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用心研读,会有许多收获。怒放的梅花会让你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挺拔的竹子会让你高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滔滔的江水会让你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对联、古诗词均可。)
2、看拼音,写词语
zhēnɡ rónɡ duàn liàn zūn yōu
( ) ( ) 养( )处( )
zhé lǐ bō xuē sù rán
( ) ( ) ( ) 起敬
3、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想象场景,将诗句补充完整。
(1)春来思乡时: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2)祝愿朋友时:若到江南赶上春,______________
(3)老当益壮时: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
2.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多读书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3.“青,_______________”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4.“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做学问、写文章要非常讲究,反复斟酌。
5.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如________的李大钊,_______的张思德等;还从《匆匆》一文中受到______的启发;知道了科学家们用自己的实践探索告诉我们的道理:真理_______
4、我会读拼音,写词语。(8分)
5、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骑luò tuo(____)的小fàn(____)把装bǎn lì(____)的袋子放在地上,接着来到小吃tān(____)前,先洗干净zāng(____)手,然后要了一gāng(____)子水来喝,又要了一盘jiǎo zi(____)就着cù(____)吃起来。
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
【1】把横线上写出诗的后两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这是一首______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是______描写。诗中描写别时的景物有黄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B.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
C.“闲”的意思是空闲。
D.“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不住,________出墙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和柴扉久不开。
【2】“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猜想“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原因是( )
A.主人没有在家
B.叩击柴门的声音太小,主人没听见
C.主人担心自己的本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4】补充诗句。______________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出墙来。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这两句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说前两句是在写冷清,那么这两句就是在写繁华。
B.因为没有受到主人的接待,所以诗人想象出一片繁华自我宽慰。
C.作者景中寓理,告诉人们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
D.诗人觉得虽然柴扉久不开,但是能领略到美景也不虚此行。
9、阅读理解。
儿歌里的中国
自从孩子出生,儿歌就成了家里的必备品。逗孩子,哄孩子,都离不开那些或欢快或悠扬的曲调。虽说对这些歌曲耳熟能详,但“六一”儿童节那天陪孩子在商场里玩,背景音乐播放的一首首儿歌却突然触劝了我的心弦。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在我的记忆里,《卖报歌》似乎就是这么几句歌词,活泼跳跃的旋律中并没有太多凄苦悲惨之意。然而,仔细再听一下:“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还有“耐饥耐寒地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一个面黄肌瘦、风餐露宿的小报童形象顿时映入脑海。一位在旧中国底层讨生活的孩子,经聂耳和安娥两位人民音乐家质朴却有力的刻画,在今天听来仍有许多感动。国家孱弱不堪,人民流离失所,生活苦难深重,但这个既天真又坚强的报童仍相信“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这一点光明是什么?不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初心”吗?正是建立在对以童工为代表的被剥削和异化的无产阶级劳动者的深刻同情之上,马克思才发出了“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疾呼,立下了“解放全人类”的宏愿。共产党人努力使每一个中国人挺直腰杆“站起来”,正是那近乎绝望的生活中的一线光明!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这首歌简直就是哄娃睡觉的神曲,然而我每次只会翻来覆去地唱这第一段。没想到第二段歌词的画风陡然一变:“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大工厂和新机器会让春天更美丽?但再想一想,这首歌描绘的是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场景。那时的中国人满怀一腔奋斗之志,那是一段理想昂扬、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一代人的回忆,也是一代人的付出。
