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根据日常背诵和阅读积累填空。
(1)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郑燮告诉我们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谦向我们敞开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借元日抒发了自己革故鼎新的豪气。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走;像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日子_______________,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孩子们,珍惜美好的时光吧!
(3)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
(4)2016年,_____荣获“国际安徒生奖”,他是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儿童文学作家。我读过他写的《草房子》,还读过他写的《____________》。
2、把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师说》
2.______________,再而衰,_________。《左传》
3.甘瓜苦蒂,__________。《墨子》
4.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传习录》
5.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6.《桃花心木》一文告诉我们:人和树一样,都必须经得起_________,要锻炼出__________。
7.通过朗读____朝_______写的《明日歌》,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
8.读了成语故事《邯郸学步》之后,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_____________
2.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_____________
3.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_____________
4.一切齐全,应有尽有。_____________
5.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_____________
4、补全下列成语
1.手不(_____) 三言(_____) (_____)通幽 (_____)秋实
2.聚沙(_____) 囫囵(_____) (_____)补牢 (_____)十美
3.知难(_____) 不言(_____) (_____)还珠 (_____)送炭
4.无坚(_____) 黯然(_____) (_____)似箭 (_____)画脚
5.无动(_____) 人才(_____) (_____)识途 (_____)俱全
5、比一比,再组词。
膀( ) 傍( )
薪( ) 新( )
跋( ) 拔( )
诺( ) 若( )
6、课外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四时”指_______,从画“ ”的诗句可以看出描写的是_____季。
【2】此诗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多选)
A. 对偶 B. 比喻 C. 拟人 D. 夸张
【3】下列诗句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映日/荷花/别样红 B. 映日/荷花/别/样红
7、阅读理解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意象中可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回答问题。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
【1】词的第一句连用两个“失”,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词中,作者用“骄杨”而非“娇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中“杨柳”一语双关,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中引用了两个神话故事,分别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中的“人间曾伏虎”喻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上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指出几个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描写雪的情态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了景物的外形,而且包含作者的喜爱之情,这是本文的一个写作特点:_____。
【5】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游乐山
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今年暑假和妈妈一起回家乡,我有幸游览了乐山。
清早,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来到乌龙山。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我们离船登岸来到乌龙寺,乌龙寺坐落在乌龙山顶。门楣正中高悬金匾,门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寺内主要建筑有弥陀(tuó)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
沿着石铺小路下了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最大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凌云”的关誉。险峻的凌云栈(zhàn)道下,奔腾的江水不时地冲击着山石,十分壮观。
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坐东面西。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只脚面可坐百余人。大佛背山面水,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其雕刻的精细,实在令人惊叹。
夕阳西沉,乐山奇景我们尽收眼底。我为祖国有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本文的记叙顺序是( )
A.时间变化
B.地点变化
C.事情的发展
【2】找出第5自然段中描写大佛高大的句子,和描写大佛神态的句子。
_________
【3】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1)这几段话写了小女孩哪几方面的痛苦。
______
(2)“她没注意这些”,“这些”指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她可忘不了这个”,“这个”指________。
(3)请在文中用“________”画出描写小女孩外貌的句子。
(4)作者在全文中共几次写到“大年夜”?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
12、课外类文阅读。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砂。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XX。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 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选文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问: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 问: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第⑨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精彩片段赏析。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固:__________ 或:_______
【2】画线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泰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鸿毛”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
【4】司马迁说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是因为_______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谁)的死比泰山还重。
【5】这段话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方法。
14、现代文阅读
骑鹅旅行记(节选)
①尼尔斯觉得他来到了冰天雪地的荒原,他心情苦恼,真想嚎啕大哭一场。
②他肚子咕噜咕噜饿得很,已经有整整一天没有吃东西了。可是到哪儿去找吃的呢?现在刚刚是三月,地上或者树上都还没有长出一些可以吃的东西来。
③唉,他到哪里去寻找食物呢?有谁会给他房子住呢?有谁会为他铺床叠被呢?有谁来让他在火炉旁边取暖呢?又有谁来保护他不受野兽伤害呢?
④太阳早已隐没,湖面上吹来一股寒气,夜幕自天而降,恐惧和不安也随着黄昏悄悄地来到,大森林里开始发出淅淅沥沥的响声。
⑤男孩子在空中遨游时的那种兴高采烈的喜悦已经消失殆尽。他惶惶不安地环视他的那些旅伴,除了他们之外他是无依无靠的了。
⑥这时候,他看到那只大雄鹅的境况比自己还要糟糕。他一直趴在原来降落的地方,样子像是马上就要断气一样,他的颈脖无力地瘫在地上,双眼紧闭着,他的呼吸只有一丝细如游丝的气息。
⑦“亲爱的大雄鹅,”男孩子说道,“试试看去喝喝水吧!这里离湖边只有两步路。”可是大雄鹅一动也不动。
⑧男孩子过去对动物都很残忍,对这只雄鹅也是如此。此时此刻他却只觉得雄鹅是他唯一的依靠,他害怕得要命,弄不好会失掉雄鹅。他赶紧动手推他、拉他,设法把他弄到水边去。雄鹅又大又重,男孩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推到水边。
⑨雄鹅把脑袋钻进了湖里,他在泥浆里一动不动地躺了半晌,不久之后就把嘴巴伸出来,抖掉眼睛上的水珠,呼哧呼哧地呼吸起来,后来元气恢复过来了,他昂然在芦苇和蒲草之间游弋起来。
⑩那只白雄鹅交上好运气,一眼瞅见了水里有条小鲈鱼。他一下子把他啄住,游到岸边,把他放在男孩子面前。“这是送给你的,谢谢你帮我下到水里。”他说道。
⑪在这整整一天的时间里,男孩子第一次听到亲切的话。他那么高兴,真想伸出双臂紧紧地拥抱住雄鹅的颈脖,但是他没有敢这样冒失。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1)消失殆尽:___________
(2)无依无靠: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15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④段属于____描写,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尼尔斯此时的心理。
他赶紧动手推他、拉他,设法把他弄到水边去。
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文后,你对尼尔斯的看法是否有了改变呢?请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难道英语不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写成“被”字句。
1.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漂亮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写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儿又何必介意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身边围满了热烈的听众。(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 你们的家庭踌躇不决地把你们奉献给国家。(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羞得无地自容,但这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例: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一个小孩说,他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1)冯至说:“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玛琪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我家来教我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们家。”他指了一下,可并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伟大、坚强的民族”这个句子。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 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提示:①写出真情实感,字迹要清晰工整;②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③如果要在作文中写校名、人名请用×××代替;④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