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句子。
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
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
更无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
夕阳无限好,_____________。
行万里路,_______________。
快乐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要被爱,___________;要获得,____________。
泥融飞燕子,________________。
周瑜打黄盖——_________________。
不到长城非好汉,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要为《骑鹅旅行记》写一篇梗概,为了理清书中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他根据作品内容绘制了左下的思维导图。仔细阅读,完成练习。
(1)小明的思维导图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
(2)我打算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____________________》并写在右上的方框里。
3、默写《十五夜望月》,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_的特点。
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古诗文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长歌行》里的“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遇到飞短流长或者艰难坎坷,我们用《竹石》中的“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警醒自己;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以用苏轼《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来劝慰。
2.课文让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________,非常______。”这是_______(填写人名)在法庭上的表现。我们从中深深感受到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
3.______说: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或______。张思德同志的死比_______________。
5、在括号中填上动物名称。
(____)争(___)斗 (___)吞(___)咽 (___)假(___)威
(_____)飞蛋打 (___)鬼(___)神 (_____)目寸光
6、附加题。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这首词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____,号“______”,这首词的题目“浣溪沙”是词牌名,我还能再写两个词牌名:______、_______。
【2】词中所写是什么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的下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材料一】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特。
【材料二】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注释]竞渡:赛龙舟,讵(jù):岂,表示反问。殒(yǔn):死亡,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
【1】材料一中的“元日”指农历 ________月 ________日。这首诗描写的是 ________的情景。
【2】材料二中的“端午”是农历 ________月 ________日,这个节日主要是纪念伟大诗人 ________。
【3】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重阳节,重阳节是每年农历的 ________月 ________日。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重点字词。
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源自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从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基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照样子,写词语。
一块块: _______ 、 ________ 。
空空落落:__________ 、__________ 。
【2】“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句中的“她们”指的是 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写了“我”在苦苦等待母亲买菜回来,写了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反映了作者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现代文阅读
从背后照来的灯光
世界上有各种多样的灯光,在我心里也有一道永不熄灭的灯光。
一个寒风料峭的冬夜,万籁俱寂,我急匆匆地向数学老师家走去——一道题难住了我。我知道,虽然这么晚了,明天又没有数学课,但这个时候老师不会休息。
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
我向老师提出了疑问,老师慈母般的脸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笑意:“来,坐下。”她虽然和蔼地笑着,可我却觉得老师在责备我,不由惭愧地低下了头。老师移开身旁一摞作业本取出纸,认认真真地给我讲解。这时候,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忽然发现,粉笔灰已染白了老师的头发,老师那装满智慧的额头,也被岁月碾出了道道深沟……
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儿也不放松:“自己再做一遍!”我连忙接过一张雪白的纸做起来,不一会儿,顺利地做完了。我抬起头来,望着老师批改作业的侧影,不禁想起那堂不平常的课。
新年后第一堂课的铃声响了,老师走上讲台,刚说了半句话突然哽住了。大家这才发现她脸上还留着泪痕,教室里顿时安静了。她似乎发现了什么,立即恢复常态,认真地讲起课来。但我们总觉得她在抑制自己,她借着黑板上写字的机会,擦起泪水,用书本挡住同学们询问的目光。下课了,我们才明白,老师的父亲在元旦之夜突然病倒,经抢救才略有好转,第二天她就从医院准时赶到课堂。老师就这样用全部心血浇灌着我们……
我向老师告别,思绪万千地走出老师的家,前面一片黑暗。忽然,背后有一道光照来。我回头一看——是老师!她擎着手电筒,倚在门口。灯光照亮了我前面的道路。我觉得有一股暖流通过全身,令我激动不已。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从此,这道从背后照来的灯光,始终亮在我心中,时刻照耀我前进!
【1】读句子,解释加横线词语的意思,再填空。
①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
“忐忑不安”的意思是:________
“我”忐忑不安的原因是:________
②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第一个“光”指的是________;第二个“光”指的是________。这句话赞美了________。
【2】写了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我忽然发现,粉笔灰已染白了老师的头发,老师那装满智慧的额头,也被岁月碾出了道道深沟……________
②这道从背后照来的灯光,始终亮在我心中,时刻照耀我前进!________
【3】写出第五自然段的意思。________
【4】写出下面句子破折号的作用。
①我急匆匆地向数学老师家走去——一道题难住了我。________
②我回头一看——是老师!________
【5】文章中多处写了“我”的心理活动,读其中两处,说说每处心理描写表现了教师怎样的品德?
