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章回的题目:_____________。
2、比一比,再组词。
燥(_______) 诞 (_______) 玫 (_______) 偶 (_______) 瑰(_______)
躁(_______) 延 (_______) 枚 (_______) 遇 (_______) 魂(_______)
3、补全诗句:
①海内存知己,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谁言寸草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 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王师北定中原日, _____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4、写出下面音节的韵母。
kāi (_____) xuě (____) jú (____) mǐn (____)
què (_____) jīng (____) hǔ (____)jùn (____)
kǒu (____) zhēng(_____)qǔ (____) lǜ (____)
5、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恐龙的突然消失,使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奥秘是一个不解之迷。________;
②霸王龙的牙齿非常尖锐,很容易刺入别的动物。________;
③逐渐地减少以至没有。________;
④形容雷龙的形体很大。________;
⑤看到了就害怕。________;
⑥张开翅膀高高地飞翔。________。
6、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擢:___________ (2)素: ____________
(3)盈盈: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_
【2】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
【3】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________和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__________之情。
【4】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寒食①
孟云卿
二月②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③,不独明朝④为子推。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⑤冷,江上流莺⑥独坐听。
把酒⑦看花想诸弟,杜陵⑧寒食草青青。
(注释)①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因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②二月: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一月上旬,或是冬至到来年二月间有闰月,则寒食就在二月。③无烟火:寒食节禁火,但穷人常常断炊,不禁也无火。④明朝(zhāo):明天。⑤空斋:空荡的书斋。⑥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⑦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⑧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宣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1】结合注释,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诗的前两句借___________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之情。这两句诗一写繁华,一写________,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________手法。
【3】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和“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都写出了寒食节禁火吃寒食的习俗。
B.《寒食》一诗借咏“寒食”写寒士的辛酸,却并不在“贫”字上大做文章,反而以一种幽默诙谐的自嘲,传达出一种抓住人心的悲哀。
C.《寒食寄京师诸弟》一诗中,诗的首句从远处着笔,遥想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近处落想,实写故园寒食的景色。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
D.孟诗表现了诗人节日思亲的伤感和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韦诗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之感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的感情,请选择一个节日,写出与这个节日相关的诗句,并标明出处。
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下题。
表里的生物
①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②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③一天,我对父亲说:
④“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⑤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⑥“只许听,不许动。”
⑦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⑧“小孩儿不许动表。”
⑨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⑩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⑪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⑫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也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⑬“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⑭“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⑮“为什么呢?”我又问。
⑯“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蛰你。”
⑰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⑱“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⑲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⑳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㉑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1】“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完成:
(1)⑰自然段“我吓了一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感到愉快”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⑱自然段“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对“这么好的表”上文是这样描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㉑自然段“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样的话”是指⑳自然段“我”见人就说的话。
B.“这样的话”“我”说了很久呢。
C.“我”后来不说了,是因为“我”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增加了,不再像原来那样天真、幼稚了。
D.后来“我”对这件事印象不深了。
【3】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对“我”的心理描写有多处,请摘录一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下面两题中选择一题来完成,不少于50字。
(1)对文中爸爸一系列的做法,有些人欣赏,有些人并不认同,你的看法是什么?
(2)“我”对父亲的怀表从疑惑、好奇、猜测,到又产生新问题、解答疑问……有人说“我”是胡思乱想,也有人说是探究和思考,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完成练习。
心里需要阳光
徐慧芬
14岁的中学生小佳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他突然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了一张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了。
正当他脸贴玻璃,专心(注视 注意)的时侯,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他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
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的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动,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了。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老师全都(保护 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佳仍忍不住掉了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包括和他挺要好的同学。
今天的事更是倒霉了。现在他正向妈妈哭诉今天的遭遇。
放学回家,小佳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后,刚准备跨上自行车时,迎面一辆卡车上突然滚下来一只大纸箱,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一一捡回装进箱子里。好事做究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了不久的新车啊!
