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薄: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暴: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3.颤: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4.攒: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5.答: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 _____借东风,巧用天时
(2)_____借荆州,有借无还
(3) _____进曹营,一言不发
(4)三个臭皮匠,顶个_____
3、填写近义词
奇怪——________ 轻易——________ 纷乱——________ 恐怖——________
会意——________ 思索——________ 焦急——________ 阻击——________
4、句子练习。
1.这是一个无名的、①没有人居住的荒岛,②到处是乱石野草。③他又冷又饿,心里想: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
由①联想到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由②联想到的成语是____________,由③联想到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后面的疑问句表明了鲁滨逊_________________。
2.他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脚抓地,尾巴变得粗而短,两耳朝后,嘴里嘶叫着,瞪大的眼睛冒着火星。
(1)这个句子是对猫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写出了猫_____________状态下的样子。
(2)请你仿照例句写一种你熟悉的小动物任意一种状态下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
这句话是对她的________(正面 侧面)描写,从句中可以体会到她________的心情,这种状态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概括。
5、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古诗、对联、歇后语、格言。
1.我们的老师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2.我们读书不能死读书,只读有字之书,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学习超棒!老师让她为大家介绍经验,可她说:“我的经验就是复习、复习、再复习,我是按《论语》中说的___________这句话做的。”
4.小敏考了一百分,很骄傲,妈妈语重心长的说“_____,_____。”妈妈让小聪好好学习,可小聪很烦,请你用一句古代名言:“_______,_______”来劝他。
5.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于是迅速的解开了这道难题。
6.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_____,______。”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________。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的 。
【2】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1】“雨后全无叶底花”中“全”的意思是_______。
【2】后两句诗中的“_______”二字运用得很好,在诗中起转折作用,将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朗读古诗《江上渔者》,完成练习。
【1】把诗句补充完整。
江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鲈鱼美。
君看___________,出没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括号里。
mó méi
(1)君看一叶舟,出没(_____)风波里。
(2)小明今天没(_____)有去上学,因为他生病了。
sì shì
(3)春天来了,大丽花开了,把这朴素的院子点缀成花园似(_____)的。
(4)他似(_____)乎有一点不高兴。
dàn tán
(5)一个弹(_____)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
(6)他弹(_____)奏的乐曲非常好听。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渔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一填。
《江上渔者》的作者是_________代的_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唤起人们对的注意。
【5】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诗意写诗句。
(1)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位年轻妇人,是居里夫人。1898年,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一起,发现了一种未被人类知晓的金属,它以微小的含量混杂在其他矿物质中,寻找提炼它,确定它的化学性质,是一件极其困难的工作。居里夫妇没有经费,没有实验室,也没有帮手。怎么办?他们只能因陋就简,利用最简单的设备,开始做这件在旁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娄蒙路的那间旧棚屋,夏天像锅炉,冬天像冰窟,刮风时,风从棚壁的裂缝中钻进来满屋子乱窜,下雨时,屋里到处是滴滴答答的漏水声,积水就在他们脚边流淌。如果风雨交加,棚屋就会像一只在波涛中颠簸的破船。整整四年时间,居里夫妇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工作。第一年,他们共同从事新金属的化学分析工作,并且研究它的放射作用。不久,他们认为两个人分工合作的效率更高,居里先生试着确定新元素的特性,而居里夫人则继续负责制提炼取。在这种分工中,居里夫人选择了应由男人来做的体力活,她独自一人搬运蒸馏器,倒出溶液,每天连续几个小时搅动在冶锅里沸腾的材料,溶液的气体刺激着她的眼睛和咽喉,毁损着她的健康。晚上回到家里,她总是精疲力尽地瘫倒在床上,累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3分)。
颠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陋( )就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匪( )夷所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里夫妇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工作”一句中“这样艰苦的条件”具体是指哪些? (2分)
答:
(3)作者描写居里夫妇从事新金属制取提炼的棚屋,分别用了三个比喻句。
它们是:
① ;
② ;
③ ;
从而形象地反映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______________。 (4分)
(4)作者具体地描叙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恶劣对表现人物形象起怎样的作用?