“地球爷爷已经很累,默默承受人类的罪。地球爷爷意冷心灰,每天流下伤心泪。地球爷爷小小心愿,还他一片纯净空间。地球爷爷深深渴望,希望地球是最美地方。我们是可爱的低碳贝贝,让爷爷心情变美不再受累。我们就是时尚的低碳贝贝,节能环保成为日常行为。我们就是热情的低碳贝贝,低碳生活人群迅速加倍。我们就是爱心的低碳贝贝,伸出双手使地球越来越美。”《低碳贝贝》的乐曲一出,美丽中国的未来似乎就在眼前。再多想一层,还不止中国,这首儿歌关心的可是地球爷爷!当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退出巴黎协定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举足轻重。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都蕴含在这浅白的儿歌中了。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中国的希望在孩子们身上,中国的历史文化基因也镶嵌在了儿歌里。儿歌虽然简单易懂,却折射出中国所经历的巨大变迁。儿歌里的中国。是一个历史的中国,一个现实的中国,也是一个不断地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都达到真正和谐的目标努力前进的中国。
【1】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都蕴含在下列哪一首儿歌中?( )
A.《卖报歌》
B.《小燕子》
C.《地球爷爷》
D.《低碳贝贝》
【2】《小燕子》描绘的是( )的场景。
A.旧中国底层孩子讨生活
B.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C.美丽中国的未来
D.中国所经历的巨大变迁
【3】这篇短文运用最多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比较
【4】为什么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基因也镶嵌在了儿歌里”?请根据文本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题目为“中国的儿歌”更合适,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根据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请你认识大白鲨
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生活着大约350种鲨鱼,它己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存了3亿多年。在所有的鲨鱼中,大白鲨个儿最大、最凶猛、最为矫健有力,没有任何海洋动物敢与大白鲨为敌。
生物学家认为,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长,寿命达20年。刚生下来的大白鲨幼鱼约1、06米,出生的当天就会自己捕食。雌大白鲨成年时长4、84米,体重达1360-2721千克。渔民因渔网被凶悍的大白鲨撞破扯烂而一无所获的事时有发生。
大白鲨是典型的肉食动物。幼小的大白鲨捕食鱼类,身体长到2、74—3、65米时,转而捕食海洋中比鱼类个子大的海豹、海狮之类的哺乳动物。捕食时,大白鲨往往先在猎物四周慢吞吞地游来游去兜圈子;然后悄然沉下海底,将身子隐蔽在礁石之间。觑准时机,猛然闪电般向上直扑猎物的腹部或尾部,刀锋似的利齿将猎物咬成几块,三口两口就把猎物吞进了肚里。
大白鲨的表皮覆盖着一排排叫做真皮齿的尖利鳞片,每个鳞片犹如一粒细小的利牙,鱼皮表面像砂纸那般粗硬。高速游动的大白鲨如果擦碰到人体,人的肌肤会被割划得皮开肉绽。
大白鲨的体温比周围水温高6℃。据科学测算,肌肉温度每提高5℃,肌肉的收缩力便增加2倍。这是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主要原因。
大白鲨的鼻孔上边有一系列感觉小孔,这些小孔能 (灵巧 灵敏)地探测到猎物发出的微弱电磁场,因此大白鲨能百发百中捕获猎物。通过鼻上小孔,大白鲨还能依据地球电磁场,在漆黑一片的海底游动时丝毫不差地把准方向。大白鲨游动时,将上下颚收缩在鼻子下边,使头部成流线型,以减少水的阻力。
大白鲨是海洋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起着控制海洋中某些哺乳动物数量的作用,吃掉其中的老弱病残者,促进生存竞争。另外,大白鲨还吞食海洋中的动物尸体,清洁海洋。可惜的是,体态优美的大白鲨由于受到误解,被人类大量捕杀,数量(急剧 加剧)减少,现在已被世界动物保护组织列入了濒危动物名单。
【1】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中应选填的词语是______ 、_______ 。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
【3】大白鲨捕食海豹、海狮之类的捕乳动物时,先要沉下海底的原因是: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说明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时候,运用______的说明方法。
【5】针对大白鲨被捕杀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解开你身上的绳子
①小时候,我继承了家族沉默寡言的传统,一开口讲话也是地道的石家庄方言。直到上学的前一天,我妈对我说:“从今天起,你在学校就改说普通话吧。”从那时起,我真的改掉了乡音,并且爱上了朗诵。
②老师很喜欢我。一天,他把我叫到办公室,交给我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区里要举行朗诵比赛,学校为了迎战,预备在校内进行初选,我将代表我的班级去参加这次选拔赛。当时,我激动得小脸通红,对老师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③备战的日子格外紧张,每天妈妈干活的时候,我就跟在她的身后,把那篇朗诵稿反反复复地背给她听。她的“工作”是在每个自然段的头一个字,给我提一下醒。比如我妈说“无”,我马上就能接下去:“无产阶级不拥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可以说,紧张使我脑子的弦绷得紧紧的,一篇由七个段落组成的稿子被我一刻不歇地练习了一个礼拜。
