我的是____

  • 3、辨析形近字并组词。 

    韭( ) 拔(   ) 割( ) 穗 (   )

    非( ) 拨 (   )   豁( ) 惠 (   )

     

     

  •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一个词语造句。

    跃跃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见惯 __________

    闻所__________ __________不同

    __________ _____知非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给加点字注音。

    ______  鸿______  弓______  弗______若之______ 弗若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①夜绩麻②,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③耕织,也傍④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耘田:在田间锄草。②绩麻:把麻搓成线。③供:从事。④傍:靠近。

    【1】解释下列词语。

    杂兴:_________ 解:___________

    【2】从“_____”和“_____”这对反义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劳作的辛苦。诗中农民干的活儿有____________

    【3】诗中的小孩儿天真、活泼、可爱,从“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来。结合注释,写出所填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中的小孩儿太顽皮、太不懂事了。

    C.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在初夏繁忙时节紧张劳作的气氛。

    【5】《四时田园杂兴》是 诗人 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

    A.南宋 范成大

    B.北宋 范成大

  • 7、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选择相应的字义,填上序号。  

    鉴:①镜子 ②照   ③仔细看;审察  ④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1)水清可(   )   (   )

    引以为(   )   (   )

    活:①生存,有生命   ②在活的状态下   ③活动,灵活  

    ④生动活泼;不死板  ⑤工作   ⑥产品

    (2)(   )   (   )   (   )

    (   )   (   )   (   )

    2这首诗借景喻理,以     作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     流进,人要想变得更加睿智,就要     

    3请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读书、做学问,有许多精辟的名言佳句给我们以启发。请试着写出三句。

    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你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此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______(A.送别诗  B.田园诗  C.咏物诗)。

    2此诗前两句意思是石头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变成石灰;诗句中的“全不怕”“若等闲”表现了石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3此诗使用___________的写法,借石灰自喻,“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作者具有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美]马克吐温

    星期六的早晨,汤姆出现在人行道上,一只手拎着一桶灰浆,另一只手拿着一把长柄刷子。他环顾栅栏,心中充满了惆怅。栅栏可是三十码长,九英尺高啊。他叹了一口气,用刷子蘸上灰浆,沿着最顶上一层木板刷起来。接着又刷了一下,两下。看看刚刷过的不起眼的那块,再和那远不着边际的栅栏相比,汤姆灰心丧气地在一块木箱子上坐下来。忽然,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主意实在是妙不可言。

    他拿起刷子,一声不响地干了起来。不一会儿,本罗杰斯出现了。他吃着苹果对汤姆说:“嘿,老伙计,你还得干活呀!我可是要去游泳了。难道你不想去吗?当然啦,你宁愿在这干活,对不对?”

    汤姆打量了一下那男孩,说:“你说什么?这叫干活?”

    “这还不叫干活,叫干什么?哦,得了吧!难道你的意思是说你喜欢干这事?”

    刷子还在不停地刷着。

    汤姆漫不经心地说:“喜欢干?哎,我真搞不懂为什么我要不喜欢干,哪个男孩子能天天有机会刷墙?”

    这倒是件新鲜事。于是,本停止了啃苹果。汤姆灵巧地用刷子来回刷着——不时地停下来退后几步看看效果——在这补一刷,在那补一刷——然后再打量一下效果……本仔细地观看着汤姆的一举一动,越看越有兴趣,越看越被吸引住了。后来他说:“喂,汤姆,让我来刷点儿看看。”

    汤姆假装拒绝,这让本更想试试了。经过一番商讨,本把苹果给了汤姆,在阳光下干起活来,累得大汗淋漓。而汤姆却在附近的荫凉下,坐在一只木桶上,跷着二郎腿,大口大口地吃起了苹果。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妙不可言:__________________

    (2)漫不经心:___________________

    【2】“哦,得了吧!难道你的意思是说你喜欢干这事?”这句话中本的意思是汤姆应该(喜欢干 不喜欢干)这件事。

    【3】本后来主动要求刷栅栏是因为__________

    【4】当本要求刷栅栏的时候,汤姆拒绝是因为_____________

    【5】在第1自然段中,汤姆想出了什么主意?后来这个主意成功了吗?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他吧。

    ___________________

  • 10、结合材料,完成以下两题。

    在福州杨桥路,有一处名人故居。走进故居院子里,可以看见一面石碑,上面的部分碑文是:一座宅院,两位名人。同一片屋檐下,先后走出两位大写的人。一位为砸烂旧世界而英勇赴死,一位为建造大爱屋而毕生从文。一位秉血荐轩辕的男儿志,投绝笔为檄;一位为照亮人类的生命路,举橘灯为炬。

    碑文中提到的“两位大写的人”分别指谁?请分别写出他们的一部作品

    (1)为砸烂旧世界而英勇赴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作品:《____________

    (2)为建造大爱屋而毕生从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作品《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日: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______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明月几时有”;______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漫卷诗书喜欲狂”;______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半开玩笑地回答。(  )

    (2)比喻像潮水一样起伏的心情,难以抑制。(  )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有的答案不止一个)

    汉字的特点是什么?(   )

    A. 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B. 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 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 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4 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有的答案不止一个)

    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   )

    A. 汉字的形   B. 汉字的义   C. 中国古典诗词   D. 汉语拼音

    5日积月累。(把诗句补充完整)

    (1)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

    (2)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

    (3)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定   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能 只好 )不再说什么了。

    【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我哪能离开呢?”换一种说法:________。文中用反问句的好处是________

    【3】父亲的这段话写出了父亲(       )品质(多选)

    A.自以为是

    B.忠于革命

    C.关心家庭

    D.不畏牺牲

    E.为革命献身

  • 13、半截蜡烛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线索,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与它紧密相连。想一想: 伯诺德夫人一家分别是怎样保护藏在半截蜡烛 中的情报的?请你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情节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选择什么样的读物,往往因人而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读物。当然,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是可以通过读书来培养的。一般说来,一个人兴趣越广泛,读的书越多,他的视野就越开阔,也就越能增强自己的才干。社会在不断进步,科学在飞速发展,我们应该通过有选择的读书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中心内容。

     

    (2)我们通过有选择的读书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我们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3)“……………………”的句式写一段话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 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甘愿落后呢?

    (2)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中国的历史难道还不够悠久吗?

     

     

     

  • 16、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缓缓到来。(仿照句子写一句表现景物变化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1.这个问题不能不讲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起地道战,谁也不能不承认是个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不遵守交通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小溪哗哗地流着。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姑娘捧着硬币对张丽说:“我数了两遍,请您数一下吧!”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搭石不是家乡人勤劳的象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修改病句。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长答应带他们愉快地回英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费了九牛一毛之力,总算爬了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一会儿,街上就挤满了欣喜若狂却衣衫不整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给下面句子换一换说法,句意不变。 

    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2020年春节,一场惊心动魄的疫情阻击战开始了,为了防止病毒继续传播,军用运输机将来自各地的医护队、各种物资、医疗器械等运到了全球各地,而全球各地的人民群众们也团结一心,纷纷向各地伸出援手,献出爱心……真情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给人们带来温暖;真情是黑暗中的一盏路灯,为人照亮前方的路。居家抗击疫情的你,是不是也被那些逆行者的身影所感动?请结合你的经历,写出你与疫情有关的故事吧,抒发出你的真情实感,也可表达出你对逆行者由衷的敬佩之情!

    要求:1.重点写好一两件事情,其他可以简略的写。

    2.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3.字数不少于400字。

    4.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