答: 。
(5)作者在写居里夫人分工负责制取提炼新金属的工作时,运用了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选择了应由男人来做的体力活”“她独自一人搬运”“每天连续几个小时搅动”等,这些表现了居里夫人怎样的品质? (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自然段若从“居里夫妇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工作”切开分为上下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这两层的层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0、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将军洞(节选)
吴然
进庙拜了拜李将军,转上一圈,我们就去爬猴子水了。说真的,这里才是最好玩的地方。你看,陡陡的岩石,顺山坡白花花铺了一大片,山泉水哗哗哗淌下来!这水谁知道淌了几千几万年了呢?岩石被冲刷出了一条条的凹痕,这些凹痕是水走出来的路,也是水长出来的根,它们深深地扎在岩石上!
①这水不知怎么被叫做“猴子水”,是很久以前,常常有猴子来玩水吗?一定是了。高高的石壁上不是有一个石坑被称为“石交椅”吗?那一定是猴王的宝座吧。猴王坐在那里,手捧仙桃,看着小的们爬上爬下在水里戏耍,岂不快哉?哦,这不成了孙悟空孙猴子了吗?
哈哈,咱们也来当一回猴子,看谁能坐上猴王的宝座!②据说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可是哪里还有猴子攀援跳跃的本事呢?面前这石壁滑溜,把鞋子脱了,双脚双手也爬不上去。一个小伙子好不容易爬到半中腰,却又滑了下来。有经验的人,把身子转过来,把背贴在石壁上,用手用脚用屁股,一点一点往上“坐”,居然坐到了“石交椅”上!我试了多次没能爬上去,只好很没面子地从凿出的石窝上,手脚并用,攀登上去。
(选自《吴然经典美文:洱海大耳朵》,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哗哗哗”是形容________的声音,像这样描写声音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画线句子①是一个________句,画线句子②是一个________句。
A.疑问 B.反问 C.设问
【3】第1自然段中的“水走出来的路”“水长出来的根”都是指________。这样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
【4】根据选文的最后一句话,有人说: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的是自己攀爬失败的沮丧心情。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写出自己的意见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成功的境界
上个世纪初,有个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象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就练琴。可是连他的父母都觉得这个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的天赋。
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琴师说:“孩子,你先给我拉一首曲子吧。”少年拉的是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三首,简直破绽百出。一曲终了老琴师沉吟片刻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想拉小提琴呢?”少年说:“我想成功,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出众的小提琴家。”老人又问:“那你拉琴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常快乐。”
于是,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对他说:“孩子,你现在非常的快乐,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对不对?你拉小提琴是了为成功,获得快乐,而现在你已经是这样,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人呢?你看,一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可它们同样美丽,比如玫瑰,比如郁金香,它们在阳光下开放,虽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但这也是就足够了。这才是成功的境界,一种大智慧!”
老人的一番话,让少年恍然大悟。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少年不再对拉小提琴那么狂热了,只把它当作调节生活获得快乐的一种活动。他做什么事情都变得从容冷静起来,不再刻意追求成功了。
20年的年后,这个少年成了名震天下的物理学家。他就是影响世界进程的伟人:阿尔帕特•爱因斯坦。
【1】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呻吟片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位少年有可能成为伟大的小提琴师吗?说说文中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琴师是怎样使那位少年放弃成为伟大的小提琴师的梦想的?用“---------”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短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太阳
①古时候有个“后羿射日”的传说,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这么远,箭哪能射着?
