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题目上来看,这是一篇_____。
A.记事文章 B.游记
2、《凡卡》这篇课文是(__________)(国家)的著名作家(___________)(人名)写的短篇小说,采用了(_____________)这一表现形式。九岁的凡卡给自己的爷爷写信,诉说了自己(________)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凡卡想(___________)的着急心情。
3、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1)“鼎”共(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再查音节(____),第六画是(_____)。“鼎”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正当,正在;②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③大;④锅。在“鼎盛”一词中的“鼎”应取第(_____)种解释。
(2)“凸”共(________)画,它的笔顺是(________),它的反义词(____)。
4、补全下列成语
1.轻而(_____) 手忙(_____) (_____)酒绿 (_____)六色
2.寸进(_____) 呕心(_____) (_____)群书 (_____)补天
3.赏心(_____) 毫不(_____) (_____)欲滴 (_____)及待
4.百发(_____) 指指(_____) (_____)致志 (_____)西望
5.歪歪(_____) 高高(_____) (_____)亮亮 (_____)缤纷
5、照样子写词语。
想来想去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舒舒服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圆圆的茧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词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见”读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相同。
【3】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词上片写____________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______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突然发现,表现_______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首句用“______”和两个“______”字组合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渲染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
【3】“______”以下全是想象,猜想重阳佳节到来的时候,亲人们也一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样紧扣了诗题中的“______”字,也点明了第二句中提到的“_______”的具体内容了。
【4】有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贺知章的《咏柳》(柳枝词),回答问题。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理解词语。
①柳:( )
②碧玉:( )
③妆成:( )
④一树:( )
⑤绦:( )
【2】这首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 )的。全诗通过赞美( ),进而赞美( ),讴歌( )。
【3】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 ),说( )。用“碧玉”形容( ),突出它的( )美。
9、林肯与少女
在林肯竞选总统的那一年,格雷丝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看着父亲从集市上买来的一张相片。这张相片既无色彩,也没线条,但衣服上的皱纹及根根头发却看得清清楚楚。那是一张林肯的相片。格雷丝第一次看到林肯像,这张憔悴的面容使她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感觉。
格雷丝屋里那盏昏暗的油灯晃晃悠悠,在林肯的黑白相片上投下一些不规则的影子。有一块投影晃到林肯瘦削(xiāo xuē)的脸庞上,哎,他那凹陷的双颊(xiá jiá)不见了。对了,连鬓胡子!留连鬓胡子!留连鬓胡子就能弥补林肯瘦削脸形的不足!可他怎么知道要留连鬓胡子呢?得有人告诉他。格雷丝拿起笔,蘸(zhàn)了墨水就开始写信。
亲爱的林肯先生:
我是个11岁的小姑娘,很希望你成为美国总统,所以请你不要认为我写信给你这样一位大人物是胆大包天。
你有没有像我一般大的女儿?如果有,请向她们转告我的问候,就说我爱她们。如果你没有时间写回信就请她们写。我有四个哥哥,他们有的肯定会投你的票。但如果你听我的话留起连鬓胡子来,我会说服其余的哥哥也来投你的票,这样,你就能当上美国总统了。
格雷丝·贝达尔
1860年10月15日
那时候,几乎每天都有50多封信寄到林肯竞选办公室,但只有来自林肯的朋友及一些重要人物的信件才能通过两位秘书约翰和尼卡莱之手交给林肯。那位尼卡莱对信件卡(kǎ qiǎ)得特别死。
那天早晨,约翰拿着一包信坐到自己的椅子上:“嗨,这小女孩儿居然也来教老头怎样竞选了。”“扔到纸篓里去。”尼卡莱马上说。“她倒有个很别致的建议,要林肯留连鬓胡子。林肯先生很爱孩子,在街上也常停下来与她们交谈,他管她们都叫‘小妹妹’。”约翰说。“别提什么小女孩儿,也不要再说连鬓胡子。”尼卡莱真的生气了,“你马上给宾夕法尼亚州的那位官员写信,这才是当务之急……”
“怎么啦,尼卡莱你已经不是小孩了,应该学会耐心。”从屋里传出林肯平静的话语。
不久,格雷丝接到下面这封回信。
我亲爱的小姐:
你15日写来的美好的信已经收悉。首先,我不得不抱歉地说,我没有女儿。我有三个儿子,一个17岁,一个9岁,一个7岁。我的家庭就是由他们、他们的母亲和我组成的。至于连鬓胡子,我从未留过。你难道真的认为一旦我留起它,没有人会说这是件傻事吗?
