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揭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反义词。

    娴熟——____ 间断——____   热闹——____

  • 2、补全词语

    得偿所___)   ___事成   ___不紊   诚心诚___

    ___发图强   (___存高远   ___石穿   ___壮志

    坚持不___)   望眼___穿   (___目以待   指日可___

  • 3、用“然”字组成二字词语,填在下面子中的括号里。

    1.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_______去。

    2.这两位同学虽然学习都很优秀,但是性格却________不同

    3.虽然有五六百人,但是同学们在操场上都很遵守纪律,秩序_______

    4.______这次你的成绩不好,却并不代表你将来上不去,我们大家都相信你!

  •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淘气——_________  凶悍——________ 

    荒唐——_________  嘲弄——_________

  • 5、选字填空。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文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带点的字词的意思。

    乃:___________________  

    花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诗句划节奏。

    好 雨 知 时 节, 当 春 乃 发 生。

    3解释诗句的意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他被后人尊为“诗圣”。____

    (2)这首诗中没有一个“喜”字,所以题目与诗的内容不符。____

    5诗的前两句写了下雨的季节,作者直接___________了这场及时雨。后面六句集中写“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点渔火若隐若现。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 7、课内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两句描写的情 境非常新奇,令人陶醉。联系上下文,发挥想 象,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读中学法:认真读下面的一段话,领悟作者的写法再仿写。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上面这段话节选自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写她的和父亲在法庭上网页的情形,先写了见面的场所,再写她见到父亲的(  )和(   )。让我们感到李大钊被捕后,虽然被严刑拷打,但他的信仰没有改变。请你仿照作者的写法,定你和XX见面的情形。要写出见面的时间、地点、对方的衣着,神态,以及你看到他(她)的心理活动。

     

  • 10、阅读快乐岛。

    春天

    阳光迟钝地醒来,风平息了

    小草脱去薄脆的冰衣,顶着太阳的花束

    我嚼着草叶,嚼着嫩嫩的春

     

    几只水灵灵的小鸟啼着清新

    它们的眼神给我的血管注射着快乐

    我发现心思抖落的时候新鲜而纯净

     

    春已不在季节的门槛徘徊

    树成群地站着,不再想失落翅膀的痛苦

    我那甜甜的思绪脆脆地滴落着

     

    小桃树浅红的笑容纯真而恬静

    金黄的阳光在嫩色的叶子上一格一格移动

    我的年龄开着一朵米色花

    112节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春天?34节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大量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抓住( )、( )、( )等能表现春天特点的景物,描绘出了( )、( )时节的不同景象。

    3从诗中你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围绕文中画“——”的句子回答问题。

    (1)这两句话是对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

    (2)父亲“没戴眼镜”,头发“乱蓬蓬的”是因为_____________

    (3)从“平静”和“慈祥”这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的神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在文中用“﹏﹏”画出原因。

    【3】父亲“瞅了瞅我们”,这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父亲这一“瞅”,是期望“我们”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父亲的_________描写,表现出他的____________

    【5】“伟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仿照词语,再写两个:

    逃去飞:  

    (2)片段中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抄写下来。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到的修辞是(

    A.设问   B.反问

    改为陈述句:  

    (5)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a.作者深感时间匆匆而过,流逝之快,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抓紧时间成就一番事业,不能白白过此一生。 

    b.我们可以在世上随时间的流逝而老去,直至死亡。 

     

  • 13、品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竭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竭子与一般的不同。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1围绕“表里的生物”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部分先是写出了“我”内心的_______,之后又写出了“我”内心的_______。由此“我”的好奇心终于得到了_______。这两句话说明了“我”是一个_________的孩子。

    3在第四自然段中用“○”圈出三个表示“不确定”的词语,这三个词语体现出“我”的   精神。

    4“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请举一个实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

    感恩的习惯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们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能不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  这么薄的东西  能比羊毛衫暖和  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未曾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第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悟得: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rú)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谢师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1“_____”画出括号里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假(  jià jiǎ     sǎ sā  )娇

    这么 báo  bó hé huo

    2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A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得影响。   _____________

    B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心里很坦然。 _____________

    3选择: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A. 亲人之间,也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而不感恩。

    B. 亲人之间,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不必感恩。

    4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原文第四自然段中 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  这么薄的东西  能比羊毛衫暖和”  这段话加上标点。

    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  这么薄的东西  能比羊毛衫暖和

    6啊,感恩之习竟如此神奇!你认为它神奇在哪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请你以感恩为内容,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小朋友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戴着五颜六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

  • 16、仿写句子。

    (1)父爱是北斗,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也能让我辨明方向。

    父爱是_______,即使_______,也能_______

    (2)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攀岩前行;

    选择了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用加点的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走进快速办公室。(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难道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例句,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例句: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 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我说:“我今晚加班,回家会晚一点儿,你先睡觉。”(改成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改为字句

    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经历过哪些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呢?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以第一次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3.书写端正,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