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巴中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句是(

    A. 小学生可以读名人传记,也可以选读科普类读物。

    B.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中,带点的词不能去掉。

    C. 手套是保护手的,袜子是穿在脚上的,所以不能分为一类。

    D. 知过必改,闻过则喜中的是缺点、错误的意思。

  •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颔首______ 九霄______ ______莺飞 ______两短

    泰山______ 饥寒______ ______美景 ______怒发

    花繁______ 赴汤______ ______起敬 ______送暖

    多灾______ 初出______ ______疑义 ______展翅

    无遮______ 独木______ ______秋月 ______无奈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写近义词。

    慈祥——________ 避免——_________   恐怖——________

    (2)写反义词。

    含糊——_________ 严重——__________   怒气冲冲——__________

  •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其中两个以上词语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    竭泽而________    ________求精    独出心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人口    舍本________    ________无故

  • 5、诗词、文化常识填空。

    1(   ),虫声新透绿窗纱。

    2诚者(   )诚之者(   )。

    3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自( )朝( )的《   》。

    4青青园中葵,( )。

    5本自同根生,( )?出自( )朝(  )的《 》。

    6好雨知时节,( )。(   ),(   )。

    7(   ),年年相见在他乡

    8唐宋八大家的是韩愈,( )、( )、苏洵、苏辙、( )、曾巩、(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词鉴赏

    阅读《绝句》,回答问题。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

    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参考注释,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回答下列各题。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yìn):荫蔽。罗:罗列。户庭:门庭。虚室:空室。余闲:闲暇。(fán)笼:蓄鸟工具。樊,藩篱,栅栏。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1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意蕴丰富:《关雌》中的男子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________,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长歌行》告诉我们少壮不努力,________

    2关于《归园田居》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 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 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暖暖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 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且那么自然,那么淳朴。

    3对于《归园田居》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 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

    C. 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 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树高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4请问《归园田居》这首诗最后一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与哪一句诗相呼应?你觉

    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陶渊明什么样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①秋丛:即丛丛的秋菊。②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③篱:篱笆。

    1第一句诗中的“____”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

    2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情态。

    3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借菊花___的特点,寄托诗人对菊花________的赞美。

    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B.第一句写景,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C.第二句叙事,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直到日头西斜。

    D.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4:

    父亲的名片

    父亲整天只知道干活,我便少了管教,成了小狗一条,整天上房爬坡,撵鸡赶狗,无所不为。这时,村里人每见父亲,总是笑着打趣:老三,你可养了个好儿子!父亲脸一红,摇头叹息:别提了,败家子,丢人现眼!言罢,还恭恭敬敬给人家递上一支烟。

    上学后,依然顽性难改,有一回竟严重到请家长的地步。当那位戴着 瓶底 的老师见到父亲的老实相识 惊讶地险些把 瓶底 晃下来 您就是他的父亲 不像不像 您那宝贝儿子哪一点像您 把您的脸都丢尽了 打架 逃学 剪女孩的头发

    我不记得是怎样回家的,但见父亲不言不语不吃饭时,才真正明白:我的好坏就代表着父亲的脸面,是父亲向外人展示的一张名片

    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小学升初中,我全乡第一,初一、初二均全届第一,参加竞赛获二等奖。名片变了,父亲也变了。当父亲被请到颁奖大会上时,激动得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我就是这娃的爹。全场笑了,我也笑了。我终于成为父亲引以为豪的名片了,父亲也终于可以在众乡邻面前提起自己的儿子,可以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坦然接过别人递过来的一支烟了。

    【1】给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打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坦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这句话在文章的表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

    ①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总是会有收获的时候。

    ②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终于有了收获成功和喜悦的时候。

    ③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终于到了收获成功和喜悦的时候。

    【4】文章中所说的“名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找一句比喻句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有当“名片”的经历么?说说你的感受或看法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快乐阅读岛。

    丰碑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像狼似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号骑。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将军思索着,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风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借火。他的衣服怎么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听见没有?警卫员!快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终于,有人对将军小声地说了一声:“这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就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脸上,溶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了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钻进了弥天的风雪之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在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丰碑原指什么?课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画出描写军需处长外貌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将军后来眼睛湿润了,并向那位军需处长敬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想对文中的军需处长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重阳节的故事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他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地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小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决定前去拜访。

    他翻越千山万水,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地跪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大门忽然开了,一位白发老人笑眯眯地对他说:“念你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进来吧。

