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丽水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按要求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描写春天: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

    (2)描写夏天:_______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

    (3)描写秋天: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4)描写冬天:_______________,凌寒独自开。

    (5)关于送别:才始送春归,_______________

    (6)关于爱国: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 2、[课后2题变式]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梳理。(语文要素)

  • 3、写出表达以下感情的古诗

    思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田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填空组成词语。

    应接不_____   赞叹不_____

    千钧一_____   无微不_____

    各抒己_____   香甜_____

    _____大笑   两面三_____

    _____心所欲 _____哉游哉

  • 5、文学名著阅读。

    ①《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②“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首诗涉及的人物是:

    ③请用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姓名或身份)补全题目:   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④《红楼梦》中“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指的是: (填出人物)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____巴峡__巫峡,_____襄阳__洛阳。

    1将上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2本诗是唐朝诗人_______的作品,他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此诗堪称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他最高兴时写下的诗。

    3诗人喜欲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从以下诗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4在学习古诗文时,我们要理解词语的古今意义的不同。比如:诗中的妻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青春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

  • 7、古诗阅读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写的是在冬天所看到的景色。

    B.一个字,写出了人们盼望春色的急切心情。

    C.初惊写出见草芽时新奇、惊讶、欣喜的情态,极其传神。

    D.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惊见草芽一扬。跌有致,波澜起伏。

    2白雪却嫌春色晚一句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白雪___________

  • 8、阅读古诗,再按要求答题。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应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扣柴扉久不开: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

    B.这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格的记游诗。

    C.这首诗写诗人兴致很高地去拜访园的主人。却吃了个闭门羹,所以情绪低落。

    【3】说一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给了你什么样的哲理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小时候,我常以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因为他能讲很多很多的故事,能捏好多好多漂亮的小动物。每天放学,我便骑在父亲的肩上,摇头晃脑活似一个凯旋的小将军。同学们羡慕的眼光,更让我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爱。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份感情渐渐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隐约的自卑和忧伤。这想法起源于中学时代填写档案表,当别的同学都在“父亲”一栏潇洒挥笔——厂长、经理、工程师等等时,我只能怯怯地写上“务农”。上交表格时,我紧紧地将它捏在手中,生怕别人看见了笑话我。啊,父亲,为什么你不是厂长、经理、工程师……

    天气转凉了,父亲关切地说:“天冷了,多穿件衣服。”“哦,知道了。”我毫不在乎地回答。猛地抬头,父亲那苍老的脸和关切的眼神,一下子进入了我的视眼。我的心微微地颤动了…… 

    夜,还是这样深沉,这样寂静;月儿,还是这样圆,这样亮。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忘却……只记得那晚很冷,潮湿的空气中似乎还夹杂着雨丝。下课铃一响,我便冲出教室,因为我快要冻僵了。外面,黑黝黝的一片,几棵落光了叶子的老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哦,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如青松,如翠柏……他在人群中竭力地寻找着,任凭冷风掀起他的外衣,钻进他的裤腿。原来是父亲知道我怕黑,又像小时候一样来接我了……

    哦,起风了,月亮升高了,月光下,我清楚地看清了父亲的脸;高高的颧骨,深陷的眼神,干皱的皮肤……

    1请运用环境描写,在文中补充文章第一和最后一段?要求:每段不能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读句子,完成练习。

    一阵风吹过,我看到一朵朵云彩在慢慢飘散,月亮却挂在天空一动不动。

    【1】下列加点的字读轻声的一项是( )

    A.一朵

    B.吹

    C.云

    D.天

    【2】下列不是整体认读音节的一项是( )

    A.一

    B.云

    C.月

    D.飘

    【3】在句子中,需要变调的两个字是( )

    A.一、过

    B.不、空

    C.空、亮

    D.一、不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

    ①美国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拉里萨莫斯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有过一段极为精彩的讲话:“在哈佛,一个刚进大学的新生可以对校长说‘你错了’,这就是哈佛的文化:思想胜于权威。”

    ②思想胜于权威,靠的是科学与真理。16世纪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以毕生精力写成了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向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地心说”发起了颠覆性的挑战,教会为之震怒,世界为之震动。坚信科学与真理的哥白尼,以一句“我不会在任何责难面前退缩下来”做了回应。哥白尼的“日心说”理论毫不留情地终结了被中世纪封建神学奉为至宝的“地心说”理论的地位。歌德说:“哥白尼的学说撼动人类意识之深,自古以来无一种创见、无一种发明可与之相比。”哥白尼以自已的思想和学说,将人类的世界观整个颠倒了过来。

    ③思想胜于权威,靠的是理想与激情。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托马斯杰斐逊面对强大的英国殖民势力,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人人平等”写入《独立宣言》,被美国第二届大陆会议一致通过,并以此作为美国国家的立国之基、独立之魂。它像照耀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点燃了美国人民的激情之火。诚如马克思所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份人权宣言。”

    ④思想胜于权威,靠的是胆略与勇气。曾经因闭关锁国而危机重重的日本,至19世纪中叶,决意“维新”求变。1868年,明治政府发表维新誓文,昭告天下:万机决于公论,破旧有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日本以这种胆略与勇气,将维新成为全民的统一意志,绝处求生,走出灾难,迈上了观代强国之路。

