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朔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看拼音,写词语。

    chā yāng______   biān pào______   duàn liàn______   yán jùn______   chōu yē______

    fěi cuì______   zhēng róng______   cán bào______   zhàn shuǐ______   juān zèng______

  • 2、补全下列成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3、结合语言环境,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盼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吓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空落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箱倒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皎皎河汉女。

    3.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5.阳春布德泽,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 5、根据平时的积累填空。

    (1)将含有“花”的诗句补充完整:①青山绿水,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③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

    (2)俗话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学习也一样,知识在于积累,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

    (3)“___________,孰能无惑?”这启示我们平时要勤学好问,因为学无止境。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外阅读。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②清气:清香的气味。③乾坤:天地。

    1判断对错。

    (1)“不要人夸好颜色”中的“人”指的是王冕。____

    (2)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这两句诗标示的节奏是正确的。____

    2这首诗中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___”。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_________”。

    3写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誓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 )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 7、古诗欣赏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描绘的是( )时候的景色。

    2这首诗描绘的景致,形象鲜明,色彩鲜艳,短短28字描绘出了六种景物,这六种景物是( )( )( )( )( )( )。

    3诗中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其中颜色是( ),声音是( ),动景是( ),静景是( )。

    4根据诗句的内容,可以推知诗人的观察点应该是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题目。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①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②逾:更加。

    【1】发挥想象,描绘“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所展示出来的画面。

    【2】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的情感。“逾”字体现了杜甫诗歌“炼字精到”的特点,它的妙处在于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与理解。

    父亲的难题

    (1)父亲一定有心事。 

    (2)父亲的脸上隐约悬着一个结,即使父亲开心的时候,那个结也躲在父亲的笑容背后,冷不丁探出一下头。 

    (3)父亲是在寻一个人。同学?朋友?亲戚?也许是父亲最初的恋人。我曾经问过母亲,母亲摇了摇头,脸上也挤满了问号。 

    (4)父亲才五十岁,身体却有些不恙。近来父亲的咳嗽好像奔跑的火车,一咳好像要吐出五脏六肺来,脸憋得象三国的红面关公,吐出的痰丝中竟有点点猩红,宛如暮春开败了的桃花。医生说,是肺癌!晚期。 

    (5)我们惊呆了!母亲哭得像个泪人,仿若从淫淫秋雨中穿过,一身的水汽,有雾,沉沉的。父亲的脸却静如止水。 

    (6)父亲依旧在寻寻觅觅。打电话,写信,一向不喜欢上网的父亲竟然叫我帮他弄个QQ号,父亲说,网名就叫差一分钱吧。 

    (7)我扑哧一笑,这个网名也太别扭了吧。我想,父亲的网名应该土得掉渣。 

    (8)入秋。温暖如春。我陪父亲来到老家的一个小镇。青石小街,漏墙花窗,石桥石阶,让我怦然心动。走在长长的巷子,我总忍不住探头聆听,是否有锟饨担的敲梆声。 

    (9)父亲更是有了知根知底的亲切。学校应该就在巷子的尽头了。父亲说。 

    (10)果然,当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完小巷,抬头一望,镇中学就在我们的对面。 

    (11)从父亲的咳嗽中,我隐约看到三十年前,确切地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在这个中学,一个十九岁,身体很瘦弱的孩子,正坐在教室里梦想着跳越“龙门”。这可是农家伢子唯一的独木桥。 

    (12)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不错,可就是有些粗心。孩子嘛,难免。 

    (13)那天,数学老师给了孩子一把1分、2分的硬币,说,这是两毛钱,去帮我买包烟吧。 

    (14)孩子一脸青春地冲出教室,来到供销社,营业员接过钱,一数,说,少一分钱。 

    (15)孩子急了,老师明明在教室说是两毛钱,自己也粗略地数了一下,怎么差一分钱呢?难道是路上丢了?不可能,自己用手紧紧捏着,生怕掉一分钱,短短的几百米,钱都捏出了一层浅浅的汗水。眼泪不知不觉地爬满了整个脸颊。这时,一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掏出一分钱,帮助孩子买下了一包烟。 

    (16)孩子兴冲冲地把烟交给了老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17)正在讲解数学试卷的老师愣了一下,说,你还蛮有本事,少一分钱都能买到烟。 

    (18)孩子呆了,一脸迷惑地望着老师。教室里很寂静。 

    (19)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你买烟时有人帮你出一分钱,是你运气好,碰到了好心人。高考呢,少一分,哪个好心人送你一分哟。孩子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大哭一场! 

