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本直通车
1.《学弈》选自《______________》。跟弈秋学下棋的两个人,最后的结果不同,是因为前一个人__________,后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两小儿因____________的问题而展开辩论。“孔子不能决也”反映出孔子对知识持____________的态度,我们可从中悟出_____________的道理。
2、根据自己的习作思路,完成提纲。
题目:____________ 主题:________________
起因:______________
事情的 经过: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
心情的变化:__________
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1.父亲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目的是为了避免组织被破坏。(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___),我们(_______)有缺点,(_______)不怕别人批评指出。(_______)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_______)行。(___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___)改正。(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3.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仿写一句神态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常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子女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人李白的《静夜思》家喻户晓,请你补出下面20个成语,每个成语的第一个字必须是《静夜思》中的一个字。
(1)床_________ 前_________ 明_________ 月_________ 光_________
(2)疑_________ 是_________ 地_________ 上_________ 霜_________
(3)举_________ 头_________ 望_________ 明_________ 月_________
(4)低_________ 头_________ 思_________ 故_________ 乡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1.几只duŏ cáng______在洞中的mă yĭ______悄悄地爬到zhàn fàng______的花朵上,它们在寻找食物,看到这些自强不息的小生灵,因考试成绩不佳而心情忧伤的刘明也不再pái huái_____了,他用安慰的kŏu wĕn______对自己说:“加油,从头再来吧!”
2.在míng mèi______的阳光下,你会发现太阳有脚啊,他总是在你不知不觉中悄悄地nuó yí______。妈妈跟我niàn dao______着:“不要辜负这美好时光,不要让时光悄然消逝,”我yī wēi______在妈妈身边,暗下决心:“我不会再惆怅,不会再浪费时间,不然我不会原谅自己的!”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
,任尔东西南北风。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
【2】解释重点字词。
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长歌行》,回答问题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理解词语。
①曦: 。
②少壮: 。
③朝露: 。
④阳春: 。 布: 。 德泽: 。
⑤焜黄: 。
⑥徒:白白地 。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这首诗借物言理,由眼前( )想到( ),鼓励青年人( )。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节选)
何其芳
我的歌呵,
你飞吧,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
【1】题目中“歌唱”的意思是( )。
A.唱歌
B.赞美
【2】诗人为什么希望“我的歌”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
A.我的歌很好听。
B.我歌唱的是早晨。
C.为了使“少男少女们”得到鼓舞。
【3】下面对诗歌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想象不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
B.第一节作者把“快乐或好的思想”想象成声音、微风、阳光。“微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阳光”给人一种春和日丽的欣慰之感。
C.这首诗通过对少男少女们热情歌唱,勉励广大的青少年们,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永葆青春活力。
【4】读完这首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着写出两个,并说说他们之间的相似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买馒头
(台湾)林清玄
①家后面市场里的mán tou tān( ),做的山东大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香。
②每天下午4点,馒头开笼的时间,闻名而来的人就会在馒头摊前排队,等候着山东老乡把蒸笼掀(xiān xuān)开。
③掀开蒸笼的那一刻最感人,白色的雾气阵阵浮出,馒头——或者说是麦子——的香味就随雾气四溢了。
④差不多半小时的时间,不管是馒头、花卷,还是包子就全卖光了,那山东老乡就会扯开嗓门说:“各位老乡!今天的馒头全卖光了,明天清早,谢谢各位捧场。”
⑤买到馒头的人欢天喜地地走了,没买到馒头的人失望无比地也走了。山东老乡把蒸笼叠好,覆上白布,收摊了。我曾问过他,生意如此之好,为什么不多做一些馒头卖呢?
⑥他说:“俺(án ǎn)的馒头全是手工制作,卖这几笼已经忙到顶点了,而且,赚那么多钱干什么?钱只要够用就好。”
⑦我只要有空,也会到市场去排队,买个黑麦馒头,细细品尝,感觉到在平淡的生活里也别有zī wèi( )。
⑧有时候,我会端详那些来排队买馒头的人,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xiǎo fàn( )或工人,也有学生,也有西装笔挺的白领阶层。
⑨有几次,我看到一位在街头拾荒的人。
⑩有一次,我还看到在市场乞讨的乞丐,也来排队买馒头。
⑪这么多生活完全不同的人,没有分别地在吃着同一个摊子的馒头,使我生起一种奇异之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因角色不同而过着相异的生活,当生活还原到一个基本的状态,所有的人的生活又是多么相似:dàn shēng( )、吃喝、成长、老去,走过人生之路。
⑫我们也皆能品尝一个馒头如品尝人生之味,只是或深或浅,有的粗糙,有的xì nì( )。我们对人生也会有各自的体验,只是或广或窄,有的清明,有的hùn dùn( )。
⑬就像馒头摊的山东人,他在战乱中度过半生,漂泊到这小岛上卖馒头,这种人生之旅并不是他少年时代的期望,其中有许多悲苦与无奈。可是看他经历这么多沧(cāng chāng)桑,每天开蒸笼(lóng lǒng)时,却有着欢喜的表情,有活力的姿势,像白色的雾气,麦香四溢。每天看年近七旬的老人开蒸笼时,我就看见了生命的庆喜和热望。
⑭生命的潜能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热气腾腾的,这是多么好!多么值得感恩!
(有改动)
【1】读拼音,在文中的括号里写词语。
【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俺的馒头全是手工制作,卖这几笼已经忙到顶点了”,“忙到顶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赚那么多钱干什么?钱只要够用就好”,从中可以看出山东老乡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4】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买山东老乡的馒头?请分条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面的文字插入原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但不论如何,生活的本身是值得庆喜的吧!
