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文中与下面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1)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步了。
________________
(2)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_________________
2、比一比,再组词。
群(_______) 挺(________) 跌(________) 持(________) 众(________)
裙(_______) 庭(________) 铁(________) 待(________) 从(________)
3、知识积累填空
1.《鲁滨孙漂流记》是以第__________ 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2.鲁滨孙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__________,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鲁滨孙第二次出海是去__________ 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鲁滨孙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________,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 抵达巴西。
3.鲁滨孙第四次航行是去__________,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__________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4.鲁滨孙有一包钱币,约值________金镑。可对于岛上的生活来说,它们却是 ________,都已经发霉了。
4、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位诗人。 (______)
A、宋代一位著名的状元。
B、中国历史上一位民族英雄。
C、官至丞相。
D、著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读古诗,猜景物。(2分)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草斜。
整首诗,没有一个字提到所写的对象,而是间接地把所写对象的几种用途和景致一一罗列出来了。请问诗人所描摹的对象是什么?
答: 。
6、课外阅读练习。
七 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①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②,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③,天翻地覆慨而慷④。
宜将剩勇追穷寇⑤,不可沽名学霸王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⑦。
(注释)①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强渡长江,23日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②钟山风雨起苍黄: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的东面。苍黄:同仓皇,形容匆忙。③虎踞龙盘:形容地势优异。 ④慨(kǎi)而慷(kāng):感慨而激昂。⑤剩勇:余勇。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⑥不可沽(gū)名学霸王: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⑦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沧桑:沧海(大海)变成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1】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复读诗,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对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进行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解释词语:
锋棱:_______ 堪:_______
【2】诗的前四句写马的_______,后四句写马的______。
A.精神 B.形态
【3】分析画线诗句,完成练习。
这两句诗描写了胡马的_______和_______。其中“____”一词写出了马的疾驰。在这两句中,________是静态描写,________是动态描写。
【4】诗的后四句与李贺的《马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表现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5】这首诗和李贺的《马诗》在表达方法上的相同点是( )
A.比喻的手法 B.托物言志 C.以景写情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 __________。
【2】“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3】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说是“一水”“只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认真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权力
黑熊、灰狼、狐狸组成一个强盗团伙,常常肆无忌惮地袭击山羊群,使山羊群不得安宁。
羊群中的头羊决定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对付这伙强盗。于是采取进谗言、挑拨离间等办法,但都没有成功,因为黑熊、灰狼、狐狸团结得很紧密,它们并不相信谣言。后来头羊死了。死前,它把位置交给一位年轻的羊。这位年轻的羊并没有直接上任,而是提出了一个令大家十分吃惊的计划。它说,要请黑熊、灰狼、狐狸其中的一个来担任羊群的头领。
对此,大家都坚决反对。但是被委以重任的年轻山羊却坚持自己的主张。它把这一决定传递给黑熊、灰狼、狐狸。它们都十分兴奋,谁要是当上羊群的头领,就意味着拥有整个羊群的指挥权,这里的好处太多了。
可是,由谁来当这个羊群的头领呢?
黑熊想:我在团伙中力气最大,做的贡献也不小,这羊群的头领应该由我来当。
灰狼想:我在团伙中最为凶猛,咬死的山羊最多,论贡献我最大,这羊群的头领理应由我来当。
狐狸想:我在团伙中是智多星,很多点子都是我想出来的,我起的作用是最大的,这羊群的头领应由我来当。
为此,它们争执起来,谁也不服谁。就这样僵持起来,火气越来越大。黑熊首先起了杀机,它决定用武力除掉灰狼和狐狸。
黑熊趁灰狼不备时忽然向它发起了攻击,一下子就咬断了狼的脖子。
黑熊还准备向狐狸下手。
狐狸看出黑熊的心思,它处处防备着黑熊。同时,准备除掉黑熊。
它找到一个经过猎人伪装的陷阱,陷阱上面只有一层树枝。于是,它便躺在上面假装睡觉。因为狐狸身体轻,并没有陷下去的危险。黑熊发现有了动手的机会,于是它猛扑向了狐狸,可狐狸却迅速地躲开了,黑熊一头掉到了陷阱里……
剩下的只有狐狸了,它对羊群已经没有了威胁。
这时,众羊才知道,权力原来只是一个陷阱!
