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句子,按要求填空。
中国的象牙雕刻举世闻名。
查划线的字 | 部首 | 字音 | 应取得解释(在序号上面画“√”) |
举世闻名 | _______ | ____ | ①举动②往上托,往上伸③推选、选举④提出⑤全。 |
2、补充诗句。
(1)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鸟宿池边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5)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朱门酒肉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1.全体立正___
2.____这孩子的嘴多巧___李阿姨说___
3.____冬冬___王老师来了___冬冬的妈妈说___还不快给王老师倒杯水___
4.这回翻山使部队养成了一种新的习惯___那就是用脸盆___饭盒子___茶缸煮饭___煮东西吃___
5.她问我们饿了没有___这一问正中了我们的心思___
4、背诵与积累。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____________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____________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____________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忽如一夜____________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____________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
6.____________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紧张----- (______) 勇敢------ (______) 难受------(______)
膨胀-----(______) 激烈------ (______) 热闹------(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出塞(其一)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唐]王昌龄 [唐]卢纶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①但使:只要。 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③平明:天刚亮的时候。④白羽:指箭。 ⑤没:陷入。
【1】请为加点的“将”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飞将(jiāng jiàng) 将军(jiāng jiàng)
【2】诗中的“飞将”和“将军”指的是同一个人,他是( )
A.霍去病 B.李广 C.薛仁贵 D.卫青
【3】请分别写出每首诗最后两句的诗意。
《出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昌龄感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与“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有什么联系?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句你积累的边塞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学问: 。
②无遗力: 。
③少壮: 。
④工夫: 。
⑤始: 。
⑥终: 。
⑦浅: 。
⑧绝知: 。
⑨躬行: 。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3】解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话的意思,并说出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
8、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长 相 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两首诗词都写到“枫叶”,两者借助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请简要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李煜《长相思》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两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
“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吓得不知怎么办好。________
②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________
③像钢铁铸成的。________
④山势直立高耸的样子,形容船长站在那直直的一动不动。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派遣——________ 片刻——________
沉没——________ 好像——________
【3】“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为什么用“奔”不用“跑”?
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描写哈尔威船长镇定指挥、临危不惧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骑鹅旅行记》片段,完成练习。
男孩子觉得他来到了冰天雪地的荒原,他心情苦恼,真想号啕大哭一场。
他肚子咕噜咕噜饿得很,已经有整整一天没有吃东西了。可是到哪儿去找吃的呢?
现在刚刚是三月,地上或者树上都还没有长出一些可以吃的东西来。
唉,他到哪里去寻找食物呢?有谁会给他房子住呢?有谁会为他铺床叠被呢?有谁来让他在火炉旁边取暖呢?又有谁来保护他不受野兽伤害呢?
太阳早已隐没,湖面上吹来一股寒气,夜幕自天而降,恐惧和不安也随着黄昏悄悄地来到。大森林里开始发出淅淅沥沥的响声。
男孩子在空中遨游时的那种兴高采烈的喜悦已经消失殆尽。他惶惶不安地环视他的那些旅伴,除了他们之外他是无依无靠的了。
这时候,他看到那只大雄鹅的境况比自己还要糟糕。他一直趴在原来降落的地方,样子像是马上就要断气一样,他的颈脖无力地瘫在地上,双眼紧闭着,他的呼吸只有一丝细如游丝的气息。
“亲爱的大雄鹅,”男孩子说道,“试试看去喝喝水吧!这里离湖边只有两步路。”
可是大雄鹅一动也不动。
男孩子过去对动物都很残忍,对这只雄鹅也是如此。此时此刻他却只觉得雄鹅是他唯一的依靠,他害怕得要命,弄不好会失掉雄鹅。他赶紧动手推他、拉他,设法把他弄到水边去。雄鹅又大又重,男孩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推到水边。
雄鹅把脑袋钻进了湖里,他在泥浆里一动不动地躺了半晌,不久之后就把嘴巴伸出来,抖掉眼睛上的水珠,呼哧呼哧地呼吸起来,后来元气恢复过来了,他昂然在芦苇和蒲草之间游戈起来。
大雁们比他先到了湖面上。他们降落到地面上后,既不照料雄鹅,也不管鹅背上驮的那个人,而是扎着猛子钻进水里。他们游了泳,刷洗了羽毛,现在正在吮啜那些半腐烂的水浮莲和水草。
那只白雄鹅交上好运气,一眼瞅见了水里有条小鲈鱼。他一下子把他啄住,游到岸边,把他放在男孩子面前。
“这是送给你的,谢谢你帮我下到水里。”他说道。
在这整整一天的时间里,男孩子第一次听到亲切的话。他那么高兴,真想伸出双臂紧紧地拥抱住雄鹅的颈脖,但是他没有敢这样冒失。他也很高兴能够吃到那个礼物来解解他的饥饿,开头他觉得他一定吃不下生鱼的,可是饥饿逼得他想尝尝鲜了。
他朝身上摸了摸,看看小刀带在身边没有。幸好小刀倒是随身带着,拴在裤子的纽扣上。不用说,那把小刀也变得很小、很小了,只有火柴杆那样长短。行呀,就凭着这把小刀把鱼鳞刮干净,把内脏挖出来。不消多少时间,他就把那条鱼吃光了。
男孩子吃饱之后却不好意思起来,因为他居然能够生吞活剥地吃东西了。“唉,看样子我已经不再是个人,而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妖精啦。”他暗自思忖道。
【1】从文中找出下面意思对应的四字词语,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冰雪漫天盖地。( )
(2)心中惊慌害怕,十分不安。( )
【2】读第四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片段,你对尼尔斯的看法是否有了改变呢?请结合课文《骑鹅旅行记(节选)》,写一写,并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名著片段,完成练习。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zhù)筷子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爬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得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荼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的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这段话选自______(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作品)
