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
(1)诗人____(谁)从一枝盛开的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这句诗是“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
(2)从古至今,人人都有远大的志向,在我们学过的《马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做错事情的时候,妈妈总是用很难听的话责骂我,父亲却对我说:“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
(4)鲁迅曾说过,对自己的子女不疼爱、没有感情的人,不能称为真正的豪杰,他在《答客诮》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_______,被初阳蒸融了。(选自朱自清的《匆匆》)
(6)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我想对培育我健康成长的母校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的观点不同,一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句子中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1.“演出”途中,(_______)哪位观众要离开“剧场”,(________)会引起我的不满。
2.(_______)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是汗,我(________)兴味盎然。
3.(_______)练功时吃了不少苦头,(________)我从没叫过苦、喊过疼。
4. 著名作家茅盾生前(________)写过一些宏篇巨著,(________)写过一些通俗读物。
5. 李老师(_________)会上课,(_________)会写文章。
6. 小明检查作业很认真,(_________)一个小数点(_________)不放过。
3、小明在写语文作业时,读到一句话:“只见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峰峦簇拥,怪石危立,宛若凝固的惊涛骇浪。”他不认识“簇”这个字,就去查字典,他应该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他知道了读音是cù,这句话中“簇”的意思是______。(填序号)
①量词,用于聚成团的东西。 ②丛聚,聚成一团。
4、课文内容回顾。
1.《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为了说明北京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引用的一句俗语是“_____________”。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其中“腊八”“______”“______”和“_______”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
2.《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由_______和节选片段两部分组成,通过这两部分的介绍,表现了鲁滨逊______、______、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3.《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这篇课文讲述的是______和____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作品成功塑造了_______这个“顽童”形象,让我们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____________的精神。
4.《匆匆》是_____写的一篇散文,课文先写_______的特点,接着写自己的日子怎样来去匆匆,稍纵即逝,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作者最后发出内心的感叹“__________”,流露出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_____以及要_____的决心。
5.《那个星期天》记叙了母亲答应带孩子出去玩,但由于_____而一次次爽约的往事,表现了孩子_____的心理过程,也表现了母亲从早到晚________的辛劳。
5、比一比,再组词。
善________ 探________ 辩________ 盂________
喜________ 深________ 辨________ 孟________
6、课内语段赏析
默写《山行》,按要求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山行
【2】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1)坐:________________(2)红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他观察的顺序是从 到 。
【4】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迷人的______(季节)图画,诗中描绘了寒山、石径、人家、枫林、霜叶等景物,特别是那一抹红色,使秋天的山林呈现出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解释下列词语。
(1)吟:____________________ 。
(2)千锤万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 )诗。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喻理
【5】诗句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6】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___)千锤万击,(_________)烈火焚烧,(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7】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
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追求。
8、古诗鉴赏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文天祥是 朝的爱国诗人,《过零丁洋》的体裁是 诗。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千古名句,你能从中品读出诗人怎样的精神和气概?
答: 。
(3)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D.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
