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藏戏具有鲜明的特点。藏戏的演员必须戴着________演出,表示戏中的人物身份;演出时以________作背景,以________作背景;藏戏有固定的演出程式,开场________,正戏________,结尾________;藏戏的唱腔、动作________;藏戏的演出时间________。
2、在横线上恰当的引用名言、古诗或警句,使句子意思表达完整。
1.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将用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______________
2.当我的同桌遇到不懂的问题又不好意思向别人请教时,我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鼓励他大大方方地说出自己的困惑。
3.看到有的同学学习不努力,我会用古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他。
3、根据积累填空。
(1)面对名山大川,自然会产生无限感慨。站在黄河边上,我们会想起“______,______”的诗句;站在高山之巅,我们会想起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与古诗同行,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多姿多彩。
(2)古往今来,许多文学作品里出现过石头的身影:______曾以石头补天,______曾用石头填海,《____》曾名为《石头记》,______笔下的美猴王是一只石猴。
(3)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一《西游记》里有“三______”的故事;《水浒传》里有“宋公明三打______”的故事;《三国演义》中国有“三气______”的故事;《红楼梦》中有“刘姥姥三进______”的故事。
4、读下面的语句,写出你的理解。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拼音,写词语。
nuó yí pái huái mǎ yǐ yáng guāng míng mèi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
niàn dāo dān gē zhàn kāi quán shén guàn zhù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7、阅读《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港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对诗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朝雨”一词写渭城一大早就下雨,让送别者感到很苦恼。
B. "轻尘”写雨后道路泥泞,送别者行走艰难。
C. “客舍青青”是说客人住的房间墙壁被涂成了青色。
D. “柳色新”是说柳树被雨水洗过后叶子更加青翠。
【2】下面关于“劝君更尽一怀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劝”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的诚恳。 B. “更”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次数多。
C. “尽”字表现了送别者的感情真挚。 D. “一”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数量少。
8、课外阅读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
草盛( ) 荒秽( )
荷锄( ) 沾我衣( )
【2】填空。(查阅资料)
陶渊明,字( )又名( ),( )(代)诗人,诗人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弃官隐居。但特别喜欢( )(花卉的名称)。
【3】理解性填空。
(1)这首诗写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从事田间劳动的诗句是“ 、 ”。
(2)抒发珍惜这种生活,希望一直能远离尘嚣,隐居田园的诗“ , ”。
(3)体现全诗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一、二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
B. 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是很会种地,但为了不使豆苗荒芜,他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诗人并不抱怨。
C. 五至八句写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不觉可惜,“愿”字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D. 本诗的主题是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坚决与统治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5】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A. 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谈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愿无违”,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B. 这道诗用语平谈自然,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谈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到了和谐的统一。
C. “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在平谈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D. 本诗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9、语段阅读。
①(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②(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③(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的关联词语。
【2】用“∥”给这几句话划分层次,并写出第一层的层意:_______。
【3】结合全文,可知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接受任何人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与父亲抬担子》,完成下列各题。
与父亲抬担子王清铭
①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劳力”使用。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儿高,在后。担子的绳子离父亲的肩膀很近。我从小就肯吃苦耐劳,担子可能不很重,但因为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我的脚步轻而快,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我对父亲说,我能行。父亲说:“小孩子的肩嫩,压得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
②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父亲个儿矮,在前。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上坡时我装成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这回父亲没有发觉,脚步迈得更稳健了。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拭额头沁出的汗说:“我能行。”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表情平板的笑容。
③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发现担子后移了许多。他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一句,阿铭懂事了,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疼得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为我真的懂事了。
④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再增加心头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太多的闲话。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发佝偻。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再一次呈现于我的跟前。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啊,肩上的骨骼垂成两个弧形,背部佝偻成一个前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点前拱后倾。背部的肌肉有点松弛,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的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部都会长起皱褶。我们两人一起将袋装的煤抬到埕场,父亲在前,我在后,父子体高相差10多公分,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这一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捋到我这边。父亲看在眼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但他不再推让了,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
⑤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忽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的生活是实在的,就如这脚下的路,根本就无须抒情。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
【1】阅读全文,分析加点的三句“我能行”各表现了说话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划线处,“我”为什么要“装成漫不经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父亲已经年迈苍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包含哪些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现实是实在的,无须抒情”,而有人却认为“爱需要表达”,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生活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生第一课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教室,接受他们的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 致)的童声在教室里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轮 伦)次的故事记了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了一个“爸爸”,画了一个“妈妈”,又画了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象 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 钉)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以及“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的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如何看待这种灌输呢?
