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诗句。
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看看下面各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答案写在括号中。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______)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______)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______)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______)
5.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______)
3、按要求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
蔚的第六笔是:__________
砚的最后一笔是:__________
斋的第八笔是:__________
4、按原文填空。
使弈秋诲二人奕,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弗若之矣。______?曰:非然也。
5、看拼音,写词语。
chāi xià jiān áo xiān qì mí wǎnɡ hú lún tūn zǎo
( ) ( ) ( ) ( ) ( )
méi ɡuī fánɡ ài kuí wú yǒnɡ hénɡ yān wù liáo rào
( ) ( ) ( ) ( ) (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
,飞入菜花无处寻。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
【3】“急走”的意思是________。
【4】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篱笆和小路表明这里是乡村。
B.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
C.“急走”“追”形象地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
D.“无处寻”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和稚气。
【5】说说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题目中的“十五夜”指的是农历____(日期)_____节的夜晚。
【2】“地白”与后面诗句的“____”一词相照应。“秋思”点出了诗人_____的情感。
8、诗歌鉴赏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______________,第三、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转折。
【2】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死海不死》选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在亚州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真是“死海不死”。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至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1】文中在说明“死海”得名的原因时,使用了“大概”一词,对这个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概”一词用得准确,因为说明文中模棱两可的词语更能体现出语言的准确性。
B.说明文注重科学性,用词要极为准确,“大概”一词能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所以是恰当的。
C.这个词可用可不用,用了能起到一定作用,不用也不影响文章的表达。
D.“死海”得名的原因还没有充分的依据,用“大概”来表示推测,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10、课外阅读。
掉进兔子洞(节选)
天热得她非常困,甚至迷糊了,但是爱丽丝还是认真地盘算着,做一只雏菊花环的乐趣,能不能抵得上摘雏菊的麻烦呢?就在这时,突然一只粉红眼睛的白兔,贴着她身边跑过去了。
爱丽丝并没有感到奇怪,甚至于听到兔子自言自语地说□哦□亲爱的□哦□亲爱的□我太迟了□爱丽丝也没有感到离奇,虽然过后,她认为这事应该奇怪,可当时她的确感到很自然,但是兔子竟然从背心口袋里掏出一块怀表看看,然后又匆匆忙忙跑了。这时,爱丽丝跳了起来,她突然想到:从来没有见过穿着有口袋背心的兔子,更没有见到过兔子还能从口袋里拿出一块表来,她好奇地穿过田野,紧紧地追赶那只兔子,刚好看见兔子跳进了矮树下面的一个大洞。
爱丽丝也紧跟着跳了进去,根本没考虑怎么再出来。
【1】这段文字选自作家_____(人名)创作的童话_____(书名)。书中的主人公名字叫_____。
【2】在文中“□”中填入合适的标点。
【3】照样子,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
例:一(个)大洞
一( )兔子 一( )田野 一( )表 一( )白云
【4】把下列句子画线部分用成语代替,填序号。
A.深思熟虑 B.自言自语 C.不假思索
(1)兔子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
(2)爱丽丝跳了进去,根本没有考虑怎么再出来。( )
(3)爱丽丝认真地盘算着。( )
【5】读了这段文字,你知道爱丽丝跟着谁跳进洞里呢?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__________
【6】读完这本书,你肯定知道爱丽丝漫游奇境经历过许多事情,请写出两件。
__________
11、阅读
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juǎn juàn)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 )着被子,有的( )着毯子,有的( )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 ),人们头昏脑胀(zhǎng zhàng)、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这时候,谁只要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jìng jìn)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前进。