①我知道,虽然这么晚了,明天又没有数学课,但这个时候老师不会休息。________
②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儿也不放松……________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天鹅(节选)
布封
天鹅面目美丽,体态优雅,这与它温和的天性很相称。天鹅让看它的人赏心悦目,它到哪里,就使哪里因有这装饰物而增色不少。人人喜爱它,欢迎它,赞赏它。可以说,没有其他任何动物能像它那样受人们如此钟爱,因为事实上大自然没有对其他任何动物赐予这样多的高贵与柔美,并使我们意识到大自然造物竟能达到如此完美的高度。天鹅身姿俊美,形体丰腴,容貌俏丽,色泽白洁;柔和而又传神的动作,时而英姿焕发,时而悠然自得。总而言之,天鹅浑身都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令欣赏者感到心旷神怡,感到天鹅不同凡响,同时还认为天鹅是爱情之鸟。古代神话还把天鹅说成天下第一美女的父亲。上述一切都证明这个风趣而才气横溢的神话是合乎情理的。
我们看到天鹅那样雍容潇洒,在水上轻捷自如地游动,不得不承认它不仅是水禽里的第一航行家,而且是最完美的天然航行术典范。它那高昂的头颈、丰满前挺的胸脯很像是劈波斩浪的船首;它宽广的腹部就像是船底;为了有利于快速航行,天鹅的身躯向前倾斜,顺势渐渐向后抬起,最终像船尾一样翘着。它的尾巴是真正的舵,脚蹼就是船桨;它的大翅膀迎风半张而鼓起,这就是推动这艘有生命的轮船的帆,自己操纵着自己前进。
天鹅深知自己高贵,因而很自豪;又深知自己俊美,因而洁身自好。它似乎有意显示自己的全部优点,为求引人注目,为求别人赞美。实际上,天鹅的确令人百看不厌,无论是在远处如有翅的船队一样自由自在地在宽广的水上游弋,还是应着人声的召唤,独自离开船队游近岸边,天鹅都以各种温柔、流畅和优雅的动作展示自己的美姿和妩媚,让人们任情观赏。
天鹅天生丽质,并且有热爱自由的美德。我们无法对它强制或如奴隶一样禁闭它。它无拘无束地生活在我们的湖沼水泊里。如果天鹅感到不能享受充分的独立,感到被奴役,被囚禁,它就不再停留并安居在那里。它随自己的意愿在水上到处浮游,或者上岸,或者离岸游至湖心,或者是沿水边来到高岸下遮阴,钻进灯心草丛中,藏身在最僻静的港汊里;然后又离开它的独处地,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与人做伴的欢乐。天鹅似乎喜爱与人接触,它把我们当作自己栖息地的主人与朋友,而不是统治者和暴君。
【1】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出作者笔下“天鹅”所具备的四大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中“这个风趣而才气横溢的神话”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天鹅热爱自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作者把天鹅比作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段中“人人喜爱它,欢迎它,赞赏它”,这三句能任意调换位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位专做老红木家具生意的古董商,无意中在僻静的穷山村里,发现了一个非常珍贵的老式红木旧柜子,惊喜过后,古董商开始动了心思。
他先是与柜子的主人闲扯聊天,好不容易地扯到了柜子上,随后开价600元人民币表示准备购买。
山里人哪见过这么多的钱?瞪大了眼睛,左右打量了半天,把他看得心里直发毛,最后山里人终于同意了,古董商“怦、怦”跳的一颗心才算稳稳地放回到了原处。
可他马上又后悔得不行,原来当看到山里人这么爽快地答应下来,他觉得自己吃亏了:根本不应该出600块,也许400就足够了。但是又不能反悔,生怕对方看出破绽,于是不死心地围着房前屋后,细细琢磨。
真巧,居然又让他找到了一把脏兮兮的红木椅子,他对主人说:“这个柜子实在太破了,拿回去也修不好,只能当柴火烧。”山里人喃喃道:“要不,你就别要了?”
古董商“大度”地一挥手:“说出的话,哪能随便咽回去?这样吧,你干脆把那把椅子也送给我得了!”山里人听他这样说,当然感激地连忙点头。
古董商笑道:“我明天早上来取这些柴火。”
第二天,当古董商带着车来装柜手和椅子时,看到门前有一堆柴火,山里人走出来:“你大老远的来一趟不容易,我已替你把柴火劈好了。”
“后来呢?”我问古董商。古董商平静地从书架上取出一根木头。
我立刻明白了,笑问:“你还是拉回来了?600决钱一堆烂木头?”
