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龙岩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分享学习课文的乐趣。  

    1)读完《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我想到了成语________,寸________”  

    2树多成林________,线多搓绳________”“________不是春,________春满园。这些谚语让我们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  

    3)《赠汪伦》是诗人________写给汪伦的一首送别诗。诗句________潭水深________________汪伦________表达出了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 2、请写出诗句中表示气象的词。

    (1)朝辞白帝彩_____间   (2)北风吹雁_____纷纷

    (3)月落乌啼_____满天   (4)九州生气恃风_____

  • 3、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1.走马观花。

    意思: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愧弗如。

    意思: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声泪俱下。

    意思: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以为然。

    意思: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犹不及。

    意思: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赴汤蹈火。

    意思: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归类。 

    ______     一如___ ___    ______    ______

    狂风___ ___     ______     ______     舍己___ ___

    ___ ___割舍     ______    ______     ___ ___不安

    ①表现人物心理或神态的:________

    ②表现人物品质的:________

    ③表现事物样子的:________

  • 5、句子练习。

    1.这是一个无名的、①没有人居住的荒岛,②到处是乱石野草。③他又冷又饿,心里想: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

    由①联想到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由②联想到的成语是____________,由③联想到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后面的疑问句表明了鲁滨逊_________________

    2.他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脚抓地,尾巴变得粗而短,两耳朝后,嘴里嘶叫着,瞪大的眼睛冒着火星。

    (1)这个句子是对猫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写出了猫_____________状态下的样子。

    (2)请你仿照例句写一种你熟悉的小动物任意一种状态下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

    这句话是对她的________(正面  侧面)描写,从句中可以体会到她________的心情,这种状态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概括。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请用“∕”划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2写出下列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吾:_____ 淡墨痕:_________ 

    夸:_____ 满乾坤:_________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句意:__________

    3诗中表现诗人王冕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

    4“岁寒三友”指的是_________。“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__________

    5历代文人墨客喜欢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节操。请你默写一首课外搜集的描写梅花的古诗。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南望王师又一年。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2诗中描写的“河”指________,“岳”指________

    A.长江  B.黄河 C.黄山  D.华山

    3诗的前两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_____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   ”字则突出了山的 高峻。这一句诗表现了 

    4从第三句的“__________________”看出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从第四句的“_________南望、又一年_________”看出了百姓对和平的渴望。

    5诗中表达作者对苦难百姓的同情和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前两句诗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B.一个“入”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C.诗题点明了时间是秋季的夜晚。

    D.全诗表达了诗人热切盼望朝廷收复失地的心情。

    7末句“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又”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竹石》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诗人以____________,实写________,赞颂的却是______

    2作者用竹子________的特点,来表达自己______的品质。

    3“东西南北风”喻指(  )

    A.各个方向吹来的风。

    B.生活中的各种艰险磨难。

    4“千磨万击还坚劲”表现出(  )

    A.竹子根深蒂固,吹不倒。

    B.诗人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送自卑的孩子一杯酒

    我想送自卑的孩子一杯酒。

    不是红酒,那样的醇厚浓郁会让你原本黯淡的心事发酵;不是鸡尾酒,那种明艳活跃会将你孤单的影子拉得更长;不是辛辣的白酒,那种浓烈太容易触痛你敏感的神经;也不是酸涩的啤酒,那太多的泡沫只是空想,它会让你陷入更加不切实际的幻境。