A.⑩、⑪段之间 B.⑪、⑫段之间
C.⑫、⑬段之间 D.⑬、⑭段之间
10、课外阅读。
粽子里的乡愁(节选)
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是素粽,只包少许几个。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谓“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旱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效。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思是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
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意思填在括号里。
大显身手______ A.有名声、地位、权势的 B.表现 C.明显
门庭若市______ A.市场 B.城市 C.行政区划单位
【2】端午节是在我国农历的__________,这个节日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为节日赋诗也是我国的文化传统,下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是______
A.玉颗珊珊下月轮 B.春风送暖入屠苏
C.碧艾香蒲处处忙
【3】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的制作方法,这种粽子有__________的作用。
【4】“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联系上下文,这句话中“美其名曰”的用意在于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
【5】简要说一说“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中“敲”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 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 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不太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 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 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 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 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的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阅读全文,完成练习:
【1】“它黑黝黝地卧在在那里,牛似的模样”一句用的修辞方法
是________,这句话形象的描写了丑石的________的特点。
【2】第②③段各写了丑石“无用”的哪些方面?(可用文中语句回答)
第2段中它不能________
第3段中它不能________
【3】第5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六段“眼光立即就拉直了”,表明了天文学家认识了丑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丑石的伟大” 在文中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了解了丑石前后不同的遭遇,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珍藏
我从不把什么东西珍藏在身边,因为我总觉得,东西放在身边是会遗失的,只有珍藏在心里的,永远都不会忘却……
那是一年暑假,我________钢琴考级,________只能按捺住考上重点初中的喜悦,闷在家里练琴。天那样闷热,我嘴里含着冰,发狠地练着。从早晨到中午,再到傍晚。我终于可以甩一下酸疼的膀子。情不自禁地,我走到阳台上……
忽然,一个声音,和着夏日傍晚清柔柔(róu óu)的风,忽而朦胧,忽而清晰,飘入我的耳朵。哦,听清楚了,是笛声,只有心静的人才能吹得如此之好。我陶醉了,沉静了……
后来的几天,我注意到每天傍晚,这笛声都会响起。________我一放下琴,笛声________准时响起,我就跑到阳台上望着楼下的建筑工地,边仔细地听,边想着吹笛子的人。
有一天,当我照例(lì liè)走到阳台上向下看时,我看到一位建筑工人坐在地上,他正在吹笛子。我惊异地发现,他吹的是我弹的曲子!我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一个人仅凭耳朵听,就能用手中的笛子原封不动地把曲子吹出来。做到这一切的,竟是我往日十分轻视的工人!我感到震惊!
晚上,妈妈竟也谈到了这位工人:“你看看人家,天天在太阳底下盖房子,比你累多了吧?人家晩上雷打不动地吹到你上床,人家活得不是挺轻松嘛!”
从此,我不再叫苦。早晨,梦中的笛声把我唤醒;晚上,窗外的笛声陪我入睡。在我练那首曲子时,笛声总悄然响起,只是,轻轻地,似(sì shì)乎生怕被我听见。终于,他不再害怕。于是琴声和笛声融合在一起,分外和谐、优美、宁静,简直妙不可言。我无比激动,泪珠在眼眶里打转,因为我找到了这首曲子的真谛……
考级时,我的耳边始终萦绕着笛声,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着这首乐曲,终于,我考过了十级!当我兴(xīng xìng)奋地冲到阳台上准备鼓起勇气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那位素未谋面的朋友时,我怔住了。几天的激动与紧张使我忘却了眼前拔地而起的大楼。是的,我将永远不能再与那笛声合作!
不知在哪一天的哪个角落,我又听见了笛声。我总觉得这笛声好耳熟,原来,那笛声,那段记忆,已被我永远珍藏在心底!
【1】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柔柔(róu óu) 照例(lì liè)
似(sì shì)乎 兴(xīng xìng)奋
【2】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①那是一年暑假,我___钢琴考级,_____只能按捺住考上重点初中的喜悦,闷在家里练琴。
②__我一放下琴,笛声__准时响起,我就跑到阳台上望着楼下的建筑工地,边仔细地听,边想着吹笛子的人。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素未谋面:________。
②妙不可言:________。
【4】填空。
①有一天,“我”看到那位建筑工人坐在地上吹笛子,使“我”惊异的是__,使“我”震惊的是__。
②在“我”眼中,那位建筑工人是“我”的___;“我”和他交流的方式是___;这种交流给“我”的感觉是__。
【5】你认为作者“珍藏”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就这样,您无怨无悔地把我们从( )的一年级带到( )的六年级,成长路上的关爱、叮咛与教诲,我都将铭记在心。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选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请你仿写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过了一会儿,另一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说:“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qū qǔ)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tán dàn)的机会。”
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弯曲________ (qū qǔ) 反弹________ (tán dàn)
【2】文中破折号所起的作用是( )。
A. 转折 B. 解释说明 C. 递进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原句:鲁肃答应了为诸葛亮借二十条船的要求。
(1)改写成带“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带“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会改:
(1)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碧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您为我们付出来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句子
(1)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是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的。(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藏的雪花大如席。(模仿此句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宁对小明严肃地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改为第三者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焦裕禄的事迹让我感动。(改为用否定的句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分析加点词的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天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突然当啷当啷地大响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训练场。
(1)这是天地给我们的恩泽。(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改变语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与人之间密切的关系,让我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请你选择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把题目《那是一次________的尝试》补充完整,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