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常识填空。
《游园不值》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
2、填写下列成语,完成练习。
书声( )( ) 楚楚( )( ) 大名( )( )
( )( ) 仆仆
1.挑选其中的一个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至少写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可是,(______)在这样的处境中,(______)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
2.我不是有腿病吗,(______)不利于行,(______)不利于久坐。
3.我们(______)不要迷信书本,(______)不要迷信权威。
4、日积月累。
(1)问渠哪得________,为有________。
(2)________(全)不怕,________在人间。
(3)我劝天公更抖擞,________。
(4)落红不是________,________更护花。
(5)人闲桂花落,________。
5、请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选填词语。
精神(___)满 杯水车(____) 废(___)忘食
夜以(____)日 分外妖(____) (____)黄一体
(____)山(____)岭 (____)(____)如生 (____)色欲流
(____)(_____)带舞 美(___)美(____) 银装(____)(____)
(1)比喻力量微小,无济于事。(_________)
(2)形容艺术作品描摹、刻画形象十分生动逼真。(________)
(3)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工作学习时专心致志。(_________)
(4)高大而陡峭的山。(__________)
(5)形容昼夜不息地从事某件事。(_________)
(6)形容房屋多而高大华丽。(_______)
6、阅读理解。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_诗人,因此他被称为________。
【2】“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分别是________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________》和《________》。
【3】李白的这首小诗写的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_______和________,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4】诗句“________”这两对诗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7、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关键字词概括全诗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送兄
[唐]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提示:本诗的作者是“七岁女”,《全唐诗》载称:“女子南海人”,因才思过人,“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应声而就”。
【1】古诗对仗工整,一般上句与下句相对应的地方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本诗中“别路”对“_______”,“云”对“_______”,“起”对“_______”。
【2】本诗表达了对的之情,表达这种感情的句子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首诗写送别兄长的情景。“_______”和“_______”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叶正飞”点明了送别的季节是_______。诗中选取的景物别具匠心,如漂泊的_______、凋零的_______、迁徙的_______都与哥哥离家这件事相吻合,意蕴独特。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水帘洞
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去山涧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古人说:“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众猴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无事,去寻源头。”喊一声,众猴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头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
众猴拍手称道:“好水!好水!”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不伤身体者,我们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猴群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你看他纵身一跃,进入瀑布中,抬头观看,那里边无水,有一座桥梁。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遮闭了桥门。上了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看了好长时间,过了桥,左右观看,只见洞的正当中有一石碑。碑上有一行楷书大字,写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喜不自胜,跳出水外,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他把里面的情况告诉众猴,还说这里真是我们安身之处。里边宽阔,能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省得受老天之气。
众猴听了,道:“你带我们进去。”石猴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那些猴儿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过了一会儿,也都进去了。到了洞内,他们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只搬得筋疲力尽方止。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了,忙站好队,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选自《西游记》第一回,有改动)
【1】填空。
①《西游记》里有“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三国演义》里有三________的故事,三________的故事。《水浒传》里有三________的故事。
②这篇文章是《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断,主要写了________。从这个片断中,体会到________。
【2】概括第一,三,五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句话出自什么?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神奇的克隆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我们知道,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换句话说,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
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_____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_____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_____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_____把仙人掌切成几块_____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_____长成新的仙人掌_____此外,一些植物还可以通过压条或嫁接培育后代。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隆。
