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抚顺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再翻译诗句。

    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当: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等闲: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_______________

    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德高______   ______口呆 ______己见

    标新立______   舍本逐_______   欣喜若_______

    1)上述词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人的神态。

    2)班会活动课上,大家_____________,积极地发言。

    3)居里夫人不愧是一位_____________的科学家。

  • 3、巧填关联词语。

    1_________我们的队伍是人民的队伍,_________要为人民服务。

    2)春天的雨_________再大,_________让人感觉到了她的多情与温柔。

    3)今天_________你说出了这件事情的真伪,_________我还觉得委屈。

  • 4、日积月累。

    (1)我会写像“九牛二虎之力”这样的成语。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 5、先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填空(只填序号)。

    A.   乐道

    B.   安席

    C.      

    D.      

    文中处处有情。身在异乡的季羡林食不下咽、   ﹣﹣这是思念的愁苦;   的老人对海鸥细心的照料﹣﹣这是无私的付出;垂暮之年的嘎羧回到曾经   的战场﹣﹣这是英雄的抉择;伯牙遇子期,知音传佳话﹣﹣这是让后人   的故事……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词人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

    3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____________,鲍浩然要去的地方是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填序号)

    A.写景词   B.言志词 C.思乡词   D.送别词

    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___;把山比作____。词人运用这样的比喻意在凸显__________

    A.山水的柔美多姿 B.山水像人一样有情有义 C.作者内心的明朗欢喜 D.作者内心的郁闷愁苦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5句子中的“春”有两层含义,既指________________,也喻指_________________

    6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请默写《石灰吟》,并完成相关题目。

    资料袋

    于谦,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他很仰慕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为人,书房里曾悬挂文天祥的画像,他还写有“殉国忘身,舍生取义”等诗句,表现出他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品德修养指向了祖国历史上的英烈人物。

    二十四岁时考中进士,之后便入仕为官。他为官清正廉洁,时常着便服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他为人刚正不阿,坚贞不屈,敢于为民请命、抨击权贵。

    【1】请默写《石灰吟》。

    石灰吟

    [明]于谦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资料袋”,再读《石灰吟》,作者仅仅是在赞石灰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纤(xiān qiàn

    盈(yín yíng

    脉(mò mài

    2这首诗选自《________》。

    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迢迢牵牛星》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绸缪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理解。

    “高铁时代”已到来

    ①你知道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在哪里吗?

    ②告诉你,在我们中国。2009年12月26日,武汉到广州的客运专线正式通车运营。这条铁路就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

    ③高速铁路线上的列车平均时速在200~300千米,最高可达400多千米。所以,现在从武汉到广州整个行程1100千米,高速列车不到3个小时就能走完,真是“千里粤汉半日还”啊,而原来这段旅程至少需要十多个小时。

    ④为了提高车速,通常在列车的首尾要各配置一台大功率自控同步牵引机车,其车顶与高压电缆相连,并采用特殊的加速装置。如“和谐号”就采用了“动力分散式”装置,即将多个小功率电动机分散安装在第一、四、五、八节车厢内,这些车厢既载客又有牵引动力,故称动车组,车头则须设计为类似飞机一样的流线型(俗称“子弹头”),以减少行进中空气的阻力。

    ⑤速度快了,行车安全也变得更为重要为此,路轨的设计上必须尽量降低PQ值,以防列车行进在弯道时,由于强大的惯性作用,造成脱轨事故。其次,是采用电子计算机安全监控系统,借以监测列车的制动效果、转向架的稳定性、列车的行进速度、位置、与其他车辆的距离等。第三,尽量消除铁路与公路的平面交叉,防止汽车等误入铁路与火车相撞;在必须交叉的道口,则安装先进的报警装置。

    ⑥乘坐过高速列车的人会发现,乘坐时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这是因为高速列车在舒适度上也有特殊的设计。如法国的一种新型列车精心设计了悬浮减震设备和低噪音空间设备。各个车厢宽敞、明亮,头等舱还有一个小“沙龙”,内有电话和现代音像设备。乘这样的火车出行,真可以说是一种愉快的享受了。

    【1】第①自然段开头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中的“千里粤汉半日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至⑥自然段说明了高速铁路对于哪些方面有要求?