古董商摇摇头:“不止600,是1000元,我另外加了400元劈柴劳务费。”
半晌,他又说:“其实这400元应该算是学费,因为从此我知道了过分贪婪将意味着什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咽回去(____) 半晌(____) 过分(____)
【2】第1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3】山里人最后同意古董商的600元人民币的开价后,“古董商“怦、怦”跳的一颗心才算稳稳地放回到了原处”。想一想,古董商的心为什么“怦怦”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山里人这么爽快地答应下来,古董商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董商平静地从书架上取出一根木头。这里的“木头”指什么?从“平静”二字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董商当天临走时说:“我明天早上来取这些柴火。古董商想要表达的是____________,山里人却是这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
【7】“其实这400元应该算是学费,因为从此我知道了过分贪婪将意味着什么。”古董商的这番话反映了( )
A.他为自己得不偿失的举动后悔不已,十分伤心。
B.他觉得对不起山里人,所以对自己进行了惩罚。
C.过分的贪婪往往会一无所获,他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
D.山里人将贵重的红木柜子和椅子当柴火劈了,这让他十分恼火。
【8】用下面的句子作为开头写一段话。不少于200字。
我走进了校园,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地春盘
刘学刚
①立春,是新一年的开始。立春日,阳气初生,春江水暖,百草回芽,万物生发,大地一片勃勃生机。
②立春有一些很热闹的习俗。譬如( ),句芒[注]为春神,主管树木发芽生长,要从山上接回来,一路吹吹打打,沿途乡民争掷五谷,好不热闹。再如( ),折一根细细的柳条,轻轻地打春牛三下,人们也领受了这鞭策,春耕春播春种,有的是力气,有的是精神。人与植物的生命节奏似有冬日的缓慢,闹一闹,喊一喊,东风回暖,冰面解冻,蛰虫始振,百草回芽,人们就“春天”了,凡俗的生活开始得以升华。又如 ( ),萝卜味辛性凉,生吃甜脆如梨,嘎嘣咬一口,薄的皮微辣,嫩的肉汁多,甚有口感,食之可提神解困,常说“嚼得草根,百事可为”,春天的鲜脆清爽和做人的精神气韵都在这一咬一嚼之中了。
③古代诗人在咏叹立春赞美春色的时候,出镜率最高的恰恰是春盘。春生以盘装之,谓之春盘,唐朝尤为盛行。杜甫是一个忠实于节气习俗的信徒,他漂泊异乡之时,犹不忘在立春日以生菜的鲜嫩唤醒自己的味觉和知觉,“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盛满细嫩生菜的白玉盘,犹如探出皇宫大殿的一枝梨花,在民间的大街上次第开放。如果把这些活色生香的诗加以整理,就是一份唯美的文化食单。朱淑真《绝句二首》中有云:“自折梅花插鬓端,韭黄兰茁簇春盘。”嫩黄的韭芽、浅紫的兰芽横陈在洁白的玉盘里,与嫣红的梅花相映成趣,尤能勾春引色,彰显出新春的勃勃生机。元人耶律楚材的“春盘”则更为丰盛华美:“木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蒌蒿点韭黄。”木案即春盘,银线为粉丝,还有藕丝、豌豆、葱白、蒌蒿、韭黄等一应食材,好一份春天的馈赠。
④倘若意犹未尽,试看杨万里的《郡中送春盘》:“饼如茧纸不可风,菜如缥茸劣可缝。韭芽卷黄苣舒紫,芦服削冰寒脱齿。”白如茧纸的是春饼,吃的时候,从春盘里夹取菜蔬各一小著,卷为细简状,这便是咬春饼。
⑤小时候,家中菜蔬无多,母亲就备好甜面酱、羊角葱,让我们卷饼吃。吃法很简单,用白嫩嫩的葱蘸了香喷喷的酱,在春饼上涂抹一条红色的竖线,再把小葱卷了,春饼超薄,但是滋味醇厚,甜中带咸,香辣清鲜,极为爽口。女儿长大以后,我变着花样给她炸春卷吃,荠菜春卷,韭菜春卷,豆腐春卷,以此幸福她的味蕾,让她感知新春的清香爽鲜。
⑥吃春饼,就是吃春天,吃出满嘴的香鲜,吃出满眼的新绿。食春饼迎春,亦有祈盼丰收之意。捡取三春美景四时菜蔬, 。春饼是大地的春盘。
[注]句(gōu)芒,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春神。
【1】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第②自然段中的“人们就‘春天’了”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下列立春习俗还原到第②自然段的括号里。
A. 打春 B. 咬春 C. 迎春
【3】作者说诗人笔下的春盘“就是一份唯美的文化食单”,请举例说明这里的“唯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
【4】请问第④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
【5】请将第⑥自然段中的对联补充完整。
答: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春饼是大地的春盘”?
