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 ;一人 , , 。
虽与之俱学, 。为是其智弗若与? : 。
2.《学弈》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学习上要 。
3.两小儿辩斗。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 ,而日中时 。”其理由是:日初出 ,及日中则如 ,此不为 小而 大乎?
一儿以日初出 ,而日中时 。其理由是:日初出 ,及其日中如 ,此不为 热而 凉乎?
2、照着样子妙趣横生说说汉字。
例:忠:“心”居正“中”便为“忠”。 沙:“沙”漠的最大特点是“水”“少”。
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诗句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关于这四句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这四句诗的大意是:昔日从军出征时,只见杨柳随风飘摇;如今我回来了,眼前是大雪纷飞之景
B.前两句诗描绘了杨柳随风摆动的情形,说明“我”当时的心情是轻松愉悦的
C.这四句诗写出了“我”当时出征和如今归家时的景物和心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从这四句诗的景色对比中,可以看出“我”的军旅生活持续了很久
(2)这首诗中直接抒发“我”悲伤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一比,再组词。
可________ 斤________
河________ 听________
午________ 玩________
许________ 完________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_____) 近义词:(_____) 近义词:(_____)
陌生 肥沃 烦躁
反义词:(_____) 反义词:(_____) 反义词:(_____)
6、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练习。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之一。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两个动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当春乃发生。 , 。
,江船火独明。 , 。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春夜喜雨》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3】你认为颔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_,前两句点明_______的季节,后六句集中写_______(白天 下雨 夜雨),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体现出诗人的_______之情。
【5】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_______ 、_______的思想感情。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重点字词。
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语段,按要求答题。
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他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地方……
【1】这段文字主要写, 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表现的。
【2】划曲线的句子是用来比喻 ,请仿写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我的身份很渺小,地位很卑微,这意味着我不重要”你怎么看待这这种说法?请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①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吴季松介绍说,水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②其表现一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二是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指长江以南)人均水资源量达到3600立方米以上,而北方人均水资源量只有720立方米。三是全国的污水排放量快速增长,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据统计,1980年全国废污水排放量为310亿吨,2000年为620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6%,生活污水占34%,近80%的废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水域。四是由于集中取水和集中排污,致使我国不仅北方城市普遍缺水,南方一些城市也出现“水质型”缺水。
③长期以来,因地表水供给不足,一些地方只好采用地下水,造成局部地区地下水大量超采,形成地面沉降。调查资料显示,全国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74亿立方米,超采区共有164片,超采区面积达18.2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占42.6%。辽宁、山东、河北等省的一些沿海城市与地区,地下水含水层受海水入侵面积在1500平方公里以上;北京、天津、上海、西安等20多个城市出现地面沉陷、地面塌陷、地裂缝;西北内陆一些地区因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荒漠化及沙化面积逐年扩大,已影响这些地区的城乡供水、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存。
④近三年,我国连续遭受干旱,尤其是去年,旱情加重,江河湖泊自然来水量减少,水库蓄水量比上年同期减少11%,3亿多亩农田受灾,农村先后有3300万人发生临时饮水困难,部分城市出现新中国建立以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
⑤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第二自然段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划“ ~~~~”的句子,这几句话运用______ 、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二自然段中划“_____”的句子。句子中“达到3600立方米以上”的“以上”、“只有720立方米”的“只有”,这两个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完本文,针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你想对保护水资源提出怎样的建议?(至少两条,且有针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冰雪的启示
刘墉在美国,每当大雪融化之后,我总是看到许多工人在忙着修补路面。
某日,我不解地问一位修路的工人:“下大 雪期间,行驶的车子应该特别少,为什么路面反倒破了这么多大洞呢?”
“这不是被车子破坏,而是遭冰雪侵蚀的。” 工人笑着回答。
“那就奇怪了,你们的工程为什么这样不结实?连冰雪都能将路面损坏呢?”我接着问。
“你一定是初到有冰雪的地方吧? ”工人放下铲子,指着远方的山头说,“如果你有空,你可以到山上去看看,那里有许多比路面结实几十倍的 岩石,都因为冰雪的侵蚀而崩裂了,所以你不要以为雪水算不得什么,哪怕有一点小缝,被它渗进去,也可能会遭到大麻烦,它能够在结冰时膨胀体积,然后一分分地移动岩石,再一块块地将碎石推下山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从那些小小裂缝开始的,都是由那些看来不甚稀奇的雪水推动的,我们真是防不胜防啊!”
【1】联系上下文,把下面的词语正确地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侵蚀 崩溃 渗透
【2】听了工人的话,“我”会得到什么启示呢?请你试着把文章结尾补充完整。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元 宵
①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吃过晚饭后,我们一家人会一边说说笑笑,一边煮元宵。我站在锅边,耐心地看着白白胖胖的元宵,等着它们在沸水中畅游的那一刻。看着热气腾腾的元宵,我的心里也暖暖的。
②元宵是中国人元宵节时的传统小吃,它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先用糯米磨出糯米粉,和面,然后分成一个个剂子,接着将剂子压成一个个小圆饼,再加入黏黏的芝麻、豆沙、枣泥等做馅儿,最后搓成一个个小圆。这黏黏的元宵啊,黏出的是一份对亲人黏得化不开的思念和祝福。
③平日里忙忙碌碌的人们,此时可以把肩上的工作重担暂时放下,身心放松地享受家的温暖;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这一天跟着家人赏花灯、吃元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老人们看着说说笑笑的满堂儿孙,心里的那种满足感挂上嘴角,也许他们听不懂年轻人在谈论些什么,但只要看到孩子的笑,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急躁( ) 简单( )
【2】元宵是中国人过______节时的传统小吃,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分别用一个字概括)。
【3】吃元宵表达了____________。(请把文中的话概括)
【4】文段主要写了等元宵煮好和做元宵两件事,详写的是_____,略写的是______,这样写的好处:______。
13、课内阅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 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 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从我脚边( )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了。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_
【2】作者在这段话中曾用四个动词描述时间的来去匆匆,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分别将他们准确地填入括号中。
【3】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请从本文中再默写一句类似表现手法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在休息。
【1】“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中“光景”的意思是( )
A.风光景物
B.情景。
C.看样子,表示推测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从“除非”“必定”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具体介绍了除夕做年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活动。
【4】文段中画线句子是从“味”的角度,描写除夕的热闹。请你从“声”的角度,用一两句话描写你家乡除夕的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16、用关联词将下面的两个句子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句子。
冬天就要到了。
小松鼠要贮存冬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夸父死了。
夸父的精神永驻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成双重否定句。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下的每一块土地都被洪水淹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应该知道这件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她喜欢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们都喜欢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一转眼,你就要小学毕业了,你十分向往重庆巴蜀中学。请你给重庆巴蜀中学写一封信,推荐自己。并将写好的信寄给重庆巴蜀中学招生办公室的王洪老师,邮编400013.你的地址为: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肖老师培训学校,邮编:635000
(1)按要求填写好信封。(2)我的推荐信。(温馨提示:别忘记写题目哟;别忘记书信的格式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