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子曰”的“子”指的是______,名______,字______, __________时期 _________国的人,是我国 _________________,是 _______的创始人。
(2)本文中孔子认为应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xǐ zǎo dàn shēng zhù mí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xuán wō yán jiū yǎn ji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古诗词填空。
1.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前两句细致描写了初春的______和______的朦胧美,后两句运用________的手法突出这一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之情。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作者是唐代______,他是“_________”之一。诗句描绘了_______ 的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之情 。
4.“______”一句写出了草色极淡,似有若无的特点。“______”所表明的时令是________。
5.由“最是一年春好处”这句诗,可以联想到一句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的描写春景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偏旁成字组词
黑 ________ ________ 垂 ________ ________ 见 ________ ________
申 ________ ________ 林 ________ ________ 帛 ________ ________
5、解释词语词。
震慑:__________________
驰骋:__________________
统摄:__________________
心满意足: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本诗颔联所写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报得三春晖。
【1】把诗句填写完整。
【2】这是 代著名诗人 的一首歌颂 的著名诗篇。“游子”是指 。诗的前四句描写的是 的情景;后两句,作者用小草比喻 ,用 比喻子女的心,用 比喻深切伟大的母爱。
【3】“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朗读古诗《泊船瓜洲》,完成练习。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请在正确的读音后打“√”。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 jiān),
钟山只隔数(shù shǔ)重(chónɡzhònɡ)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hái)。
【2】《泊船瓜洲》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_________,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__________,不禁勾起了浓浓的___________之情。
其中“绿”的意思是___________,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诗中"一水"指的是:(_______)。
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
(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______)。
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
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
【4】我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泊船瓜洲》的诗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并理解句子。
(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字?诗中用“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那一个成语?
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_________);
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
(3)写几句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像“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请把下列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连一连。
举头望明月 清泉石上流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明月松间照 低头思故乡
9、课内阅读。
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刚要跨入实验室大门,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1】本段文字中波义耳发现了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蕊试纸在化学领域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可知,选文运用了_________的论证方法,论证了_________的观点,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表里的生物(节选)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拔 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显现 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 爱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 恐怕)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
【2】选段中的加点部分“心也加速跳动”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生活中我也有过心跳加速的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作者看到的表里的世界。
【4】对选段中画“﹏﹏”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表现了“我”十分贪玩的特点。 B.表明“我”对表充满无限的好奇。
C.说明“我”小时候是个淘气的孩子。 D.表达了“我”对父亲的不满。
11、阅读理解
九寨沟原始森林
穿过一行行白桦树底下的小径,我踏着白雪,踏着青苔,踏着飘落的树叶,踏着锋利的岩石,走进了密密的森林。我站在高高的云杉树底下,抚摸着被熊猫啃光了叶子的箭竹,想透过蓊郁的树丛,寻觅天空里的阳光和云彩,却无法找见它们完整的影子。当我低下头,想寻觅同来的旅伴时,却也找不见他们的踪影,不知道究竟躲在哪儿了。
在这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里,只听到呼啸的风声,簌簌的树叶声,却听不到人声,瞧不见人影,也找不到很想瞧见的熊猫,只剩下我独自一人,悄悄地漫步。我在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总是瞧见人挤着人,中国的人实实在在膨胀得太厉害了。像九寨沟这样安静的地方,真是很不容易找见的。我多么想在这儿长久地坐着,多闻一下峡谷里野草和树木的芬芳,多吸几口清香和纯洁的空气,好把尘世的纷扰和混杂的噪音,一股脑儿都暂时忘却。
这高山上的原始森林,真是个变化无穷的地方,我刚才还从树叶的缝隙里,看到掉落的一缕缕阳光,一会儿却又乌云密布,浓雾滚滚,像是夜幕降临了,树叶里幽暗得真有点儿令人害怕,能在这儿露宿过夜吗?正在惊惧中间,四周却渐渐明亮了起来,原来是飘着一片片的雪花,还夹着霰粒,飒飒的,啪啪的,打在红桦树上,打在我脸颊上。我正想躲避时,太阳光亮晶晶的,像多少璀璨的珍珠和玛瑙,在闪闪地发亮。
【1】从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的岩石 ( )的树丛
( )的风声 ( )的珍珠
