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焦作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_______

    2.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_______

    3.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_______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_______

    5.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_______

  •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弈秋之为听____

    2.思援弓____而射之

    3.一心以为有鸿________将至

  • 3、看拼音,写词语。  

    yōu yǎ   fēng zheng   xīng wàng chōu yē fá lì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

  • 4、名著知识填空。

    “它就是我们学习的课本,我们关于自然科学的一切谈话,都不过是对它的一个注释罢了。”这是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对《__》一书的评价,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国小说家____,本书的主人公是____

  • 5、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

    _____,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

    _____,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

    _____,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整首词以“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为总起,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寻觅。

    2作者寻春不见,内心充满了________________,正如词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3解释词语。无行路: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要与( )“同住”。

    A.能找到春天的人 B.家人

    C.朋友 D.春天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5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啭:____________________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黄鹂有没有告诉作者答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有黄鹂的飞掠就有春天的存在

    B.黄鹂还是告诉了作者答案的,它把作者的视线引向夏季开放的蔷薇

    C.寻找春天的去处,答案并不重要,作者意在抒发对春天的爱惜和留恋之情

  • 7、阅读《长歌行》,回答问题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理解词语。

    ①曦:  

    ②少壮:  

    ③朝露:  

    ④阳春:   布:   德泽:  

    ⑤焜黄:

    ⑥徒:白白地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这首诗借物言理,由眼前(   )想到(   ),鼓励青年人(   )。

  • 8、阅读理解。

    呼伦贝尔大草原

    我的心爱在天边,

    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

    草原茫茫天地间,

    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边。

     

    我的心爱在高山,

    高山深处是巍巍的大兴安。

    林海茫茫云雾间,

    矫健的雄鹰俯瞰着草原。

    我的心爱在河湾。

    额尔古纳河穿过那大草原。

    草原母亲我爱您,

    深深的河水深深的祝愿。

     

    呼伦贝尔大草原,

    白云朵朵飘在我心间。

    呼伦贝尔大草原,

    我的心爱我的思恋。

     

     

    1根据诗歌大意,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诗歌从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角度,分别抓住草原和_______、林海和_______,以及额尔古纳河这几个独特景物,来描写呼伦贝尔大草原。

    (2)诗歌的第3小节,作者把深深的祝福比作___________

    2说说“白云朵朵飘在我心间”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小熊听了,高兴地说:“森林里的‘气象站’真有趣呀!”

    1森林里的气象站真有趣。这句话把         比作         

      仿写:                      真有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高兴——___________       有趣——___________

  • 10、阅读下文《水很活泼》,回答问题。

    水很活泼

    一天晚上,我陪天天练习造句,用的词是活泼

    天天说:“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很活泼

    我说:“对,再造一句。

    天天想了想,说:“小鱼游过去了,水很活泼

    我说:“对!天天说得真好!

    真是该赞赏他造的这个句子,水很活泼,真是非常活泼,要是再进一步,就是写诗了。

    1写出句中加点词活泼的不同含义

    1)第一个活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个活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个活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专项训练。.

    字典老师

    ①字典是无声的老师。在校园学习阶段,是字典为我们释疑解惑,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在我们工作以后,同样是字典为我们把关纠错,保证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和文字质量。

    ②在老一辈艺术家中,“带着字典拍片”早已成为习惯。电影艺术家孙道临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银幕形象风流倜傥,按今天的话说,绝对是个“帅哥”;演技更为精湛,一招一式,无不传神。然而他却是“艺高胆不大”,哪怕是排练一首短诗,也会在包里装着一本《新华字典》备查,唯恐稍有闪失。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夫,在演艺界有口皆碑:不仅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而且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没有在演出中念过什么白字。孙道临先生曾经真诚地说:“中国字那么多,念不出来没什么难为情;但如果想当然地乱念,那是对不起观众的。”

    ③由孙道临想到了巴金老人。巴老健在的时候,我们曾多次登门祝贺他的生日。他的书房里有一张简陋的狭小的书桌,《随想录》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这张书桌上完成的,让人见了肃然起敬。我们每次去的时候,见到书桌上除了摆放着纸、笔之外,还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遇到一时想不起来的字,巴老总是会翻开词典,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笔。这就是一代大家的写作态度。《随想录》的手稿本,我至少读过三遍,几乎没发现什么错字,原因大概就在此吧。

    ④字典对人们学习及工作的帮助是如此之大,怎能不称之为我们的老师?

    1用“______”画出作者在本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

    2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两个事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事例,完成练习。

    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毛泽东主席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辞源》伴随毛主席转战南北。毛主席深夜写作时,常常会在奋笔疾书的间隙,停下来翻翻《辞源》。

    1)如果需要补充事例,这个事例放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______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2)关于是否在文中补充这个事例,同学们有不同的意见,你同意____________的观点。

    文文:不需要补充,文中的两个事例已经足够说明作者的观点了,再补充就略显重复了。

    刚刚:需要补充,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事例可以代表一般规律,这样从艺术家、文学家、政治家等不同人群进行论证,更有说服力。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

    进攻开始了,大炮在轰鸣。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597.9高地的主峰了。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指导员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两个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1】黄继光所在的营在什么时候,接到上级什么命令?

    【2】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向指导员请求摧毁敌人火力点的任务的

     

    【3】两次“站起来了”赞扬了黄继光什么精神?

     

     

  • 13、读下面的文段和短文,做后面的练习题。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大抵------_________ 秉性------_________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的正确意思是:(  

    A. 外祖父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有梅花坚强不屈的秉性。

    B. 外祖父希望像梅花一样迎风傲雪,不畏艰难。

    C. 这句话是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的殷切希望;希望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3“//”把片段分为四层,并写出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 14、课内阅读。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源自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从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基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照样子,写词语。

    一块块: _______________

    空空落落: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句中的“她们”指的是 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写了“我”在苦苦等待母亲买菜回来,写了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反映了作者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哨棒被武松赶紧丢在一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天,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魔术变变变。(按要求变句子)(6分)

    缩句: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

     

    改成夸张句:这里真安静啊!

     

    改为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改成双重否定句。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下的每一块土地都被洪水淹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应该知道这件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

    (1)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写话

    请你从生活实际出发,谈一谈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或者是写你知道的地方过春节的风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