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鹤岗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______没有工厂,_____也没有机器的声音。

    2.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______它的秒针会自己动转,______它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3.我____________向着表伸出手去。

  •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昔我往矣,______。今我来思,______”被称为《诗经》中最佳诗句之一。“昔往”“______”对举的句式,屡为诗人追摹,如曹植的“始出严霜结,______”(《情诗》),颜延之的“昔辞秋未素,______”(《秋胡行》之五)等。

    2.《采薇》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______,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______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采薇》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 3、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诗。

  • 4、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既有一,何不能有二?__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_______

    3.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_______

    4.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________)(________

  • 5、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语。

    1.鸟儿们____________飞起来,____________又落在树枝上。

    2.五壮士____________痛击敌人,____________将他们引上绝路。

    3.今晚的月亮是___________圆,___________亮。

    4.小李在学习上_________有这么好的成绩,__________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5.我们全镇________今年要获得大丰收,________明年还要争取更大的丰收。

    6._________刻苦学习,_________能取得好成绩。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诗中的______既是说石灰______的颜色纯洁,又指人______的情操。现在人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来描述志士仁人不畏艰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格和美好名声。

    2解释下列词语。

    吟:__________________   浑:__________________

    清白:_________________   等闲:_____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心。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5这首诗体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古诗词阅读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我们想要对那些为争夺父母财产而反目成仇的不孝儿女们说一句:_____(填写文中诗句)

    2作者巧比妙喻,用“萁”比喻哥哥曹丕,用“豆”比喻①_____,“同根生”指②_____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兄弟之间情同手足,应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B.表达了作者对哥哥曹丕的理解与无奈。

    C.表达了作者对骨肉相残的厌恶与憎恨。

  • 8、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问题。

    山高路远

    (汪国真)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唤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1下列诗句中哪句最能表达诗的中心(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认为最可怕的不是人生的大风大浪,不是人生的各种坎坷,而是平淡无奇,单调乏味的生活。

    B.面对困难和挫折,面对机遇和挑战,勇敢者应该“走向远方”“走向大山”。

    C.从“走向远方”“走向大山”可以看出作者厌恶都市生活,渴望宁静平淡的生活。

    D.全诗洋溢着经历人生风雨,战胜艰难的沧桑感。

    3诗中加点的“呼喊”和“沉默”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   《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吴季松介绍说,水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其表现一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二是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指长江以南)人均水资源量达到3600立方米以上,而北方人均水资源量只有720立方米。三是全国的污水排放量快速增长,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据统计,1980年全国废污水排放量为310亿吨,2000年为620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6%,生活污水占34%,近80%的废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水域。四是由于集中取水和集中排污,致使我国不仅北方城市普遍缺水,南方一些城市也出现水质型缺水。

    长期以来,因地表水供给不足,一些地方只好采用地下水,造成局部地区地下水大量超采,形成地面沉降。调查资料显示,全国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74亿立方米,超采区共有164片,超采区面积达18.2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占42.6%。辽宁、山东、河北等省的一些沿海城市与地区,地下水含水层受海水入侵面积在1500平方公里以上;北京、天津、上海、西安等20多个城市出现地面沉陷、地面塌陷、地裂缝;西北内陆一些地区因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荒漠化及沙化面积逐年扩大,已影响这些地区的城乡供水、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存。

    近三年,我国连续遭受干旱,尤其是去年,旱情加重,江河湖泊自然来水量减少,水库蓄水量比上年同期减少11%,3亿多亩农田受灾,农村先后有3300万人发生临时饮水困难,部分城市出现新中国建立以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第二自然段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划“   ~~~~”的句子,这几句话运用______ 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二自然段中划“_____”的句子。句子中达到3600立方米以上以上只有720立方米只有,这两个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完本文,针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你想对保护水资源提出怎样的建议?(至少两条,且有针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听老师读短文两次,完成下列练习。(4分)

    (1)、在残疾人运动会上,九个孩子在百米速跑,突然一个男孩 。其他八个   ,其中有一个男孩   ,然后,九个孩子   

    (2)这件事告诉我们  

       

     

  • 11、一枝红杏

    有个孩子无意中把一颗杏核埋在墙脚。杏树苗居然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向蓝天露出笑脸。不久,这个孩子发现了这棵孤孤单单的杏树。

    “嘻,这是什么树苗,把它的尖儿掐了,看它能长成什么怪样!嘻嘻!”