    (20)打这件事后,那孩子宛若变了一个人似的——读书非常用功。那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是302分,孩子考了303分,被师范学校录取。 

    (21)当年那个孩子就是父亲。父亲说,我后悔呀,当时连一句感谢的话语都未说。一分钱,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分钱,但当时一个鸡蛋才三分钱呀! 

    (22)父亲一直想当面感谢那位好心人。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三十年了,时光如过眼烟云,但那位卖鸡蛋的好心人,一直驻守在父亲的心中,让父亲无数次膜拜。 

    (23)从古镇回来。秋天一个劲往里走,细雨连绵,寒风四起,冬日悄然逼近。 

    (24)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看来父亲的心结是解不开了。 

    (25)一天,父亲的气色突然好了许多,父亲贴着我的耳朵说,我还有1000元钱,你给那个古镇汇去,帮助那里需要帮助的老人。 

    (26)解铃还得系铃人。父亲终于找到了自我解脱的办法。或许,其中有一个老人就是那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如今应该已是满头华发的老人了吧。 

    (27)我忙赶到邮局把钱汇了过去,当我把汇款回单交给父亲时,父亲的脸上绽出一丝笑容。我清晰地看到,那个悬着心结也悄然溜走了,远远的,未留一点痕迹。

    1给加点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反复寻求探索——____________  

    没有任何成效而回来——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让“我”买烟,却故意少给“我”一分钱,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多次提到父亲的心结,父亲的心结到底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年,那位妇女帮助了“我”,给了我一分钱;几十年后,父亲以千元回报,你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短文(17分)

    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吉尼亚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小霜雪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刺骨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僵硬了。

    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塑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是否让一个老人和您骑一匹马共行?你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

    骑者勒住了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

    当他们走进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进  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你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使你却留住了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了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这儿,结果会是什么?

    老人慢慢的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有更好的美德。老人继续说道我仔细观察几位骑手,立即看出他们没有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状的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是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得到帮助。

    那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   匆忙),所以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说完这些,那名骑手 ——托马斯杰斐逊总统调转马头,踏上了通往白宫的路。

    (1)请把文中不合适的词划去。(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徒劳(   )   舒适( )   同情( )

    (3)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句意不变。(2分)

    老人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有更好的美德。

     

    (4)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描写老人被冻的样子的句子并画上横线。(2分)

    (5)面对这位被冻的老人,骑手是怎样做的?请用波浪线划出(2分)

    (6)老人是怎样分析骑手的眼神的?他为什么等到最后一个骑手才寻求帮

    助?(3分)  

       

    (7)你喜欢文中的骑手吗?他具有怎样的品格?(2分)

       

     

    (8)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1分)

     

     

  • 11、阅读理解

    新奇的钟表

    钟表发展至今,已进入了多功能世界。  

    其中一个品种,是带有录音装置,可以录音一分钟的座钟。家人外出或客人来访,如需留言,可按下按钮就能把话录下来,而不需动笔墨了。“录音电子用表”能录音30秒,能记下朋友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十分方便。  

    预防做噩梦的手表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与钟表厂商合作设计的。戴这种手表睡觉,一旦发生噩梦,就会惊醒。原因挺有趣,一个人入睡后,一般每分钟呼吸大约是十六、七次。如果做了噩梦心跳加快,“惊动”了手表中的小仪器而发生震动,震动的讯号把人惊醒,就可免受骚扰之苦了。  

    日本一家钟表公司研制出一种能显示地球上不同时区35个大城市的标准时间的手触式数字台钟。这种台钟是按世界地图来设计的,钟上有一个小巧玲珑的地球仪,只要用手轻按有感应能力的地球仪的某一时区,钟上的液晶就把该城市的时间显示出来。

    一种专门为航海和登山运动员设计的“救命手表”,是瑞士的新产品。这种手表的特点是有一面反光极好的反光镜。如果运动员在航海或登山时遇难,他的手表与自然光接触,就有极强的光束反射出,救援人员就可凭反射光束找到遇难人的方向,进行救援。

    【1】“家人外出或客人来访”句中“或”不能改为“和”的理由是:_______

    【2】“一般每分钟呼吸大约是十六七次。”句中“一般”不能去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原因挺有趣”句中“有趣”是指________

    【4】划线句子中“只要”一词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

    【5】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

  • 12、阅读运用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画横线的句子主要是对老人_______A.外貌B.动作C.神态)的描写,从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 老人将海鸥训练得很听话。 B. 老人与海鸥十分亲密,配合非常完美。

