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1.过年吃鱼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门上贴倒“福”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
3.建筑上雕刻蝙蝠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
4.过年了,吃年糕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
5.过年了,碗摔碎了,要马上说“________________”。
2、按查字典要求完成练习。
“诞”字按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____部,再查_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音序____,
再查音节______。在字典中的解释:①出生,人出生;②生日;③荒唐的,不合情理的。
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荒诞(______) 华诞(______) 诞生(______)
3、补充词语。
心(_____)神(_____) (_____)光(_____)色
(_____)地而起 (_____)(____)可见
4、看拼音写词语。(要求规范、整洁)
guàn gài shōu liǎn méi guī yóu tóng shí sǔn
( ) ( ) ( ) ( ) ( )
wěi jūn guò lǜ gū fù pú sà lóu tī
( ) ( ) ( ) ( ) ( )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偶尔——(________) 回报——(________) 无知——(________)
紧张——(________) 胆小——(________) 幼稚——(________)
6、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xíng háng)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zhuăn zhuàn)溪桥忽见。
【1】这是______代词人________写的一首词,词牌名是_________。
【2】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下列描写雨的诗句表现了雨的哪些特点?选择恰当的序号填空。
A.温柔润泽 B.零落稀疏 C.绵密繁多
(1)“两三点雨山前”,勾勒了雨的____________。
(2)“清明时节雨纷纷”,描写了雨的____________。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出了雨的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词人人生得意之时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充分体现了他对社会的赞誉之情表达出他仕途得意的心情。
B.前四句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喜悦。
C.“星”和“雨”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三章节“节日内涵探究”中有关“中秋”的内涵呈现。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①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②。
未必素娥③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注释】①十轮:月光筛过梧桐影,落在地面就在叶影间成像,显得不止一轮。②隅:角落。③素娥:嫦娥。下句中的“玉蟾”即嫦娥居住的玉蟾官。
【意象摘取】
【1】(诗歌意象)意象是诗人表情达意的载体。在本诗中,诗人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烘托了孤寂清冷的气氛,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情感分析】
【2】(主旨情感)对比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说说两首诗情感上的相同之处。
链接材料: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山青花欲燃”这句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作出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列文段,答题。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 )落山涧( ),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 )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2】“居高临下”的意思是:___________;“山涧”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_____和______,表现了壮士们_________的精神。
10、阅读练习
海报两则
讲座一:冒险小说分享会 主讲:陈老师 时间:5月16日(星期六)上午9:00 地点:学校一楼阶梯教室 | 讲座二:动物小说大揭秘 主讲:林老师 时间:6月6日(星期六)上午9:00 地点:学校四楼大型会议室 |
场面惊险、内容离奇是冒险小说最大的特点本次讲座,陈老师将以《汤姆·索亚历险记》、《手斧男孩》等书籍为例,比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探讨冒险类小说的阅读方法,和我们一起揭秘冒险类小说的创作秘密。 | 提起动物小说,你一定会想到沈石溪、黑鹤等众多著名动物小说家。如何阅读动物小说?怎样体会小说中的动物形象呢?林老师将带领我们走进《狼王梦》等经典著作,分享动物小说的独特之处。 |
【于5月9日之前到大队部报名】 | 【于5月30日之前到大队部报名】 |
【1】下列不属于陈老师讲座的内容是( )
A.讲述汤姆·索亚的人物形象
B.分享动物小说的独特之处
C.探讨冒险小说的阅读方法
D.比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陈老师和林老师的讲座有什么共同之处?( )
A.讲述冒险小说的特点
B.分享动物小说的独特
C.探讨小说的阅读方法
D.比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小红是六年级的学生,他对海报中的讲座很有兴趣。以下是他5月和6月每个星期六的活动安排:
5月(每个星期六) 上午:自由时间 下午:练习钢琴 |
6月(每个星期六) 上午:学习书法 下午:自由时间 |
如果不想影响原有的活动安排,小红可以在哪一天参加讲座?( )
A.5月9日
B.5月16日
C.5月30日
D.6月6日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生长在一个小镇。从我家走着去那里的小学只要10分钟。
我至今还记得,每天中午的铃声响起,我总是上气不接下气地冲回家。母亲总是站在楼梯的顶层,向下对我微笑。她的神态告诉我:在她心中,我是唯一重要的。对此,我终生感激。
我永远忘不了发生在三年级时的一件小事。在校节目演出中,我被选为剧中的公主。母亲煞费苦心地陪我练台词。但不论我在家念得多么自如,一上台,每个词都从头脑中消失了。老师终于把我搁在一边。她解释说她已经为该剧设计了一个叙述者,要我担任。她的话是亲切婉转地说的,但仍然刺痛了我,特别是当我看到公主的角色由另一个姑娘扮演时。
