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文山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看图读音节。(  

    A. yá lú jī B. yà lù jī C. ya lu ji

  • 2、日积月累。

    (1)我到现在终于知道他是什么人了,这正应了前人说的话,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的时候不能只看文字表面的意思,要体会文字背后的含义,因为“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

    (3)近日,我校举行了语文研讨会,会上李芳老师的“指导学生预习法”得到老师们一致认同,让我也有很深的体会。真是“听君一席话,__________ ”啊!

    (4)_____________,近山识鸟音。

    (5)_____________,更有早行人。

  • 3、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4、按要求填空。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

    (2)________,子欲养而亲不待。

    (3)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

    (4)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5)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

    (6)写一条名言警句来警醒自己努力学习:_________

    (7)《马诗》作者是______,“何当金络脑,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

  • 5、积累运用

    1.《石灰吟》中表达作者不怕牺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人民服务》一文通过悼念___________同志讲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我们应该趁父母还在的时候好好孝顺他们,不要等他们离开我们之后再去感叹时间的流逝,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是平时认真听课就不至于考试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了,这可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5.小明经常以家里条件好为由在生活上铺张浪费,我还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勉他。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阅读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写的是在冬天所看到的景色。

    B.一个字,写出了人们盼望春色的急切心情。

    C.初惊写出见草芽时新奇、惊讶、欣喜的情态,极其传神。

    D.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惊见草芽一扬。跌有致,波澜起伏。

    2白雪却嫌春色晚一句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白雪___________

  • 7、默写《泊船瓜洲》,再完成习题。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的文学家________

    3根据句意,把“钟山”“瓜洲”和“京口”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4作者当时的船停泊在______________是作者的家乡,山水相隔,可谓路途遥远,但是在作者心里很近,从“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这种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巨大反差更加凸显出诗人强烈的________之情。

    5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泊船瓜洲》中诗人所描绘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词②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①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②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③酒一杯:一杯酒。④去年天气旧亭台: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⑤小园香径:落花散香的小径。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上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②词的上阕写的是词人本来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饮酒听歌,但这种情境却触发了他对“去年”类似经历的追忆,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

    ③下阕写出了词人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感到既似曾相识又无可奈何。( )

    【2】这首词多处用到了对比的写法,请你找出其中的一处,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请你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__。花朵张开时,花瓣是________的,草地也是________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________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________的了。

    【1】认真按原文填空。你发现草地变色的秘密了吗?观察下面的图片,试着判断一下吧。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__。花朵张开时,花瓣是________的,草地也是________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________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________的了。

    草地的颜色:________

    时间:________

    草地的颜色:________

    时间:________

    总结:草地在一天中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

    【2】这段话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展开叙述的。先写“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时草地的颜色和________时不同,然后产生了________,最后经过________找到了原因。

    【3】你从选文中的“我”身上学到了什么?_______

  • 10、阅读

    两碗牛肉面

    (1)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不曾忘记上大学打工时遇到的一对父子。

    (2)上大学时,我每逢双休日就在姨妈的小店里打工。这并非为了生计,只是磨炼自己,体验一下生活。

    (3)记忆中,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黄昏,店里来了一对特别的顾客——父子俩。父亲是盲人,一张密布着重重皱纹的黝黑的脸上,一双灰白无神的眼睛茫然地直视前方。一个男孩小心地搀扶着他。那男孩看上去有二十来岁,衣着朴素,带着几分书卷气,看上去是个学生。男孩把老人搀到一张离收银台很近的桌子旁坐下。

    (4)“爸,您先坐下,我去开票。”男孩放下手中的东西,来到我面前。

    (5)“两碗牛肉面。”他大声地说道。我正要开票,他忽然又朝我摇摇手。我诧异地看着他。他歉意地笑笑,然后用手指指我身后的价目表,告诉我:“只要一碗牛肉面,一碗是葱油面。”我先是一怔,接着,他叫两碗牛肉面是叫给他父亲听的,实际上是囊中羞涩,又不愿让父亲知道。我会意地冲他笑笑,开出票。他脸上露出感激的神情。

    (6)厨房很快就端来两碗热气腾腾的面。男孩把那碗牛肉面移到父亲面前,细心地招呼:“爸,面来了,小心烫着。”自己则端过那碗葱油面。

    (7)老人却并不着急吃,只是摸摸索索地用筷子在碗里探来探去,好不容易夹住一块牛肉,便往儿子碗里送。

    (8)“吃,你多吃点。”老人慈祥地说。一双眼睛虽无神,皱纹密布的脸上却布满温和的笑意。

    (9)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儿子并不阻止父亲的行为,而是默不作声地接受父亲夹过来的肉片,再地把肉片夹回父亲碗里。,父亲碗中的肉片似乎永远也夹不完。

    (10)“这个饭店真厚道,面条里有这么多的肉。”老人感叹着。一旁的我不禁汗颜,只是几片薄如蝉翼的肉片啊!

