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的老师》作者_____________,当代作家。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_____________,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

    2.本文共写了七件事:A.假怒 B.教舞 C.观察蜜蜂 D.教读诗 E.处理纠纷 F.看写字 G.梦中寻师。其中,表现老师对学生的温柔、慈爱的是_______;写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依恋的是______;写得详细的是_________

  • 2、给加点的字注音。

    ( )     瓷碗( )       ( )     ( )

    奄一息( )   ( )        ( )     ( )

  • 3、《水浒传》中有一个人物,原来是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只因踢得一脚好球,受到皇帝的赏识,没到半年时间,直抬举他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他把持朝政、无恶不作,这个人是_________

  • 4、读拼音,写词语。

    jǔ jué  zhān mào  mián ǎo  shǎ shì  duì wŭ

                   

     

  • 5、积累运用

    1.小明贪玩不爱学习,你会用《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他。

    2.“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句诗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我还知道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外阅读。

    寒食

    陈与义

    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

    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

    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

    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樽。  

    (注)寒食,即寒食节,在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有叫作“寒食节”。

    1联中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成。

    纸上得来

     绝知此事要躬行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学问:

    ②无遗力:

    ③少壮:

    ④工夫:  

    ⑤始:

    ⑥终:

    ⑦浅:

    ⑧绝知:

    ⑨躬行: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3】解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话的意思,并说出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 8、阅读冲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可爱的家乡

    我的家乡大理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这里物产丰富,山清水秀不仅在全州出名,而且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一定名气。

    大理物产十分丰富。苍山上有数不清的树木,是优质的建筑材料;洱海里有各种各样的鱼虾,是广大群众喜爱的食品;坝子里良田万顷,盛产粮食、蔬菜和各类瓜果。家乡的特产大理石更是驰名中外。大理石用途很广,在建筑方面,可以做基石、铺地面、贴墙壁;在工艺方面,可以制成花瓶、屏风和各种精美的观賞品;在文化和生活方面,可以做笔架、观台、杯盘、桌発等。大理石制品十分漂亮:白如玉,洁净无瑕;彩如霞,色泽斑斓;墨绿的、黄的、水纹的,无不晶莹光洁,今人赏心悦目。

    大理的风景十分优美。苍山十九峰,白雪顶,彩云缠腰,山泉清冽,野花争艳,森林都都葱葱,岩崖千姿百态,吸引着无数游客来攀登观赏。三百里洱海波光浩荡,蓝的水衬着洁白的帆,如诗如画。夜晚,明月高荘,光照洱海,潮面上的白波闪闪烁烁,仿佛游龙的银鳞;近处渡火点点,笑语声声,此情此景让人辨不清是在人间还是在仙境!

    家乡的山山水水是如此富饶美丽,我怎能不热爱自己的家乡?

    1文中大量运用了描写景色的四字词语,如:彩云缠腰,山泉清冽……除文中所用的词语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景色的四字词语?请写出来。(至少写出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

    这个比喻句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大理 石的用途。

    (2)文章描写大理的优美风景,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 两处景物,给人一种___________ 的感觉。

    (3)文章结尾处用了一个反问句,请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这个反问句作为文章的结尾,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首尾两段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理解

    北京的春节(节选)

    ①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②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 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③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文中画“______”的①句子在文段中的作用是___,选文第一自然段是按照___的结构来描写的。

    2阅读文中画线句,文中画“      ”的②句子说明了元宵节时灯的______,画“      ”的③句子说明了灯的______

    A.种类多 B.数量多

    3对于老舍着力描写元宵节的灯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B.突出元宵节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C.说明他小时候家庭条件优越。