    我想送给你的酒叫作“贵腐酒”。

    这杯色泽金黄的酒,口味甜美清冽,香气沁心,像桂花、蜂蜜,又像杏或者芒果,请你含一口,让所有的馨香在唇齿间撞击。

    波尔多的9月,深秋的凉风吹落了满园的葡萄叶,成熟的果实缀满枝头,像一颗颗晶莹的紫玛瑙,在秋日的阳光下耀眼夺目。斑驳的阴影里,有些葡萄却显得不那么美丽,它们灰暗、粗糙、干瘪,卑微地瑟缩在枝头,像垂头丧气的孩子。这些葡萄感染了霉菌,一种叫“贵腐霉”的霉菌侵蚀了葡萄的表皮,使得新鲜的汁液蒸发殆尽。它们并没有腐烂,留下的是一粒粒发皱的葡萄。果农看到这些丑陋的葡萄,抱着随意的态度,把它们装进了橡木桶。不曾想,这些被贵腐霉侵蚀了的葡萄竟创造了一个奇迹,它们被酿成了独一无二的珍品。这种色泽金黄,有着独特香气和丰富口感的葡萄酒成了名副其实的液体黄金。

    那些曾在寒冷的深秋,独自瑟缩在枝头的、风干的、发皱的、险些被遗弃的葡萄,正如自卑的孩子,孤独地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你认为自己贫穷、卑微、不美丽,用重重的心事把自己层层裹起,悲悲切切地将自己遗弃。

    你不似红酒高贵典雅,却必须真实,不能勾兑,或许不那么深沉厚重,却唇齿留香,保持本色也是难能可贵;你没有鸡尾酒的鲜艳明丽,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瑰丽的人生;你不似白酒浓郁绵延,必是经历了岁月的积淀,每一步都脚踏实地,唯有将急躁与功利尘封,才能将内心的浮华转化为沁人的香气;你没有啤酒那般洒脱豪迈,但再细微的理想也能发芽,再卑微的人生也会开花,将自卑的心绪暂时收起,年轻的心需要一些泡沫带你沸腾,不要在意短暂的碰撞和散落。

    喝过这杯贵腐酒,你该相信,不是所有的命运都已注定。

    【1】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diàn dìnɡ)    短(zhàn zàn)

    【2】用“ ”画出描写自卑的孩子的特点的句子。

    【3】用“﹏﹏﹏”画出与文章第二自然段相照应的句子。

    【4】对文中“液体黄金”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将黄金融化后变成液体。

    B.说明这种酒非常贵重,如同黄金一般。

    C.自卑的孩子喝了这种酒就会得到改变。

    【5】为什么说“不是所有的命运都已注定”?请结合短文内容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第一次作文

    小学三年级,多了一门作文课。教这门课的是新班主任老师。我记得很清楚,他叫张文彬,40多岁的样子,有着浓厚的、我听不出来究竟是哪里的外地口音。他很严厉,又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站在讲台桌前,挺直的腰板,梳着一头黑黑的头发——他那头发虽然乌亮,却是蓬松着,一根根直戳戳地立着,总使我想起他给我们讲解的“怒发冲冠”这个成语——我们学生都有些怕他。

    第一次上作文课,他没有让我们写作文,带我们看了一场电影,是到长安街上的儿童电影院看的。我到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看的是《上甘岭》。那时,儿童电影院刚刚建好,内外一新。我的票的位子在楼上,一层层椅子由低而高,像布在梯田上的小苗苗。电影一开演,身后放映室的小方泂射出一道白光,从我的肩头射过,像一道银色无声的瀑布。我真想伸手抓一把,也想调皮地站起来,在银幕上能露出个怪样的影子来。尤其让我感到新鲜的是,在每一排座椅下面都安着一个小灯,散发着柔和而有些幽暗的光。可以使迟到的小观众不必担心找不到位子……

    张老师让我们第一次写的作文就是写这次看电影。他说:“你们看到了什么,怎么想的,就怎么写。”我把我所感受到的一切都写了下来。没有想到,第二周作文课讲评时,张老师给全班同学朗读了我的这篇作文。他那浓重的外地口音,我听起来觉得那么亲切。那作文所写的一切,我自己听起来也觉得那么亲切。童年的一颗幼稚而骄傲的心,使我第一次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啊,原来自己写的文章还有着这样的魅力!