“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鸣鸣……”小佳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车子能回来吗?傻瓜!以后一定要接受(教育 教训)。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妈妈不是要你做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
小佳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
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发展吗?”小佳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了妻子的话,打趣道。
你倒还有精神说笑话,你儿子前天为班级做好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好事,被贼偷了!”小佳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了丈夫,一旁的小佳哭得更厉害了。
哦,是这样。儿子,你的运气确实太坏了!爸爸今天的运气倒有点好。你知道的,我是去那家摄影社取照片的,取完照片,回来路上觉得今天天气挺热的,这时有个人用自行车推着两袋西瓜在卖。我挑了一个,过了秤,正好10元钱。我付了钱,骑上车就走。骑了大约20米,忽听背后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那个卖西瓜的骑着车子朝我追来,一边招手,一边叫我停下。我停了车,才知道原来我错将百元大钞当成10元钱给了他,他是来还我90元钱的!儿子,你想想看,他完全可以不管这件事,要还,等我找上来,也不迟,他也完全可以赖掉,因为我没有凭证。他还可以发现此事后马上溜走,那就不会引起任何纠葛。现在他却顶着烈日,骑着笨重的车子一路追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你看这世上,谁说没有好人?”
父亲拍拍刚买来的西瓜,又拍拍儿子的头。儿子停止上了抽泣,听得很专注。
不错,小佳的爸爸是在取了照片后买了西瓜,但是,关于10元与100元的故事,是他虚构的。作家与父亲的双重(责任 任务),让他编了个美丽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这个14岁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阳光。
【1】从文中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2】“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佳在“前天”和“今天”分别遇到了什么倒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教训儿子,是想告诉他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爸爸虚构了10元与100元的故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说说你对题目“心里需要阳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选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延长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转折 D.表示递进
【2】仿照选段中画线的句子写一写。
_____,有____的时候;______,有______的时候;______,有______的时候。
【3】这段话的开头,作者以“燕子来去”“_________”“________”三种自然界的现象与时间的一去不返形成对比,将不易察觉的时光流逝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4】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______和对已逝日子的__________。
【5】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的抒情方式有( )
A.借美好的事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B.把情感融入具体的叙事之中。
12、阅读短文《最幸福的一晚》,回答问题
①那一晚犹在眼前。那一年我12岁,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在天府之国的大地上紧赶慢赶,就是为了在除夕前回到老家。
②赶到自贡时,最后一班长途车还是离开了,爸爸只好领着我们来到一家旅社。服务员告诉我们,住一晚需要14块钱。我看见爸爸羞愧地摸着钱包,妈妈则犹豫不决地看着我和妹妹。我似乎领会到了什么,拿出我小小男子汉的勇气说:“妈,我们不住店。”
③就在那个寒风凛冽的夜晚,我们全家蜷缩在车站的长亭下,期待着天亮。在打听了周围的情况后, :“还有卖馄饨的小贩在营业,反正我们已省了一笔钱,索性去吃一顿暖暖身子。”我和妹妹当然是拍手叫好,爸爸则舔舔嘴唇,把几张票子数给妈妈后坚守原地。他太节俭了,从来如此。
