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开封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眨眼间,我们已经从小孩长成了大人。_______

    2.雨像落叶一样轻,像针尖一样细。_______

    3.难道我们只把语文和数学学好就行了吗?_______

    4.狂风中的雨点儿生气地敲打着玻璃。_______

    5.竺可桢每天去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去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_______

    6.在这次文化节日庆典中,有许多外国游客慕名而来,中国志愿者热情接待了他们,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___

    7.风卷雪花辞腊去,香随梅蕊送春来。_______

    8.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_______

    9.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_______

  • 2、会认字。(给下面加点字补全音节)

    d__   子x__ 人zh__   子b__   蝈儿ɡ___

  • 3、结合课文,感受李大钊的人物形象,用“严”字组词填空。

    在“我们”面前,他是一个慈祥而并不( )的父亲。局势越来越( ),父亲的脸上总是一副( )的神情。他办事( ),面对( )拷打,他( )党的机密。

  • 4、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起(   qiǎn   pōu开(   luǒ体(   

    qì   zǎi   bó  

     

     

  • 5、辨字组词,请看清楚哦!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中“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故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唯”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作者在____(月份)送别________这个老朋友。

    3在这首诗中,____两句叙事,____两句写景,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 7、阅读诗歌《迢迢牵牛星》,回答问题。

    1既然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的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迢迢牵牛星》一诗中的实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补充诗句。

    【2】诗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文在线。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已经近三十年没见到他了。然而他永远在我的尽快里行走、微笑。他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1文中说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而不说是那双手,这有什么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远在我记忆里行走、微笑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连用两个深深地?作者到底思念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走进书里去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 )       瞬间——( )

    【2】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

    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比喻为( )

    【4】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材料《抬起头来做人》,完成练习。

    抬起头来做人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交筹款卡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他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只是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 (量力而为 尽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A】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数额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B】

    ⑨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出的、自己 (独树一帜 独一无二)的价值。

    【1】文中两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

    【2】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肯定比500小,但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这是从文中摘出来的语句,应该放在文章的【A】处还是【B】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西游记故事》片断

    行者听完反问他:我临走说过,若有妖怪捉住师父,就说我老孙是他的大徒弟,你们怎么不提我?呆子八戒这回倒是急中生智,聪明起来。他想:请将不如激将,让我激他一激。就说:哥啊,不提你还好哩,一提你,那妖怪就大骂:什么孙行者,他若来,我就剥他的皮,抽他的筋,啃他的骨,吃他的心。他猴子瘦,肉太少,我就把他剁碎放油里炸了吃。’”行者一听,气得暴跳如雷,叫道:那妖怪敢如此骂我,我决不能不降他。贤弟,我和你去拿妖怪去。他关照小猴们:好好看管家业,我还去保护唐僧取经,功成之后再回来。

    1本文段节选自《西游记故事》,作者是______。在这个故事中,唐僧遇到的妖怪是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抓住猪八戒的     刻画他 性格特点。

    4唐僧取经途中多灾多难,请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宝林寺   宝塔舍利子被盗 青毛狮子

    琵琶洞   鬼王夜访唐三藏 蝎子精

    5在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过程中,有人认为沙和尚武功不高,一遇到危险就直喊大师兄,大师兄,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你也这样认为呢?请举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 掂掇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

    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 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 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 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曹雪芹《红楼梦》

    1从哪里可以看出凤姐等人要取笑刘姥姥?(  )

    A.让刘姥姥与贾母一桌。

    B.给刘姥姥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并把鸽子蛋放到刘姥姥桌上。

    C.众人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2读了短文,你可以推断出文中刘姥姥的人物定位是(     )。

    A.封建大家长

    B.农家妇女

    C.孝顺的当家媳妇

    3笑声中可看出人物的个性,请任意选取一个人物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训练

    熟睡着的生命

    去年冬天,到林都伊春采访。上午,刚下过小雪,气温有零下20多度。几位当地的朋友送我去宾馆,在路上,竟看到几名林业工人正在路边冻得坚硬的泥土上刨坑,坑边放着几株两米多高的红松。我看出来了,他们是准备在这里植树。一时感觉很奇怪,因为还是第一次看到在冬天里植树。

    一位朋友见我如此表情,就笑着告诉我:不用担心,在这个季节植树,棵棵保活。不觉对朋友的话产生了兴趣,并向他请教在冬天植树的道理。

    朋友说,人们习惯以人的思维来安排树木,选择春天或秋天植树。而这里的人,爱树,尊重树,把树当成可以对话的朋友和生命。人在夜里要睡眠,一些动物在冬天里要冬眠,而树木在冬天则会休眠。于是,人们就选择在树木睡觉的时候偷偷把它们从一个地方挖出来,挪到另一个地方去。事实证明,用这种方法植树成活率极高。

    见我还是不懂的样子,朋友接着说,待到春暖花开之时,树木醒来发现自己被换了地方时,自己的根已经扎入脚下的泥土里,这样,它们也就没有理由不好好活着了。

    在这个冬日的上午,听着朋友的解说,如同在听着一个冬天的童话。此时再看着那些已经栽下的红松,竟不能把它们当作没有感知的植物了,熟睡着的生命,此时用这个词来称呼它们是最恰当的。

    1文中有:睡眠、休眠、冬眠,请再写出两个带的词语,在这些带的词语中任选一个造句。

    ①写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林区的人们是用什么态度对待树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少地区选择春天或秋天植树,这是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把树当做朋友和生命,本文也把树当做朋友和生命来写。请你用“——”画出例子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是按照作者的认识过程来写的。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把这个认识过程写完整。

    感觉很奇怪——产生了兴趣——________——听着朋友的解说,如同在听着一个冬天的童话。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机器人能按照人的指令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小树随风摇摆。,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重庆南滨路观赏夜景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问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吗?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穿过嘉陵江大桥,可以走到花卉园。

    改为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体会哪种句子语气更强。

    大王不能说齐国没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老师带病工作,我很受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句子训练场。  

    1)这是天地给我们的恩泽。(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改变语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与人之间密切的关系,让我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改为字句

    ①那位先生很快把邮票撕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把苹果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在山林中逮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突然看到了两道及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祈求,更像是对我的蔑视和抗议。(仿写,用上加点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与表达。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与以往有了许多的不同,让我们对人生也有了很多的思索:健康与习惯、学习与自律、人与自然、生态与文明、白衣天使职业的辛苦与神圣……请你任意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写一写,结合自己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例,也可以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注意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与感受。

    题目自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