    张老师对这篇作文提出表扬,也提出意见。这些,我统统忘记了。但我记得从这以后,我迷上了作文。作文课成了我最盼望上的一门课。而作文讲评时,张老师常常要念我的作文。张老师对我格外器重起来,他常在课下对我说:“多读些课外书!” 我觉得他那一头硬发也不再“怒发冲冠”了,变得柔和了许多。

    【1】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怒发冲冠”的意思是什么?在短文的开头和结尾都用到了这个成一语,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完成填空。

    (1)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来描写了“我”的新班主任张老师。

    (2)张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次作文课,并没有______,而是_________,地点是在_________________

    【3】说一说“我”对张老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写在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___

    【4】张老师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想一想“我”会对张老师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格拉底带着他的学生漫游天南海北,增长自己的见识。通过游历,学生们看到了很多自己以往未曾见识到的东西,增广了见闻,现在他们各个都是满腹经纶。一天,苏格拉底他们到了一片旷野,大家在草地上坐了下来,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现在你们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而且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马上你们就可以从我这里毕业了,作为你们的最后一次考试,我问你们一个问题。苏格拉底问他们:现在我们坐的是什么地方?学生们回答道:旷野。苏格拉底又问:这里长了什么?学生们答曰:草。

    苏格拉底说:是的,这里长满了草,那我要问你们一个问题,让你们想办法,你们会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学生们对于这个问题很诧异,因为他们学的是哲学,而这个问题应该是那些农民就可以解决的吧,这个问题实在是大大出于他们的意料,一直探讨人生奥秘的老师最后一次的考试竟如此简单。 一名学生抢先开口: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用手拔掉即可。另一个学生答道:用镰刀割掉,那样会省力些。第三个学生回答得更为干脆:用火烧更彻底。苏格拉底站了起来,说:那好,现在你们就按各人自己的方法除一片杂草。我们明年再来这里,看看谁的答案更好。

    一年后,三个学生都来了,在他们除草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不过还是参差不齐的长着一些小草在风中摇摆,而另有一块地方,不是他们除草的区域,那里没有杂草,反而旺盛地长着绿油油的麦苗,在那块区域的正前方摆放着厚厚的一摞书,他们凑上去看,那是他们老师的著作,在这摞书的上面还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其实,我们的生活也一样。要除掉你心灵的杂草,就让爱占满你的灵魂。

    【1】给这篇文章取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三个学生除掉杂草的方法分别是什么?苏格拉底的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文中哪句话写得好,用“               ”画出来,说一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心灵有过什么杂草吗?假如有,你想怎么去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积累

    格列佛游记(节选)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

    我想起来,却动弹不得;由于我(恰 洽)好是仰天躺着,这时我发现自己的胳膊和腿都被牢牢地绑在地上;我的头发又长又厚,也被同样地绑着,从腋窝到大腿,我感觉身上也横绑着一些细细的带子。我只能朝上看。太阳开始热起来了,阳光刺痛了我的眼睛。我听到周围一片嘈(cáo)杂声,可我那样躺着,除了天空什么也看不到。

    稍过了一会儿,我觉得有个什么活的东西在我的左腿上蠕()动,轻轻地向前移着,越过我的胸脯,几乎到了我的下巴前。我尽力往下看,竟发现一个身高不足六英寸、手持弓箭、背负箭袋的人!与此同时,我感觉到至少有四十个他的同类随他而来。我大为吃惊,猛吼一声,结果吓得他们全都掉头就跑。后来有人告诉我,他们中有几个因为从我腰部往下跳,竟(迭 跌)伤了。

    但是他们很快又回来了,其中的一个竟敢走到能看得清我整个面孔的地方,举起双手,抬起双眼,一副惊羡的样子,他用尖而清晰的声音高喊:海琴那·德古尔!其他的人也把这几个字重复了几遍,可我那时还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读者可以相信,我一直这么躺着是极不舒服的;最后,我想努力挣脱。