【1】给划线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肆无忌惮:________
挑拨离间:________
【2】在黑熊、灰狼、狐狸组成的强盗团伙中,它们自诩的强项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的头羊提出一个怎么样的计划?这个计划为什么令大家十分吃惊,而让强盗团伙十分兴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结尾说“权力原来只是一个陷阱”,怎样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一下年轻的头羊提出的计划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这个童话故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这些保尔①全看见了。当他正打算睡一会儿的时候,他忽然看见那勤务兵走进中尉②的房间,挂上了主人脱下的军服,推开了朝花园的窗子,收拾好了屋子,就走出去,随手把门关上。不大一会儿,保尔就看见他在拴着马的马厩里了。
保尔向那敞开的窗户望去,整个房间都看得一清二楚。桌子上放着皮带和一件发亮的东西。
受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保尔悄悄地攀住樱桃树,溜到列辛斯基家的花园里。他弯着腰,飞快地走到那敞开的窗户跟前。他往屋子里看了一眼。桌子上放着的正是一条有刀鞘和枪套的皮带,枪套里装着一支很漂亮的十二响的“曼利赫尔”手枪。
保尔沉不住气了。经过瞬间激烈的斗争,他的不顾一切的胆量终于驱使他弯着身子,跳进房里,握住枪套,迅速抽出那支崭新的黑色手枪,跳进了花园。他匆忙向周围环视了一下,小心地把手枪插进口袋,然后就跳过花园,像猴子似的攀着樱桃树,爬上屋顶。他又回头看了一下,那勤务兵正在一心一意地跟马夫谈话。花园里静悄悄……他马上溜下板棚跑回家。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注释]①保尔:书中的主人公、英雄人物。②中尉:一名德国中尉军官。
【1】文段选自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这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这个句子表现了保尔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读了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我的小学(节选)
在这个祠堂内,我们坐了两年,老师一直是一个女的。她长得很白,讲课的声音十分好听,每每念着课文,就像唱歌儿。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她这么好听的声音。
开头的半年时间里,几乎没有听懂她讲的什么,每一堂却被她的声音陶醉着。所以,每当她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我一句话也答不出,她就说:“你真是个见习生!”见习生的事原先同学们都不知道,她一说,大家都小瞧起我了,以后干什么事,他们就朝我伸小拇指头,还要在上边呸呸几口,再说一句:“哼,你能干什么,你真是个见习生!”我们就打过几次架。娘后来狠狠揍了我一次,罚我一顿不准吃饭。老师知道了,寻到我家,向我和娘作了检讨,说是她的不对,问我是不是听不懂课。我说:“我光听了你的声,你的声好听!”她脸红红的,就笑了。从此,我就下了决心,一定不落人后,老师对我格外好起来,她的声音还是那么好听,但一下课,就来辅导我,惹得同学们都眼红起来。
一年级学完后,老师对我说:“你年纪小,不让你升级。”我当下就吓哭了。老师却将我抱起来,说她是哄我,宣布我再也不是见习生了。我一高兴,就叫她“姨姨”,叫完就后悔了。她却并没有恼我,还拧了我一下嘴。她笑了,我也笑了。下午,她拿着成绩单到我家,向娘夸说我乖,学习进步快,娘给她打荷包鸡蛋吃。我便大胆起来,说:“老师,你的声音好听,你能给我唱个歌吗?”她就唱起来,腮帮上深深显出两个酒窝,唱完就咯咯地笑。
【1】读选文的第1自然段,说说老师有哪些特点让“我”印象深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先后3次写到了女老师的“笑”,分别是: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这些“笑”让我们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的老师。
【3】老师为什么寻到“我”家向“我”和娘检讨?你从中体会到了老师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在诗词里倾听蛙声
张成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翻开唐诗宋词,诗词丽句间,一派草色入眼,一片蛙声入耳。
夏夜,聆听蛙声,抑扬顿挫,满天的繁星,蛙鸣如鼓,(沁人心脾 动人心弦)美妙的音符,精彩着夏的篇章。唐诗《孟夏》有名句:“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水乡仲夏夜的蛙声如管弦在耳,那连成一片的蛙声,仿佛是天籁之音,令人心驰神怡。《全唐诗》里吴融的《阌乡寓居十首·蛙声》:“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蛙声可当鼓吹,可见蛙鸣铿锵有力,可以奏出美妙的乐音。沁人心肺的夏夜,皎月明星的辉映下,蛙鸣声盘天而上,鼓鸣于月光与繁星间,给人一种满天蛙声之感。倾听蛙鸣,夏这个季节变得越发迷人。枕着蛙声酣然入睡,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地。
唐代诗人张籍《过贾岛野居》有诗句: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亲近蛙鸣,我被蛙鸣的热烈融化。蛙鸣充满激情,生机的(勃发 蓬勃),田野芳香弥漫,我被连绵不绝的蛙鸣包围着,感受着欢快的气息。“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夏天只有蛙鸣是最入诗画中的。蛙鸣是富有诗意的,蛙声播远韵,倾听蛙鸣,那是鼓点式的节奏,敲击着我的心房,那是纯美的大地之歌,温暖纯净着我的梦境。
“蛙声经雨壮,荧点避风稀。”在陆游的诗里,我感受到了蛙鸣在大自然里的底蕴。和谐的蛙声是一种美好,同时也包含着更多的祈愿。民间有谚语“立夏听蛙,以卜丰歉。”蛙声越响,到秋天收成就越好,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蛙声是丰收的预兆,蛙声成为农人的精神向往。
……
今夏,又响起蛙鸣。在唐诗宋词里聆听蛙鸣,长长短短的蛙声,(此起彼伏 长短不一),好不热烈,好不动情,把盛夏催熟。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欢快——( ) 底蕴——( ) 祈愿——( )
【2】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3】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妙处?