    (11)儿子这时趁机接话:“爸,快吃吧,我的碗都装不下了。”

    (12) “好,好,你快吃。”老人终于夹起一片肉片,放进嘴里慢慢咀嚼起来。儿子微微一笑,这才大口吃起碗里的素面。

    (13)姨妈不知什么时候也站到了我身边,静静地注视着这对父子。厨房的小张端来一盘干切牛肉,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姨妈。姨妈努嘴示意,让小张把盘子放在这父子俩的桌子上。

    (14)男孩抬头环视四周,见这一桌并无其他顾客,忙轻声提醒:“你们放错了吧? 我们没有要牛肉。”

    (15)姨妈微笑着走过去:“没错,今天是我们开业年庆,牛肉是我们赠送的。”

    (16)男孩笑笑,不再提问,又夹几片牛肉放入父亲的碗中,然后把剩下的装入一个塑料袋中。

    (17)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看他们吃完,直至目送他们出门。

    (18)小张收碗时,突然轻声地叫起来。原来那男孩的碗下,还压着几张纸币,一共是六元,正好是我们价目表上一盘干切牛肉的价钱。一时间,我和姨妈说不出话来,无声的叹息沉重地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间。

    (19)多年过去了,这对父子相濡以沫的那一幕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不知他们今天可好?那样的儿子一定能为父亲和自己营造出一份温馨的生活。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1本文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见微知著”中“微”的意思是__________;“著”的意思是_______。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文中画“____”的句子中的“灵感”指的是______

    A.神异的灵应 B.创作的冲动  C.细腻的感觉 D.突然间得到的启发

     

    ②从这句话中可知,科学的灵感是凭借______________而获得的。这里采用华罗庚的话来说明观点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可知,经由“偶然的机遇”发现真理,要具备 _______________的条件。

  • 12、课内阅读:

    《孔子游春》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这段话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

    2孔子说“水是真君子”的理由有四点,分别是因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从孔子对水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_______的老师(从文中找一个词填在横线上)。

  • 13、课内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1】写出选文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宽慰——( )                 困境——( )             调整——( )

    【2】理解文中的句子,并填空。

    (1)选文中画“﹏﹏﹏”的句子中,“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指的是_________“值得宽慰的东西”是指____________,这句话体现了鲁滨逊的____________精神。

    (2)鲁滨逊从不幸的处境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是_________________

    【3】读选文,说一说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对身处困境的人有什么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说一说本文以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餐桌上的谜底

    小时候,每晚入黑的时候,我总要瞧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飘出的肉香。那时,我家半个月才吃一次肉,我实在是太馋了。

    每次,闻着邻居家飘出的肉香,我都会身不由己地移动脚步,一步一步地挪到邻居家门边。

    这时,邻居会夹上一块放在我的手心,说:“回去吧,回去叫你妈妈也买一点肉吃。”有时几个弟妹也总去,搅得邻居好烦。

    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 妈妈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一个星期天,妈妈喊上我,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我说:“想!做梦都想。”妈妈说:“好吧,你跟我去。”

    妈妈带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挖完线内的土方给20元钱。妈妈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我只挖了一会儿,手就软了,且起了泡。妈妈比画着说:“得2元钱了。挖吧,再挖挖就又得2元钱了。”我坚持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妈妈说:“你歇一下再干吧。”我就这样干一会儿歇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干。我记得那是初秋,天气仍然很热,妈妈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这么苦,我甚至不想吃肉了。

    一天下来,我们终于把土方挖完了。妈妈从工头那里领了20元钱,我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妈妈背我到集市上,问我喜欢吃鱼还是吃肉,我说都喜欢,妈妈就买了5元钱的鱼和5元钱的肉,留下10元钱买油盐酱醋。

    晚上,餐桌上摆上了香喷喷的鱼和肉,弟妹们都吃得香极了。妈妈对我说:“孩子,我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

    是的,我终于知道了。

    不同的是,邻居家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他们有力气,而我们还小。

    妈妈又说:“这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面对妈妈,面对餐桌上的鱼和肉,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哭了。那年我11岁。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终于”一词在本文中出现了4次,请联系课文,下面(   )处的理解有误。

    A. ①处:“我”一直对邻居家餐桌上总有鱼肉感到疑惑,忍不住想问母亲了解真相。

    B. ②处:“我”坚持不懈地一直挖到自己筋疲力尽为止。

    C. ③处:经过一天的艰苦努力,“我”和母亲总算把土方挖完了。

    D. ④处:“我”现在才明白邻居餐桌上的谜底是:邻居家比“我们”更会享受,更有钱买鱼肉。

    4划线句写“妈妈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是为了突出 (   )。

    A. 初秋的天仍然很热,所以出汗多。

    B. 劳动非常艰辛,要付出很多代价。

    C. 妈妈营养不良,身体实在太虚弱,很容易出汗。

    D. 妈妈宁愿自己吃苦流汗,也不愿意让儿子干活儿。

    5联系上下文,理解“面对妈妈,面对餐桌上的鱼和肉,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为什么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   将下面的句子变为反问句。

    电影是门伟大的综合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这幅奔马图是徐悲鸿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刚吃过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进行句子训练。

    1.这个飞天梦一直萦绕在人们的脑海里。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难道不是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小明。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l.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2.维吾尔姑娘很漂亮。(写一个比喻句)

       

    3. 和田维吾尔人生活很苦。和田维吾尔人感觉很甜。(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 19、句子兵工厂。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我知道这是一个___________句,我能把它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昨天一夜几乎完全没合眼。(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我只能自己学着做饭、收拾房间。(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式变换练习。

    ①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肖邦怎么不日夜思念着祖国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习作。

    题目:“战疫”里的_________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有的校园生活秩序。在三个多月的居家学习中,同学们观看由清华附小教师们直播的空中课堂,尝试着开展自主学习、线上学习、小组学伴学习,在这个过程中——

    你有什么收获?比如:用坚持好习惯战胜了惰性、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你有什么感动?比如:老师的耐心辅导、学伴的大力支持……

    你又有什么思考?比如:线上线下学习哪一个更适合自己、畅想未来的学校需要课堂……

    要求:

    (1)请你选一个,或者寻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写;

    (2)既可以用典型事例说明,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大胆展开想象,写成想象文;

    (3)表达的过程中,注意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