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诗句默写完整,要求字迹端正清楚。
(1)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杜牧《清明》)
(3)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林升《题临安邸》)
(4)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_______。(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5)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朱熹《春日》)
2、辨字组词。
砌(__________) 嘻(__________) 燥(________) 晏(_________)
彻(__________) 嬉(__________) 操(________) 宴(_________)
3、“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迸发。”则充分反映了大刀队员们抗日杀敌的_________心情。
4、火眼金睛来辨析。
移( ) 魄( ) 乖( )
哆( ) 魂( ) 乘( )
僵( ) 蜷( ) 厨( )
疆( ) 倦( ) 橱( )
湿( ) 蓝( )
温( ) 篮( )
5、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①(_____)(_____)褴褛 ②(_____)头(_____)气 ③得意(_____)(_____)
④(_____)精(_____)神 ⑤天(_____)海(_____) ⑥成群(_____)(_____)
(1)请写出两个与③类似的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
(2)请写出两个与④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
6、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解释下列词语。
(1)吟:____________________ 。
(2)千锤万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 )诗。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喻理
【5】诗句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6】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___)千锤万击,(_________)烈火焚烧,(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7】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
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追求。
7、阅读诗歌《迢迢牵牛星》,回答问题。
【1】既然“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的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迢迢牵牛星》一诗中的实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___代的_____。体裁是___,“卜算子”____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______。
【2】“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抒写了词人_____。这句既写送_____,又送______,表达了词人对_______的留恋,对_____的深情。
【3】“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两句写出了词人_____溢于言表,对友人鲍浩然的___________也隐藏在词句中。
【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几句中,词人把水比作_____, 把山比喻为____,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_______。
9、阅读
意志力
蟾蜍烤好了一些饼干。“这饼干闻起来真香啊,”蟾蜍自语道,他拿起一块塞进嘴里,“吃起来更香。”
蟾蜍来到青蛙家,“青蛙,青蛙,”蟾蜍叫道,“快来尝尝我烤的饼干。”
青蛙拿起一块饼干尝了尝,“这是我吃过的所有饼干中,最好吃的一块!”青蛙咂着嘴赞美。
青蛙和蟾蜍吃了一块又一块,一会吃下去了很多饼干。“你知道,蟾蜍,”青蛙含着满满一嘴的饼干说道,“我们该停下来了,否则,我们会撑病的。”
“你说的对,”蟾蜍说道,“让我们吃下最后一块饼干,然后我们就别再吃了。”青蛙和蟾蜍吃完了它们的最后一块饼干,碗中还剩下了很多饼干。
“青蛙,”蟾蜍说,“我们再吃最最后一块,然后坚决不再吃了。”青蛙和蟾蜍又各自吃了一块。
“我们必须得停下来了!”蟾蜍边吃着另外一块饼干,边喊道。
“对,”青蛙响应道,伸手又拿起一块饼干,“看来,我们需要用意志力来控制我们的欲望。
“什么是意志力?”蟾蜍问道。
“意志力就是竭力不去做你特别想做的事情。”青蛙解释道。
“你的意思我明白,就像我们竭力不去吃这些饼干一样。”蟾蜍答道。
“就是这个意思,”青蛙一边说着,一边咽下口水,将饼干放进了盒子里,“喏,我们吃不到饼干了。”
“但是,我们可以打开这个盒子啊。”蟾蜍说。
“那倒也是,”青蛙想了想,拿出一根细绳将盒子紧紧捆了起来,“喏,这下我们吃不到了吧
“但是我们剪断绳子,再将盒子打开啊。”蟾蜍说道。
“有道理,”青蛙又想出一个主意,它搬来一个梯子,将盒子放在高高的架子上,“喏,”青蛙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现在我俩终于吃不成了吧?”
“但是,我们可以爬上梯子,从架子上取下盒子,剪断绳子,打开它啊。”蟾蜍说。
“你说的对,”青蛙爬上梯子,从架子上取下盒子,剪断绳子,将盒子打开。青蛙将盒子拿到屋子外面,大声喊道:“嗨!鸟儿们,这里有很多美味的饼干,快来吃吧。”鸟儿们从四面八方飞了过来,一会就将盒子里的饼干吃得干干净净,然后一飞而散。
“现在,我们真的再也没有饼干可吃了,”蟾蜍悲伤地说道,“这些可恶的鸟儿们连一块都没有给我们剩下。”
“是的,”青蛙说道,“虽然我们吃不到饼干了,但我俩却因此拥有了强大的意志力。”
“也许你拥有了强大的意志力,”蟾蜍说,“但是,我要回家再烤一些饼干!”
“那好吧,”青蛙无奈地回道道:“我跟你一起去烤。”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啧啧称赞(_____) 可恶(______)
【2】文章用了比喻的手法,文中的“饼干”在现实生活中比喻: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竭力不吃饼干,青蛙想了很多办法。他最后的办法是什么?如果要用一个成语形容他这个举动,你会用哪一个?
