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要求填空。
1.请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_______)撞撞 心(_____)肉(_____) 不(_____)思(_____)
(______)不安 (_____)手(_____)脚 (_______)澎湃
(1)狂风的怒吼让(_______)的妻子感到(_______)。
(2)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_______),(_______)地嗤笑起来。
2.根据提供的句子意思,填写恰当的词语。
(_______):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
(_______):形同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_______):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
2、根据语境提示,书写词语。
(1)lí míng( )时分,天空染上微微的hóng yùn( ),飘着绚烂的彩云,非常美丽。
(2)我们通过jiǎn shí( )桂花、制作gāo bǐng( ),dǒng dé( )了“要zhēn xī( )劳动成果”的道理。
3、活学活用我最棒。来到这些地方,你会想到什么4字词语呢?
荷兰:_____________ 九寨沟:_____________ 天安门:_____________
4、按课文填空
(1)当海面上________的时候,海底依然是________的。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也不是。(《海底世界》)
(2)“最喜小儿无赖,________”这两句诗出自________写的(《清平乐·村居》。“清平乐”是________。
(3)桃花一簇________,________爱浅红?((江畔独步寻花))
(4)“你”、“我”、“她”等词语用以指代________,“谁”、“什么”、“哪”等词语是表示________。
(5)《海滨小城》一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6)《一件小事的震动》一文,告诉我们________的道理。
5、看拼音,写词语。
péi yǎng fā yán quàn shuō wéi qí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yí dîng xiū lǐ jiǎn dān àn shí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yuǎn jìn wén míng wú kě nài hé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外阅读
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1】解释词语。
(1)直待:_________(2)凌云:_________
【2】说说诗句的意思。
(1)自小刺头深草里。_______________
(2)时人不识凌云木。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小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两首托物言志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片断,完成练习。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1】对这个片段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颂歌。
B.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浩瀚的宇宙,想到了自己的胸怀,想到人类的博大和宽广。
C.这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2】仿照本段句式写一首小诗,表达对母亲的赞美。
啊,妈妈
哪一次病床前不是你悉心地呵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间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 )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 )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 )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 )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 眉开眼笑)。他本来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并无当作家的妄念。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让他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他一发不可收拾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在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xíng háng)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就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 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与欣赏对立的是漠视与诋毁。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gěi yǔ jǐ yǔ),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1.在第一自然段的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划去文中使用不正确的词语和音节。
3.“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你简要概括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最终”一词的理解,你认为符合文章内容的是( )
A.事情的结局称为最终。
B.列夫·托尔斯泰成了文学家。
C.列夫·托尔斯泰因得到了屠格涅夫的欣赏而充满自信,发愤图强,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不朽的成绩。
D.自然规律,顺理成章。
10、读《小王子》片段,回答问题。
狐狸说,“在我看来,你只不过是一个小男孩,跟成千上万的男孩毫无两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只不过是一只狐狸,跟成千上万的狐狸毫无两样。但是,你如果驯养了我,那么我们俩就彼此相互需要。对我来说,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在你看来,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1】小王子游历六个星球,遇到了六个人,你认为谁是最可笑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整本书谈谈你对“驯养”一词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_书是精神食粮嘛_既然是食粮_怎么不可煮呢_煮熟了_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哇_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括号里。
A. 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_____________)
B. 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____________)
C. 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后填空。
(1)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认为“煮书”是_____________。而爷爷说的“煮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煮书”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课内阅读。
童年的发现(节选)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补充说明 B. 解释说明 C. 意思转折
【2】选文中画“____”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3】对“我”的脸涨得通红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我”轰出了教室。
B. “我”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得脸发红。
C. 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不怀好意。
【4】对于老师的表现,你怎么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实际,说说你对画“ ”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晚唐诗人郑谷,( )诗写得好,( )为人谦逊,所以人们乐于向他请教。“一字之师”说的就是他与诗僧齐己的故事。
某年冬天,齐己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郑谷看到齐己写的这首诗后,十分赞赏,但他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他对齐己说:“花开枝头,总有时间先后,只是人们不觉察,才误以为数枝同时开放。从诗题《早梅》来说,‘数枝梅’已不为早,不如改为‘一枝开’。”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己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1.为短文加个小标题写在横线上。
2.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把“数枝”改为“一枝”好在哪里呢?结合你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4.你认为郑谷和齐己分别是怎么样的人呢?
5.在修改作文中你有没有因一两个字而伤脑筋呢?你认为有这样的必要吗?
14、课外阅读。
山 雨
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叮——咚——叮——咚……
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1】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 )歌谣 一( )岩石
一( )树叶 一( )音符
【2】读选文第5自然段,理解填空。
作者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___”,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___”,将此时的雨声联想成“__”,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雨的___美。
【3】选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
_______
【4】选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
【5】默写一首描写雨景的古诗。
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我们不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灾区的孩子吗?(改为陈述句)
(2) 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补充句子)
(3)年轻人 吃起来。(扩写)
(4)写一句呼吁人人要互相关爱的宣传语。
16、照样子,写一写。
例: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
上课难道不要好好听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少先队员怎么能怕困难呢?(改陈述句)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神对普罗米修斯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连词成句。(填序号)
(1)①到处 ②一只乌鸦 ③找水喝 ④口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文具盒 ②小书包里 ③我的 ④一个 ⑤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例子写句子。
◇飞卫高兴地对纪昌说:“你就要成功了!”
◇飞卫高兴地对纪昌说,他就要成功了。
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看图写话。
仔细观察图画,图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哪儿?在做什么?会说什么?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注意把句子写通顺哦!(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