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字组词。
悲(________) 申(________) 陨(________) 概(________) 岷(________)
辈(________) 审(________) 损(________) 慨(________) 泯(________)
泛(________) 钮(________) 垂(________) 脉(________) 锦(________)
眨(________) 羞(________) 锤(________) 泳(________) 棉(________)
2、给下面的生字组词。
秒__________________
怜__________________
拨____________________
拒___________________
怖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一比,组词语。
划(_________) 折(_________) 从(_________) 舟(_________)
找(_________) 断(_________) 众(_________) 船(_________)
海(_______) 斗(_______) 荷(_______) 冈(_______)
梅(_______) 头(_______) 河(_______) 同(_______)
4、古诗文默写。
(1)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_。(韩翃《寒食》)
(2)______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看着皎洁的明月,他不自觉地吟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以期待阖家团圆。
(4)老师经常用《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劝勉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不要老来空悲叹。
5、阅读下面文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为文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jiāng( )般的激流中。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shì( )架桥,为民造福。他组建第一个藏戏班子,劝人行善积德。随着____________(雄浑 雄壮)的歌声响彻( )雪山旷野,_______________(朴素 朴实)敦( )厚的人们,出钱出力,跟着他们共同修桥。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节选)
何其芳
我的歌呵,
你飞吧,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
【1】题目中“歌唱”的意思是( )。
A.唱歌
B.赞美
【2】诗人为什么希望“我的歌”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
A.我的歌很好听。
B.我歌唱的是早晨。
C.为了使“少男少女们”得到鼓舞。
【3】下面对诗歌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想象不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
B.第一节作者把“快乐或好的思想”想象成声音、微风、阳光。“微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阳光”给人一种春和日丽的欣慰之感。
C.这首诗通过对少男少女们热情歌唱,勉励广大的青少年们,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永葆青春活力。
【4】读完这首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着写出两个,并说说他们之间的相似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______,是由兰芽、溪水、_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构成的。
【2】黄鸡的本意是____________,诗中是指____________。
【3】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山林寂静。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著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所积累的古诗词的名句中,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意思相反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语段阅读。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秘密、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居然 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用“√”画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2】下面对“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这句俗语形象地说明了遇到问题要不断地请教,直到别人讲解清楚为止。
B.这句俗语形象地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
【3】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三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科学并不_______,真理并不_______。
【4】从事科学研究的要求: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
10、船过三峡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dǒu qiào( )。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三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山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丽极了!这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浪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多美的神女峰,多shàn liánɡ( )的姑娘!我们的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的( )里。
【2】这篇文章第_____、______、______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都有采用了__________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三是_______(用两个字概括)。
【3】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4】文中的二至四段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些比喻句分别把山比作_____、______、_______;把水比作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船。
【5】“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该用__________的语气读。
11、(一)课内阅读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开凿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个话题说的?请用__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词语。(只划一个)
(2)文中加点的句子和它后面的句子的关系是( )
(3)认真默读第一句话,把你从中获取的信息写在下面。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京张铁路,要开凿很多隧道,作者只选写了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情况。从中你学到了( )写作方法。
1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个观点写的?用“________”画出来。
【2】按照课文内容把“_____”处补充完整。填写的这句话是________说的,意思是_________。这是利用_________的方法来说明观点的。
A.举例子 B.引用 C.对比
【3】这段话第三句还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说明观点。
13、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看俄罗斯马戏团演出,正在看空中飞人的时候,主持人突然宣布:“主角为了答谢观众,将特别表演三十公尺高的凌空飞跃,这个动作太困难了,不一定会成功。”满场六千观众屏息以待,连原来喧腾的音乐也静止了。空中飞人凌空飞跃,突然一个闪失,从高空笔直地落了下来。
哗!
观众
“为了不辜负观众的期待,我们的主角愿意再试一次。”主持人说。观众意外惊喜,全拍红了巴掌,再度屏息,等待。
空中飞人再次凌空飞跃,姿势美如一只巨鹰,精准地落在三十公尺外的秋千上。
全场响起如雷的掌声,音乐配的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英雄落在安全网上,翻了一圈,以最璀璨的微笑,迎接观众的掌声。
失败,使成功显得更珍贵。有过失败的成功更值得喝彩与鼓掌。
我们在实际的人生中亦是如此,许多屏息以待,只等到了失败。生命也像是在凌空飞跃,在危险中锻炼了勇气,在失败中确立了坚强。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短文写了这样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进行想象,在文中“ ”上写出观众的反应。
【4】观众“全拍红了巴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场响起如雷的掌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描写空中飞人表演的一个句子。
【6】我们都有过从失败走向成功的经历,请你简要介绍自己的一次经历,并写出真实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秋,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戛然而止( ) 硕果( ) 伴和( ) 步履( ) 雕琢( )
【2】把文中画 “ ______”的句子改陈述句。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 ),夏天的特点是( ),冬天的特点是( ),秋天的特点是( )、( )、( )。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作了( )、( )、( )。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句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①今天,人民子弟兵非把这段溃口堵上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来的中学生个子都很高。(改变词序变为意思不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的李华同学被评为“道德小富翁”的光荣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了解了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回家,凡卡只好给爷爷写信,诉说学徒生活的痛苦。(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成双重否定句。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下的每一块土地都被洪水淹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应该知道这件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虹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2.小雪对小明说;“明天我去你家一起写作业。”(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3.李松说,他做作业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4.贝贝说,她家养的小花狗很通人性。(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不会忘记几年来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世界的问题,问题无所不在,它是那样的复杂而又神秘:疾病、生命、战争、自然、宇宙……它又是那样的现实与贴近:学习的问题、生活的问题、交往的问题、情感的问题、前途的问题……
在十余年的生活经历中,你最想倾诉的是什么问题?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字数300字以内;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