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次南京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到博物馆进行参观活动。
1. 在非遗馆,第 1 组的同学为大家介绍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颜勤礼碑》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以下关于右图颜体书法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从总体上看,作品字迹娟秀,飘逸而灵动。
B. 笔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
C. 颜字横断很细,竖断很粗。
D. 笔力雄强浑厚,结构庄严。
2. 在数字馆,第2组同学看到电子屏上多幅金陵美景,创作了上联。请根据对联知识,选择合适的短语填在横线上组成下联。
上联:钟山龙蟠历六朝烟雨下联:______见______
备选短语:牛首烟岚 栖霞秋韵 石城虎踞 台城新柳四季更替 十朝都会 百代兴衰 千载风云
2、在下面句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1)( )发奋学习,( )一定有进步。
(2)( )困难有多大,我们( )能战胜它。
(3)多读科普读物( )能扩大知识面,( )能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
3、读拼音,写词语。
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mínɡ zhì_____,读诗使人línɡ xiù_____,数学使人zhōu mì_____,哲学使人shēn kè_____,伦理学使人zhuānɡ zhònɡ_____,逻辑、修辞使人shàn biàn_____,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4、课外古诗填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暗香浮动月黄昏。
2.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3.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4.____________________,犹有花枝俏。
5、看拼音写词语。
(1)其实,并没有人将时间藏起来,就在你每tíng dùn______、pái huái______的间隙,它便踮着脚nuó yí______了。
(2)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科学家总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jué chá______人们所忽略的细节,他们总能jiàn wēi zhī zhù______并不断探索,在自己的研究lǐng yù______有所建树。
(3)这pì jìng______的小路上回荡着qīng cuì______的虫鸣,那是xī shuài______在歌唱。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江上渔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读到这波涛滚滚的江水,你想到的是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后两句使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正月十五日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暗尘:__________________ (2)逐人:__________________
(3)游妓:__________________ (4)金吾:__________________
【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描写了什么景物?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两句描写元宵节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与理解
______________
①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入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的,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②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 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 ?”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③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了人世间。
④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第③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转折 B.表示引起下文 C.表示解释说明
【3】在第①自然段中用“ ”画出描写台灯外形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蜡烛非常谦虚的句子。
【4】联系上下文,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围绕一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今天我是升旗手(选段)
①外语老师这天早晨是真的生了气,因为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不在外语课本上,而是在抽屉里和脚底下形形色色的容器里盛着的鱼儿身上。她心里埋怨劳技课老师异想天开,让同学们带这些活体来上课。今天还好,是不会出声的鱼,下回要是教什么“爆炒小公鸡”,让每人带一只鸡到教室里来,那教室可不是要变成斗鸡场啦!
②老师一边用黑板擦“笃笃”地敲着桌子,一边忿忿地下令:“把英语默写本拿出来!既然今天你们读不进课文,那就改默写。快点快点!”
③全班都傻了眼。老师昨天没有布置默写,所以的同学都没有准备。现在突然袭击,个个狼狈不堪。大家低头,一边手忙脚乱地在抽屉里找本子,一边小声抗议着,还心照不宣地将本子找笔的过程拖的尽可能长一些。
④老师大声吆喝:“默写单词和音标。第一个……”
⑤她刚准备发音,突然教室里“啪”地发出像联欢晚会上气球爆炸的那种声音。紧接着,一大股水从天而降,没头没脑地浇在了金铃和她周围几个同学的身上,弄得头发、衣服、桌子、桌上的书本文具一片湿透。粗细不同的惊叫声中,又听见地上“啪啪啪”一连串击打声。大家探了脑袋去看,那条半斤重的大鲫鱼用尾巴愤怒地敲打着地面,蹦着跳着发着脾气,活像个受够了委屈、正当街撒泼的女人。
⑥一教室的哄笑声。男生们纷纷下位,七手八脚去抓那条蹦跳着的鱼,有的撅着屁股的,有在课桌下趴着手脚并用的,还有把课桌拉得乒乒乓乓响的。剩下的人便趁机推波助澜,吆喝着指手画脚,总之是让教室里越乱越好。乱了才能使老师发火,老师一发火就会忘了默写,躲过了默写就是最大的胜利。
⑦老师( )就要发火了,脸色已经激动得泛红, 炒肉丝样的卷发一根根好像竖了起来。她咚咚地奔向金铃。
【1】第①自然中“形形色色”是形容_______,表达这个意思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
【2】第②自然中学生们读不进课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第⑤自然段划线句子用了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自然段通过了一系列的_____描写,充分体现了学生________的特点。
【5】下列哪个词语填入第⑦自然的括号里最合适( )
A.竟然 B.居然 C.果然 D.突然
11、阅读《背影》的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1】文章主要写“车站离别,父子之情”,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
【2】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这句话是否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成人的儿子?
【3】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种氛围是由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等事情营造的。
B. 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 这种氛围是父亲晚年的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D. 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
12、我会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雪停了,太阳出来了,白雪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街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雪,路旁的松树上挂满了雪球,亮晶晶的。四周雪亮雪亮,好像千姿百态的水晶宫。
【1】我会填。
( )的雪球 ( )的雪
( )的光芒 ( )的水晶宫
【2】我会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例:四周雪亮雪亮,好像千姿百态的水晶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总的来说,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1】从上面两段话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安慰——_________ 窘境——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舒舒服服 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和“焉知非福”相关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
A.在不幸的处境中,想到曾经美好的事物,以安慰自己失落的心。
B.在不幸的处境中,坏事更能磨炼人的意志,能使人更坚强。
C.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从而得到内心的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14、课外阅读
弱种子也要发芽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 )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 )地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能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城里人( )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伙,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请把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在文中相应的括号里。
①感激 ②小心翼翼 ③悄悄
【2】农民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的心事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国作家海伦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给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的标题是“弱种子也要发芽”,“弱种子”喻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成“被”字句
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
____________________
16、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种食物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雪覆盖了这座美丽的城市。(“被”字句)
被白雪覆盖了的这座美丽的城市。
B.桃花心木不是一种普通的树。(肯定句)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C.这场电影,我不能不去看。(反问句)
这场电影,难道我去看吗?
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感叹句)
此刻,他的心情激动吗?
18、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写句子。
(1)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_______________。
(2)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星浅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我们每年都要经历好多节日,比如传统的春节、端午……还有充满现代气息的劳动节、儿童节、妇女节……更有举国同庆的国庆节。我们也总有自己的方式度过一个个欢乐、祥和的节日。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节日活动,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要写出节日的特色,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