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语境写诗句。
(1)春天,香格里拉草原上野花次第开放,芳草如茵。游客骑马踏青,陶醉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这真如《钱塘湖春行》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用《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要趁年轻好好学习。
(3)孟郊在《游子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2、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一对意思相反的字词。
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魏格纳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_________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_________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
2.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_________我,有时也_______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
3.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_______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________的世界里呢?
3、请把以下带“雨”字的四个成语补充完整。
雨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雨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雨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雨 |
4、“循”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笔顺是(_________)
5、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完成句子。
一去不( ) ( )思乱想 全神( )注 ( )喜若狂
归心( )箭 追悔( )及 忐忑不( ) ( )然不同
八儿( )地看着妈妈煮制腊八粥,但是今年的却与往年的( ),原来是妈妈把枣子同赤豆搁多了。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____________的特点。
【3】请结合古诗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歌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
晞:______。 阳春:______。 德泽:______。 徒:______。
【3】解释下列诗句。
(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梦结束的地方
①有人做过统计,迄今为止,大约有500人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也大约有500人在攀登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论这个数字属实与否,都不折不扣地表明:攀登珠峰生死系于一线,代价极其残酷。
②因攀登珠峰而遇难的勇士阎庚华去世后,笔者走进他独居的家,目睹的是一个痴迷的登山者的世界:墙上贴满了登山明星照、珠峰风景画,挂满了登山爪、登山靴、滑雪杆。他用13年的漫长岁月做准备,为此放弃了婚姻,离开了心爱的女儿,甚至不惜失去生命。
③无限风光,惟有触天者才领略得到吧!一位朋友成功地登上了海拔6400米的一座山峰。我问他,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峰巅之感一定惊心动魄吧?如宝石般闪烁的繁星,广袤深邃的天宇,还有洁白无瑕的冰雪,一定让人的肺腑都透明了!朋友却一本正经地摇头道:“完全不是这样,冰天雪地的山头上能有什么吸引力?天幕、繁星、晶莹的冰雪,那是诗人塑造的仙境。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狂暴的风裹着彻骨严寒,满眼白茫茫的,就这些。”
④真就这么令人失望吗?答案如此肯定,那么,为什么还要登山呢?不要命似的登那么高的山,想证明什么?英雄气概?挑战极限的能力?我费解而焦急地望着朋友。朋友悠悠地说:“那一刻,我只觉得一颗心从喉咙里咯噔一下回到胸膛里去了,就像做了一个痛苦而漫长的梦,我终于可以释怀。”
⑤那是个梦结束的地方,高耸入云。这梦牵扯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万水千山,赴汤蹈火。( )那座山叫什么名字,在地壳上,在实验室中,( )在书本里,( )充满了诱惑。
⑥明白了吗?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永不放弃。
【1】“梦结束的地方”指的是什么?(根据理解,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⑤段括号处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正确的是( )
A.因为 还是 都
B.即使 只要 就
C.如果 那么 就
D.无论 还是 都
【3】第④段中,朋友说“我终于可以释怀”,这里“释怀”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朋友说“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这里的“浪漫”是指什么?他说“不浪漫”的原因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本章末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听老师读短文两次,完成下列练习。(4分)
(1)、在残疾人运动会上,九个孩子在百米速跑,突然一个男孩 。其他八个 ,其中有一个男孩 ,然后,九个孩子 。
(2)这件事告诉我们
。
11、阅读下面有关节日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中国年画约有2000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汉代。宋代雕版印刷术的兴起,推动了民间年画的蓬勃发展。至明清两代,南北方各个年画产地逐渐形成。
②中国年画里蕴藏着大量吉祥符号,每种符号都代表了人们在新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牡丹代表富贵;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象征着生命力旺盛。中国人善用谐音,用谐音传递出美好的愿望。如,莲花的“莲”,谐音“连”,有好事连连之意,同时谐音“廉”,又有了清廉的意象;蝙蝠代表幸福;柿子代表事事如意;花瓶代表平安;鲤鱼代表富裕。更有意思的是,各种吉祥符号组合起来,又形成了丰富的内涵。比如把如意放置在两个柿子之间,寓意事事如意;或将如意、柿子放置于柏树之间,寓意百事如意。