    我(侥 绕)幸挣断了绳子,(拨 拔)出了将我的左臂绑到地上的木钉。我把左臂举到眼前,发现了他们绑缚我的方法。这时我又用力一扯,虽然十分疼痛,却将左边绑着我头发的绳子扯松了一点,这样我才得以稍稍将头转动两英寸光景。但是,我还没来得及将他们捉住,他们就又一次跑掉了。于是就听到他们一阵尖声高喊,喊声过后,我听见其中的一个大叫道:托尔戈·奉纳克!即刻就感觉有一百多支箭射中了我的左臂,像许多针刺一样痛。他们又向空中射了一阵,仿佛我们欧洲人放炮弹一般。我猜想许多箭是落到我的身上了(尽管我并没有感觉到),有些则落在我的脸上,我赶紧用左手去遮挡。这一阵箭雨过去之后,我痛苦地呻吟起来。

    【注释】①英寸:计量单位,一英寸为254厘米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并用“______”画出来。

    【2】通过这段文字,可以确定“我”到了(  )

    A.大人国

    B.小人国

    C.食人国

    【3】根据选文内容,简单描述一下本地人的形象。

    ___________

    【4】设想一下“我”在本地人眼中的样子,以本地人的视角简述选文内容。

    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另起一行

    当搬运工搬完最后一把椅子,我环视了一下空空的屋子,关上了门,也结束了我熟悉的生活。

      坐在北去的列车上,车上旅客很多,大都是些小商贩,浑身脏乎乎的,说话声音像吵架。我厌恶地把脸转向车窗外。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比没钱更不幸的话,那就是曾经有钱。

      坐了一夜的车,没想到我居然顺顺当当地熬过来了。下了车,正要往外走,不知从哪儿冒出个人:“你是王老师的孩子吧?”我说:“我要去王家村的王文利家”。他忙说:“我就是,我就是。”

      大表哥推出一辆自行车,把我的包挂在车把上,一抬脚骑上车,等我坐好他就骑得飞快了。骑了将近一个小时,车子拐进一片散落的房子,他停下来说:到了。虽说才早晨5点多钟,可大嫂已经做好了饭。我进屋洗洗手,上了炕,学着他们的样子也盘腿坐在桌前,窗外不停地传来鸡叫声,我的乡村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吃了饭,我换了条牛仔裤,跟着大哥去田里干活。走在乡村小路上,一身轻装,没有电话、传呼机,也没带钱,这些现代人的生命线在这里派不上用场。乡村的空气甜丝丝的,道边的小草挂着露珠。我抬头望望远处的山峦碧绿的田野,深深地吸口气:这是一个真正的早晨!在城市已经享受不到早晨了,城市只有夜晚。带着满身的疲备和心痛的感觉来到这个偏远的乡村,好像到了世界的边原。仿佛就在昨天,我还陶醉在自己的梦里,为自己就要登上成功的顶锋而兴奋不已。却不知一脚迈进了山谷。

      我坐在田埂上,大表哥把鞋扔在一边,卷起裤子下到田里插秧苗。他左手提一大把苗,右手一次拿几棵往田里一甩,那苗就稳稳地立在田里,没多一会儿就插到田那头。一行苗插完了,他又从头开始插第二行。田里的苗像用尺子量过似的,整整齐齐,高矮、距离均等。我为大表哥感到一丝悲(āi):生活的艰辛使他过早地苍老了。正在胡思乱想,大表哥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插完了一片田,在我旁边坐下,拿起旱烟袋吧嗒吧嗒抽了几口,闷闷地说:“你的事老师在信上说了,你的那个什么公司倒了。想开点,人这辈子不如意的事多着呢,哪能都顺心?”