那天中午我回家时,没有告诉母亲发生了什么。但她很快觉察到我心神不安。她没有建议我们一起练台词,而是问我是不是想到院子里散散步。
这是一个春光灿烂的中午。格架上的蔷薇藤正在变绿。高大的榆树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丛丛黄色的蒲公英钻出草地盛开,宛如一个画家用金色的染料在我们的风景画上涂抹过。
我看到母亲漫不经心地在一丛蒲公英旁弯下腰:“我打算挖掉这些草。”她边说边连根拔起—株蒲公英。“从现在起,我们只在这个园子里留蔷薇花。”
“可是我喜欢蒲公英!”我表示抗议。“ 一切花都是美丽的——蒲公英也是如此 。”
母亲严肃地看着我:“是的,每一朵花都以自己的方式给人以愉快,对吗?”她想了想问。我点点头,感到高兴,我赢了。“不可能每个人都扮演公主,这并没有什么羞耻。这一点,对花来说是这样;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她补充说。
相信她已经猜到了我的痛处,我开始大哭,告诉她发生的事。她听着,放心地笑了。
“你将是一个可爱的叙述者。”她提醒我,“叙述者角色同公主角色完全同样重要。”
演出前一天的夜里,我很紧张。开演前几分钟,老师走到我面前:“你母亲要我给你这个。”她说着递给我一朵蒲公英。它在茎上耷拉着,边儿已经开始卷了。只看它一眼,就知道母亲正在外边,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我们那天中午的谈话,精神格外振奋。
演出结束后,我把那朵花带回家。母亲把它放在两张擦脸纸之间,小心地夹在一本词典中。母亲一边做一边笑着说,我们也许是唯一夹留这样花草的人。
我经常回想起与母亲一起沐浴在柔和的太阳光中的日子,尽管那些时刻只是我童年篇章中小小的逗号。
【1】请给短文拟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课文内容,想想下面句子中“如此”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1)一切花都是美丽的——蒲公英也是如此。“如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如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后来的几个星期里,她不断鼓励我,我逐渐为自己担任这个角色感到自豪。中间被用来念我的台词或者谈论演出时我将穿什么。”该语段应该插入到第______和第______段之间。
【5】母亲带“我”到院子里散步的真实用意是什么?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母亲想带“我”散散心,看看风景,忘记烦恼。
B.母亲借蒲公英让“我”自己去发现,叙述者角色同公主角色同样重要。
C.母亲带“我”散步,告诉“我”蔷薇花和蒲公英一样美丽。
D.母亲借蔷薇花和蒲公英不同的美,告诫“我”不要抢风头。
【6】照样子,写出你对文中“母亲”的感觉。
例:我认为,母亲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因为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她总是站在楼梯的顶层,向下对“我”微笑。
我认为,母亲是个___________的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认为,母亲是个___________的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用“∥”将这段话分两层。
【2】分两层的根据是什么?选择一种恰当的方法( )
A.先总体写中心,再具体叙述除夕热闹的活动。
B.先交代时间,再具体写活动。
C.先说节日名称再说节日活动。
D.先说在家的人如何过除夕,再说在外的人回家过年。
【3】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 、 、 、 、 、 、 、 。
【4】文中画线句子表明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方面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红火热闹。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用“﹏﹏”画出文段中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从父亲的外貌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文段中描写父亲神态的语句。从父亲的神态描写中可以体会到( )(填序号)
A.“平静”说明李大钊在经历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表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B.“平静”说明了李大钊经常上法庭习惯了,并不害怕。“慈祥”表现了李大钊对孩子的爱。
【3】父亲脸上的表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并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瞅了瞅我们”是________描写,父亲瞅了瞅我们,是期望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在法庭上的表现,让你想起了哪些形容英雄人物品质的成语?请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泥?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第二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铺叙日子匆匆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用了比喻、反问的修辞方法,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白白走这一遭啊?”一句饱含着作者的什么感情?最能表现这种感情的是哪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他必须这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①难道这一天不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难道这不是一份苦差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修改病句: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花开了,很远都能闻到香味。(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想活下去。鲁滨逊得想办法。(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成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籍是一把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仿句)
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敌人投降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乐园
题目:《温暖》
(1)选择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体现“温暖”这一主题。
(2)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字数450字以上。
(3)习作中不要出现学校名称、同学姓名等真实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