④比赛当天,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坐在前排的是校领导和各个年级的老师们。优越的声音条件为我营造了良好的开局,现场气氛一度非常热烈,可就在这个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背完第一段的时候,我勉强记起了第二段,顺势再背下去的时候,我的脑子乱了起来,我停顿在那个一米高的砖头讲台上了。全校师生的眼睛直直地盯着我,而我,愣愣地望着天空。突然,在一片空白的惧怕里,我再也忍耐不住了,鼠窜下台……
⑤就这样,我的童年记忆留下了一块伤疤。这时,我的老师成了我生命中的第一个“伯乐”。他把我叫到了办公室,用很高的声音对我说:“文涛啊,虽然你没有背完。可就你背出的两个自然段来看,声情并茂,很好!假如能背完的话,到了区里,一定能拿名次!”他拍了拍我幼小的肩膀,我的腰杆一下子就挺了起来。
⑥这次的教训,让我想了很多。也许人就是这样,在经历了一次失败之后,就容易拿出更大的勇气来面对其他事情。我很快就接受了第二个更为“艰巨”的任务:代表学校,去区里参加比赛。终于,在全区比赛的讲台上,我用稚嫩的童声朗诵了高尔基的《海燕》,迎来了人生第一个微不足道的成功。
⑦后来,我到凤凰台工作。有一天,老板对我说:“我们要开始一个全新的谈话节目,但是我们没有太多的资金去邀请很多的嘉宾、名人。”那时候,习惯了经典谈话类节目的我,无法想象在这样的前提下,节目可以做出怎样的效果。
⑧在这个大难题面前,我犯愁了,整日整夜,想了很多。当时的播音员说话字句清楚,抑扬顿挫,倜傥光滑。可是,我对这样的说话方式却不以为然。一天,我忽然想到,一个播音员或者主持人说话,为什么不可以保持最原始的自然放松的状态呢?这时的感觉,像漆黑的夜色里放进一道月光:放宽审美观吧。我们和朋友之间不也总就不同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吗?我的心“嘣”的一声,一条紧捆着的绳子解开了,阳光洒了进来。
⑨本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了《锵锵三人行》的长途跋涉,在解开一条条绳子之后,我又演绎了《文涛拍案》等多种主持风格。
⑩现在,我回首走过的路,有一点体会让我受益匪浅:人的一生,是被一条又一条的绳子捆住的,很多的条条框框束缚着你,让你无法施展。之所以你会觉得别人比你强,是因为他比你先解开了一条绳子,先抛开了一道束缚。从人生的第一课到最后一课,都是学着解开身上的绳子的过程,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推开生命中一扇又一扇的窗。
【1】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文章第②自然段中画“_______”线的句子体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文章,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在原文中的具体含义。
①就这样,我的童年记忆留下了一块伤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时,我的老师成了我生命中的第一个“伯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请谈谈你对文章第⑧自然段中画“_____”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①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李时珍解剖穿山甲
我国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医药学家李时珍,对科学研究态度十分严谨,不懂的问题一定要亲自观察、实践,把它解决掉。
有一次,他看到古代著名药物雪茄陶弘景的书上说:河边有一种叫穿山甲的动物,它最喜欢吃蚂蚁。便想:蚂蚁那么笑,穿山甲是怎样吃它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来到小河边,找到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原来,穿山甲身上披着一块块的鳞片,既能张开又能合拢。当它发现蚂蚁时,全身的鳞片都张开,放开一种特殊的气味,蚂蚁闻到就往鳞片下钻。等蚂蚁爬满了,它就突然把鳞片合拢,然后钻到水利,把鳞片张开,不一会,蚂蚁全浮到水面上来。穿山甲就可以饱餐一顿了。/观察后他还不放心,为了进一步证实穿山甲的确爱吃蚂蚁,他特地又到河边捉了一只穿山甲,把它的肚子切开观察,果然装了一升多的蚂蚁。
李时珍就是这样对待科学的 由于他亲自观察实践 修正补充了大量材料 才写完了完善的医药学著作 本草纲目
【1】联系上下文解词。
(1)严谨:_____________
(2)完善:_____________
(3)实践: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用“﹏﹏”画出穿山甲吃蚂蚁的过程。
【3】给第3节加上标点。
【4】用/将第2节分成3层,写出层意。
第1层:________________
第2层:_________________
第3层:_________________
【5】问题。
(1)李时珍为什么要观察穿山甲吃蚂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时珍就是这样对待科学的。这样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广州岁俗
并不是所有住在广州的人都知道广州旧时过年的情景。现在,什么都简化了,加速了,过年的习俗逐渐变得遥远而陌生。其实,年俗中的种种细节都注入了人们美好的想象和愿望。
自腊月廿①三谢灶那天起,广州就开始进入年关了。每天的活动都是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廿三谢灶,廿四开炸,廿五蒸糕,廿六扫尾,廿七洗物,廿八包粽,廿九贴春联,卅②团年。
正月初一开始过年,初一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穷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寻春去,初八八不归,初九九头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火明,十五祈完灯,采青走百病。
先从灶王爷说起吧。所谓“谢灶”,就是送灶王爷上天。城里的孩子们没见过灶,现已经简化为煤气炉烧菜、电饭煲煮饭了。以前人们认为灶王爷是主管人间烟火的,操劳了一年也该感谢灶王爷。这种感恩之情并不是西方的感恩节所独有,我们早就在传统习俗中体现了。祭灶的贡品有:一碗米,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橘、纸钱等。老人们说谢灶既是感谢灶君,又是向灶君请罪,请他上天见了玉皇大帝后能美言几句,继续保一年的柴米无忧,烟火畅旺。这是多么质朴的愿望啊!
