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运城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游动物园。 在括号内填上动物名称。         

    _____目寸光      守株待______    ____立鸡群  

    _____丝马迹      ___意马       凤毛___  

    _____点睛         _________     井底之____

  • 2、你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                    赴汤蹈火

    在学习《两小儿辩日》的时候,我知道了“汤”有“热水”的意思,所以“赴汤蹈火”的意思可能是……

    教学建议:

    (1)先读一读这六个词语,说说在哪几篇学过的文言文中见过这些加点字,在原文中这些字分别是什么意思。如,《学弈》中“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弗”是“不”的意思。

    (2)利用泡泡中的提示,尝试用这种方法进行推想。注意,对文言文中字的意思不能牵强照搬,有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词语的意思。如,在之前学过的文言文中,“走”解释为“跑”,而在“走马观花”一词中,不能机械地将“走马”解释为“跑马”,而是要联系语境理解“走马”的意思是骑在奔跑的马上,从而理解“走马观花”的意思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意是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

    (3)解词:

    走马观花:________________

    自愧弗如:________________

    声泪俱下:________________

    不以为然:__________________

    过犹不及:__________________

    赴汤蹈火:__________________

  • 3、看拼音写词语。

    tōnɡ xiāo rán fànɡ jié rán xiào yínɡ yínɡ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fèi ténɡ wánɡ hóu zhǒnɡ zhànɡ xì nì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4、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事先没有约定,彼此的言论或行动却完全一致。_____________

    2.缩小机构,精简人员。_____________

    3.指眼珠子一动不动地注视。形容注意力集中。_____________

    4.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_____________

    5.一直刻下去不半途而止,就是坚硬的金石也是可以镂刻成器的。比喻有恒心。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石灰吟》,回答问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

    2这是一首(  )

    A.送别诗 B.山水诗 C.咏物诗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

    ______________;三、四两句赞扬了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决心。

  • 7、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补充诗句。

    【2】诗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 8、课外诗歌阅读。

    禾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释】①禾黍:禾与黍,泛指粮食作物。②窦:此指水沟。③耕耘债:指耕田犁地的农活。④啮(niè):同“嚼”,啃、咬。

    【1】诗歌前两句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人描绘的画面。

    ________

    【2】与《乡村四月》相比,《禾熟》在内容与情感上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小熊听了,高兴地说:“森林里的‘气象站’真有趣呀!”

    1森林里的气象站真有趣。这句话把         比作         

      仿写:                      真有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高兴——___________       有趣——___________

  • 10、阅读理解

    周总理患病的日子里

      周总理忘我工作的精神,贯穿于他的一生,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19725月,周恩来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从19756月以后,周恩来由于癌症的折磨,身体极度消瘦,体重只剩下了30.5公斤。他清醒地估计到自己的生命还有半年的时间,但他依然继续顽强地工作着,同病魔进行搏斗。

      周恩来自197461日住院到197618日逝世,共做大小手术13次,平均40天左右要动一次手术。只要身体尚能支持,他仍继续坚持工作。这一时期,他除了批阅、处理一些文件外,同中央负责人谈话161次,与中央部门及有关方面负责人谈话55次,会见外宾63批,在会见外宾前后与陪见人谈话17次,在医院召开会议20次,出医院开会20次,外出看望人或找人谈话7次。

      周恩来生前一直主管台湾工作,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这个问题,一直在他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就是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刻也不例外。

      19751220日上午,周恩来体温达到38.7。这时应约来谈对台工作的罗青长来到周恩来的床前。周恩来非常吃力地向罗青长询问台湾近况以及在台的一些老朋友的情况,并且嘱咐道:不能忘记那些对人民做过有益事情的人们……不到15分钟的谈话,周恩来竞两次被病痛折磨得说不出话来,最后进入昏迷状态。

      197617日,周恩来病情继续恶化,气息已变得十分微弱,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医疗组成员、护理人员等昼夜守护在病房,随时准备抢救。深夜11时,弥留中的周恩来从昏迷中苏醒。他微睁双眼,认出守在他身边的吴阶平大夫,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周恩来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197618日上午957分,周恩来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78岁。

    1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微弱—( ) 嘱咐—(   ) 清醒——( )

    2简述周总理在患病的日子里做了哪些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叙述周总理顽强工作的情形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这一连串的数字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___”处是周总理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读了这句话你有何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心潮澎湃,有许多话想对别人倾诉,能仿照《一夜的工作》最后一段的写法,把想说的话告诉大家吗?相信你一定写得很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外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回忆我的父亲

    ①对儿时的我来说,父亲是个严肃而遥远的人。在印象中,父亲言语不多,也不爱逗孩子们笑。所以,在我们的感觉中,母亲的爱像太阳,温暖、无私而透明,父亲的爱则像月亮,冷静、理性而朦胧。

    ②我曾经一度以为父亲并不爱我。他很少表达他的感受,当我逐渐成年的时候,发现他也有他的“爱的语言”。比如他经常趁出门散步的时候,叫我一起出门上学,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走一小段路,这几乎是我们唯一的独处时间。现在想想,父亲总是把这种爱隐藏在沉默的行动里,以至于太阳的光芒总是使月亮的光辉失色。