最后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蛙和蟾蜍拥有了强大的意志力吗?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读完全文后,你觉得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北京的春节》(15分)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看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基本是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的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搀合成的。孩子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1)这个片断主要写 。(2分)
(2)请在片断中找出一个谚语是: ,这个谚语说明了 。(2分)
(3)为什么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农业展览会”呢?(1分)
答: 。
(4)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腊八蒜的做法是这样的:
。(1分)
(5)“色味双美”的意思是颜色和顺道都很好。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 。(1分)
(6)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呢?(3分)
答:(1) (2)
(3)
(7)“零七八碎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8)找出一个过渡句 (1分)
(9)哪句话说明了“大人们也忙乱”? (2分)
11、阅读平台。
当年在贫穷里挣扎的苦况,我是记得的。然而,令我印象同样深刻的,是父母亲面对困难时那种乐观豁达的心态。
饱读诗书的双亲,婚前婚后,都曾有过一长串璀璨瑰丽的日子,然而,当生命落入了难以预料的低谷时,他们并没有坐困愁城,怨天尤人;反之,他们不甘认命,力图冲出困境。在黑暗得几乎看不到任何曙光的那个时期,尽管父亲处处碰壁,整颗心都被焦灼和失望腐蚀得伤痕累累,可是,当他返回家门时,脸上总淡淡地露着令家人宽心的笑意。母亲呢,心境苦若黄连,然而,她从不曾把黄连化成脸色,迎接父亲的那张脸,总以笑来装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终于,父亲凭着惊人的毅力和耐力,重新为自己挣得了满天华彩。
在这样的家庭里,我慢慢地长大成人。
在别人的眼中,我是个无忧的人;而我,也的的确确活得很快乐。
无忧,并不意味着我走过的道路是全然无砂无石的。
快乐,也不意味着我的人生是缀满了亮丽芬芳的玫瑰花的。
我曾绊倒,曾受伤;曾流血,曾流泪;然而,自小从双亲那儿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了解:再多的眼泪,也无法减轻我的伤势、化除我的痛楚。我也清楚地知道:帮助自己康复的不二法门是——在伤口还流着血的当儿,勇敢地、坚毅地站起来;然后,在泪里微笑。
漫漫长夜不会滞留屋内,萧瑟冬天也不会永留人间。船到桥头自然直啊!
这样的信念,帮助我渡过了人生一个又一个难关。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怨天尤人:_______________
潜移默化:_______________
【2】当生命落入了难以预料的低谷时,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面对人生低谷的态度带给“我”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匆匆》1、2自然段完成下面作业。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时谁?又藏(cáng zàng)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jǐ gěi)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kōng kòng)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用影子。我不禁(jīn jìn)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用“——”标出括号内正确的读音,给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
【2】联系上下文,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⑴杨柳枯了: A、植物失去水分。B、河流变得没有水。C、没有生趣;枯燥。
⑵花谢了:A、感谢。B、认错;道歉。C、辞去;拒绝。D、脱落。
【3】用“——”在原文画出一句排比句,然后仿照其写作方法也写一句这样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这个片段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俗话说,时间就是生命!你是怎样珍惜时间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摘录两句你最熟悉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是有人偷了他们罢”中的“他们”是指_______
【8】文章第一段用_______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9】文章拿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跟时光作对比,写出了_______的特点。
【10】“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
【11】在原文用“~~~~~~~”画出表明作者失去时间急,为时间一去不复返而伤心的句子。
【12】读下面句子,把你理解到的意思写下来。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运用了大量叠词,仿例子写词。
匆匆: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头涔涔: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伶伶俐俐: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14】找出你认为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并写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默读这段话,领悟它的主要表达方法,然后填空。
作者运用 _____ 和设问句的手法发出一连串问题;还运用了 _____ 、 _____ 、_____的修辞手法。
【16】你认为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在这段里提出了几个问题?是哪些问题?作了答复吗?从文中找出来,标上①②③④⑤……
【18】读下面句子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体会句子的内涵。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走;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裸”用音序查字法查,其音序是( ),音节是( );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首是( ),再查( )画,这个字的意思是( )。“徘”和“徊”都是( )结构,其部首都是( ),其意思都是一样的:( )。
【20】作者写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破折号是( )。
A. 表示解释说明; B. 表示语意递进; C. 表示意思转折。
【22】选择正确理解,在括号里打“√”。
(1)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A、作者在文中深入思考日子一去不复返的原因,因而在文章开头提出这个问题。( )
B、这个句子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惋惜。( )
C、作者在文章开头提出了这个问题,却并未作出回答,因此,这是一个疑问句。( )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用影子。
A、时间多的是,像汪洋大海。( )
B、在时光的大海里,属于我的时间太少了。表现了作者的哀伤。( )
C、过去的日子显得那么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
13、课外阅读
住在母亲的掌心
一
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小时,日子过得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总要将手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上抚摸,让我周身流遍慈爱。