    ________________

    【4】高速铁路正改变着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变化?(至少答出三点)

    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文。

    雪山小太阳

    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狂风夹杂着大片的雪花翻卷咆哮,凛冽的空气中,雪山似乎也在战栗。队伍前进得有些迟缓了。寒冷、饥饿、稀薄的空气侵袭着这支坚强的队伍,已经有很多同志在这片土地上永远闭上了眼睛。

    突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夹金山高又高,坚持一下胜利了!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

    歌声穿透风雪,驱散了寒冷与疲惫,给前进中的队伍带来阵阵暖意。大家抬头望去,山上一个小小的红色的身影跳着,唱着,挥舞着手里的快板,快乐的身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我们的小太阳又升起来了!”战士们笑了。

    这名唱歌的女孩是红军队伍里的小卫生员,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一路上,女孩把行进中的故事编成歌谣鼓舞着大家前进,成了大家的“开心果”。翻雪山时,女孩身体单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她高兴极了,穿着这件长及膝盖的大毛衣在队伍里跑前跑后,在山坡上唱着跳着,红艳艳的颜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就开玩笑地叫她“小太阳”。

    队伍接近山顶了,空气越来越稀薄,连呼吸都困难。很多同志因为疲惫和饥饿坐在了雪地上,这一坐,便成了冰雪的雕像。红毛衣也抵挡不住寒冷的侵袭,“小太阳”的脚步也越来越迟缓。突然,她停了下来,她看见路边坐着的一个受伤的战士把头埋进臂弯里,像在打瞌睡。在这里,停顿就意味着死亡。“小太阳”拼命地摇着他,战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说:“冷,冷……”

    队伍依然缓缓地前进着。有人突然发现,队伍里不见了那个快乐的红色身影。战士们到处寻找,在半山坡的雪地里,看到这个年少的卫生员静静地躺在山坡上,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她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小小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在担架上,战士们找到了那件红艳艳的大毛衣,它穿在一个受伤的战士身上。

    伤兵脱下红毛衣,郑重地铺在雪地上。它像女战士快乐的微笑,舒展在茫茫雪地中。仰首望去,峰顶已经微现阳光,太阳红彤彤的,照在皑皑白雪之上,映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

    【1】短文的第2、3自然段是对卫生员____(A.外貌 B.语言 C.动作 D.神态)的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我体会到( )

    A.她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励战士们战胜眼前的困难,翻过雪山。

    B.她性格活泼好动,符合她年少的特点。

    C.因为即将翻过雪山,她的心情非常兴奋,才会有如此表现。

    D.部队首长让她这样做,这样可以消除长途行军中的枯燥无味。

    【2】从下列哪些内容中可以看出夹金山环境的恶劣?(  )(多选)

    A.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

    B.狂风夹杂着大片的雪花翻卷咆哮,凛冽的空气中,雪山似乎也在战栗。

    C.空气稀薄。

    D.太阳照在皑皑白雪之上,映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

    【3】题目中的“小太阳”指的是________,这样称呼她是因为___________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王愿坚

    ①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瞧!枪不是还在我的肩膀上吗?”

    ②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就和我并肩朝前走。①他比我高两头,宽宽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只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③“小同志,你的老家在哪儿?”他问我。

    ④“金寨斑竹园!听说过吗?”

    ⑤“啊,斑竹园!有名的金寨大暴动,就是从你们那儿搞起来的。我在那儿卖过帽子。”

    ⑥一点儿不错,暴动前,我们村里来过几个卖帽子的人。我记得清清楚楚,爸爸还给我买了一顶。回家来掀开帽里子一看,里面有张小纸条,写着“打倒土豪劣绅”。真想不到,当年卖帽子的同志竟在这里碰上了。

    ⑦我立刻对他产生了敬佩的感情,亲切地问他:“同志,你在哪个部队工作?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呀?”“我吗?在军部。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同志。”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咱们得快点儿走呀!你看,太阳快落山了。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

    ⑧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下了一大段。

    ⑨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⑩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快下去!”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②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走,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1】这位军部的同志是在什么情况下陷入泥潭的?