④两毛钱一碗的馄饨我们共吃了七碗,辣得我们浑身淌汗,妈妈拌着指头对我们计算说:“我们才花了一块四,以后当家就要这样,既不要奢侈也不要对不起自己。”妹妹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她把妈妈的精明全部承袭了下来。
⑤过瘾回来的我们开始犯困。爸爸脱下他的军大衣,妈妈脱下她的外套,给我和妹妹做了一个最舒适的地铺。我和妹妹很快就睡着了,闭眼前,我看见爸爸妈妈哈出的白气在夜晚的灯光下急速升腾……
⑥我和妹妹都成家后,只要全家人聚拢,我们就会聊起那一晚。说着那晚的寒冷,感叹着那馄饨无与伦比的美味,我和妹妹都承认,那是我们在童年过得最幸福的一个夜晚,新奇而又美妙。
⑦就在昨天,我们又谈起那晚时, :“那晚,是我一生中最冷的一晚。”我的爸爸则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无语。我突然想到,那一晚,他们都穿着单衣,他们都没有地铺睡,爸爸甚至没吃馄饨,他们就那样哆嗦在长亭的灯光下,守护者他们的两个小天使。他们将寒冷隐没在我们认为最幸福的回忆里。
⑧“妈,那晚你真的很冷吗?”“很冷,但也很幸福。” 。
【1】下列句子中与第③段中“承袭”的“袭”字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
A.我军从背面突袭了敌人。
B.我们要将优良传统沿袭下来。
C.妈妈为我缝制了一袭棉衣。
【2】结合短文的语境,选择恰当的提示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妈妈意味深长地说
B.妈妈兴奋地说
C.妈妈漏嘴说
【3】第④段中,“若有所悟”一词的意思是 。用“ ”在本段中画出令妹妹若有所悟的句子。
【4】第②段中画线句子是对爸爸妈妈的_______和_____的描写,“我”从中领会到了________。(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回答)
【5】短文几次对父亲进行描写,但都没有语言描写,从中我们可体会出( )
A.爸爸是个不爱说话的人
B.爸爸不愿意和我们交流
C.爸爸虽不善言辞,但对我们的爱是默默地。
【6】在第⑥段中,“我和妹妹都承认,那是我们在童年过得最幸福的一个夜晚。”是因为( )
A.那个寒冷的晚上,我们没有住旅馆而是睡在车站的长亭下。
B.那个寒冷的晚上,妹妹带着我们俩一共吃了 7 碗馄饨,辣得我们浑身淌汗。
C.那个寒冷的晚上,我们睡在父母用军大衣和外套铺的舒适的地铺上,还吃了热腾腾的馄饨,这样的经历新奇而又美妙。
【7】“很冷,但也很幸福”。为什么如此寒冷的夜晚却让妈妈觉得很幸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飓风:自然的暴力
材料一 台风和飓风都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只不过是因为它们产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国家的人用了不同的名字而已。在北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到格林尼治子午线的海洋上生成的气旋称之为飓风,而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海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之为台风。一般来说,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风速达到每小时120千米,就正式称为飓风,风速在每小时120千米以下都称为热带风暴。每年,热带地区海洋上产生大约100个热带风暴,其中约50个达到飓风强度。
飓风的形成需要精确的气象条件:海平面温度需要高于26.5℃。它们的动力是水蒸气释放的能量:温暖的热带海平面上的空气吸收海水热量后迅速旋转上升,形成一片超低压区域,成为风暴眼。热带海洋不断蒸发形成的暖湿空气上升后,其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云层和降水,同时释放出潜热,使失去水分后的空气变得更轻,上升得更高,外围暖湿空气不断填补由此形成的低压区,使这一过程不断增强。在地球自转作用下,气旋开始转动,最终形成飓风。
飓风季节从6月1日开始,持续到11月30日结束,最具破坏力的飓风通常出现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在最极端的情况下,飓风可产生最高速度每小时320千米的强风,只有最坚固的建筑才能抵挡如此强的风。飓风总是携带暴雨,可能引发灾难性的洪水。最为可怕的是,飓风有时会引发风暴潮现象。所谓风暴潮就是狂风和超低气压携手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上升的高度最高可达至7.5米,这海水抵达海岸时可能造成滔天洪水。
飓风一旦抵达陆地,由于断绝了热海水提供的热能,通常迅速偃旗息鼓。但是,如果在开阔的海洋上,则可持续两个星期,甚至1个月。
1999年9月15日,联合国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在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更频繁、更严重的热带风暴、洪水、龙卷风。在卫星和高速计算机的帮助下,人类可以清楚地预报和监测飓风从产生到消亡的全过程,对它的到来却无能为力。
材料二
【1】如果要向人们宣传飓风到来时该怎样防御,应阅读材料_________;如果要了解风的成因,应阅读材料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每年,热带地区海洋上产生大约100个热带风暴,其中约50个形成了飓风,引发了风暴潮现象。 (______)