    杏树受了伤害,却没有死,在掐去尖儿的地方长出两枝小权。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到墙脚下来了!”孩子的父亲觉得奇怪,不由分说,用斧头从根部砍断杏树。

    杏树流着眼泪在雪下过了一个严酷的冬天。春天一到,它又抽出芽来。当它到了开花的年龄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又觉得碍眼,便锯去了几个枝杖。

    掐尖儿、砍根、锯杈都没有熄灭杏树心上的火焰。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杏树终于长到大墙的外边,开出鲜艳的花朵。

    很多小鸟来赏花,它们望着杏树伤痕斑斑、弯弯曲曲的身躯,不由得惊叫:“你靠什么力量活下来了,又开出这样美丽的鲜花?”

    杏树回顾自己走过的艰辛道路,深思很久,最后深情地说:“希望,还有信念。”

    1这篇文章主要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它的题材属于______

    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杏树伤痕斑斑、弯弯曲曲的身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杏树能活下来并开出美丽的鲜花依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卧薪尝胆(12分)

    两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小国,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要求。

    勾践夫妇来到了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架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兵败会稽的耻辱。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一)短文写了_____________这两个人物,重点写了________。(2分)

    (二)细读第四自然段,完成:(2分)

    (1)卧薪尝胆一词中指_____,卧薪指______,尝胆指__________。

    (2)给卧薪尝胆选择正确的意思。( )

    A、比喻刻苦自励,发奋图强。B、比喻做什么事都要多吃苦。C、比喻

    (三)阅读短文,用自己的话简洁地概括:(4分)

    (1)越王勾践转败为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王夫差反胜为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有副对联是这样的: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请结合这副对联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五)像卧薪尝胆破釜沉舟这样的来自历史故事或寓言故事的成语还有很多,请再写出四个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每个人都是圣诞老人

    这是一个温馨得让人心酸掉泪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外国小女孩,她美丽的妈妈病倒了,病得头发都掉光了。圣诞节来临前,小女孩到药店给妈妈买药,路过一家商店时,她看见橱窗里摆着一款漂亮的黄颜色假发,她就想:这假发多像妈妈的头发呀,如果我把它作为圣诞礼物送给妈妈,那该有多好啊!

    于是,这个小女孩就溜进商店,找到那个大胡子老板说:叔叔,我用这条项链换这顶假发可以吗?大胡子老板看了看她的项链说:孩子,你这项链最多值两块钱,而这假发要卖15元呀。

    小女孩红着脸窘住了,她恳求老板千万别卖掉假发,她一定会再找些东西来换。接下来的几天里,小女孩想尽了一切办法去赚钱,但直到圣诞节的头一天晚上,她才赚了15角钱。她拿着这些钱,带着费尽心机在山上采的野蜂蜜,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再次来到商店。她找到大胡子老板说:叔叔,我妈妈真的很需要这顶假发,她病得头发都掉光了。大胡子老板看着她手臂上的伤痕和手上的一把零钱,沉吟了一会儿,遗憾地说:真抱歉,假发已经卖出去了。这女孩一下呆住了,风暴般的愤怒和忧伤充塞了她的心。她没有哭,一言不发地回到了家。

    第二天早晨,小女孩一睁眼,妈妈对她说:孩子,刚才有人送给你一个包裹。小女孩打开包裹一看,上帝呀,正是那顶假发!里面还夹着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你有一颗纯洁的心,孩子,这是给你妈妈的礼物,也是给你的一份礼物。祝你快乐。

    落款署名:圣诞老人。

    1请你认真阅读文章,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2大胡子老板对小女孩说假发已经卖出去了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几个词语来评价一下大胡子老板和小女孩。

    大胡子老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女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发挥你的想象,以对话的形式,描述小女孩和她妈妈收到礼物后的情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圣诞节你最希望让圣诞老人送你什么礼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国外某城市开设了租车自驾游项目,驾车人发动汽车时,车内自动放音装置就会放一段录音:“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你就可以饱览本地的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你到法庭做客;超过80英里,欢迎光顾本地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英里,请君安息吧!”

    (1).对当地规定的驾车最高时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超过100英里   B 不超过80英里   C 不超过60英里 D不超过30英里

    (2).若用简明的语言直截了当地表达录音的内容,在说“阁下,请您”后接续正确的一项是:(   )

    热爱生命   B  驾车慢行饱览美景不要超车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乡亲们对唐东杰布说:“我们要感谢您为民造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他必须这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子练习

    1.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成“被”字句

    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成陈述句)

    3.一大滴松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

    改成

    4.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么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

    改成肯定句

    5.同学们选举他。当选少先队员。(把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审清习作要求,大胆表达吧!)

    题目:感动

    提示:生活中总有让我们内心感动的人或事物,有时母亲头上的一根白发,父亲脸上的一条皱纹,朋友的一声问候,教师的一句安慰,兄弟的一次谦让……都可以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着实动了情。请记下让你感动的一件事、一个人或一个场景。愿你的文章能带我们进入你的真实经历,让我们也感动一回。(字数5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