答: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买馒头
(台湾)林清玄
①家后面市场里的mán tou tān( ),做的山东大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香。
②每天下午4点,馒头开笼的时间,闻名而来的人就会在馒头摊前排队,等候着山东老乡把蒸笼掀(xiān xuān)开。
③掀开蒸笼的那一刻最感人,白色的雾气阵阵浮出,馒头——或者说是麦子——的香味就随雾气四溢了。
④差不多半小时的时间,不管是馒头、花卷,还是包子就全卖光了,那山东老乡就会扯开嗓门说:“各位老乡!今天的馒头全卖光了,明天清早,谢谢各位捧场。”
⑤买到馒头的人欢天喜地地走了,没买到馒头的人失望无比地也走了。山东老乡把蒸笼叠好,覆上白布,收摊了。我曾问过他,生意如此之好,为什么不多做一些馒头卖呢?
⑥他说:“俺(án ǎn)的馒头全是手工制作,卖这几笼已经忙到顶点了,而且,赚那么多钱干什么?钱只要够用就好。”
⑦我只要有空,也会到市场去排队,买个黑麦馒头,细细品尝,感觉到在平淡的生活里也别有zī wèi( )。
⑧有时候,我会端详那些来排队买馒头的人,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xiǎo fàn( )或工人,也有学生,也有西装笔挺的白领阶层。
⑨有几次,我看到一位在街头拾荒的人。
⑩有一次,我还看到在市场乞讨的乞丐,也来排队买馒头。
⑪这么多生活完全不同的人,没有分别地在吃着同一个摊子的馒头,使我生起一种奇异之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因角色不同而过着相异的生活,当生活还原到一个基本的状态,所有的人的生活又是多么相似:dàn shēng( )、吃喝、成长、老去,走过人生之路。
⑫我们也皆能品尝一个馒头如品尝人生之味,只是或深或浅,有的粗糙,有的xì nì( )。我们对人生也会有各自的体验,只是或广或窄,有的清明,有的hùn dùn( )。
⑬就像馒头摊的山东人,他在战乱中度过半生,漂泊到这小岛上卖馒头,这种人生之旅并不是他少年时代的期望,其中有许多悲苦与无奈。可是看他经历这么多沧(cāng chāng)桑,每天开蒸笼(lóng lǒng)时,却有着欢喜的表情,有活力的姿势,像白色的雾气,麦香四溢。每天看年近七旬的老人开蒸笼时,我就看见了生命的庆喜和热望。
⑭生命的潜能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热气腾腾的,这是多么好!多么值得感恩!
(有改动)
【1】读拼音,在文中的括号里写词语。
【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俺的馒头全是手工制作,卖这几笼已经忙到顶点了”,“忙到顶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赚那么多钱干什么?钱只要够用就好”,从中可以看出山东老乡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4】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买山东老乡的馒头?请分条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面的文字插入原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但不论如何,生活的本身是值得庆喜的吧!
A.⑩、⑪段之间 B.⑪、⑫段之间
C.⑫、⑬段之间 D.⑬、⑭段之间
15、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缩句)
(2)敌人承认人民解放军威力无比。(改为双重否定句)
(3)我端过来两杯绿茶。
①改为“把”字句:
②改为“被”字句:
(4)妈妈说:“我希望这次你能考出优异的成绩。”(改为转述句)
16、照样子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
[例] 李红说:“我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李红说,她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小芳说:“我爸爸要带我去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虹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2.小雪对小明说;“明天我去你家一起写作业。”(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3.李松说,他做作业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4.贝贝说,她家养的小花狗很通人性。(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18、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分析加点词的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天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突然当啷当啷地大响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照要求写句子。
闰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不算偷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擂台。(精彩二选一)(35分)
以下内容,任选一题。书写工整,字数在500字以上。要求表达真情实感,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写错别字。
⑴读了《詹天佑》这篇课文,你一定被詹天佑的爱国情怀所感动,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伟大人物感到自豪。请你写一篇读后感。把真实感受写下来。
⑵最美丽的 先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如“心灵”、“语言”、“瞬间”、“画面”、“风景”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