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2.当局者迷,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
4.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为生字注音
璀( ) 璨( )
辑( ) 肆( )
钧( ) 诧( )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偏远的________ 俊俏的________ 深邃的________ 热闹的________
________的姑娘 ________的歌声 ________的舞姿 ________的江水
4、给下面的字加上一部分,组成新字,再组词。
京( )( )( ) 夫 ( )( )( )
( )( )( ) ( )( )( )
卑( )( )( ) 余( )( )( )
( )( )( ) ( )( )( )
5、看拼音写词语。
kǒng jù(_____) qī liáng(_____) jì mò(_____) quē fá(_____) zhà lan(_____) shāo wēi(_____)
6、阅读短文。
十五夜望月
中庭 / 地白 / 树栖(xī qī)鸦 ,冷露无声 / 湿桂花。
今夜 / 月明 / 人尽(jìn jìng)望 ,不知 / 秋思/ 落谁家。
【1】字正腔圆读古诗。(将错误的读音画去)
【2】“十五夜”指的是_______节的夜晚,中国历代有_______的习俗。
【3】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__________这些景物。“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天的景物。
【5】“秋思”是一种清冷、孤寂,思念感怀的情绪,这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可以看出。“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我们很难作出具体的回答,但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有一个人一定是思绪满怀的,他就是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古诗意思完成练习。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尽”的意思是( )
A.尽头。 B.都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
A.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落在了谁的一边?
B.今夜明月皎皎,人人都欢喜地望着,团聚之日又有谁在思念家乡?
【3】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的是诗人思念家乡,而________的这两句诗写的是天下所有人都在望月,他发出了心中的疑问:“不知秋思落谁家?”作者用委婉的语气写出了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8、课内阅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采薇》(节选)选自________。 “薇”指________。
【2】给多音字组词。
行走háng( )xíng( )
载重zǎi( ) zài( )
【3】“依依”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远征的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时间(节选)
①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指的是水。水永远不停地流逝,让孔夫子吃惊兴叹。我的心跳,跳的是时间。
②水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时间却看不见,摸不着,它的流逝你感觉不到,然而确实是在流逝。现在我眼前摆上了座钟,它的秒针一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时间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兴叹呢?
③远古的人大概是很幸福的。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即使能感到时间的流逝,也只在依稀隐约之间。后来,他们聪明了,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把时间称作光阴。再后来,人们的聪明才智更提高了,从古代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到近代人类发明钟表,把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清清楚楚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④其实,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大自然早已把虚无镖缈的时间用具体的东西暗示给了人们。比如用日出日落标志由一天,用月亮的圆缺标志出一月,用四季标志出一年。在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眼中,时间具有另外的意义。他们说,大千世界,人类万物,都生长在时间和空间内,而时间是无头无尾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
⑤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随着座钟秒针的一跳,我自己就长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那么一点点儿,同时也就是向着死亡走近了那么一点点儿。不但我是这样,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儿。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方生方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不可逆转的。
⑥人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我觉得自己是想明白了。现在照样一拾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我觉得这是时间在提醒我,让我知道时间的价值。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字词。
焉:__________________ 虚无缥缈: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中,作者围绕人们感受时间流逝的方法的变化作了措写,请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给下列句子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
②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感受时间的流逝。
③远古的人们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依稀感受时间的流逝。
④发明钟表,把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清清楚楚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3】读下列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在具体细致的描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并完成填空。
(1)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联系上下文,我们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__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不停地流。作者在这里其实是想提醒人们_____________。
(2)人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我觉得自己是想明白了。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情感,写出了自己对时间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选文,你对“时间之流”有什么感触?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
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我在一棵树下站好, 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 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
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 地望着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 。
【1】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并将序号填入文段中横线上。
A.平静 B.幽静 C.庄重 D.隆重
①我在一棵树下站好,______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______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②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______地望着我。
③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______。
【2】文段中的“我”喜欢拉琴吗?从文中哪一处描写可以看出?请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起初的“我”小提琴拉得好吗?联系文段,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文段的理解,以下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
A.“我”发现老人坐在身后的木椅上,感觉很不好意思。
B.“我”蹑手蹑脚走出家门到树林里练习,是因为家人不允许我在家拉琴。
C.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指的是“我”拉琴的技艺实在糟糕,毫无天分可言。
D.文段中对树林的描写是为了衬托作者此刻的心情。
1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定 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能 只好 )不再说什么了。
【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我哪能离开呢?”换一种说法:________。文中用反问句的好处是________。
【3】父亲的这段话写出了父亲( )品质(多选)
A.自以为是
B.忠于革命
C.关心家庭
D.不畏牺牲
E.为革命献身
12、阅读理解。
带刺的朋友(节选)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猬一家子出来散步了!我一撩竹帘,蹦出门外。刺猬们惊慌了,调过头来就要往回跑。我想起手里拿着吃的,赶忙扔过去。兴许它们猜到我就是供应它们食品的人吧,大刺猬不动了,孩子们不跑了,都埋头吃起东西来。
这时我才发现,小刺猬很乖巧,总是跟在爸爸妈妈的身后,怵怵地吃吃停停。大刺猬倒像不认生,噘(juē)着小嘴,瞪着小眼,亲昵地看着孩子,像是说:孩子们,大胆些,他是不会伤害我们的。
爸爸走出屋来乘凉,见我身边围着几只刺猬,先是一愣,随后坐在我的身边,脸上泛起满意的笑。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是我家的大黑狗来了。
我刚站起身,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头,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大黑狗很快调过头去,“昂昂”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黑狗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可不是,等我追上大黑狗一看,大黑狗嘴上正滴着血哩。
“刺猬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甭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回头看看,这几个刺猬又在悠闲自得地吃着我送的东西哩。
【1】连一连。
缓缓地 享受
紧紧地 游着
悠闲自得地 吃吃停停
怵怵地 缩成一团
【2】吃东西的时候小刺猬和大刺猬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分别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刺猬的护身法宝是________,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们就会________。
【4】关于刺猬的歇后语还有很多,请你写出一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我能行。
读书惜时(节选)
人皆有喜好,我只对书情有独钟。只是书买得多了,有时竟不能读完。于是可爱地幻想,等以后退休了,无事可干的时候,再来读这些书,不是也其乐无穷吗?