注释: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⑵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⑶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⑷絮:柳絮。
⑸萍:浮萍。
⑹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7)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8)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9)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9、阅读下文。
雪山小太阳
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狂风夹杂着大片的雪花翻卷咆哮,凛冽的空气中,雪山似乎也在战栗。队伍前进得有些迟缓了。寒冷、饥饿、稀薄的空气侵袭着这支坚强的队伍,已经有很多同志在这片土地上永远闭上了眼睛。
突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夹金山高又高,坚持一下胜利了!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
歌声穿透风雪,驱散了寒冷与疲惫,给前进中的队伍带来阵阵暖意。大家抬头望去,山上一个小小的红色的身影跳着,唱着,挥舞着手里的快板,快乐的身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我们的小太阳又升起来了!”战士们笑了。
这名唱歌的女孩是红军队伍里的小卫生员,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一路上,女孩把行进中的故事编成歌谣鼓舞着大家前进,成了大家的“开心果”。翻雪山时,女孩身体单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她高兴极了,穿着这件长及膝盖的大毛衣在队伍里跑前跑后,在山坡上唱着跳着,红艳艳的颜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就开玩笑地叫她“小太阳”。
队伍接近山顶了,空气越来越稀薄,连呼吸都困难。很多同志因为疲惫和饥饿坐在了雪地上,这一坐,便成了冰雪的雕像。红毛衣也抵挡不住寒冷的侵袭,“小太阳”的脚步也越来越迟缓。突然,她停了下来,她看见路边坐着的一个受伤的战士把头埋进臂弯里,像在打瞌睡。在这里,停顿就意味着死亡。“小太阳”拼命地摇着他,战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说:“冷,冷……”
队伍依然缓缓地前进着。有人突然发现,队伍里不见了那个快乐的红色身影。战士们到处寻找,在半山坡的雪地里,看到这个年少的卫生员静静地躺在山坡上,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她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小小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在担架上,战士们找到了那件红艳艳的大毛衣,它穿在一个受伤的战士身上。
伤兵脱下红毛衣,郑重地铺在雪地上。它像女战士快乐的微笑,舒展在茫茫雪地中。仰首望去,峰顶已经微现阳光,太阳红彤彤的,照在皑皑白雪之上,映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
【1】短文的第2、3自然段是对卫生员____(A.外貌 B.语言 C.动作 D.神态)的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我体会到( )
A.她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励战士们战胜眼前的困难,翻过雪山。
B.她性格活泼好动,符合她年少的特点。
C.因为即将翻过雪山,她的心情非常兴奋,才会有如此表现。
D.部队首长让她这样做,这样可以消除长途行军中的枯燥无味。
【2】从下列哪些内容中可以看出夹金山环境的恶劣?( )(多选)
A.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
B.狂风夹杂着大片的雪花翻卷咆哮,凛冽的空气中,雪山似乎也在战栗。
C.空气稀薄。
D.太阳照在皑皑白雪之上,映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
【3】题目中的“小太阳”指的是________,这样称呼她是因为___________。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四通公司的人事部经理戴维先生告诉我,面试将要由贝克先生主持,在十人中选三名,我荣幸地成为十名面试者中的一个。
②贝克先生是全球闻名的大企业家,从一个报童到美国最大的广告代理公司四通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他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他的年龄不大,只有四十岁上下。
③我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紧张,一连几天,从英语口语、广告业务及穿戴方面都做了精心准备,以便顺利“推销”自己。
④考试是单独面试的。我一走进小会客厅,坐在正中沙发上的一位老外便站起来,我认出他是贝克先生。
⑤“是你!你是……”贝克先生用流利的中文说出了我的名字,并且快步走到我面前,紧紧握住我的双手。
⑥“原来是你!我找了你很长时间了。”贝克先生一脸惊喜,激动的转过身对在坐的另几位老外嚷道,“先生们,向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救我女儿的那位年轻人。”
⑦我的心狂跳起来,还没容我说话,贝克先生就把我拉到他的旁边的沙发上坐下,说道:“我划船技术太差了,把女儿掉进了昆明湖中,要不是你这位年轻人就麻烦了。真抱歉,当时只顾看女儿了,也没来得及向你道谢。”
⑧我竭力抑制住心跳,抿抿发干的嘴唇,说道:“很抱歉,贝克先生,我以前从未见过您,更没有救过您的女儿。”
⑨贝克先生一把拉住我:“你忘记了?四月二日,昆明湖……肯定是你!我记得你脸上有块痣。年轻人,你骗不了我的。”贝克先生一脸得意。
⑩我站起来说:“贝克先生,我想您肯定弄错了。我没有救过您的女儿。”
⑪我说得很坚决,贝克先生一时愣住了。忽然他又笑了:“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 ,我决定,你免试了。”
⑫几天后,我幸运地成为四通公司的职员。有一次,我同戴维先生闲聊,我问戴维:“救贝克先生女儿的那位年轻人找到了吗?”
⑬“贝克先生的女儿?”戴维先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接着他大笑起来:“他女儿?有七个人因为他女儿被淘汰了,其实贝克先生根本没有女儿。”
【1】联系上下文,第⑪段横线上应填的双音节词语是:_______
【2】从文中找出第①段中“荣幸”的近义词:________
【3】给本文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