    D.烘托出元宵节的欢乐气氛。

  • 11、正太郎决定给饿着肚子的老狐狸投送食物。每逢家里做过油肉、炸豆腐什么的,他就留下一些,扔到地板下面;还每天把一杯牛奶倒在地板下面那只破碗里。过了一个月,老狐狸和正太郎熟悉了,有时家里没有别人,正太郎的屋门就会轻轻响一声,两只狐狸从门缝里挤进来,舔正太郎的手,轻松自在地在屋里慢腾腾地踱来踱去。小狐狸见到正太郎时,也会用它那粗糙的粉红色的舌头柔和地舔他的手

    老狐狸一直没有忘记救出小狐狸的事。渐渐地,木桩被啃得很细了。老狐狸用自己的力量,把小狐狸救出来的时候,该是多么欢喜呀!正太郎一想到这些,泪水就不由得涌上眼眶。

    1把第一段分为两层,写出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太郎一想到这些,泪水就不由得涌上眼眶”。

    这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太郎一想到这些,泪水就不由得涌上眼眶”。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画横线的句子,可以看到狐狸对正太郎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片槐树叶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园的泥土哪。

    故园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1一片普通的槐树叶,在作者看来却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精心保存,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诗中看,诗人的愿望是什么?请用原诗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是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请你说说什么是又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认真听老师读短文两遍,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春天是什么

      如果有人问:“春天是怎样的?”有人会说“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是的,世界千变万化,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是对每个人来说,答案只有一个。那么,哪个才是你心中的答案呢?

      我来到南方的城市,天空阴阴的,大朵大朵棉絮般的云无端哭了一整天,空气中包含着新鲜湿润的泥土气息与青草芳香。街道是湿的,墙壁也是湿的,行人是湿的。然而树梢上、墙角处、池塘里,满是逼眼而来的新鲜的绿,使阴雨连绵的日子平添了一份绿油油的生机。南方的人们说:“春天是湿漉漉的绿。”

      我又来到北国小镇,三月春光明艳,积雪被涌动的春意闹得忍不住扑哧一笑,笑成了满山的杜鹃,淙淙的春水。在融融的春日映衬下,天空蓝得像宝石,树绿得犹如碧玉,水清得犹如明镜。北方的人们说:“春天是明丽的颜色。”

      可是,春天一定还不只是这样的,我固执地继续寻找。

      于是在孤儿院里,我看到了失去父母的孩子们,他们的小脸像一朵朵花。他们有的在院子里捉迷藏,有的蹑手蹑脚去捉一只美丽的蝴蝶,有的偎依在阿姨的怀里,如同在父母的怀里一般撒娇。

      在老人院里,我看到了满头银发的老爷爷、老奶奶们在打太极拳,身手矫健不亚于少年。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们涌进来,立刻把老爷爷、老奶奶们淹没在欢乐的海洋里,听着那一声比一声清脆的“爷爷”“奶奶”,看着那一双比一双明亮的眼睛,老人们的心里、眼里、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

      我还看到街上的一个小学生搀扶着老人过马路;一群年轻人快乐地哼着歌打扫街道;教室里同学们认真而急切地听着老师的教诲;放学后同学们互不相让地争论,直到最后一抹余辉含笑洒在我们身上……

      我找到了春天。

    1结合短文内容回答,在心目中,春天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儿院的孩子们、老人院的爷爷奶奶们拥有春天,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春光的古诗词,除了短文开头提到的之外,还有很多。由春天是湿漉漉的绿你想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春天是明丽的颜色你想到的是___________