(2)飓风的风速都在每小时320千米以上,破坏力极强。形成于海洋上的飓风抵达陆地后,失去了水蒸气释放的能量动力,立刻就会消失。 (____)
(3)台风和飓风是同一种自然现象,只不过因产生的位置不同,所以名字不同。 (______)
(4)对飓风这种自然现象,到目前为止,人类科学只能“监控”而不能“控制”。 (______)
【3】材料一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飓风的知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飓风来临时,你将如何采取有效的办法避免灾难,保护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列车上
①前两天我坐火车出差,一路看着窗外荒凉的冬日风景,听着咣当咣当的车轮声,实在是无聊透顶。我想找个同行的旅客,聊聊天,打发时间。
②首先把目光落在了对面的小伙子身上,年龄相仿,应该有共同语言。我正在考虑用什么活来开头,只见那小伙子打开随身带的电脑包,取出笔记本,放在腿上开始上网。于是耳朵里传来了QQ的提示音,原来人家有人聊天。
③左边是个美女,一直侧脸向窗外看着,虽然咱不贪图什么艳遇,但是如果有一个佳人旅途相伴,聊聊天,也是很不错的。我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清了清嗓子,用尽量绅士一些的语调说:“你好,是不是没来过这里,见你一直在欣赏外面的景色啊?”话音落下,美女却丝毫没有反应。行细一瞧,人家秀发遮掩的耳朵里耷拉下一条黑线来,原来她在静静地听音乐,把整个车厢里的人都排斥在外。
④我灰头土脸地苦笑一下,扭头看斜对面的那个大爷。大爷穿着非常朴素,慈祥的面容。一看就是个实在人,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大爷似乎觉察到我的目光一直盯着他,马上把手提包抱在怀里,把头埋下去,身子向我相反的方向扭了扭。我颇为尴尬,使劲咽了一口唾沫,站起身来。
⑤我穿过车厢,走到了两节车厢的接头处。看见一个中年人在那里抽烟。我凑过去,掏出一支烟来,赔着笑说:“车厢里禁止抽烟,憋坏了,也过来抽一口。大哥,借个火。”中年人犹豫了一下,掏出打火机递过来。我在火车的晃荡中把烟点着,吸了一口,把打火机还给他,说:“谢谢啊,大哥这是去哪?”
⑥中年人把还剩下一大截的烟掐灭,说了声:“你接着抽,我回座位了。”
⑦我正呆滞在那里,一个八九岁的阳光男孩出现在眼前,“叔叔,请问您,高大笔直的树就是白杨树吗?”
【1】第④段中画线句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作者选取了不同的人物交流,却均以失败告终,请你概括下不同人物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中有许多细节描写非常传神,像第⑤⑥两段中加点的词,请你对它们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条鲸鱼吃掉了一头海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调换顺序,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可适当增减个别字词)。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几种句式的变化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例: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怎么能不感冒呢?
气候变化无常,人们会感冒。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2)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芦苇从泥土里长出了新芽。
改成拟人句:
(2)我们中卫市的变化真大。
改成反问句:
(3)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修改病句:
(4)汹涌的洪水迅速冲走了正在河边饮水的大象。
缩句:
(5)这山中的一切,每个都是我的好朋友。
改成双重否定句:
(6)小强的妈妈对小强说:“我今天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20、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人们把蒜瓣放在醋里封起来。(改写为“被”字句)
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修改病句)
张思德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用关联词语连接)
21、习作。
每一个心愿,都是一朵小小的花,只要你用爱心经常浇灌,它就有可能结出累累的硕果。你的心愿是什么?是想当一名宇航员,还是想当一名科学家?是想当一名教师,还是想当一名解放军……请以《我的心愿》为题写一篇作文,围绕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把内容写具体。5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