      我看看大表哥,想说什么,可又想他一个乡下人能明白什么?就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下去。

      “大道理我不懂,我只知道咱老百姓过日子,靠的是这整片田,不能指望哪一株、哪一行苗哇!可插的时候却要一株株、一行行仔细来插。这苗插的时候都一样,可越长越不一样。不是所有的苗都能活,所以隔几天就要修补,多余的拔掉,没活的补上。赶上虫灾什么的可能一行都不能活,就得丢掉它们,另起一行重插。你呀,就当遇到虫害了,你这么年轻,守着田还怕没饭吃?另起一行重新干!”

      大表哥本来不善言谈,他一口气说出这么多话,就不再言语了。我开始心不在焉地听,可听着听着忽然觉得眼前一亮:“另起一行”——一句简单的话就像一串钥匙,帮我打开了挡住我的那扇门。

      我骑着大表哥的自行车,一路风行跑到县城给妈妈打电话,我在电话里冲着妈妈大喊:妈妈,谢谢你让我来这里,等我学会了插秧就回去!

    1找出第五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找出一个反问句,把它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画出描写乡村风光的片段,谈谈逃遁到乡村的,是否洗去了身心的创伤与疲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为大表哥感到一丝悲哀:生活的艰辛使他过早地苍老了。你认为这样想对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在第八段中,大表哥所说的话的含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盲童的

    在少年儿童画展色彩缤纷的画幅中,我看到了一幅没有色彩、线条也极简单的画。那是一幅盲童的画。

      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一条小溪,还有一棵树。寥寥几笔,勾画出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

      从这里走过的人,都会细心地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简单的画,看得这么久。他们不单是看这张画,透过这张画,他们好像触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

    设想一下盲童拿起笔的情形吧:她画一个太阳,那美丽的太阳准是   ,放射出温暖的光芒,照在每个人身上;她画一棵树,准是 ,上面栖留着无数的鸟,唱出悦耳的歌,她好像也听到了它们的合唱;她画一条小溪,准是   ,她曾在溪里洗过手,多么清凉;她画一座小屋,屋里准是 。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景啊。

      可是,她心灵上的色彩,她感觉到的声音,怎么画得出来呢!她是个盲童啊,她只能画这样一幅简单的画,这么疏疏落落的几笔。一个失去视力的孩子,用她那美丽的想象,组成这样一幅和谐的画面,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就从这没有色彩的画幅上,人们看到了她心灵上的色彩;从这线条简单的构图中,人们听到了她感觉到的声音。谁走过这张画前,都会觉得这幅画蕴藏着美好的内容:一个热爱生活的盲童在向你招手;一棵美丽的生命之树在祖国温馨的阳光下生长;一颗坚强的、充满希望的心在对你微笑。

    1 出作者想象盲童画画情形的一段话。1分)

    2)发挥想象,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或句子。(2分)

    3根据第二自然段的描写画一幅画。2分)

    满分5 manfen5.com

    4给短文选择正确的中心思想。在( )里打“√”2分)

    A、盲童的画笔简单,但画出来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 )

    B、歌颂了盲童热爱生活并具有一颗坚强的心、充满希望的心。 ( )

    C、说明盲童的画虽然简单,但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 )

    5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这位盲童说什么?3分)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哨棒被武松赶紧丢在一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天,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把”字句、“被”字句改写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3.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 17、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5分)

    (1)王林的妹妹从电视上看到美国的植物人被拔插管的消息。(缩句)

    (2)李老师对张兰说:“我让你帮我拿的书放到哪里去了?”(改为转述句)

    (3)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改双重否定句)

    (4)流水为话题写一个拟人句、一个比喻句。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句子乐园。

    【1】小守门员敏捷地把球挡回去了。(改为字句)

    【2】杨靖宇难道不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英雄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她现在听课认真。她现在精神焕发,信心十足。(用关联词连接)

    【4】讨论时,同学们发言特别激烈。(修改病句)

    【5】这堂课,王老师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修改病句)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敌人投降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曾有一些事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记忆,请以“心中的珍藏”为题,写一篇不5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