    C. 海鸥飞得杂乱无章。 D. 海鸥上下翻飞,争抢食物十分激烈。

    3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把句中的改成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话仿佛是两幅画,如果给它们取个题目我们可以取:喂海鸥____________

  • 13、短文二

    一世荫凉

      我渴望着拥有一条美丽的裙子,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是一种奢望。

      第一次穿裙子是在10岁的夏天。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穿上那条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黑裙子是怎样难捺的喜悦,便不顾正午阳光的赤热,风儿一样穿梭于大街小巷。尽管路上没有一个人,只有狗吐着舌头倚在墙角喘息,还有产蝉的聒噪。

      当我大汗淋漓、小脸通红地回到家时,看见母亲弯着腰在菜地里拔草,她顾不得拢一拢掉在额前已被汗水沾住的发丝——母亲精心侍弄这块菜地,指望着用它换来油盐酱醋,连同我们的书杂费用。

      我只是沉浸在拥有了这条裙子的兴奋里。我没有在意母亲的责怪,更没有觉出母亲那疲惫的、佝偻着的身子是怎样的刺目,是怎样的触痛我,这是我后来想到的。

      但很快地,我便没有了当初穿上裙子时的心情。因为同学们穿的都是五颜六色的花裙子,一个个花枝招展,小公主似的。只有我的裙子黑乎乎的,怎么跑,怎么跳,都像个老小人儿,全没有了活泼的气息。同学们的眼光怪怪的,有的指手画脚,有的嗤嗤地笑。我涨红着脸,逃也似的跑回家,把裙子扔在母亲的怀里,不管母亲满脸的惊愕,哭喊着要花裙子。

      母亲抱着裙子的手有些发抖,黑瘦的脸上就有泪水扑簌簌地往下落,裙子也被泪水浸湿了一片。我慌了,母亲从来没有哭过,他一定是生我的气了。我赶忙扑到母亲怀里,央求道:妈,你别哭了,我再也不要花裙子了。母亲搂着我哽咽着说,慧儿,等我把这茬儿菜卖了,妈一定给你做条花裙子。

      那一年,由于贫困,我没能穿上花裙子。那条黑裙子,母亲把它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包袱里,宝贝似的锁了起来。

      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我终于有了一套又一套美丽的裙子,渐渐地就把黑裙子淡忘了,自然,还有黑裙子带给我的不愉快。

      后来,我发现商店的柜台上赫然摆挂着黑色的长裙、短裙,非常引人注目:大街小巷,姑娘们身着黑色裙装居然是那么端庄,那么飘逸。我不禁对黑色偏爱起来,蓦然想起母亲为我缝制的裙子,便求母亲拿出来,母亲不解地看了我一眼,就开了锁,把它找了递给我。我捧着这小小的裙子,觉得它很重很重,难道是沧桑的往事使得它如此沉重吗?

      母亲说,我何尝不想让你穿得漂亮些?那时候家里实在没有一分闲钱。给你做裙子的那块布是你外婆留给我的,看见它我就想起你外婆是怎样一分一厘地攒下了两块钱,买了那块布。奔向你能高兴,却不料你嫌它丑。

      我看着这条给过我短暂快乐,凝结着外婆的汗水,洒满着母亲泪水的裙子,感觉它是那么亲切。我愧对母亲,由于我的无知,无端地伤害了母亲,她本想送给我一个清凉的夏天,我却不加掩饰地把母亲心中的美好掠夺得一干二净。那条裙子在母亲眼里胜过多少绫罗绸缎,她把最珍贵的东西毫不吝惜地给了我,我却幼稚地否定了它的价值。

      如今,这条黑裙子挂在了我的衣橱里。看见它,我便想起那个夏天,母亲在烈日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情景;还有她在灯下一针一线地把母爱注入细密的针脚,为我撑起一世荫凉。

    (一)比较词语,正确选择。5

      希望   渴望 盼望 奢望 期望

    能到九寨沟游玩是我( )已久的事情,今天才如愿以偿。

    对于改变家乡面貌我们满怀( )

    我( )希望长大以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 )祖国早日统一。

    一条美丽的裙子,对于小时候贫穷的我来说是一种( )。

    (二)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捧着裙子,觉得它很重很重,是因为母亲把对外婆的 和对女儿 的缝入了这条裙子中。

    (四)歌颂母爱的名言或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一句: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安恩和奶牛

    [丹麦]约翰尼斯·延森

    ①在瓦尔普峡集市的牲口交易场上,站着一位老妇人和她的奶牛。她牵着那头孤独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也许是太腼腆羞怯,也许是故意要吸引更多的人的注意。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她那瘦骨嶙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周围一片嘈杂喧嚣,马市上马儿嘶鸣,海滩上渔船卸货的在吆喝,马戏班鼓声咚咚,小丑们招摇的高声喊叫。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哦,真是旁若无人,安闲得很。