②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要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大。
③太阳是个大火球,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度。只是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感觉不到。
④太阳虽然离我们这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生长;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同样,我们人类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烧的柴火,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⑤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变成无数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太阳晒着地面,使有的空气比较热,有的空气比较冷,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⑥我们离不开太阳,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太阳的特点:① ② ③ 。
【2】概括第五自然段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从哪两方面来写太阳的?重点写了哪一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③自然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自然段第一句话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总结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金色花
(1)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2)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3)无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着阳光和空气。
(4)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5)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6)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7)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8)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9)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10)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11)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12)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13)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14)可以想像,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15)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16)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根据(4)~(7)段内容,分别概括出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
(1)开花前仙人掌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3)~(13)段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仙人掌的感情所经历的四种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13)段中写道:“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请根据(3)~(13)段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浅薄庸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采用了纵横对比的手法,纵观全文,分别概括出纵向和横向对比的内容。
(1)纵向对比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对比。
(2)横向对比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对比。
【5】本文是一篇状物寓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要揭示怎样的一个道理(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现代文阅读。
泪水中收获力量
金黄的麦田,刚刚收割的油菜……若不是从直升机上清晰地俯瞰巴蜀大地,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本应该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当哀悼逝者的警报声响彻中国,当泪水模糊了灾区和所有心系灾区人们的双眼,悲伤让我们痛彻心扉;悲伤,也让我们的心灵收获了从废墟中站起来、向前走的力量。
我们收获的,是永不放弃的希望。
在绵竹汉旺采访时,一位刚从山上走下来的妇女,向我摊开了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
山里长大、山里结婚生子的黄惠兰,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她在大山里拥有的一切。没有食物,没有水,要走到最近的聚居点——清平乡政府,还有5公里的路。
地震发生后第2天下午,寂静的山谷里响起了轰鸣声。黄惠兰和几个幸存的同伴们挥动着他们从废墟中捡来的一根红纱巾,朝着空中的直升机大声呼喊。挥了又挥,喊了又喊,直升机又走了。
此前,一直鼓励别人要坚强的黄惠兰,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黄惠兰开始了走出大山的漫漫征途。红纱巾是她唯一的行李,因为她相信,直升机总会再来的。在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夜后,她又听到了直升机的声响——这一次,她和同伴们捡到了空投的物资。
或许,一根小小的红纱巾,根本不足以成为直升机的参照物。但黄惠兰说,她会把纱巾珍藏一生,用来提醒自己,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被埋100小时后获救的邓中群、150小时的虞锦华、164小时的李宁翠……几天来,生命奇迹的纪录不断被刷新,几乎所有神志清醒的获救者都说,他们在废墟下面从来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同样不言放弃的,还有在北川县城里一遍遍寻找生命的救援人员,还有奔波在寻亲路上的人们……
我们收获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地震后的清平乡,所有商店免费开放,清平小学的孩子们,正是靠着商店里的牛奶和面包,安然度过了被困的两天。清平的山下停满了从德阳、成都甚至更远的地方赶来的车辆,接送素不相识的受灾群众。在我随救援部队奔赴重灾区的路上,总有群众端着矿泉水要部队停下来歇一歇……
所有进入灾区采访的记者都会发现,志愿者,已经成为了抗震救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前几天从汉旺到成都的夜路上,一支由20多辆“标致206”组成的车队引起了我的注意。一问,是车友会发起的义务接受灾群众的活动。他们的车牌,清一色地遮住了两位数,这让我想起了这些天来我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有工人、农民、退伍老兵,还有与学校签了“免责协议”的中学生,几乎没有人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
即使日常的喧嚣让我们彼此疏远,即使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让我们相互戒备,在灾难袭来的时刻,我们都以最善良、纯真的一面坦诚相对。这,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面目。
我们收获的,是承诺与责任的重量。
在绵阳采访时,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总装驻四川某基地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产妇作剖宫产缝合手术。当剧烈的震动袭来,医生李春梅立即俯身护住产妇,大声招呼助理医师和护士固定手术台。麻醉师韦满的第一反应是抱住摇摇欲倒的空调,以免它砸倒在手术台上,而已经走出手术室的助产士钟婕又返回室内,一把扶住左摇右晃的手术灯……所有人都在用身体保护产妇,没有谁选择逃生。
从太多太多真实的故事里,从士兵们伤痕累累的肩膀上,从救援人员倒在废墟上睡着的倦容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读懂了那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责任。
离开汶川时,30岁的羌族妇女郭秀莲往我的背囊里塞了一袋红樱桃。
今年的樱桃又大又甜。郭秀莲曾经算过,自家的两亩樱桃能卖到两万元。然而,樱桃还没来得及摘,地震就发生了……
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
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那红彤彤的一片,是山上最鲜艳的色彩……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俯瞰(_________________) 思忖(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全文,指出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一段使用了什么描写方式?此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一句中的“思忖”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划线句中的“纱巾”在文中出现了多次。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有什么值得珍藏的?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选文你有何感想?请拿起笔写出你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2)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缩写句子)
(3)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修改病句)
(4)高粱的全身具有鲜明的个性。(改为双重否定句)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①美丽的大草原令人神往。(改为反问句、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改为“把”字句、“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妈妈对我说:“等你测试完回来,陪我去书城买些教学用书。”(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满园的柿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春天难道不美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我学习不努力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难道不好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练习。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新疆小伙子在跳舞。(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估计他一定知道这件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维吾尔姑娘漂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句子改写成“把”字句或“被”字句。
1.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鱼儿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面临一些危险、挫折、痛苦等。当它们来临之时,你是如何面对的呢?请以“面对”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条理清楚,内容具体,抒发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