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20世纪开始。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科学家借用一名;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
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人类的科技成果。
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
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1】文中横线上的地方怎样加标点呢?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2】文中划线的词语,你还能用别的意思相同的词来代替吗?写在横线上。
制造——________ 配件——________ 装配——________
【3】短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知识的?请填空。
短文先介绍了________,然后介绍了________,最后介绍了________。
【4】为了说明什么是克隆,作者引用了《西游记》里孙悟空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用“________”标出相关的句子。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传递快乐的人
▲日本有个叫清水龟之助的邮差(chà chāi)。每天他都一大早就出门,用自行车驮着报刊和邮件穿梭于大街小巷。
邮差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而且收入微薄(bó báo),很少有人将其作为一生的职业。但清水龟之助一干就是25年,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老邮差。
凡是接受过清水龟之助服务的居民都十分喜欢他,因为他每天都很快乐,居民们从他手中拿到信件和报刊的时候,也得到一份他带来的由(中 忠 衷 终)的快乐。
日本有一项国家级的奖项,叫“终身成就奖”,以前得到这个奖项的大都是“社会精英”,这一年政府却将其颁给了清水龟之助。开始,有人对一个邮差获此大奖感到不解。但是,在得知清水龟之助的事迹后,他们改变了看法。很多人认为:经济界人士给民众带来了富裕,清水龟之助则给民众带来了快乐,而快乐是无法用金钱购买的。
▲在一次访谈中,记者问清水龟之助为什么会这样快乐地干一份枯(躁 燥 噪)的工作。清水龟之助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孩子随母亲到寺庙去进香,看到老和尚在洗鲜桃,孩子站住了不想走。老和尚便把洗好的桃子递给孩子,但母亲不让孩子伸手接,并对老和尚说:“师父还是自己留着吧,这桃子若是给了他,您就少了一个!”老和尚听后便笑了:“我少吃一个挑子。但多了一个人拥有吃桃子的快乐。”老和尚把鲜桃塞到孩子的手中,飘然而去。
清水龟之助说,那个孩子就是他自己。从此以后,他就知道快乐是可以互相传递的。他做邮差时,最初很苦恼,但他不想把自己的苦恼传染给别人,因此,始终在工作时露出笑脸。他看到那么多人在接到信件时露出了微笑,那一份份快乐又传递给了自己,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访谈播出后,人们对那段精彩的对话好评如潮。后来,人们就把清水龟之助称做“传递快乐的人”。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邮差________(chà chāi)
微薄________(bó báo)
由________(中 忠 衷 终)
枯________(躁 燥 噪)
【2】文中用哪个成语形容清水龟之助这样的老邮差在日本很少见?____________
【3】画线这句话对清水龟之助启发很大,从此,他知道了:________。
【4】短文已经用“▲”分成两段,请写出第一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为一篇写人的文章,第一段已经向我们介绍了清水龟之助这个人物,文章为什么还要写第二段?( )
A.因为这次访谈很重要,很成功。
B.因为第二段揭示了清水龟之助成为“传递快乐的人”的原因。
C.因为看一个人,不仅要看他怎么做,更重要的是看他怎么想。
D.因为清水龟之助讲的故事很有趣。
【6】在学习或生活中,你一定给他人带来过快乐,你一定享受过他人给你带来的快乐。请选择其中的一次经历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英 雄
①大楼很高很气派,在这座大楼里上班的人被人们称作“白领”。
②老头也很高,但不气派,而且很瘦,因为瘦就更显得干巴无力。他在这座大楼里做收发,顺带负责一楼大厅的卫生。
③每天,出入这座大楼的白领很多,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商人,但从来没有人正眼看过老头一下,顶多在经过那儿时顺便淡淡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问一句:“我有信吗?”若是有,老头就会低头在桌上找上一气,从里面递出来,白领就边拆信封边走进那个漂亮的电梯。
④后来,白领们听说老头是一位老干部,打过平津、淮海战役,是一位战斗英雄,至今身上还留有一颗敌人的子弹。后来,他又从北方随大军南下到了这个城市。退休后,老伴先他一步去了另一个世界。老头无儿无女,又不甘寂寞,就托人找了这份收发室的工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把每个月的退休金全都捐给了贫困山区的一个小学校,自己就靠这一份临时工作的微薄薪水生活。
⑤白领们没有探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再次经过收发室时,他们也在想象着一挺笨重的重机枪压在老头瘦干的肩上会不会把他压散了架。没有人相信老头的故事是真的,更没有人相信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头会是一个战斗英雄。
⑥老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让白领们见识到了英雄的真正面目。当两把白亮亮的匕首扎进他的胸腔时,他竟然一声没吭,仍死揪住了两个歹徒的衣服。
⑦歹徒是与下班的白领们一起走出电梯的,在经过收发室门口时,老头的一声炸雷般的大吼惊动了每一个人。老头身形一晃就出了收发室的门并立在了两个年轻人的面前。这是白领们方才注意到身边这两张陌生的面孔。人们同时也看到,老头怒睁的双眼里喷着让人胆寒的火。
⑧年轻人极不情愿地打开了手上的包,白领们看到了钳子等工具,人们还来不及细看,就见二道寒光刺向了老头,同时,一道黑影迎着寒光扑了上去,两只暴着青筋的大手死死卡住了年轻人的喉咙……
⑨这座大楼里所有的白领都自发地参加了老头的追悼会。在老头的骨灰里,白领们清楚地看到了子弹,不是一颗,是两颗,亮闪闪的,就像是老头的勋章。
【1】用两个词语评说“白领”对“老头”态度的变化过程: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
【2】老头“很瘦,因为瘦就更显得干巴无力”,他真的“干巴无力”吗?从哪些语言可以看出来,请摘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并说出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让白领们见识到了英雄的真正面目”,什么是“英雄的真正面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下面文段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这座大楼里所有的白领都自发地参加了老头的追悼会。在老头的骨灰里,白领们清楚地看到了子弹,不是一颗,是两颗,亮闪闪的,就像是老头的勋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火车上留下的一吻
列车轰隆隆地向前行驶,车厢内拥挤着疲倦的旅客。一个瘦弱的小男孩离开他的父亲,无所顾忌地在大人们的腿间穿梭了一阵。靠窗口坐着的人(极、级)不情愿地挪出一点地方,刚够这个四五岁的孩子把身子嵌进去。他的父亲在我们后面靠车厢门的地方坐着,而小男孩儿则独自留在显得并不太友好的陌生的大人们中间。“勇敢的孩子!”我心想。火车哐铛哐铛地继续向前进,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它来得那么突然,使你在一刹那间完全不知它的含义。
一脸正经的男孩儿滑下座位,把他的手放在我的膝盖上,“我感觉他是想从我的腿前挤过去,所以我缩回双腿,并用手把他推了一下。可是我的(判、叛)断错了,他并没有往前走而是把他的脑袋朝向我。他想和我说什么?于是低下头想听听陌生的小男孩究竟想告诉我什么事情,又错了,我得到的是脸上重重的一吻。
小男孩若无其是地回到他的座位上,舒适地往里靠了靠,(漫、慢)不经心地看着车窗外,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而我却被震惊了,怎么回事?一个小男孩在火车上亲一个素不相识的成人,有谁会愿意吻我们这些像皱巴巴仙人掌似的老人的脸呢?