    ②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翕动着嘴唇不断地反刍。这头奶牛已经上了年纪了,可这是一头很好的牲口,毛色鲜亮,连半根杂毛也没有,可以看得出来,它是出身真正高贵的纯粹良种。当然,要是存心找茬的话,那就是它的臀部和脊梁上长着一溜肉瘤,不过能挑得出的瑕疵也就这么点儿了。它的浑圆的乳房胀得鼓鼓的,软绵绵、毛茸茸地垂在肚皮底下。它那黑白相间的美丽的牛角上点缀着几条环状的花纹。这是一头健壮结实的奶牛,曾经有过所有奶牛都有过的生活经历,它产下了小犊,然而连看它们一眼舔它们一下都没有来得及便被人带走了。这以后便吃着粗粝的草料,心甘情愿地把牛奶奉献出来。

    ③它是一头好母牛,而且显而易见已经成熟到可供屠宰的地步,不久就有人来端详它,用手指摸摸它那刷洗得干干净净的皮毛。

    ④“这头奶牛卖多少钱?”那人问道。他把挑剔的眼光从奶牛身上转到安恩身上,锱铢必较地望着她。安恩自顾自继续打着毛线。“它不是卖的。”她回答说,然后,像是为了表示谦恭,她一只手把毛衣针撂下,使劲地把鼻孔擦个不停。那个男人惶惑起来,踌躇不决地站了半晌;后来终于不得不走了,但他临走时眼光却仍然依恋不舍地盯着这头奶牛。

    ⑤过了不大一会儿工夫,一个精明利落、脸刮得光溜溜的屠夫用他的藤杖敲了敲牛角,又用肥硕的手匆匆摸了摸母牛身上光滑的皮毛。“喂,这头母牛多少钱?”老太婆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现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它不卖的!”听了这话,这个身穿血迹斑驳的罩衫的屠夫扬长而去了。紧跟着又来了一个人,死乞白赖地纠缠着要做成这笔买卖,可是老太婆安恩摇摇头说:“这头奶牛是不卖的。”

    ⑥她就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主顾,这便理所当然地引起大家对她的注意,对她说长道短起来。有个人已经来过一次想买这头牛,遭到了拒绝,现在又折回来,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

    ⑦“那么,它是已经卖了不成?”那人问道。“没有,这头牲口是不卖的。”“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这个男人刨根问底地追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是呀,当然是的喽!”在这头奶牛还是条小牛犊的时候,就是她的了,那是一点都不假的。安恩想,要是同他多说上几句话能够消消他的气的话,那就不妨多同他闲聊一会儿。

    ⑧“难道你站在这里是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天哪,怎么能这么说呢!安恩老太太气愤得说不出话,神色有点慌乱。她收起毛线针,从牛角上解下拴牛的绳索,预备回家去了。在这个时候,她睁大了眼睛,用恳求的眼神看着那个人。

    ⑨“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上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

    1用一句话概括《安恩和奶牛》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这样,真的,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句中连用三个“我们”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一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章第②③段中为什么用了大量笔墨写安恩的奶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④至⑧段,想想看,对于文中写的几次买牛人,安恩分别是怎样的态度?请简要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结尾才揭示出老妇人安恩不卖奶牛的原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主人公是安恩,作者对安恩的描写主要运用哪些描写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安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安恩和奶牛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请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难道不值得赞扬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怎能不努力学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马是跪着的。

    ________

    ②天空出现一匹马。

    ________

  • 17、句子大舞台。(12分)

    (1)藏戏是戴着面具演出。(改为反问句)

       

    (2)爸爸说:我今天很忙,就不接你回家了。(改为转述句)

     

    (3)维吾尔的姑娘漂亮。维吾尔的姑娘能歌善舞。(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缩句:  

    (5)竹楼藏在竹林中。(扩句)

       

    (6)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

    修改病句:  

     

  • 18、按要求写句子。

    1)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形势,这是事实。(把一般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视机里传出雄壮有力的战士们的歌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我们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与表达

    请从以下两个主题中选择其一,自拟题目,完成习作。

    1.小学六年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舍不得的人、特殊的物品,还是有意义的活动……根据想表达的内容,选择记叙故事、写信等适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2.有人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是一本生命的教科书,无论是中国方案、北京速度,还是你身边的感动,或者是自己居家学习的成长……都可以成为这次习作的内容,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