【2】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这段话写的是 的场面。
A.刘姥姥进大观园 B.贾母请刘姥姥吃饭 C.林黛玉进大观园
【3】这段话写了许多人,有名字的就有___________个。
【4】众人为什么“先是一怔”,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里是写 和 有意拿 取乐,目的是为了讨好 ,让大家开开心。
【6】这段话着重写了 、 、 、 、 、 、 、 这些人笑的情形。
12、阅读
感恩的习惯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们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能不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 这么薄的东西 能比羊毛衫暖和 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未曾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第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悟得: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rú)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谢师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1】用“_____”画出括号里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暑假( jià jiǎ ) 撒 ( sǎ sā )娇
这么薄( báo bó ) 暖和( hé huo )
【2】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A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得影响。 (_____________)
B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心里很坦然。 (_____________)
【3】选择:“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A. 亲人之间,也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而不感恩。
B. 亲人之间,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不必感恩。
【4】“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原文第四自然段中 , “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 这么薄的东西 能比羊毛衫暖和” 这段话加上标点。
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 这么薄的东西 能比羊毛衫暖和
【6】“啊,感恩之习竟如此神奇!”你认为它神奇在哪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请你以“感恩”为内容,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你参加以“传统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
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視.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正文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根据材料一、二、三提供的信息,写出两条你探究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画线句子仿写。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认真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坚持阅读
文·王蒙(节选自《文化掂量》)
在人们日益以触屏浏览取代苦读攻读的今天,我们还有没有深度的与认真的阅读呢?通过手机什么都知道了,这种情况下还能有头脑的独立思考吗?
而我自己呢,不能忘记九岁时候到“民众教育馆”借阅雨果《悲惨世界》的情景:我沉浸在以德报怨的主教对冉阿让的灵魂冲击里,我相信着,人们本来应该有多么好。
不能忘记十来岁时我对于《大学》《孝经》《唐诗三百首》《苏辛词》等的狂热阅读与高声朗读背诵,那也是一种体验:人可以变得更雅训,道理可以变成人格,规范可以变成尊严与骄傲。
不能忘记十一二岁时从地下党员那里借来的华岗著《社会发展史纲》、艾思奇著《大众哲学》,新知书店的社会科学丛书:杜民著《论社会主义革命》、黄炎培的《延安归来》、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那是吹开雾霾的强风,读了这些书,像是吃饱添了力气,像是冲浪登上了波峰。
不能忘记十八九岁时对于中外文学经典的沉潜:鲁迅使我严峻,巴金使我燃烧,托尔斯泰使我赞美,歌德使我敬佩,契诃夫使我温柔忧郁,法捷耶夫使我敬仰感叹……而在艰难的时刻,是狄更斯陪伴了我,使我知道人必须经受风雨雷电、惊涛骇浪。
读书使我充实,阅读使我开阔,阅读使我成长,阅读使我聪明而且坚强,阅读使我绝处逢生,阅读使我在困惑中保持快乐地前进。
书与生活可以互证、可以互补、可以互见。就是说,通过读书,我看出生活是怎么回事;通过生活,我看出书是怎么回事。
获得信息越是便捷、舒适、海量化,越要认真读书,读费脑筋的书。用脑筋读书,而绝对不只是随大流、随趣味、得意于精通八卦,夸夸其谈,最后变成聪明的、万事通型的白痴。
坚持阅读,受益无穷。在触屏时代,不要做网络的奴隶。
【1】文中画“ ”的句子使用了什么句式?不改变句意换一种说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沉浸:______________ 骄傲:____________
【3】用“﹏﹏﹏”标出本文的中心句,简要说明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的?
① ② ③
【4】如何应对网络触屏时代碎片化浏览?用“ ”在文中标出。
【5】介绍自己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并说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再现了许多中外著名作家,选择其中一位,说说你了解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说:“两周前我就让人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钥匙在我这里。”(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放学的路上,一个人向家里走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茉莉花的花蕾托着淡紫色的花苞。(缩句:保留6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我们的帮助,你不能完成这一项任务。(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①今天,人民子弟兵非把这段溃口堵上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作业时要认真,尽量避免不出现差错。(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老师对我们说 :“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取考入大学,我也就欣慰了!”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否能依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不能重复)。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如果你是__________,就 __________ ;
如果你是__________ ,就 __________ 。
(6)你积累谚语了吗?写下来三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为“被”字句
①那位先生很快把邮票撕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把苹果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请你以“ ,我要谢谢您”为题,写这一篇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感情真挚,内容具体。
(3)书写工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