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甘孜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

    ______的歌声  ______的容貌 ______的舞姿  ______的唱腔

    ______的江水  ______的激流 ______的百姓  ______的性格

  • 2、辨字组词。

    驿________  烂________  朗________  梨________  陡________ 

    ________  栏________  郎________  犁________  徒________ 

    ________  忖________  欣________  放________  祥________ 

    ________  村________  颀________  旅________  详________

  • 3、补充诗句。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

    (2)遥望洞庭山水色,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4)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________

    (5)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_

     

  • 4、教育部发布年度新词调查报告,包括“蚁族”“秒杀”“绿碳”“星二代”“神马浮云” “萌””给力”等在内的396个词语成为新词条,请在以上词语中任选一个加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深奥( )( ) 枯瘦( )( ) 详细( )(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理解

    《七律 长征》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根据注音书写词语

    wēi yí________ páng bó________

    【2】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4、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3】翻译“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

    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

    云崖——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8】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 7、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擢:___________                       (2)素: ____________

    (3)盈盈: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_

    【2】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

    【3】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__________之情。

    【4】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

  • 8、朗读古诗《游园不值》,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2看拼音,写词语。

    cāng tái______lián xī______  chái fēi_______

    3解释词语。

    (1)应怜:____________________

    (2)屐齿: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扣:____________________

    (4)柴扉: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赏析。

    (1)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_______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2)诗歌题目中的“值”是______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游园不值》是_____ (朝代)诗人_____ 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___________

    (4)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 。和杨万里《小池》中的 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与理解

    ______________

    ①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入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的,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②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 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 ?”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③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了人世间。

    ④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第③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转折 B.表示引起下文 C.表示解释说明

    3在第①自然段中用“   ”画出描写台灯外形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蜡烛非常谦虚的句子。

    4联系上下文,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围绕一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的念头,只好打消了。我坐在门口,看着瓢泼的大雨出神。

    爸爸喊我:“看,雨水溅在你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好像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爸爸,你看!房檐下的石头,怎么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爸爸还没回答,我就自己解释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房檐上的雨点打的。”“是吗?”爸爸故意惊奇地问,“雨点有那么大的劲儿,把石头打出窝来?”爸爸这一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凑过来笑着说:“这叫滴水穿石,咱们住的这房子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滴在这一个地方,渐渐地就打成现在这样的小窝。”接着,爸爸又慢慢地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

     听着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给我的启示。

    1选择文中最恰当的词语,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________

    2把短文分成三段,并写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追赶太阳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我问。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里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交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1】你认为文题“追赶太阳”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段中“永远”这个词是爸爸反复强调的,强调它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你认为作者真正受益无穷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文中摘录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并谈谈你的理解。

    句子:______________

    理解:______________

    【5】根据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结合下面的话题,提炼出一个警句。

    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迈克在求学方面一直遭遇失败与打击。高中未毕业时,校长对他的母亲说:“迈克或许并不适合读书,他的理解能力差得让人无法接受。他甚至弄不懂两位数以上的计算。”

    母亲很伤心,她把迈克领回家,准备靠自己的力量把他培养成才。可是迈克对读书不感兴趣,为了(安慰 安抚)母亲,他也试着努力学习,但是不行,他无论如何也记不住那些需要记忆的知识。

    一天,当迈克路过一家正在装修的超市时,他发现有一个人正在超市门前雕刻一件艺术品,迈克产生了兴趣,他凑上前去,好奇而又用心地(观察 观赏)起来。

    不久,母亲发现迈克只要看到什么材料,包括木头、石头等,必定会认真而仔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磨和塑造它,直到它的形状让他满意为止。母亲很着急,她不希望他因玩弄这些东西而耽误学习。迈克不得不听从母亲的吩咐继续读书,但同时又不想放弃自己的爱好。

    迈克最终还是让母亲彻底失望了,没有一所大学肯录取他,哪怕是本地并不出名的学院。母亲对迈克说:“你走自己的路吧,没有人会再对你负责,因为你已经长大了!”

    迈克知道了在母亲眼中他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他很难过,决定远走他乡,寻找自己的事业。

    许多年后,市政府为了纪念一位名人,决定在市政府门前的广场上置放名人的雕像。众多的雕塑大师纷纷献上自己的作品,以期望自己的大名能与名人联系在一起,这将是难得的(荣耀 光荣)和成功。

    最终一位远道而来的雕塑师获得了市政府及专家的认可。在开幕式上,这位雕塑大师说:“我想把这座雕塑送给我的母亲,因为我读书时没有获得她期望中的成功,我的失败令她伤心失望。现在我要告诉她,大学里没有我的位置,但生活中有一个我的位置,而且是成功的位置。我想对母亲说的是,希望今天的我至少不会让她再次失望。”

    这个人就是迈克。在人群中,迈克的母亲喜极而泣。她知道迈克并不笨,当年只是她没有把他放对位置而已。

    (有删改)

    【1】给短文拟个题目:《_________》。

    【2】用“√”选出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迈克在学校里的位置是:_________

    (2)妈妈希望迈克的位置是:_________

    (3)最后迈克找到的自己的位置是:_________

    【4】从哪里可以看出迈克从小就对雕刻感兴趣?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5】读了短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家刘绍棠说:田老师培育了我的想象力,给我开了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老师给我们念儿歌。王老师给我们讲有趣的故事。(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的爱犹如冬日的阳光,温暖我们的身心。(仿写句子)

    老师的爱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

    A. 看电影 B. 斗风筝比赛 C. 诗歌比赛 D. 玩扑克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春天难道不美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我学习不努力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难道不好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人们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改成“被字句”)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啊,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高歌曼舞!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成语。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6分)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它有千斤重,(仿写句子)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搞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为陈述句:  

    他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缩句)

     

    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缩句)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仅有的亲人。(修改病句)

     

    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这鱼汤更优美的了。(修改病句)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在生活中,是否有人曾经误解、冤枉、委屈……了你?你的心结也许到现在还未解开呢。或者有人曾经开导、鼓励、鞭策……了你,让你在学习生活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与收获。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把它写下来。

    题目:《他(她)   了我》

    提示和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误解、冤枉、委屈、开导、鼓励、鞭策等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③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出真情实感。④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⑤字数在5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