(1)夏夜,聆听蛙声,抑扬顿挫,满天的繁星,蛙鸣如鼓,动人心弦美妙的音符,精彩着夏的篇章。
(2)在唐诗宋词里聆听蛙鸣,长长短短的蛙声,此起彼伏,好不热烈,好不动情,把盛夏催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段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有有关“蛙”的诗句积累吗?请写出一句,并在省略号处补写一段,使上下一贯,语气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后面的练习。
生命的高度
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在农家仓库里觅食的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使老鼠喜出望外,它先是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接下来便是一通疯吃、猛吃,吃完倒头便睡。
老鼠就这样在米缸中吃了睡,睡醒了再吃,日子不知不觉地在丰衣足食的悠闲中过去了。有时,老鼠也曾为是否要跳出缸去进行过思想斗争与痛苦的抉择,但终究未能摆脱白花花的大米的诱惑,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觉得以米缸现在的高度,自己就是想跳出去,也没有这个能力了。
对于老鼠而言,这缸米就是一块试金石,( )它想全部据为己有,其代价( )只能是自己的生命。( ),我们把老鼠能跳出缸外的高度称为“生命的高度”。而这高度就掌握在老鼠自己的手里,它多留恋一天,多贪吃一寸,就离死亡更近了一步。
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能做到在明显有危险的地方止步,但清醒地认识潜在的危机并及时跨越“生命的高度”就没那么容易了。
生活中,有很多人,年轻时不去奋斗,满足于仅填饱肚子的生活,到老的时候,看着周围人都过着比自己好的生活,给下一代创造了多么优越的条件,这时他才意识到要努力,可是,“生命的高度”已到尽头。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青黄不接:______________
据为己有: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对于这只老鼠而言,试金石就是________,“生命的高度”就是_______。这个高度掌握在_______,它多留恋一天,多贪吃一寸,“生命的高度”就越________,最后的代价就是________。
【4】寓言总是警示我们道理的,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短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米缸中的老鼠在临终前终于见到了前来觅食的一个伙伴,它会对伙伴提出怎样的人生忠告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献给母亲的歌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制订一个计划,今年要在哪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梁、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梁饴、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食物,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总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 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况。我们进步时,妈妈就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时,妈妈就谆谆教导,犹如春天的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钱,(密密 精密)地缝补着我们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 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拿衣服,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的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短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写妈妈为作者操劳一共有三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下面横线上。
(1) 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我们感悟到了母爱的伟大,写一句赞扬母爱的话。
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鲁智深把那大王打得乱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爸爸:“小红,告诉妈妈,今天爸爸不回家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青石说:“这样安静的生活,我讨厌了。我倘若能和蝴蝶和蚱蜢一样,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那多好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18、按要求把句子改一下吧!
⑴他与歹徒搏斗的精神值得称赞。(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爸爸对小兰说:“我背你过去。”(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今天的活动我要参加。(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最近以来我们学校许多好人好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维吾尔姑娘很漂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田维吾尔人生活很苦。和田维吾尔人感觉很甜。(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学期,我们班同学普遍地阅读能力提高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对小强说:“明天我家有事,不能跟你一块儿上街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橘子真酸。(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仿写句子)
鲜花无语,却________;青春无语,却________。
(4)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课余时间你都读过哪些书?将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推荐给同学们。先介绍这本书的梗概,再写出你推荐它的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