    ③但是父亲总是说到做到,对孩子们的承诺从未食言。有一次,父亲突发奇想给我出了一道他自认为非常难的数学题,他觉得我肯定答不出来,说如果我做出来,他马上把他的派克金笔送给我。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道摆火柴的数学题,需要用六根火柴摆出四个同样大的三角形,没想到年幼的我三下五除二,不到两分钟就摆好了。父亲“喜出望外”,立即把派克金笔交到我的手里,要知道,那时候,派克金笔是连大人也少有的贵重物品。

    ④父亲虽然沉默寡言,但是内心一直藏着对中国的大爱,这是我后来才了解到的。父亲最宠爱五姐。他过世以后,五姐非常悲痛,专门写文章追忆他。她说,“爸爸来台湾,祖母留在大陆,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从小,爸爸教她的第一首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小时候过年的对联,爸爸就写“时时勤秣马,年年望还乡”。

    ⑤父亲的中国情结像一条无声的溪流,注入了我的价值观。不知不觉中,当我的人生需要做一些选择时,这些理念影响了我。而这些都是我成以后逐渐理解的。

    ⑥在父亲的书房里,父亲一直珍藏着钱穆先生赠送给他的书法,上面的字苍劲而从容: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⑦我知道,这是父亲一生的写照。

    【1】短文中“太阳的光芒总是使月亮的光辉失色”这句话与前文哪句话相照应?请抄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说说爸爸过年写的对联“时时勤秣马,年年望还乡”包含了哪些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回忆了与父亲有关的哪些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结尾提到钱穆先生的书法对联,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文欣赏。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从一棵天然杂交稻开始, 袁隆平开创了水稻育种的新历史。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国的英雄,也是有着世界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他获得的一系列国际奖励可资证明。若回答下个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没有哪位科学家比袁隆平更有资格回答了。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平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以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的回答,并且还讲了一个故事。

    从1953年到1966年,我在农校一边教课,一边做育种研究,每年都去农田选种。从野外选出表现优异的植株,找回种子播种,看它第二年的表现,这样来筛选具有稳定遗传优异性状的品种,这称为系统选育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1962年,我在一块田里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穗特别大,而且结实饱满、整齐一致,我是有心人,没有放过它。第二年我把它种下去,辛苦培育,满怀希望有好的收获,不料大失所望,再长出来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这时候一般人感到失败就放弃了,我坐在田埂上想为什么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这时候一般人感到失败就放弃了,我坐在田埂上想为什么失败了呢,我想到第一年选出的是一棵天然杂交种,不是纯种,因此第二年遗传性状出现分离,而如果按照那棵原始株杂交种的产量来计算,亩产能达到1200斤,这在60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突发灵感,既然水稻有杂交优势,我为什么非要选育纯种呢?从此我致力于杂交水稻育种。

    谁能够想象到,一个关系着16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伟大的探索与成功,就这样由袁隆平的一个意念而开始并最终诞生了。

    为了杂交水稻,袁隆平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为了那梦寐以求的杂交水稻。

    (1)请你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  

      )选——  

      )以求——  

    (2)请你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3)短文中称袁隆平是中国的英雄,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4)把最后一自然段改写成肯定句。

    (5)结合画线的句子,说一说袁隆平取得成功的秘诀。

     

  •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1你并不比我强,请在文中找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话。

    这两句话形象地刻画了蚊子的________

    2本文通篇都采用的是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文中两次写蚊子吹着喇叭这两次分别表现了蚊子的什么神态特点?

    ___________ 

    4能确切概括蚊子结局的成语是________

    ①后悔莫及        ②乐极生悲      ③视死如归

    5这则寓言说明了________

    ①取得胜利后,不能盲目骄傲,否则定会受挫折。

    ②狮子虽然庞大,却没有真本领。

    ③是否有真本领,不看个子大小。

    6给文章加个标题并写到文前的横线上。

  • 14、根据下面的邀请函,回答问题。

    尊敬的六年级学生家长:

    您好!

    您的子女即将结束小学六年的生活,进入初中阶段,这是孩子人生成长中的关键时期。为了完善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我校定于4月9日(星期二)14:0015:00在学校三楼多功能室召开六年级学生家长会。我们诚挚邀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

    家长会上,我们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让您全面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2.与您探讨如何配合学校共同做好毕业前的教学管理工作。

    3.听取您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期盼您的参与,恭候您的到来!

    阳光小学

    2020年4月5日

    【1】从上面的材料中你获取了________邀请__________参加家长会的信息。

    【2】参加家长会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阳光小学____________

    【3】家长会上,学校将做好_____项工作。当你拿到邀请函回家交给父母时,你会提醒父母在开会前和开会时要注意哪些事项?(至少列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根据要求填空并仿写。

    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1)“这”指的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

    (2)仿照“不是……而是……”的句式写一个描写春天景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蚂蚁吃了一条大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改为字句

    ①那位先生很快把邮票撕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把苹果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句子练习。

    1.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用上问号,意思不变)

    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广玉兰一样美好的事物呢?你喜爱它的什么?请仿照课文最后一段写句子。

     (1)我爱   ,更爱      

     (2)我爱 ,更爱  

    3.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改为陈述句)

    4.他把每天看到的情况,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改为字句)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

    (1)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原句:鲁肃答应了为诸葛亮借二十条船的要求。

    (1)改写成带“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带“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每个人总有难忘的第一次,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印象深刻的第一次?选取最深刻的一个“第一次”写下来,写的时候要写清楚“第一次”经过,还要说出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或受到的启示。题目自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