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词语。
美不胜收 不 不 不
铺天盖地 天 天 天
别无所求 无 无 不
2、课文综合回顾。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作者_____回忆父亲_____所写的文章。文章按照_____顺序,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间段发生的事,歌颂了革命先烈_____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_____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革命精神的_____和对父亲深深的__________。
3、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句子意思选词填空。
(______)(______)斑斓 琳琅(______)(______) 转瞬(______)(______)
枝繁(______)(______) 朝夕(______)(______) 地久(______)(______)
(1)同学们的优秀作业、获奖作文等(_________),张挂、摆放在槐树的四周。
(2)六年的光阴,(_________)。
(3)在(_________)中,我们一道成长。
4、请把以下带“雨”字的四个成语补充完整。
雨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雨 | ____ | ___ |
____ | ____ | 雨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雨 |
5、把词语补充完整。
有(____)必(____) 不(____)劳(____) 生机(____)(____)
温(____)尔(____) (____)绎(____)绝 莫(____)(____)妙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七律 长征》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根据注音书写词语
wēi yí________ páng bó________
【2】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4、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3】翻译“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
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
云崖——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8】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8、阅读理解。
【1】上图是一首刻在茶壶上的“循环回文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从诗中任何一个字起,顺读或逆读均可读成五言绝句,所以这是一首“循环回文诗”
B.因为此诗文字排列成首尾连接的圆环状,看不出开头在哪,所以它是“循环回文诗”
C.从“迷”字开始顺读,可得五绝一首: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
D.从“飞”字开始逆读,可得五绝一首: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
【2】这首诗异常绝妙,正文虽只有20个字,却能够通过不同的读法,得到正读、逆读各_____首五言绝句,共计_____首诗。横线上填的数字是( )。
A.1 2
B.10 20
C.20 40
D.40 80
【3】请任意写出一首由此诗逆读所得的五言绝句。(上述例子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首循环回文诗,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童年(冰心)
有一次母亲关我在屋里,叫我认字,我却挣扎着要出去。父亲便在外面,用马鞭子重重地敲着堂屋的桌子,吓唬我。可是从未打到我的头上的马鞭子,也从未把我爱跑的癖气吓唬回去……
我常常跑到营门口去和站岗的练勇谈话。他们不像兵舰上的水兵那样穿白色军装。他们的军装是蓝布包头,身上穿的也是蓝色衣裤,胸前有白线绣的“海军练勇”字样。当我跟着父亲走到营门口,他们举枪立正之后,父亲进去了就挥手叫我回去。我等父亲走远了,却拉那位练勇蹲了下来,一面摸他的枪,一面问:“你也打过海战吧?”他摇头说:“没有。”我说:“我父亲就打过,可是他打输了!”他站了起来,扛起枪,用手拍着枪托子,说:“我知道,你父亲打仗的时候,我还没当兵呢。你等着,总有一天你的父亲还会带我们去打仗,我们一定要打个胜仗,你信不信?”这几句带着很浓厚山东口音的誓言,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着!
回想起来,住在海军练营旁边的时候,是我在烟台八年之中,离海最近的一段。写到这里,我觉得我渐渐地进入了角色!这营房、旗台、炮台、码头,和周围的海边山上,是我童年初期活动的舞台。
【1】两个“从未”说明( )
A.爸爸喜欢用马鞭子敲打桌子
B.说明爸爸一直以来只是吓唬我,并不是真的要打我,表现了爸爸对“我”的疼爱
【2】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动词说明练勇充满信心;从他的话中,我感受到了______。
【3】“舞台”在文中指的是______。作者把它们称作“舞台”,是因为____________
【4】作者通过写自己在海军练营时候的往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10、
挫折是一种有益的收获
挫折,意味着失败、失利,人们对它无不厌恶。然而,挫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种种的失败或失利。例如,升学、事业、爱情等等,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遭遇到一些挫折。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追求和愿望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就可实现的,在实现目标个愿望的过程中每每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只不过有的人遭遇挫折不自馁、不退缩;有的遭遇挫折不能自拔,心灰意冷,一蹶不振。
挫折,会使你走向成熟。这是因为通过挫折,会使你看清天不都是蓝的,云不都是白的;会使你发现患难之时见真情......
生活中,成功与挫折并在。要心存希望,便不能拒绝挫折。这就像我们既然接受了生,便不能回避生命尽头的死一样。因此,人不能因为迟早要死便丧失生的勇气,也不能因为有挫折而放弃对希望的追求。只有经历了挫折,才能懂得怎样面对挫折,怎样避免或减少挫折;才能勇敢地闯过生活一个又一个挫折。为了生活,为了更美好的人生,我们应该心平气静地随时容纳挫折。因为,挫折也是一种有益的收获。
(1)给文章加一个题目,并用文中的话语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说:"挫折并不可怕,挫折并不都是坏事。",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举出两个"直面挫折"的例子或名句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此后不久,在爸爸出差归来的前一个晚上,妈妈得急病住进了医院。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1】给划线的字写出正确的读音。
出差(_____) 得急病(_____) 答应(_____) 直奔(_____)
【2】从画线的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片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________等候着。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妈妈________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心疼地 伤心地 耐心地 着急地
①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________等候着。
②妈妈________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庆龄“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用“________”画出来。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庆龄还是小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们去参观
暑假里,刘艺所在的小队组织假日小队活动到博物馆去参观。
[参观注意事项]
1.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每周一闭馆(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
冬季:8:30—12:00(11:30停止入场) 14:00-17:30(17:00停止入场)
夏季:8:30-12:00(11:30停止入场) 15:00—18:30(18:00停止入场)
2.请将背(挎)包存入寄存处;
3.展厅内请勿吸烟,请勿大声喧哗,请勿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
4.请勿在展厅内使用闪光灯。
地址:天海市文化中路125号 电话:021-8898332 票价:免费
【1】阅读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同学们参观的博物馆是“天海市历史博物馆”。( )
(2)刘艺和同学们约好在周六下午去参观,博物馆是开放的。( )
(3)大家进了展厅内才发现刘艺忘了存包,同学们大声喊她去寄包。( )
(4)赵海听说闪光灯对展品有伤害,就提议在展厅角落开闪光灯拍合照。( )
(5)妈妈找刘艺有事,赶到博物馆时已是17:10,被告知不能入内。( )
【2】出发前一天,刘艺忘记了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了确认一下,她应该拨打什么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艺和同学们出发时,准备用导航寻路,他们该在搜索地址栏上填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课文片断,完成后面的题目。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床的时候,小屋里射出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A.( )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换时,他以从遮换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B.( )地从我身上( )过,从我脚边( )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过了。
【1】这段文字出自《匆匆》一文,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
【2】回忆原文,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词。
【3】细细品味上面这段文字,你能够从中体会到时间的哪些特点?再联系A、B两处所填的词的特点另写两个类似的词语。
【4】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仿照画线句子另写一个有关时间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绿叶和野花不是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不是每人都想找到一种新奇少见的叶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按要求写句子。
(1)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东西。”(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你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按照合理的顺序组成一个通顺的句子。
(1)挫折和失败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
(2)挫折和失败会给人带来痛苦。
(3)挫折和失败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成反问句。
小孩掉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句意不变。
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题
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一件一件地在头脑中回放,请同学们仔细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中自己最难忘的家乡美食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简要说说它的制作过程。要结合自己的具体事例来写,语句要生动形象,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