  • 14、课外新视野。

    _____

    每逢五月,石榴就开始开花结果。

    儿时,母亲没有好东西给我吃,便在树上摘下熟透的石榴用手掰开,破裂的石榴皮渗出苦涩的黄水,黄水流过,里面便露出亮晶晶的籽儿,清香甘甜。我不喜欢吃那个,在我看来,自己家树上结满了石榴并不稀罕。我常会当着母亲的面,把那些籽儿洒在地上,并用脚使劲跺碎,浓厚的汁液沾满我光裸的双脚,脚上常被石榴皮上的黄水儿染成难看的黄色。我恨那种颜色,认为是它将我们的童年弄得没有滋味,在那样的岁月我思念的是糖块儿,香喷喷的点心。石榴在我看来是最廉价的食品,母亲不过是心疼那几毛钱,不过是想哄着我不要闹,越是这样,我越是仇恨着石榴,希望它身上长虫,永远不要结出那种我不喜爱的东西。只是,不管我如何痛恨,它还是旺盛地结出果子,在向着太阳的一面挑战似的向我展示着那玛瑙一样的姿态。母亲总是小心地摘下来放在篮筐里,找个僻静的地方吊挂起来。偶尔会在我吵闹的时候拿出一个,或是递给邻家的小孩。她把那些剥开的石榴皮攒起来,像收藏宝贝一样。记忆中母亲把所有我认为无用的东西看作宝贝,连干巴巴的石榴皮都不放过。

    入秋,母亲把石榴皮晒干,说能入药。她常将皮煎成水分期给我们服用,并不细说它的妙处,但我却是村子里感冒次数最少,也没有得过蛔虫病的孩子。究其原因,乡医说要归功于母亲熬制的“苦水”。后来不少的母亲到我家寻找妙方,母亲递给她们一些干巴巴的石榴皮,并详细说明用法儿。虽说我也会偶尔佩服母亲,但在那时,我并不了解她育儿的苦心。

    而经过了时光的磨砺,我逐渐发现,母亲竟很像干瘪的石榴皮,她的脸越来越被那种黄色包裹起来,紧巴巴地糊在岁月犁过的地方,失去了往日的光华。而我们,却在它的包裹下,晶莹透明,红润滋养,洋溢着青春的色泽,透彻着生命的光彩。在我们一个一个东张西望地被世界的温暖拥抱起来,被那热切的阳光锤炼得更加美丽饱满,那干瘪的老石榴皮却随着光阴老去。在人们对着石榴籽儿赞不绝口时,再也没有人提起它的包容,豁达,慈爱。若是没有它的无私滋养,怎么会有那些美丽绽放在世界上。我从没有感谢过母亲为我剥开石榴,也从未认真地回顾她低垂的眼帘。我记着有过这么一幅画面,面对我的吵闹,母亲无声地拾起那散落在桌边的石榴籽儿,再放在石榴皮内默默地裹起来。她手上的黄水一滴一滴在落下来,像是沾满心酸的泪水,我们正是在那苦涩的黄水中健康地成长起来,它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智慧,反倒使我们更加聪明丽质。

    至此,我才知应该感谢母亲,感谢她石榴一样的滋养与胸怀,而母亲却已不在了。

    1根据文章内容,给短文取个题目:___________

    2默读第一处画线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母亲见“我” 这样会怎样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读第二处画线句子,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榴皮有什么功效?作者为什么把母亲比作石榴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有没有话想对自己的妈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丢失手表的我在附近的几栋教学楼白墙上最醒目的位置贴了几张寻物启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句子训练。

    (1)我们积极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的要求。(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

    (2)爸爸对小明说:“今天你跟我去奶奶家一趟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

    (3)听了这话,他愤怒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

  • 17、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敌人杀害了李大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做好了八宝粥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完了那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句子百花园。

    1.仿照例句的句式所用的修辞手法,仍以为开头写两个句子。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前进。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 ;她

    2.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改成反问句)

    3.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缩句)

    4.孔雀的羽毛多么漂亮啊!(改成拟人句)

    5.晚霞映红了天空。(改成比喻句)

     

     

     

  • 19、给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玛丽号剖开了一个大口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大虫大吼一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瓦蓝瓦蓝的天空飘着一朵朵美丽的白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样的美景,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走过童年,同学们不知不觉学会了许多,学会了骑自行车、学会了画画、学会了干活、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感恩、学会尊重……在即将离开小学校园的时候回忆一下,这些是怎样学会的,感受知何,请你选择一件事写出来。注意把题目补充完整,把经过写具体,写出真实情感。

    题目:我学会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