你非常忠实的良好的祝愿者,亚·林肯
1860年10月19日
从此,林肯真的留起了连鬓胡子,并如愿以偿(sháng cháng)地(竞 竟)选成为美国总统。林肯那封认真的钢笔回信也一直保存在格雷丝·贝达尔的家里,直到1966年才以1.8万美元的价格拍卖掉。人们极为欣赏这封信,并从“人的情感”这一角度去高度评价它。
【1】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①难以说清的感受。 (_______)
②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_______)
③当前急切应办的事。 (_______)
【3】从约翰的话中,你能了解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极为欣赏这封信”中人们欣赏的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耶鲁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有一群工程系大四学生挤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的脸上显示出很有信心的神情,这是最后一场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和找工作了。有几个说他们已经找到工作了 ,其他的人则在讨论他们想得到的工作。
接受了4年正规的大学教育,他们觉得心理上早有准备,能征服外面的世界。
他们知道即将进行的考试他们知道只是很轻易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不能彼此交头接耳。
他们喜气洋洋地鱼贯走进教室。
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都眉开眼笑,因为看到只有试卷上只有5道题。
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考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脸上出现可怕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端详着面前他们担忧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5个问题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 “有几个答完了4个题?”仍旧没有人举手。 “3个?两个?” 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那么1个呢?一定有人做完一个了吧?”
全班学生仍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4年的工程教育,但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今后的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教授微笑着说下去 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 可是要记住 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 但你们的教育才刚刚开始
时间消逝,这位教授的名字已经模糊,但他的训诫却清晰依旧。
【1】写出事情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授为什么要对学生们进行一次特殊的考试?(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鱼贯:________________
训诫: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描写考试前后学生表情变化的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开考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开考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收卷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收卷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从文中可以看出在这次毕业考试中,没有一个学生做完了一道考题,这是一次失败的考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6】给倒数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短文拟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
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 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 1℃, 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农业生产息息相关。A
气温变化 1℃,对农业生产有着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平均下降 1℃,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 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 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 9.56亿美元。
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 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 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B
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 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 1.8℃至 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专家预测:到 2030 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 1 厘米到 16 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
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
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C
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下面这段材料出自本文,想一想,这段文字应该安排在文章 A,B,C 哪一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请分别从说明顺序与文章结构两方面分析。
气温升高 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文中画线句子,理解“热陷阱”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结合具体内容说一说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护环境,是一个全球性话题,我们每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学生,你认为自己能为之做出哪些贡献?(至少写出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雪中送炭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不小心跌下河去。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毯子和被子被河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警卫员来了。警卫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主席派我来看你。”
主席怎么知道?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
被子 送给我 这哪儿行呢 长征途中每人带的东西很少 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 怎么能抵严寒呢( )我怎么说,警卫员( )把被子盖在我身上。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气从手上直流到全身。我越想心里越温暖,就好像太阳晒在我身上一样暖和。
【1】在文中空白处加标点符号。
【2】在括号里填上关联词语。
【3】“这下可糟了!”中的“糟”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4】将“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严寒呢?”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其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章的内容可以看出,《雪中送炭》中的“雪”在文中指____________“炭”指____________。
【6】仿照画线句子的写作方法也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有过毛主席这样的行为吗?请简单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看了这篇短文后,你对毛主席有什么话想说的呢?请你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理解课文,完成练习。(20分)
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对刘老师的尊敬。
(1)“我们”笑是因为 。
(2)“我们”心里酸涩是因为 。
(3)“我们”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是因为 。
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看风筝的同学们说笑。
(4)刘老师这时候“最幸福”因为 。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5)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14、阅读《感冒清热颗粒说明书》,完成下列题目。
感冒清热颗粒说明书
【药品名称】感冒清热颗粒
【主要成分】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jié)梗、苦杏仁、白芷(zhǐ)、苦地丁、芦根。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生产日期】2019年10月9日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有效期】24个月
【1】“薄荷”中“薄”的读音是_____________。
【2】我是小法官。(下列说法中对的打“√”,错的打“×”)
(1)感冒清热颗粒适合与滋补性中药同时服用。 ( )
(2)感冒清热颗粒的主要成分有柴胡、桔梗、苦地丁、板蓝根等。 ( )
(3)感冒清热颗粒为棕黄色颗粒,非常苦。 ( )
(4)妈妈得了风寒感冒,可以服用此种药。 ( )
(5)感冒清热颗粒要用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 )
【3】假如今天是2020年11月20日,奶奶感冒了,她想服用这盒药,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在服用感冒清热颗粒期间,很想吃四川火锅。根据这份说明书,你会怎样劝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我们多读、多想、多积累。
我们慢慢地能够顺利地阅读古文了。
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1.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中断通讯联系。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听说他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为“把”字句
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直述句与转述句转换练习。
(1)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玲在中队会上说,她负责帮助肖兵补习生病时落下的功课。(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刚对我说,他帮我把自行车送到楼上。(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如_____,被____________
(2)请根据“我走出校门”这一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
20、仿写句子。
(1)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_______________。
(2)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星浅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平时,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老师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你无法开口。今天,请你以书信的形式,把你想对老师说的话表达出来。
要求:1.书信格式正确,500字左右;2.文中不能出现学校和人物的真实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