【1】用“/”将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划掉。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语无伦次:___________ 浅显:_________
【3】“老师把那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句中的“书”与前面作家的书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表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老师的餐巾纸
①一帮小学时的老同学,毕业40年后聚会。让大家意外的是,组织者还邀请到了王老师。她是还健在的唯一的老师,已经退休,回到了城里。当年我们这些山村里的娃娃,也都已经两鬓微白,步入中年。久远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②一位女同学,拉着王老师的手,激动地说:“王老师,您教了我们三年,您知道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吗?”王老师摇摇头。女同学说:“是您给过我的一张餐巾纸。那天,我家里出了点事,心情不好。上课的时候,老是走神,心不在焉,任课老师很生气,让我下课后到办公室去一趟。在办公室里,那位任课老师再次狠狠地训斥了我,骂我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我没为自己辩解,只是眼泪不争气地在眼眶里打转。这时候,坐在对面的您,走到我身边,您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递给我一张餐巾纸。接过您递过来的餐巾纸,我再也控制不住,哇哇大哭起来。您抱着我,轻轻拍着我的肩膀。平静下来后,我告诉您,前一天,我的父亲,在山上采石时,腰被石头砸伤了。”
③女同学说着说着,眼圈又红了。王老师抬起身,从餐桌上的纸巾盒里,抽出一张餐巾纸,递给女同学。女同学接过餐巾纸说:“谢谢您,王老师。”
④旁边一个男同学,站起来,走到王老师身边,说:“王老师,您也给过我餐巾纸。”
⑤男同学看看大家说:“我记得王老师是从城里调来的,在我们眼里,王老师您就像天上掉下来的女神一样。”头发花白的王老师,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哪是什么女神啊,说实话,刚接到通知要调到那所山村小学时,我还偷偷哭了好几天鼻子呢。但是,去了那儿,见到了你们这些学生,我才觉得,一点也不后悔。”
⑥男同学接着说:“小时候我很调度,是老师眼里的坏学生。有一次,我和高年级的一个学生打架,鼻梁都被打出血了。我们分别被揪到了老师办公室。我心想,这回死定了,一定要被您狠狠骂一通了。您却没有骂我,见到我后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从包里拿出一张餐巾纸,帮我轻轻擦拭鼻梁上的血迹。”男同学环顾一下大家,激动地说:“那时候,我们这些山里的孩子,别说餐巾纸,连卫生纸都没用过。那是我第一次感触到餐巾纸,那么白,那么柔软,擦在伤口上,一点也不觉得疼,反而有一种柔软得让人心碎的感觉。王老师,我一直没告诉您,那次我为什么和那个男生打架。”
⑦王老师看着他:“这事我隐约记得,你很倔强,坚持不肯说为什么打架。那么,现在能告诉我吗?”男同学点点头:“那个高年级的同学说您坏话,说您一定是犯了什么错误,才被发配到我们学校的。我不服,就和他打起来了。”王老师笑了。记忆的闸门被打开了,让人奇怪的是,大家印象最深刻的,竟然都是王老师的餐巾纸,在场的几乎每一位同学,都得到过老师的餐巾纸,有的是擦眼泪,有的是擦伤口,有的是擦鼻涕,有的是擦汗水。
⑧王老师挨个将大家看了一眼:“我没想到,你们会记得这么多,这么清晰。我也记得那盒餐巾纸,那是我的一位在国外的亲戚,带给我的礼物,那时候,国内还没有餐巾纸呢。”顿了顿,她突然故作神秘地说:“说实话,刚开始给你们用的时候,我也很舍不得呢。”我们都笑了。我们这群中年人,围着老师,笑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⑨那些年,我们用过的老师的餐巾纸,擦拭过我们最柔软的部位。那不单是一张小小的餐巾纸,那是一位老师,对学生付出的爱。
【1】文章以“老师的餐巾纸”为标题,好在哪里?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王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至少回答出两方面)
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我们可以体会到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子蕴含了孩子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我们的成长岁月中有许多老师的陪伴,请仿照下列句子赞颂老师对我们的爱吧。
例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__________________
13、读句子,完成练习。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句式,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2】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8分)
藏羚羊的跪拜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的故事。
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他无名无姓,随身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身拿来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 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眼泪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着板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请求 乞求)饶命。但是,以打猎为生的他早已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 坚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那天,老猎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即把猎物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 呈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的样子。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印象最深的瞬间。夜里,他难以入眠,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
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从此,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⑴用“/”划去文中( )里不正确的词语。
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二、三自然段的意思。
⑶回答问题。
①藏羚羊是如何跪拜的?
②藏羚羊向谁跪拜?跪拜的原因是什么?
③“从此,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他为什么会消失呢?
⑷读了本文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写下来。
15、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不能破坏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孙杨获得奥运会游泳冠军,我非常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
(2)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
(3)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干脆别读这本书。(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
17、改“把”字句.
火柴照亮了小女孩的四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乐园。
【1】的好朋友伦捷送给我一块电子表。(改成“把”字句)
【2】假如因为这些我们就退回去,退到爸爸妈妈温热的怀中,那我们还算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3】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误砍了昭陵上的柏树。(改成“被”字句)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改成转述句)
【5】修改病句。
(1)某家新开张商店广告: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2)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3)演员的穿着打扮怪模怪样,同学们不禁忍不住笑了起来。
19、改写句子
(1)他家的房间很小。
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在长长的塑胶跑道上尽力奔跑的姿势吸引了许多同学赞赏的目光。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
(3)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变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
(4)约翰对左眼失明的弟弟布朗说:“刚才我努力眯紧左眼,很吃力,所以没瞄准。你比我有优势,因为上帝替你蒙上了左眼,你可以心无旁骛,专心瞄准目标。”
变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生活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无字之书,它给我们启迪、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能感受到人问的真情,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这些都是生活馈赠给我们的一笔财富。请你以“________最珍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先补全题目,空缺处可填:友情、亲情、善良、诚信、尊严等词。②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③5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