廿四开炸。煎堆、米花,这些香喷喷的年节食品,都是主妇们站在滚开的油锅前,一团团地炸开的。记忆中,这是奶奶、外婆、妈妈、婶婶们的绝活,逢年过节,她们站在灶台前,从容不迫地展示着她们的看家本领。满屋子飘荡着的喜气、香气,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
廿五蒸糕。蒸出来的有年糕、萝卜糕、芋头糕、伦敦糕、马蹄糕、九层糕、松糕。糖莲藕、糖莲子、糖马蹄、糖冬瓜、糖椰角、糖椰片、糖橘饼也准备好了,都是甜的。
在众多过年的岁俗中,小孩子最难忘的就是“卖懒”。这是孩子们喜欢的过年节目。“卖懒,卖懒,卖到年卅晩,人懒我不懒。”除夕之夜,孩子们唱着这样的童谣,提着小纸灯笼,三五成群地在街头巷尾走来走去。他们的木屐在青石板上叩出好听的清响。纸灯笼里的烛光在岁晩的街道上一闪一闪的,像孩子们心里的那些小小的愿望。看见“卖懒”的队伍唱歌过来了,其他小孩子也会拿出一盏小灯笼跟在后面,队伍慢慢壮大。他们都希望自己成为勤快聪明的好孩子,不去做小懒虫。怎样才能把“懒”卖掉呢?乡间习俗是这样的:孩子们沐浴后,一手拿着红鸡蛋或有芽的小芋头,手拿一炷香,唱着“卖懒”歌结伴到井边,把香插在井沿上,然后剥开鸡蛋或芋头,边吃边回家。鸡蛋或芋头吃完后,孩子们就会如释重负地吁口气:终于把“懒”卖掉了。
汪曾祺说过:我对风俗有兴趣,是因为我觉得它很美。回想着广州过年的习俗,那美的感觉无时无刻不在我心中。
(注释)①廿:二十。②卅:三十。
【1】作者回忆旧时广州过年的情景,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在作者的记忆中,________印象最深,所以写得特别详细。
【2】作者没有把过年的所有习俗详细写出,有的写得很简单,有的甚至没有写。请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作者不把所有过年习俗逐一介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风俗有兴趣,是因为我觉得它很美。”这句话中的“美”内涵丰富,耐人寻味。请结合本文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写出句中“美”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有关“转基因食品”的资料链接,完成下面习题。
(资料链接1)19月12日,米自广东、山东、安徽、湖北的12名律师联名致信国家药监局和农业部,要求公开转基因食品相关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和白由选择权。
(资料链接2)有关食品安全专家:日前中国视同转基因食品是无害的,因为在现有的实验科学条件下,没有结论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一定有危害,但也不能证明一定无害, 所以视同无害,这是科学的态度。但我国对三个转基因大豆新品种的安全评审非常慎重,历时三年才批准发放三个转基因大豆进口安全证书。
(资料链接3)网友飞人啤酒:转基因生物具有外来的基因,对大自然生态系统来说是全新物种,大量种植可能会改变物种间竞争关系,破环原有生态平衡,造成不可挽回的基因污染。
(资料链接4)网友完全钮:全球因为转基因技术应用到农产品上,降低了种植成本,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间接让出了空间种植主食,避免或减少了多少饥饿。
(资料链接5)网友gwliu0531:转基因农作物在产革或抗倒伏等特性上对非转基因产品具有不言而喻的竞争力,当某些转基因产品大范围在世界推,可能造成新的垄断。
【1】许多国家都对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上市有严格的要求,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以上材料,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以上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国人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 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200亿年前的宇宙。(改成直接对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 穿过的那双球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艾迪抽泣地说:“我很难过,没能给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仿照例句,根据所给的词语发挥想象写句子。
例:(欣喜)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大舞台。(12分)
(1)藏戏是戴着面具演出。(改为反问句)
(2)爸爸说:“我今天很忙,就不接你回家了。”(改为转述句)
(3)维吾尔的姑娘漂亮。维吾尔的姑娘能歌善舞。(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缩句:
(5)竹楼藏在竹林中。(扩句)
(6)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
修改病句: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长答应带他们愉快地回英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费了九牛一毛之力,总算爬了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一会儿,街上就挤满了欣喜若狂却衣衫不整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食指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用划线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过几天的奋战,大火被我们扑灭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幅壁画是现存的最早印证“张骞出使西域”这段历史的绘画作品。(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脸上显现出神色。(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们依恋长江。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懒狮子说:“我爸爸妈妈是森林里的大王。靠他们,我就能生活得很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张老师对吴明说,请吴明明天陪他去一趟图书馆。(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难道肚子不会长虫子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凶猛态势蔓延全国,乃至全球,打破了人们原本平静祥和的生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涌现出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如:医护人员、警察战士、乡村干部、建筑工人、老师……让我们怀着感恩之情以“谢谢你 ”为题写一篇作文。可用学过的人物描写方法来突出人物优秀品质。
要求:1.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充实,抒写真情实感。3.字数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