    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对人物进行了哪方面的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可以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

    ______可以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

    ______可以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

    【3】“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中“光明大路”指的是(       )(多选)

    A.部队前进的方向。

    B.通向陕北方向的路。

    C.革命胜利的曙光。

    【4】读了短文,你认为这名军部的同志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养生

    [宋] 苏轼

    [甲]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①。有尊客,盛馔则三之②,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乙]吾闻战国中有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传③。其药四味而已: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而既饱之余,虽刍豢④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安步自佚⑤,晚食为美,安以当车与肉为哉?车与肉犹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

    (节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2007年版)

    [注释]①一爵一肉:喝一爵酒,吃一种肉食。爵,古代的酒器。②盛馔(zhuàn)则三之:丰盛的饮食就增至三倍。③奉传:恭敬地传播。④刍(chú)豢(huàn):泛指家畜,代指美味的肉食。⑤佚():安逸,舒服。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安分养福 不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吾战国中有一方 不能称前时之(《伤仲永》)

    C.夫已饥而 虽有嘉肴,弗(《虽有嘉肴》)

    D.晚食为 吾妻之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段中作者所提出的养生之道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格拉底带着他的学生漫游天南海北,增长自己的见识。通过游历,学生们看到了很多自己以往未曾见识到的东西,增广了见闻,现在他们各个都是满腹经纶。一天,苏格拉底他们到了一片旷野,大家在草地上坐了下来,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现在你们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而且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马上你们就可以从我这里毕业了,作为你们的最后一次考试,我问你们一个问题。苏格拉底问他们:现在我们坐的是什么地方?学生们回答道:旷野。苏格拉底又问:这里长了什么?学生们答曰:草。

    苏格拉底说:是的,这里长满了草,那我要问你们一个问题,让你们想办法,你们会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学生们对于这个问题很诧异,因为他们学的是哲学,而这个问题应该是那些农民就可以解决的吧,这个问题实在是大大出于他们的意料,一直探讨人生奥秘的老师最后一次的考试竟如此简单。 一名学生抢先开口: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用手拔掉即可。另一个学生答道:用镰刀割掉,那样会省力些。第三个学生回答得更为干脆:用火烧更彻底。苏格拉底站了起来,说:那好,现在你们就按各人自己的方法除一片杂草。我们明年再来这里,看看谁的答案更好。

    一年后,三个学生都来了,在他们除草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不过还是参差不齐的长着一些小草在风中摇摆,而另有一块地方,不是他们除草的区域,那里没有杂草,反而旺盛地长着绿油油的麦苗,在那块区域的正前方摆放着厚厚的一摞书,他们凑上去看,那是他们老师的著作,在这摞书的上面还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其实,我们的生活也一样。要除掉你心灵的杂草,就让爱占满你的灵魂。

    【1】给这篇文章取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三个学生除掉杂草的方法分别是什么?苏格拉底的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文中哪句话写得好,用“               ”画出来,说一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心灵有过什么杂草吗?假如有,你想怎么去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我的书桌

    ①我有张小小的书桌。我搬过几次家,换过几件家具,但从来没有想到处理掉它,因为那张书桌见证着我的成长,或快乐,或忧愁……

    ②我把“人”字误写成“入”字,就在这桌上吧!我一排排地晾干弹弓用的小泥球儿,就在这桌上吧!我在小木板上钉钉子,就在这桌上吧!