材料二①年文化受到空前猛烈的冲击,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西方文化的冲击,现在中国人的家庭中,年轻人渐渐成为了一家之主,他们对闯入生活的外来文化更有兴趣;二是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经济行为多了,节日偏爱消费和休闲,不愿再遵循传统的繁绑(rù)习俗;三是年文化的传统含义与现代人的生活观念格格不入;四是年画、鞭炮、祭祖等方式一样样从年的活动中撤出。有一种说法,过年只剩下吃合家饭、看春节电视晚会和拜年三项内容,而拜年还在向“电话拜年”政变,如果春节晚会再不带劲儿,便真成了“大周末”了。
②没有年意了!没有年味了!恐怕这是当代中国人一种很深的失落,一种文化的失落。
(选自冯骥才的《年文化》)
材料三 ①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人过年有“新俗”。近几年,电话、微信、邮件等电子拜年方式层出不穷,十分便捷。按照传统习俗,发压岁钱是晚辈最盼望的礼物。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反其道而行之,晚辈给长辈压岁钱,以表达感恩之情。以前过年,讲究待在家里一家团聚,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过年时去旅游……新的时代,新的过年习俗,受到现代人的欢迎。
材料四 ①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中国节,指中国民间相传的纪念日、欢庆日和被中国承认的国际通用节日等。
节日 | 时间 | 相关信息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 | (1)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元宵(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2)《北京的春节》(老舍) (3)上联;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 下联: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 |
植树节 | 公历3月12日 | (1)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增强群众保护树木、植树造林的意识,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的节日。 (2)植树造林可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
清明节 | 公历4月5日前后 |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踏青、扫墓…… (3)清明节与泰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 公历8月1日 |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
教师节 | 公历9月10日 |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 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歌词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初九 | 登高远眺、观赏菊花、插戴茱萸、吃重阳糕…… |
…… | …… | …… |
【1】根据上述材料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年画的开端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宋代雕版印刷术的兴起,推动了民间年画的发展。( )
(2)中国人善用谐音表达祝愿,如牡丹代表富贵,莲花象征生命力旺盛,蝙蝠代表幸福,花瓶代表平安。( )
(3)材料三中的“反其道而行之”是指过年时长辈给晚辈压岁钱。( )
(4)“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这副对联适用于重阳节。( )
【2】对材料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介绍了年画里的吉祥符号,表达美好祝愿。
B.材料二介绍了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年味变淡了。
C.材料三介绍了随着时代变化,现代人过年有了“新俗”。
【3】两名同学展开了辩论,一名同学的观点是“现代过年需要传统习俗”,一名同学的观点是“现代过年需要新习俗”。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参与辩论,要求结合以上材料,写出观点和理由。
观点;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阅读了上面的材料,展开了联想,并把联想到的内容用思维导图展现出来。请你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个节日,把读到的和联想到的内容填写在下面的方框中。
【5】同学们为召开“多姿多彩的节日”主题班会,准备了丰富的节日。请你根据下面的任务要求,照样子设计一个节日,并撰写节目串词。
任务1:设计一个节目。节目形式不限,如歌舞、朗诵、小品等;节目内容积极向上,可以从“我喜爱的节日”“节日文化”“节日的色彩”等任意一个角度构思。
任务2:借助上述材料中的内容,为你设计的这个节日撰写一段节目串词,串词不少于两句话。
(1)节目:小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串词:“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六年的时光匆匆而逝,师恩难忘,让我们心存感激,走过老师的窗前,送上我们的祝愿。
(2)节目:________________
串词: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送花
①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记了,于是这才有点奥妙。
②这是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亲眼看到的故事。
③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她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那天一辆小车驶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说:“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④一位上了年纪的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⑤“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
⑥“买花……”守墓人应道。
⑦“对,给我儿子。”
⑧“我一次也没忘了放花,夫人。”
⑨“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有意思了。我只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
⑩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
⑪“我说,夫人,这几年您总寄钱来买花,我总觉得可惜。”
⑫“可惜?”