    费长房给了桓景一把降(jiàng xiáng)妖青龙剑,让他练习降妖的法术。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栽载)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乡,就把费长房的话向大伙儿说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瘟疫。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 折)杀瘟魔。

    不一会儿,汝河里狂风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忽然抬头看见人群都在山上欢聚,它便冲至山下,却被酒气及茱萸的香味吓得不敢上前。桓景抽出宝剑,和瘟魔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斗他不过,转身就跑。桓景最终把瘟魔刺死在地上。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 龚)了。人们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的习俗,一代代地传到现在。

    1“/”画去文中括号内错误的字和拼音。

    2瘟魔斗他不过,转身就跑。(换种说法)

    ___

    3从文中知道重阳节的习俗不包括( )

    A. 插茱萸 B. 喝菊花酒

    C. 登高 D. 欢聚

    4桓景拜师学艺是为了( )

    A. 学习治疗瘟疫的仙术

    B. 为民除害

    C. 为老百姓取茱萸叶和菊花酒

    5写出学过的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

    ___

  • 12、阅读理解(共2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看国家地理频道,最喜爱各类野生动物。每每看过,总会感慨自然界的动物活得难啊!

    觅食固不易,生存更危险;万物相侵害,一环扣一环。好不容易一口一口衔食喂大的小鸟,让黄鼬一下就连窝端了,她窝里还有一群小崽子;刚出壳不久的小海鸥、小企鹅,硬让贼鹰从父母脚底下给叼走了;至于羚羊、角马之类食草动物,时刻都在肉食动物的窥伺之中,不得安宁……危乎险矣,弱肉强食。野生动物的那点自由,需要何等的血的代价!

    由此便想到狗狗以及同类,不能不佩服,聪明!以狗狗之肥胖、鲜嫩、笨拙,在野生环境下绝活不过三天,肯定被吃得连骨头也不剩。可是现在,它比人吃得还好,睡得比人还安心。它的生存环境和野生动物一比,那它见的世面就大了!

    狗是动物中最聪明的,它看起来是投靠了人,做了人类的奴才;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它是利用了人,揣摸透了人的弱点,让人心甘情愿地成了它的仆人。

    人不是最虚荣、最有领袖欲吗?那好,它迎合你,服从你,忠诚于你,让你高高在上,满足你这点小爱好。

    人不是最怕寂寞,最怕空虚吗?那好,它装憨卖傻,活力二八,跟随左右,陪伴终生,使你觉得最堪信赖的是犬不是人,所以有个亿万富婆临终把遗产给了爱犬而不给儿孙。

    至于你舍不得吃肉而给它吃肉,你为它洗澡、治病、打针、梳毛、遛弯儿,它吃得香了你高兴,它屙不出屎来你蹩劲儿……如此服务,渐成习惯,回头一想,咦,似乎还没对哪个人这么有耐性过!

    这不是,你让狗耍了,明知道你也愿意。而且,它绝不愁濒临灭绝。它的一个狗儿子明码标价,它还没生,就有一大群人等着买呢!它不愁计划生育,也不怕难产,有医生给它做剖腹产手术呢!

    要说狗现在过得比人好,一点不过分。住高楼别墅,乘豪华轿车,真是钟鸣鼎食、锦衣玉佩、公子哥儿、淑女名媛。可是人弄得这些,得奋斗一辈子还不一定行,狗呢,一点劲儿不费,嘿嘿,坐享其成!

    你说,是狗聪明还是人聪明?

    (1)第二节中写到野生动物的生存艰难,目的何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狗狗见的世面比野生动物的大,你能结合文章说说它都见过哪些世面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狗是聪明的?(用文中的话回答)(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以从文章中看到人的哪一些弱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总结一下狗聪明在何处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文中找出两句你认为幽默的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认真品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第一个“赤裸裸”指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赤裸裸”指________。作者想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结尾一连串带问号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课文《珍珠泉》。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1文中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彩色的珍珠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这段写的是珍珠泉的(      )

    A. 泉水 B. 潭底冒出的水泡 C. 潭底的石头

    3写出文中的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秋天,树叶从枝头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扩写下面的句子。

    (1)竹楼藏在竹林中。

      

    (2)土楼显示了魅力。

        

     

  • 17、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1.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都喜欢王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个星期天,妈妈要带我去西湖划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的时候。

  • 19、改写句子。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把我们深情地祝福收到了。

    改为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女孩叫起来: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溪边的青蛙在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客们前赴后继地来到桂林,欣赏这里的山水。(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试着用下面的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真诚    倾听   千言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