友人点破我的心事是自欺欺人:书等得了你,只怕你等不得书呢!想想也是,一个人年轻时轻而易举便可以做到的事,为什么一定要推到年老体弱手抖眼花时才做呢?读书是一生的事,但是在我们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时间是用来读书的?
据西方统计学家计算,假定一个人的寿命为100岁的话,那他吃饭、睡觉、工作、娱乐、生病、做家务等会花去92.5年,剩下的7年半,即2737.5天,才是用来读书的时间。而这一点点时间还要时时防备“临时外出、紧急意外事件、没有计划与目标的瞎忙乎”等小偷的窃取。由此可见,人的一生能够用来读书的时间实在是少得可怜了,而这很少的时间如果不是用来读书学习,而是像阔少乱花钞票一样地随便掷掉,岂不是很可惜的事吗?钞票用去了可以再赚取,时间糟蹋了却不能重新来过。泰戈尔说:“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辉。”那么读书便是挖掘与采集这“珍贵宝石”的好方法,而为了获取更多文化知识的宝石,我们是应该珍惜时间好好读书的。否则,我们就有可能成为那个“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人。
(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文中加点的“小偷”指的是_____;“珍贵宝石”指的是___。
【2】友人说“我”自欺欺人是因为____。
【3】选文说明的重点是( )
A.我们用来读书的时间很少,所以应该珍惜时间好好读书。
B.文化知识很宝贵,所以我们要好好读书。
C.我们用于读书的时间太少了,我们要把做其他事情的时间都用在读书上。
D.书买得太多了,我们可以等退休了,无事可干的时候再来读书。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是作者引用的名言,意在劝诫我们珍惜时间读书。请你也写出一句这样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短文一 20
敬重卑微
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如此有秩(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山火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干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人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一)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和词语划掉;在第9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二)选择近义词,在这个词的下面划“——”
尤其(是在 特别 其实) 开拓(开展 开辟 开阔) 决断(决定 决心 坚决)
(三)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句子。
⑴短文共三个问句。第一个是设问句,在文章中起到作用 ,第 自然段是这个设问句的回答。第二个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应为:
第三个也是反问句,请你用“——”把它画下来。
⑵第8自然段中,作者把 比作“一根细小的针”。
⑶文中有一个不是四个字的成语,请你把它找到并抄出来。
(四)读5、6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⑴第5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话与前文“ ”句相照应。用“~~”在这一自然段中画出由文字引起的联想的句子。
⑵第6自然段中,蚂蚁“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体现了蚂蚁 的精神:
(对的画√ 错的画Ⅹ)
体现蚂蚁牺牲的精神 ( )
体现蚂蚁母爱的精神 ( )
体现蚂蚁助人为乐的精神 ( )
(五)回答问题(任选一个问题回答)
⑴ “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话回答)
⑵你最敬重卑微者的哪一点,为什么?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难道英语不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仿写句子。
(1)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_______________。
(2)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星浅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在山林中逮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突然看到了两道及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祈求,更像是对我的蔑视和抗议。(仿写,用上加点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母亲把我拉进她的怀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我能把握住得分的好机会,这次篮球比赛我们就不会输了。(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迅速暗下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第三人称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任选其一作答)
(一)题目“长大了,我多了一份—————— ”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字数300字以内。
(二)星期天你都怎么过的呢?你过得快乐吗?写一写星期天你是怎么度过的。
要求:题目自拟,语言通顺流畅,条理清晰,表达真情实感。300字以内。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