    ⑤思想胜于权威,究其因果,这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新思想、大思想、科学思想,代表了真理,代表了进步,代表了创新。而权威败于思想,这权威看似强大,似乎不可一世,实际上代表了传统,代表了落后,代表了守旧。权威在思想面前最终败下阵来,则是必然的,也是历史的规律。

    1本文的中心观点是什么?请以此为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短文第①段引用美国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的话,其作用是( )

    A.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B.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C.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增强论点的权威性

    3为了说明本文的中心观点,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4结合你在学习与生活中的经历,举出一个支撑文章观点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

    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满足30万吨级巨轮的通行,大桥就得建高;满足附近机场航班起降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最后将大桥的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

    ③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④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连接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建造时,采用120个巨型钢圈筒直接插入海底在海床固定,再在中间填土。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和篮球场差不多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

    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地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下管的岛隧工程,科研人员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跃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5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⑦施工的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这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不论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1】港珠澳大桥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的原因是( )

    A.不影响万吨巨轮通行的航道

    B.不影响国际机场航班的起降

    C.满足抗台风和地震的需求

    D.满足建高与建矮的不同需求

    【2】港珠澳大桥“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是由于( )

    A.大桥高入云端

    B.大桥进入隧道

    C.大桥没有合拢

    D.大桥进入小岛

    【3】下面不属于港珠澳大桥科技密码的是( )

    A.外海人工建岛

    B.海底沉管隧道

    C.净化生态环境

    D.搭积木式建造

    【4】第④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

    A.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B.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C.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

    D.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5】第④段和第⑤段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①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的农村,自幼年起就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是中国文化的积极传播者,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南怀瑾先生年轻时曾拜一位姓商的先生为师,学习古文。

    ②一天,他写了一篇文章,自觉字字珠玑,很是得意,就拿去给先生看。商先生看了后满口称赞。南怀瑾就问:“老师,假如我在从前参加科举考试,您觉得我能考上吗?”“没问题,没问题!”商先生说,“凭你的水平,考个举人、进士不在话下!”南怀瑾听得(心花怒放 喜形于色)。

    ③后来,南怀瑾又拜大名鼎鼎的袁焕仙先生为师。一天,他拿了一篇得意之作兴冲冲地请教袁先生。先生接过,略扫一眼,就搁在一旁,全然不理。南怀瑾纳闷:老师怎么这种态度啊?过了几天,他又拿了一篇文章去请教。先生接过,仍旧往旁边一放。南怀瑾恭恭敬敬地请教,袁先生这才冷冷地说:“就你这水平,还配写文章?”南怀瑾不服气:“老师,别的老师还夸我的文章写得好呢!”袁焕仙把胡子一抹,(dènɡ dēnɡ)了他一眼,说:“这事我听说了,你还真拿他的客套当真?我问你,《史记》里的《伯夷叔齐列传》你读过没有?”南怀瑾回答:“读过不止一次,我还能背呢!”袁焕仙说:“你以为能背就真正懂了吗?”南怀瑾低下头:“不敢,还请老师指教。”袁焕仙发话:“回去,给我读100遍,读完了来见我,再告诉你!”南怀瑾从没遇到过这样(粗暴 粗鲁)的老师,心里非常不痛快,但是师道尊严,他只能忍了。回家拿起《伯夷叔齐列传》,读了三五遍,突然发现有好多新问题,以前都没注意过。越读,觉得理解得越深,感受越多。他按先生的要求,认真地读了100遍,觉得理解得(chà chā)不多了,就高高兴兴地再去见袁焕仙:“老师,我读出道理来了,想讲给你听。”袁焕仙笑着说:“不需要再讲了,我相信你懂了。只有像这样读书,你才能掌握文章的精髓,写出的文章才会独具慧眼。”

    1划去“(  )”内不恰当的词语或不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字字珠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具慧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怀瑾把写的文章拿给商先生看,商先生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南怀瑾把写的得意之作拿给袁先生看,袁先生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袁先生让南怀瑾把《伯夷叔齐列传》读100遍时,他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读完100遍以后,他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__”。

    5用一句名言给短文做题目。

  • 14、读故事,明道理。(3分)

    失去大树保护的小花

    有一朵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小花,生长在一棵高价的大松树下。小花非常庆幸有大树成为她的保护伞,为她挡风挡雨,让她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有一天,突然来了一群工人,没几下就把这棵大树给砍掉了。小花非常伤心,非常难过。她痛哭着说,没有了大树的保护,我该怎么办?来了大风我要怎么办?来了大雨我要怎么办?他们会把我柔弱的身躯弄死的。听到她的哭诉,远处的另一棵树安慰她说,不要这样想,少了大树的保护,你正好可以接受阳光,接受雨露,这样会让你的身躯变得更加强壮,你将会把你的美丽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他们在看到你后,会惊奇地夸你,啊,好美的一朵小花,你说你高兴不?小花听完后,开心地笑了。

    这个故事的教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句子乐园。

    1.小刚对我说:明天,我找你,我们去看电影。(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上一个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起来。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1)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里夫人是一个非常令人崇敬和敬佩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拓展题。

    从所给的事物中自选一个,补写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的语句。

    蜡烛:它虽然不如电灯那么明亮,但它总是默默无闻地为人们带来光明。

    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______________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3)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给出的句式,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疫情中的逆行者点赞。

    疫情中的逆行者,像虎一样勇猛和无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创新习作天地。

    课文在凡卡熟睡并做着甜蜜的梦的时候结束了,这正是契诃夫的高明之处。但梦总是要醒的,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