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常识填空。
(1)鲁迅原名________,浙江________人。“鲁迅”是他的________。《少年闰土》选自他的小说________。
(2)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________,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古到今涌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伟大的诗人。
(3)________、________相传为________时期的人,关于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广泛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_”,用“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4)达·芬奇的名画________有着不衰的艺术魅力。画中主人公那“________的微笑”耐人寻味,让人难以捉摸。
(5)《匆匆》的作者是________,其代表作有________等。
(6)《桃花心木》的作者是________,文章告诉我们“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________,会锻炼出一颗________的心”。
(7)《为人民服务》中引用了司马迁的名言:________,或________,或________。句子的含义是________。
(8)《凡卡》的作者是________国的________,本文以________结尾,含义是________。
(9)《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居里夫人是________国的________家。
(10)《白杨》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写作手法。
(11)《晏子使楚》根据________改写,按________的顺序来写。其中第四自然段晏子的话提到了三个成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将相和》题目中的“将”指________,“相”指________。
2、写出下面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早听说此地的蚊子十分聪明,果不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好我的房间号码,以便夜晚来临,饱餐一顿。 (______)
2.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______)
3.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______)
4.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______)
5.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______)
6.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______)
7.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______)
3、请补充下列成语
出(________)入(________) (_____)(_____)起舞 眼(________)手(________)
天(________)地(________) (________)入(________)出 (________)烛夜(________) 才华(____________)
4、根据积累与理解填空。
(1)“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这句中“何当”的意思是:________。这句诗出自_____代诗人_________。作者借马来抒情,抒发自己___________的情感。
(2)“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这句诗出自____代诗人________。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这首诗着力表现了____________的品质。
(3)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应该趁父母还在的时候,好好孝顺他们,不要等到他们离开我们之后,再去感叹时间的流逝,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是说知识等到需要的时候,才后悔只懂得一点点,事情只有自己经历以后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
5、认真读一读,一定能猜出来。
十个小伙伴,
分成两个班,
大家团结紧,
填海又移山。
谜底:(________)
6、古诗阅读
春夜细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知_____ 乃_____
晓_____ 潜_____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春雨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春雨仿佛知道节气,应时而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
C.最后两句,诗人没有想到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喜”字是全诗的诗眼,写出了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素:____________ (2)札札:____________
(3)章:_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
【2】《适迢牵牛星》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绸缪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赏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 。 , 。
【1】默写古诗。
【2】“江上往来人”中“往来”是因为( )
A.江上风景美 B.江上鲈鱼美 C.江上一叶舟美 D.看渔民打鱼
【3】反映了渔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1】阿瑟林斯基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提出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完成题目。
在美好的节日里, (yōu)雅的少女和小伙和着音乐的节拍,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尽情欢乐,形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
【1】结合义项和语境判断,句子中的“yōu”最可能是( )
A.优,美好的,指人的举止端庄。
B.忧,发愁的,指对外界事物担心的一种程度。
C.悠,闲适的,指心理状态。
D.幽,僻静的,指居所环境等。
【2】句子中加点的字“和”的正确读音是( )
A.hé B.hè C.huó D.huò
【3】给画线部分换一个词语,最恰当的是( )
A.欢歌笑语 B.能歌善舞 C.载歌载舞 D.手舞足蹈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习题。
【材料一】
2015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人均阅读电子书3.26本,较2014年略有增加,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材料二】某地区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调查内容 | 各项调查百分率(%) | ||
和看电视、上网相比,你更喜欢阅读课外书吗? | 是的 | 不是,我更喜欢前者 | 很少读书 |
36.8% | 52.6% | 10.6% | |
你每月大约读几本课外书? | 1本 | 2-3本 | 4本以上 |
54.11% | 37.89% | 8% | |
你平时看得最多的是哪类书? | 故事类 | 科普类 | 什么书都看 |
52.6% | 36.8% | 10.6% | |
你读课外书时,有养成动笔勾画的习惯吗? | 经常勾画记录 | 有时勾画记录 | 从不勾画记录 |
5.3% | 73.6% | 21.1%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均阅读量较少的原因。
__________
【2】你从材料二中的表格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出3点。
______
【3】仔细阅读以上文本材料,判断以下各题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与看电视、上网相比,小学生更喜欢看课外书。 ( )
(2)小学生平时看得最多的是故事类的书。 ( )
(3)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的量高于日本等发达国家。 ( )
(4)材料一采用的是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 )
12、阅读与理解
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
①“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同学们一定会说,因为夜空没有太阳照耀。但是,无限的宇宙,充满了无数个恒星构成的星系,虽说夜晚没有大阳的照耀,可是那满天的星星,都是会发光发热的“太阳”呀。一颗恒星的光芒的确很微弱,但是无数颗恒星的光芒合起来应该是无限的亮,夜空也应该处处是一片光明。可事实上为什么是黑的呢?