⑬“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无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⑭“你真的这么想?”
⑮“是的,夫人,您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
⑯老妇人没有作答。她只是又小坐一会儿,默默祷告了一阵,没留一句话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直率、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的。
⑰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⑱“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的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病好了,医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⑲不错,她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活着要对别人有些用处才能快活。
【1】文中主要用什么描写来刻画守墓人的性格特点?( )
A.动作
B.神态
C.语言
D.心理
【2】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的原因是什么?( )
A.老妇人自己开车来的。
B.老妇人又来看儿子了。
C.老妇人开车载着鲜花过来。
D.老妇人带着孤儿院的人一起来。
【3】“老妇人没有作答。她只是小坐了一会儿,默默祷告一阵,没留话便走了。”此时老妇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
A.守墓人真是多管闲事。
B.守墓人的说法有一点道理。
C.守墓人的说法毫无道理。
D.守墓人真是无情,不懂我的痛苦。
【4】读了本文,你知道幸福的源泉是什么?( )
A.活着要经常给医院、孤儿院的人送花。
B.活着要对别人有所帮助,被别人所需要。
C.活着要用合适的方式怀念已经逝去的亲人。
D.活着要经常与有智慧的人交流,获得启示。
【5】将下列句子插入文章中的什么位置最恰当?( )
从此以后,小个子守墓人再也没有收到老妇人的来信,当然也没有钞票买花放在她儿子的墓前,
他更加后悔自己的鲁莽了。
A.⑰—⑱之间
B.⑲段之后
C.⑯—⑰之间
D.⑮—⑯之间
【6】本文的开头和结尾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你根据文本内容,从两个角度说明采用这种结构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语段阅读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给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父亲对母亲说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2日黎明出征,17日黎明返回——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从黎明到黎明的神舟5日之行,留下了一个个经典瞬间。
经典瞬间二:
灰白色的低云层层叠叠,零号指挥员的倒计时口令回响在空旷的发射场上。12日9时整,轰鸣声中,托举着神舟六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喷着金黄的尾焰,稳稳地离开了发射台。几秒钟后,火箭破云而入,随即消失在云层里第一次安装在火箭上的摄像头,把火箭的一路飞行画面实时传送到飞控中心的屏幕上。“助推器分离成功!”“一二级分离成功!”随着火箭的每一个完美动作,掌声骤起,人们大声叫好。583秒后,船箭分离,飞船入轨。两度金秋,两度飞天。继杨利伟之后,两位中国人再次叩启了苍穹。
【1】根据内容,为“经典瞬间二”加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这部分文字,你从中了解到多少有关“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的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拟一条赞颂我国航天事业或航天英雄的标语。要求内容深刻、语言精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写句子。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把我们深情地祝福收到了。
改为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女孩叫起来:“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小朋友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戴着五颜六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
17、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中队委员会的决定,我们都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肯定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鸟在树枝上鸣叫。(根据不同的情境扩写句子)
①被老师夸奖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考试失利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他非常仔细地研究挂在图书馆墙壁上的世界大地图。(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让我放学后到她办公室去找她。(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书,能使不安的心变得宁静,能使平淡的人生变得丰富。(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还有谁比我更了解他呢?(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鸟很喜欢鸣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树叶从枝头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习作。
生活就是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你有过这些感受吗?是什么事情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选择其中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用书信格式告诉你的朋友,信中注意详略得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学校和姓名。字数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