【1】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浑身哆嗦”“牙齿打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头昏脑胀,呼吸困难”说明红军将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拼尽”一词还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从“拼尽”可以体会红军将士向_____大雪山______发出挑战,前进的道路_________但不可阻挡_________。
【5】画线句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你也来请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只鸭子
小男孩约翰尼和兄弟姐妹们到爷爷奶奶的农场里做客。约翰尼得到了一把弹弓,他高兴地拿着弹弓到树林里练习射击。约翰尼一遍一遍地练习,却一次也没有射中目标。他有些灰心,就( )地准备回家吃午饭。
就在约翰尼走到院子里的时候,他看到了奶奶的宠物——一只肥硕的鸭子。约翰尼忘记了刚才的失落,他拉开弹弓,( )地对着那只晃晃悠悠走路的鸭子射击。说来也巧,这一弹( )正好击中鸭子的脑袋,鸭子当场毙命。约翰尼顿时( ),因为害怕受到奶奶的责骂,他手忙脚乱地把那只死鸭子藏进了木头堆里。藏好后才发现他的姐姐萨利站在门口。萨利目睹了事情的全过程,但她什么也没说。(联系下文,我们知道萨利什么也不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吃过午饭后,奶奶对萨利说:“萨利,我们去洗碗吧。”萨利说:“奶奶,约翰尼对我说他很想帮您洗碗。”说完,她转过身,小声地对约翰尼说:“记得那只鸭子吗?”就这样,约翰尼只好去厨房帮奶奶洗碗了。(从加点词语“只好”我们能体会到约翰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傍晚,爷爷问孩子们想不想去钓鱼,孩子们都非常踊跃地举手。奶奶插嘴说:“哦,真是不好意思,我想让萨利留下来帮我做晚饭。”“哦,奶奶,”萨利微微一笑道,“约翰尼会帮我做的”。说完,她又一次转过身来,小声地对约翰尼说:“记得那只鸭子吗?”无奈,约翰尼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兄弟姐妹们和爷爷一起高高兴兴地去钓鱼,自己却留在家中帮奶奶做晚饭。
就这样,约翰尼每天除了干完自己的那份家务活外,还得把萨利的那份也做完。终于有一天,他实在是受不了了,就来到奶奶的面前,将自己打死鸭子的事老老实实地告诉了奶奶。奶奶微笑着蹲了下来,张开双臂,将约翰尼搂在怀里,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头,温柔地说:“哦,我亲爱的约翰尼,我早就知道了。当时我就站在窗前,目睹了这件事的整个过程。但是,因为爱你,我并没有怪你。我之所以一直都没说,只是想看看你会让萨利控制多久。”
【1】把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饶有兴趣 垂头丧气 惊惶失措 不偏不倚
【2】在文中横线上批注自己的理解、体会。
【3】姐姐萨利说“记得那只鸭子吗?”,其实她想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让约翰尼受不了的事是( )
A.射击弹弓失败
B.奶奶和爷爷不喜欢他
C.打死了奶奶的鸭子
D.被姐姐威胁
【5】奶奶为什么一直没有说破打死鸭子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按照“有了短处、受制于人、承认错误并决心反抗”,把文章分为三段,用“//”在文中标出。
【7】请写出两点你读了本文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我最棒。
【甲】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乙】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乙】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
B.递进
C.转折
D.引出下文
【2】【甲】片段对父亲的描写方法是(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3】从“坚决”“安定”“沉着”等词语中可以感受到父亲_____的革命精神。
【4】从“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中,你体会到在个人生命安全与革命事业之间,“父亲”是如何选择的?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
【5】“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父亲”心里会想些什么?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________,非常________。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________。
【1】将上面的短文,补充完整。
【2】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描写。
【3】父亲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15、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练习。
(1)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练习。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
改为陈述句: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人们以为赫胥黎发疯了。因为在人们看来,恐龙早已灭绝。
因为 ,所以 。
3.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这个标本会不会就是那种由恐龙向鸟演变的过渡性生物?
18、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事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恐龙的灭绝,难道不是一个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走进夏天,总会感受不一样的美。雷雨、鸣蝉、荷叶、蛙声……选择夏季里你喜欢的一处景物,写一段话。用细腻的文笔写出它的美。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