②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等人的观测发现,几乎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即宇宙像正在充气的气球似的膨胀着,越来越大;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高我们而去的速度(即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退行使星系辐射到我们这里的光减弱;距离我们很远很远的河外星系,可能会以光速退行,以致发出的光传不到我们这里来。因此,虽然宇宙是无限的,但光可以照到我们这里的天体数量是有限的。只要那些有限的天体射到我们地球上的光比太阳少,地球上的日夜就取决于太阳。要是宇宙没有膨胀.也就没有夜黑问题。由此可见,夜黑是宇宙膨胀的结果。
③宇宙为什么会膨胀呢?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个温度极高体积极小的原始火球,在距今大约200多亿年前,不知什么缘故,这个火球队发生了大爆炸,在大爆炸中诞生了“我们的宇宙”。随着空间膨胀,温度降低,物质的密度也逐渐减小,原先的质子、中子等结合成氘、氦、锂等元素,后来又逐渐形成星系、星系团体等天体。
④宇宙早期时,星系碰撞、合并曾经是很普遍的现象。那时宇宙刚刚开始膨胀,还比较小,比较拥挤,星系多如雨滴,大量小星系下雨般落到其他星系中,渐渐形成像我们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宇宙好像一个在不断充气的带花点的气球,上面的各点彼此分离。经过200亿年的“分离”才变成今天这个模样。根据天文学家推测,我们的宇宙将来会有一天停止膨胀,然后转为收缩,直至收缩到大爆炸前的原始火球状态。接下来会出现新的大爆炸,急剧暴长和膨胀。这种循环可能不断地重复进行,宇宙处于这种来日振荡式的变化之中。
【1】用“|”给这篇短文划分层次。
① ② ③ ④
【2】这篇短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然宇宙在膨胀,而我们肉眼能见到的许多星星(如启明星等)却始终是那样明亮,这些星星为什么没有“远离我们而去(退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可能”能不能删除?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要是宇宙没有膨胀,也就没有黑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我有些不大懂了,以为他在骗我,就又对准那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然而我失败了,矮屋那里也是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那一道地平线。
我坐在地上,咀嚼着老人的话,出神地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也正因为是个谜,我才要去解,所以跑了一程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有一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吧?
从那以后,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辛、苦楚、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交叉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沉沦—( ) 咀嚼—( )
融合—( ) 追求—( )
【2】“也正因为是个谜,我才要去解,所以跑了一程又一程”,这句话表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的句子中的“我一天天长大起来”包含着哪些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地平线”与前两个自然段中的“地平线”含义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燕子过海
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们的船在蓝色的大海上航行。一群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的燕子,在大海的上空不停地飞呀,飞呀……它们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般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又起飞了;有的燕子倒在甲板上,再也飞不起来了。水手们向远飞的燕子挥手告别,又把死去的燕子轻轻放到蓝色的大海里。
我知道燕子是益鸟,更知道小小的燕子并不软弱。南来北往,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小燕子总是坚强地飞着,飞着……
【1】燕子“像雨点一般落下来”说明了( )
A. 燕子多 B. 燕子下落的速度快 C. 燕子落到甲板上的声音大
【2】燕子是一种益鸟,它有________、不软弱的好品质。
【3】对待燕子,水手们有怎样的表现?找出相关句子“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水手们________(①助人为乐;②爱护动物)的好品质。
15、改成肯定句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6分)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它有千斤重,(仿写句子)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搞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为陈述句:
他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缩句)
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缩句)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仅有的亲人。(修改病句)
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这鱼汤更优美的了。(修改病句)
17、他跑得很快。(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她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隆平说:“我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有时候,我的灵感还是从失败中获得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仿佛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点绿洲。(仿写句子)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写句子。
例:托米说:“我爸爸就和我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托米说,他爸爸就和他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1.苏小明对班长说:“我要像你一样团结同学,热爱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候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 聂将军时会说什么?做什么?请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