【4】从记叙的顺序看,第②段的内容属于______,作者写此段内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5】第⑨段中“贝克先生一脸的得意”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⑪段中“贝克先生一时愣住了”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第⑦段中“我的心狂跳起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为贝克先生认错人而感到内疚 B.为贝克先生认错人而感到高兴
C.为贝克先生认错人而感到惊喜 D.为贝克先生认错人而感到不安
【8】文章末尾说“有七个人因为他的女儿被淘汰了”的含义是什么?如果让你用一句名言警句告诉这七位被淘汰的人,你会用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拓展。
长征中的炊事班
进入草地的第二天,炊事班长老钱向我提议:“司务长!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我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觉得,草地行军炊事员比战士更辛苦,担(dān dàn)米、做饭已经够受的了,怎能再加担(dān dàn)子呢?我没同意。可是一到宿营地,他们就把洗脚水烧好了。
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天早上,一个炊事员挑(tiāo tiǎo)着铜锅在我前面走,忽然身子一歪倒(dǎo dào)了下去,一声不响就牺牲了。第二个炊事员从我身后跑过去,脸上挂着眼泪,拾起铜锅又挑起来。
草地的天气变化得快极了: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正午,雨下大了,部队停下休息,炊事班赶忙烧姜汤、辣子水给战士们解寒。汤烧开了,可刚才挑铜锅的炊事员却栽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
第五天晚上宿营时,刚到后半夜,老钱就起来烧开水。我担心他的身体,起来帮助他。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我觉得有点儿不对头,刚要问他,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却在我的胸前渐渐变冷。有的人死在____________,有的人死在____________,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____________。
转过夜,铜锅又被另一个炊事员挑着前进。宿营时照常供应洗脚水。
部队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连长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流出了眼泪。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知道,炊事员全牺牲了。可是,在长征中,我们连的战士,除了战斗减员以外,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读音,打“√”。
【2】结合时代背景,在第四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使章语意完整。
【3】用“____”画出描写草地天气恶劣的句子。这句话属于____(A.自然 B.社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A.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 B.衬托人物的品质,深化主题)。
【4】为什么看到“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连长低下了头,战士们流出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征途中,我们连炊事班战士竭尽全力为战士们服务,因劳累过度,全部牺牲。
B.行军途中,战士们的脚都泡坏了,炊事班战士不顾劳累,每天为同志们烧水烫脚。
【6】你还知道长征途中的哪些故事?请至少列举三个故事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的道理一样,世界上没有两对完全相同的眼睛,只有酷似。那酷似,也仅仅是形似,从那扇窗户里透出的那种特有的神采是不可能完全相似的。
关云长生就一对丹凤眼,单眼皮,眼梢上扬,显得严峻威武、气度不凡,潜在的性格导演了华容道上“放曹”一幕;张飞长着一副豹眼,目光如焰,刚烈尽现,长坂坡上一声巨吼惊天动地;王安石的眼睛格外黑白分明,孜孜治学,目下十行,书穷万卷,过人的洞察力和穿透力决定了他后来的参政力度。眼神反映性格,看来不难找到佐证。
眼睛的基本功能是“看”,为大脑提供形象和信息。不管是丹凤眼、肉里眼、三角眼。无不如此。天生我“眼”必有用,眼睛作为“五官”的一分子,没有贵贱之分,好看不好看,那是审美习惯问题。林忆莲的眼睛怎么样?上眼皮总是耷拉着,眯成一条线,睡不醒的模样,不照样征服了那么多的歌迷?她那睁不大的眼睛,恰恰造成了如痴如醉的效果。双眼皮就一定比单眼皮好?也未必!在几乎都是双眼皮大眼睛的外国,就有许多人特别喜欢东方人的单眼皮。眼睛是爹妈给的,无论长成什么样,都不必有怨言,不必自卑。眼睛的功能毕竟是“看”,美算不了什么。盲人羡慕的就是我们能睁眼看世界。
眼睛的另一功能是传神。眼睛会说话,指的就是它的传神功能。目成心许,说的是目光传情,两心相许。目使颐令,说的是用眼光和下巴示意来指挥别人……不同的眼神,或如炬或如鼠或深邃或轻薄或迟疑或坚定,那是不知不觉中生成的视觉效应。
用好眼睛也不容易。一目十行,那是浮躁,是自己欺骗自己;目中无人,那是清高,是自己鄙夷自己;鼠目寸光,。部是浅薄,是自己糟蹋自己;眼高手低,那是空洞,是自己轻视自己。心底无私天地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然,切不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同样会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遇事不合自己心意时,不妨换一个位置或调一个角度试试看,也许会大开眼界,豁然开朗。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总要与人打交道,找朋友要看准,多留神;谈恋爱、找对象,更要睁大你的眼睛,千万不要一时冲动、一见钟情而遗憾终生。而最忌的还是“红眼病”,嫉妒害人更伤己。最漂亮的眼睛,一旦患上了“红眼病”,那就谈不上美了。
【1】请你仿照文中画线的成语,写出两个含有“目”字的成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不管是丹凤眼、肉里眼、三角眼,无不如此。(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下十行”和“一目十行”意思相近,但是它们在文中的感情色彩却不同,前者是____,后者是_____。
A.贬义词 B.褒义词 C.中性词
【4】文中说“用好眼睛也不容易”,请你结合选文最后一段话,说说怎样才能用好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只老鼠刚钻(zuàn zuān)出洞口,两只猫同时逮(dǎi dài)住了它。
白猫抓住鼠尾说_____是我先捉住了这只老鼠_____应(yīng yìng)该归我享用_____黑猫抓住鼠头说_____你没看见吗_____是我先击中(zhòng zhōng)了它的要(yào yāo)害部位_____两只猫争执不下_____谁也不让谁_____