    ③这些只有我才知道的故事,早已融进往昔岁月中的童年生活。为此,我为此,我很少用湿布去拭抹它。

    ④只有一次例外。那是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前排坐着一个女同学,十分瘦弱。两条短短的黄辫儿,简直是两根麻绳头。一天,上语文课,我没听讲,却悄悄把眼前的两条黄辫子拴在这女同学的椅子背儿上。正巧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一起身,被拴住的辫子扯得她头痛得大叫。我的语文老师姓李,瘦削的脸满是黑胡茬,一副黑边的近视镜混淆了他的眼神,使我头次见到他时以为他挺凶,其实他温和极了。他对我们调皮的忍耐限度比别的老师都大。但不知为什么,那天他好厉害,把我一把拉到讲台桌前,叫我伸出双手,狠狠打了十多板子。他真生气呢!气呼呼地直喘,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只指着门瞪圆眼对我吼道:“走!快走!”我离开了课堂,一路跑回家。我手疼倒没什么,但当众挨打受罚,我的自尊心受不了。于是,我眼泪汪汪地在桌上写了“李老师大坏蛋!”几个字。我写得那么痛快和解气,好像这几个字给我报了什么“仇”似的。这几个字就相当威风地在我桌上保留了好长时间。

    ⑤在表的滴答声中,在上下课的铃声中,在雨和雪轮番交替地敲打窗子声中,我长大起来。事也懂得多了。桌上那几个字却不那么神气了。反而怕被人瞧见,似乎成了一种不光彩、甚至是耻辱的污迹,我带着一种说不清是对李老师,还是对长大后再也遇不到的那个瘦弱的女同学的愧疚心情,用手中尖儿蘸些水使劲把这几个字抹下去。

    ⑥真奇怪!字儿抹掉了,好像心里干净了一些。

    ⑦我过去生活的一切,无论是快乐和幸福的,还是忧愁和不幸的,都留在桌上了。哪怕我忘了,它也会无声地提醒我。

    【1】文章围绕“我的课桌”都写了那几件事,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

    其中 事情写得最详细,这样写的好处是

    【2】关于第②自然段加横线句子,理解最恰当的是( )

    A.融情于景的手法,抒发对书桌喜爱之情。

    B.融情于事的手法,抒发对书桌赞美之情。

    C.列举一连串感叹句,抒发对童年赞美之情。

    D.运用排比的手法,抒发对童年怀念之情。

    【3】关于第⑤自然段“桌上那几个字却不那么神气了”理解错误的是( )

    A.“我”明白了侮辱老师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B.“我”对自己曾经捉弄过女同学产生愧疚。

    C.“我”写在桌上的字迹慢慢变得模糊不清。

    D.“我”对老师强烈的怨气慢慢减弱消失了。

    【4】阅读第④自然段,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具体的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特点,想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照样子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例: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我们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 17、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刑法这样没常规,岂不是让天下百姓手足无措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就是臣不敢奉陛下的命令杀权善才的原因,臣不能陷陛下于无道啊!(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宗生气了,板着脸说:权善才砍了昭陵上的树,是陷我于不 孝,必须杀他!(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我也能用这种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分析加点词的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天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突然当啷当啷地大响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缩句)

     

    (2)敌人承认人民解放军威力无比。(改为双重否定句)

     

    (3)我端过来两杯绿茶。

    改为字句:

    改为字句:

    (4)妈妈说:我希望这次你能考出优异的成绩。(改为转述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

    我们的脚步常常光临。

    我们喜欢在林子里静静地倾听,

    倾听那神秘而又有趣的声音

     

    我们听翠绿的叶子轻柔的呼吸,

    我们听幼笋无声地爆出地心,

    我们云雀的歌儿从叶片滑落,

    我们听蚂蚁的号子清脆又迷人。

    我喜欢在林子里写作诗歌,

    你喜欢在林子里构思散文;

    你佩服我诗歌里和谐的节奏,

    我佩服你散文里蕴涵的神韵。

    我们常常在林子里采一篮篮蘑菇,

    为生物组饲养的小兔送去美味的山珍;

    我们常常在林子里捕捉一只只彩蝶,

    为我们的实验室献上美丽的标本。

     

    校园门口的树林是童年的摇篮,

    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都充满温馨,

    那里有我们稚气的笑语和真诚的眼泪,

    即使明天长成大人,

    也不会失去那份纯真。

    运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把这首诗歌改编成为写景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