没过多久,所有的邻座都被他亲了一下。不知所措的大人们只能充满疑虑地着着他的父亲,做父亲的感觉到了大伙的疑惑,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活着是多么高兴啊!”这位父亲说,“他病得很(历、厉)害,他自己已经知道……”
终于,父子俩随着拥挤的人流在出口处消失了,车门重新关上,火车轰隆隆地向前驶去。
在我的脸颊上,我仍然感觉到那个小男孩留下的亲吻,这一吻在我的灵魂深处激发起一股热流。有多少成人会因为活着的喜悦而互相亲吻?又有多少人会想到这一层,活在世上实在是人的一种特权。
这个陌生的小男孩的行为告诉我们一个甜(蜜、密)的道理:每个人都在渴望着爱,在他播洒爱的同一时,也得到了爱的回报,至少,我会永远记着这一吻的。
【1】给下列汉字注音。、
挪(___)嵌(___)颊(___)响(___)
【2】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3】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若无其事:_________________
素不相识:_________________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面内容要点提示把文章分成三段,用① ② ③标在段首,并指出哪一段写得最详细。
①车厢拥挤。 ②男孩亲吻。 ③我的感受。
【5】“用一一”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按下列要求填空。
作者在这个比喻句中把 比作 。这样比的好处是
【6】“活在世上实在是人的一种特权。”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男孩的“亲吻”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理解
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
①“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同学们一定会说,因为夜空没有太阳照耀。但是,无限的宇宙,充满了无数个恒星构成的星系,虽说夜晚没有大阳的照耀,可是那满天的星星,都是会发光发热的“太阳”呀。一颗恒星的光芒的确很微弱,但是无数颗恒星的光芒合起来应该是无限的亮,夜空也应该处处是一片光明。可事实上为什么是黑的呢?
②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等人的观测发现,几乎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即宇宙像正在充气的气球似的膨胀着,越来越大;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高我们而去的速度(即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退行使星系辐射到我们这里的光减弱;距离我们很远很远的河外星系,可能会以光速退行,以致发出的光传不到我们这里来。因此,虽然宇宙是无限的,但光可以照到我们这里的天体数量是有限的。只要那些有限的天体射到我们地球上的光比太阳少,地球上的日夜就取决于太阳。要是宇宙没有膨胀.也就没有夜黑问题。由此可见,夜黑是宇宙膨胀的结果。
③宇宙为什么会膨胀呢?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个温度极高体积极小的原始火球,在距今大约200多亿年前,不知什么缘故,这个火球队发生了大爆炸,在大爆炸中诞生了“我们的宇宙”。随着空间膨胀,温度降低,物质的密度也逐渐减小,原先的质子、中子等结合成氘、氦、锂等元素,后来又逐渐形成星系、星系团体等天体。
④宇宙早期时,星系碰撞、合并曾经是很普遍的现象。那时宇宙刚刚开始膨胀,还比较小,比较拥挤,星系多如雨滴,大量小星系下雨般落到其他星系中,渐渐形成像我们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宇宙好像一个在不断充气的带花点的气球,上面的各点彼此分离。经过200亿年的“分离”才变成今天这个模样。根据天文学家推测,我们的宇宙将来会有一天停止膨胀,然后转为收缩,直至收缩到大爆炸前的原始火球状态。接下来会出现新的大爆炸,急剧暴长和膨胀。这种循环可能不断地重复进行,宇宙处于这种来日振荡式的变化之中。
【1】用“|”给这篇短文划分层次。
① ② ③ ④
【2】这篇短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然宇宙在膨胀,而我们肉眼能见到的许多星星(如启明星等)却始终是那样明亮,这些星星为什么没有“远离我们而去(退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可能”能不能删除?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要是宇宙没有膨胀,也就没有黑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单是闻着腊八粥的香气,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放开肚皮吃呢!(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17、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小树随风摇摆。,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重庆南滨路观赏夜景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问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吗?”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穿过嘉陵江大桥,可以走到花卉园。
改为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
(1)是刘姥姥逗笑了大家。
改写成把字句。
改写成被字句。
改写成反问句。
(2)在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刘姥姥逗乐了府里上上下下的甚至包括贾母在内的所有人。(缩写句子)
20、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这个仪式你难以回避。(改为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食品。每个节日也有不同的食品,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即使是同一食品,在不同的地方做法和吃法也会有所不同。请以《家乡的风味食品》为题,介绍你家乡的一种美食,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详略得当。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