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滨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按要求填成语。

    评——评人物:孔子( )       诸葛亮( )

    聊——聊话题:抗击疫情( )       珍惜时间( )

  • 2、唐朝涌现了很多著名诗人,他们往往都有一个雅称,比如李白被称为“诗仙”。你知道下面诗人的雅称吗?

    杜甫:_____________   王维:________________

    李贺:_____________   白居易:________________

  • 3、活学活用。

    (1)漫步在熟悉的校园,回想六年的小学生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校园的景 色真美啊!请写出两个描写优美环境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室里,我们曾经一起认真学习。请写出两个描写认真学习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场上,我们曾经一起打球、游戏、赛跑。请写出两个描写场面热闹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 5、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万不(____)已   心(____)气和   不见(____)日    ____)知非福

    翻箱(____)柜   五(____)四海   无独有(____    见微知(____

    (1)塞翁失马,__________

    (2)我们都是来自_________,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3)小军说他最喜欢的一篇文章,_________,也是我最喜欢的。

    (4)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__________,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乃:_______   发生:_______

    潜:_______  润物:_______

    径:_______  花重: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_____   明——_____   黑——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_______的诗,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之情。

  •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古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中诗人将主人不在家或不想让青苔留下木屐的痕迹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语言幽默风趣

    B.诗的后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出墙的“一枝红杏”,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并通过一枝红杏,引发无限遐想,让读者想象“满园春色”

    C.本诗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诗人“小扣柴扉”但园主人却“久不开”,说明园主人懒于社交,性情孤僻冷漠

    D.朗读这首诗时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前两句要语调低沉,语速缓慢,读出诗人的失望扫兴之感;后两句要语调上扬,语速稍快,读出诗人的欢快、喜悦之感

    【4】诗中揭示了“一切美好的、充满生机的新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这一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理解。

    独在异乡为异客,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2“独”的意思是_________,“倍”的意思是_________

    3“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______,是农历_______这天。诗中提到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喜欢秋天。 B.思念亲人。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安妮的一生

    安妮·弗兰克,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自幼备受父母的宠爱,上学后又深得老师的喜爱。1942年7月,为了躲避纳粹党的迫害全家躲进普林森河畔小屋,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这位13岁犹太少女在日记中记下了她的孤独和恐惧,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后被人告发,1944年8月被捕,1945年3月死于集中营,年仅16岁。

    (二)《安妮日记》一则

    最亲爱的吉蒂:

    阳光普照,天空深蓝,和风轻佛,我渴望着,真的渴望着一切:交谈、自由、朋友、独处。我渴望……哭一场!我觉得我仿佛要爆炸。我知道哭会有帮助,可是我不能哭。我浮躁不安。我从一个房间踱到另一个房间,从窗框的细缝呼吸,感觉到心在跳着,好像在说:“终于,满足我的渴望吧……”

    我想,春天已经在我内心里。我感觉到春天在苏醒,我在我整个身体和灵魂里感觉到它。

    (1944年2月2日  星期六)

    1辨字组词。

    宠________                          期________                         孤________

    庞________                          斯________                         狐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同义词。

    孤独——____

    期盼——_____

    祝愿——_____

    渴望——_____

     

     

    3安妮渴望得到哪些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什么使安妮无法得到她渴望的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过这两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你对安妮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卢沟桥烽火(节选)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县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县城发起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军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军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敌人的头上砍去,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日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又重新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1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日军蓄谋挑衅,他们的借口是________

    2按照时间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193777日深夜,________。第二天凌晨,________;当天晚上,________

    3选文字里行间充分表达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在第一,二自然段中,我们能从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感受到作者对侵略者丑恶嘴脸的厌恶,能从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感受到作者对中国驻守官兵不畏强敌的敬意。

    42019年是抗日战争胜利________周年,你想对________(日本侵略者逝去的先烈/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读懂生活中的语文。

    放学后,王琳琳准备自己乘公交车回家。

    1根据公交站可以看出,王琳琳就读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琳琳想放学后先到区医院看望同学,她坐________路车中间停靠最少。

    3周末,妈妈要带王琳琳从华溪小区乘车先去后桥村看望姥姥,然起再去五彩园游玩。你认为她们应该如何乘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望子成龙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国几千年来父母对子女成长的殷切期望,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从孔子“因材施教”、孟母三迁的故事到今天的“虎妈”“狼爸”,各界人士都有对教育子女成才的方法与认识。请观察以下文本,完成题目。

    【材料二】

    亲爱的孩子:你并非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但你很少向人表达谢意。朋友对我们的帮助、照应与爱护,不必一定要报以物质,而往往只需写几封亲切的信,使他们快乐,觉得人生充满温暖。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以没有时间为推搪不声不响呢?……沉默很容易招人误会,以为我们冷漠忘恩,你很懂这些做人之道,但却永远不能以此来改掉懒惰的习惯。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与偏向不能受道德约束,又怎么能够实现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选自《傅雷家书》)

    【1】下列句子的意思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你并非一个不知感恩的人

    B.你并非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C.你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2】认真观察图一、图二,请你从中提炼“虎妈”“狼爸”教育子女成才的两个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虽只节选了《傅雷家书》中的一封,但傅雷对孩子的教育观可略见一斑。试比较傅雷与“虎妈”“狼爸”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父母是怎样教育你成才的?你对他们的教育方法满意吗?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1】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填一填。

    【2】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父亲的_________描写;文中画“﹏﹏”的句子是对父亲的_________描写。大难当头,父亲还能如此沉着冷静,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篇悼念文章,我们在朗读时要注意:

    (1)全文朗读的情感基调应该是_____的。

    A.愤怒 B.悲伤 C.急切

    (2)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时,语气要_____

    A.高亢 B.平静 C.低沉

    【4】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很重要。这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在写法上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珍贵的教科书》片段,回答问题。

    1947年春天,我们延安小学(   )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们仍然顽强地坚持学习。

    当时,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用黄土块(   )替。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能抄一课学-课。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教科书啊!

    【1】划掉括号中不正确的字。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然——(            )   困难——(             )   渴望——(             )   只能——(             )

    【3】给下列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语。

    环——(        ) (            )科——(          ) (             )

    仍——(        ) (            )难——(          ) (             )

    【4】按原文填空,再仿照句子写一写。

    没有桌椅,就__________没有黑板,就__________

    没有粉笔,就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

    【5】这个片段的主要意思写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贝常年生活在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缩句)

    2.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改为字句

    3.你不用蜡烛就不能去搬柴了吗?(改为陈述句)

    4.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样大的小女儿。(改为间接转述)

     

  • 17、改成间接引语

    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考场上一定要认真审题,用心答题。(把转述句改成直接叙述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我们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面临一些危险、挫折、痛苦等。当它们来临之时,你是如何面对的呢?请以“面对”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条理清楚,内容具体,抒发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