( )地漫步 ( )地坐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句中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九寨沟原始森林的奇异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练习。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在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1】文中索讲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当时的环境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想军需处长为什么会冻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实际谈一谈,我们应不应该赞扬军需处长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藏戏(节选)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一无所获 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西藏地广人稀,生活节奏比较缓慢。表现在藏戏中,情节可以任意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 自得其乐)、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1】用“/”划去选文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藏戏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背景。
【3】选文中画“ ”的句子前后之间是什么关系?( )
A.总分 B.因果 C.递进 D.转折
【4】结合选文,说一说为什么一出藏戏可以演他个三五天?请分点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同的地区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除了选文中的藏戏,还有安徽的____________,四川的____________,陕西的____________,还有被称为“国粹”的____________等。这些剧种使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的微笑是最美的花
①绵阳,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城市。
②一些平凡的日子,平凡的人,平凡的细节,就如同这个季节常有的毛毛雨,看似漫不经心,却常常把你的心灵濡(rú)湿。
③一天晚上,天上下着蒙蒙细雨,空气中偶尔飘来桃花的幽香,我和妻子拎着大包小包,在百盛商场门口等出租车。刚有一辆空车驶近,一位抱孩子的妇女就急匆匆地奔了过去,等拉开车门,却发现忘了带钱包。“糟糕,”妇女有些尴(ɡān)尬(ɡà)___嘟囔着说___只顾抱孩子上医院___急糊涂了___妻子一听,二话没说,赶紧把自己的零钱递给妇女。妇女正踌躇,旁边又有人掏出零钱递过来,她更是左右为难。出租车司机一看,笑起来:“谁没点儿难事啊,上车,免费送你。”这一来,掏钱的人尴尬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愣了好一会儿,又“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④这样的细节,缀满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无须刻意寻找,只要怀着同样的真诚,不管在何处,你都会与它邂(xiè)逅(hòu)。
⑤就在第二天,我驾车去办事,在富乐路口等红灯。同行的朋友说,这里曾经是绵阳第一个女子岗亭,值勤的女警可漂亮了,一道风景线呐。可惜呀,如今的漂亮女孩,都经不起日晒风吹雨淋,不愿去当马路天使。正说着,黄灯闪亮了,我松开手刹车,准备起步。不料,年轻的女警却微笑着打了一个缓行手势,随即,又笑容满面地向斑马线跑去。
⑥原来,一个年轻的孕妇正走在斑马线上,汽车发动的引擎声,让她有些慌乱。女警搀起她的手,轻声说着什么,年轻孕妇立刻笑了起来。两个人神态自若地从等候的汽车前面走过,像贵宾检阅仪仗队,又像至亲至爱的两姐妹在私家花园里悠闲散步。仿佛一道(灿烂 绚丽)的彩虹划过,我和朋友都被女警(灿烂 绚丽)的笑容怔住了。我们突然发现,笼罩在连绵阴雨中的城市,(果然 居然)也如此美丽。
⑦朋友说,一个灿烂的微笑,就是一朵美丽的花。每一次绽放,都是一次感动,温暖了别人,也温暖着自己。这么说,笑容绽放的绵阳,不就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吗?行走在这座城市,我常常想起冰心写的那段话:“爱在左,情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不觉得悲凉。” 事实上,有很多绵阳人都爱读这段话。读这段话的时候,大家都在想,冰心老人描写的,是不是我们自己啊?
【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阅读时,遇到“踌”字不认识,可用_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踌躇”一词在字典里有这样两种解释:①犹豫不决;②得意的样子。联系语境,“踌躇”在本文中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2】给短文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补上所缺的标点符号。________嘟囔着说________只顾抱孩子上医院________急糊涂了________
【3】选择去短文第⑥自然段中合适的词语。(灿烂 绚丽)________的彩虹 (灿烂 绚丽)________的笑容
(果然 居然)________也如此美丽
【4】回答问题。
①初读短文时,我知道本文所讲的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季,地点在绵阳的________。
②再读短文时,我知道短文围绕“绵阳,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城市”这句话写了两件事例: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而第________自然段在文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精读短文时,我发现文章多处写到了“笑”,每一处“笑”都能体现当时人们的心理活动,比如第③自然段中“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愣了好一会儿,又“扑哧”一声笑了”,这时大家内心想的可能是________;再如第⑥自然段中“女警搀起她的手,轻声说着什么,年轻孕妇立刻笑了起来”,这时年轻孕妇内心的感受是________。而无论文中哪一处的“笑”,都有一个共同点,用文中的话说,那就是“________。”
④再细细回味短文,我品味出文章末尾的一句话表达了“我们”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5、改写句子
(1)他家的房间很小。
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在长长的塑胶跑道上尽力奔跑的姿势吸引了许多同学赞赏的目光。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
(3)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变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
(4)约翰对左眼失明的弟弟布朗说:“刚才我努力眯紧左眼,很吃力,所以没瞄准。你比我有优势,因为上帝替你蒙上了左眼,你可以心无旁骛,专心瞄准目标。”
变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 我们是不能忘记这十多年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的。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养花很有意思。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给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玛丽”号剖开了一个大口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拓展题。
从所给的事物中自选一个,补写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的语句。
蜡烛:它虽然不如电灯那么明亮,但它总是默默无闻地为人们带来光明。
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中队委员会的决定,我们都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肯定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布谷鸟在树枝上鸣叫,树下有一丛花。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么大的困难不都解决了吗,我们还能被这点小事吓到?
改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同学们,你们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在过去的六年时间里,你们一定经历了许多值得回味的事情,这些事或许令你们愉快,或许令你们忧伤……
拿起你们的笔,挑选其中的一件把它写下来吧。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