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我问妻子。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还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还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寻常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无足轻重,而对一位母亲来说,却惊天动地。
二
母亲犹豫了好长时间,她有些急切,又有些迟疑。终于,她拿出了一块玻璃。我不知道她这是干什么。母亲说,把它放在你的电脑前面,兴许能挡挡辐射。这是一块普通的窗户玻璃,不普通的是,边角已被母亲用砂轮磨得光滑如水。这才回想起,母亲一段时间以来,不断向我打听有关电脑辐射的知识。
我日夜坐在电脑前写作。母亲不知从何处听说,电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伤害”被紧张和担忧无限夸大。而她又一直认为她的儿子是何等的粗心大意。能想象出,多少个不眠之夜,母亲冥思苦想,才想出了“高招”。当儿子对一切都粗枝大叶掉以轻心时,母亲的心,却像敏感的雷达……小心地捕捉着可能对儿子构成伤害的蛛丝马迹……母爱无微不至。
三
每次去看望母亲,她都会整上一桌子山珍海味。她静静地坐在桌边,希望能看到儿子昔日狼吞虎咽的样子。可是,我现在的食量不能让母亲满意。后来几次去,就发现阳台上放了几口大缸。缸里是为我制作的泡菜。我边吃边赞美泡菜,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 母亲终于满意了。每次她用一只很大的玻璃瓶装好泡菜让我带回来。坐在车上,我把泡菜放在掌心。脑海里想象着白发的母亲,是怎样快乐地在几口大缸之间围绕穿行。在那个寒冷的季节,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的玻璃瓶都用一块毛巾包好,外面再套上网兜。让我的手掌时时感到温暖。车子载着我离家几百里。我在外漂泊,我已经不是一个孩子。可是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手中的泡菜,仍然住在母亲的掌心。
【1】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写了“我”问儿子和妻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及他们的回答,看上去没作用,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我边吃边赞美泡菜,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为什么要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语言意蕴丰富,让人回味无穷。请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句带点的词语。(任选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题目“住在母亲的掌心”改为“细心的母亲”好不好?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像文中“母亲”这样的人,他们在细节中无比深挚地爱着自己的孩子。而我们生活中往往忽视了这些细节,请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愿望与成功之间
1864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了。一位叫马维尔的法国记者去采访林肯,他们有这么一段对话。
记者: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废除黑奴制度,《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已草就,可是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您成就英名?
林肯: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
1914年,林肯去世50年后,马维尔在林肯致朋友一封信中找到了答案,在这封信里林肯谈到幼年时的一段经历。“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比较低的价格买下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_____可以搬走的话,主人_____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我们在农场里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给弄走了。_____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山头,_____一块块孤伶伶的石块,_____往下挖一英尺,_____可以把它们晃动。”
林肯在信的末尾说,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们认为不可能。其实,有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
读到这封信的时候,马维尔已是76岁的老人,就是在这一年,他正式下决心学习汉语。据说1922年,他在广州采访时,是以流利的汉语与孙中山对话的。
【1】文中的“英名”的意思是________。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有: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A.因为 就 如果 就 只要 所以 B.只要 就 因为 而是 如果 就
C.如果 就 因为 而是 只要 就 D.因为 所以 只要 就 如果 就
【3】“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马维尔在1864年就听到的这段话却到1914年才弄明白意思。读了短文,你明白这段话的意思了吗?请在下面写出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林肯曾经说:“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们认为不可能。其实,有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你曾经认为你生命中不可能的事情是什么?读了这个故事之后,你又是怎样看待这个“不可能”的?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这篇短文提供的信息,请推算出马维尔采访孙中山时是多少岁,并用一段话写清楚你的推算过程和结果。可以结合算式说明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的题目是“愿望与成功之间”,读了文章后,你知道愿望与成功之间是什么吗?请在下面写出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假如可以穿越时空,你最想和文中提到的哪个人物交谈?把你想跟他(她)说的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的时候。
16、小鸟在树枝上鸣叫。(根据不同的情境扩写句子)
①被老师夸奖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考试失利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任子威、范可新、武大靖、曲春雨和张雨婷组成的中国队在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赛中喜获金牌;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摘得桂冠;徐梦桃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拔得头筹;高亭宇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勇夺第一。
用“ ”画出上面句子中意思相同的词语。像这样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的好处是
18、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
(2)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
(3)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干脆别读这本书。(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
20、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发现了这一只瓦砾似的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开心写作园。
在离别母校之前,为母校做点事。我们可以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全校同学为美化校园环境、创建文明校园出点力;也可以给学校领导写一份建议书,就学校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写作时候注意格式。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