老鼠见(壮 状),忙对两只猫说:“反正我(已 以)经被你们俩抓住了,谁吃都一样,但为了使你们俩不伤和(hé huó)气,可否先放我回洞里,让我重新钻出来,你俩(在 再)抓,就能比出谁先抓到了。”
两只猫同(意 义)了。他俩一左一右守在洞口,几个时(晨 辰)过去了,结果它俩连老鼠的影子也没见到。
【1】我能给短文拟个合适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给划线的字的选择正确的读音。
钻(zuàn zuān)出 逮(dǎi dài)住
应(yīng yìng)该 击中(zhòng zhōng)
要(yào yāo)害 和(hé huó)气
【3】我能选出短文括号中用得恰当的字。
见________(壮 状) (已 以)________经
(在 再)________抓 同________(意 义) 时________(晨 辰)
【4】我能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白猫抓住鼠尾说________是我先捉住了这只老鼠________应(yīng yìng)该归我享用________黑猫抓住鼠头说________你没看见吗________是我先击中(zhòng zhōng)了它的要(yào yāo)害部位________两只猫争执不下________谁也不让谁________
【5】读了这则寓言,我最想告诉大家的是________。
14、 你并不是个坏孩子
丁立梅
一个自称叫陈小卫的人打电话给我,电话那头,他满怀激动地说,丁老师,我终于找到你了。
他说他是我十年前的学生。我脑子迅速翻转着,十来年的教学生涯,我换过几所学校,教过无数的学生,实在记不起这个叫陈小卫的学生来。
他提醒我,那年你教我们初三,你穿红格子风衣,刚分配到我们学校不久。
印象里,我是有一件红格子风衣。那是青春好时光,我穿着它,蹦跳地走进一群孩子中间,微笑着对他们说,以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了。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我当时就坐在教室最北边一排啊,靠近窗口,很调皮的那一个,经常打架,曾因打破一块窗玻璃,被你找到办公室谈话。老师,你想起来没有?他继续提醒我。
是你啊!我笑。记忆里,浮现出一个男孩子的身影来,隐约着,模糊着。他个子不高,眼睛总是半睨着看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学会抽烟。刚接他们班时,前任班主任特意对我着重谈了他的情况:父母早亡,跟着姨妈过,姨妈家孩子多,只能勉强管他吃穿。所以少教养,调皮捣蛋,无所不能。所有的老师一提到他,都头疼不已。
老师,你记得那次玻璃事件吗?他在电话里问。
当然记得。那是我接手他们班才一个星期,他就惹出一件事来,与同桌打架,打破窗玻璃,碎玻璃划破他的手,鲜血直流。
你把我找去,我以为,你也和其他老师一样,会把我痛骂一顿,然后勒令我写检查,把我姨妈找来,赔玻璃。但你没有,你把我找去,先送我去医务室包扎伤口,还问我疼不疼。后来,你找我谈话,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以后不要再打架了,你打了人,也会让自己受伤的对不对?那块玻璃你也没要我赔偿,是你掏钱买了一块安上的。他沉浸在回忆里。
我有些恍惚,旧日时光,飞花一般。隔了岁月的河流望过去,昔日的琐碎,都成了可爱。他突然说,老师,你做的这些,我很感动,但真正震撼我的,却是你当时说的一句话。
这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
他开心地在电话那头笑,说,老师,你对我说的是,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他记住了十来年。他说他现在也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他也常找调皮的孩子谈话,然后笑着轻拍一下他们的头,对他们说一句,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一句话,对于说的人来说,或许如行云掠过。但对于听的人来说,有时,却能温暖其一生。
(摘自《课外阅读》2009年第14期)
点评: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中作者所写的陈小卫可谓“坏”到透顶:“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学会抽烟”,然而老师的一句略带温情的话语——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仿佛一缕阳光散布在孩子的心里,弥漫开来的光芒改变了孩子的一生。小文选材平淡中不失朴实真挚,话语中透露着人性的温暖,亦如尘埃里开出花般馥郁芳香的甜。真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阅读全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叙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具体语境,揣摩下面句子的妙处。
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这令我惊奇。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一句,在全文中起到了何种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不会忘记几年来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
[例] 李红说:“我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李红说,她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小芳说:“我爸爸要带我去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加工厂。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他惭愧地低下了头。(改为否定句,意思不变。)
2.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3.笑声从远处传来。(改为比喻句)
4.天气太热了,简直叫人受不住。(改为夸张句)
5.人人都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改为双重否定句)
19、下面的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修改。
孔子三十岁左右就从事教育事业,他时常为能培养出优秀弟子而感到安慰。他常常以谦虚严谨、知难而退的态度鼓励弟子勤奋好学。
20、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你怎么能信奉他说的话呢?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写一个你在传统节日中亲身经历的,能够表现节日里浓厚氛围的场景。
要求:1.题目自拟。
2.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
3.有一定的条理,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