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弹: tán(_____)dàn(_____)
当:dāng(_____)dàng(_____)
好:hǎo(______) hào(______)
2、查字典。
“隆”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再查____画。“隆”字是_____结构,第五画的笔画名称是_____。
3、成语大擂台。(8分)
摇头( )( ) 东( )西( ) 月( )如( )
( )新( )异 ( )月( )梭 星光( )( )
( ) 罗棋( ) ( )转( )移
4、课文回顾。
1.猫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它有时老实,有时__________,有时又_______;高兴的时候__________,不高兴的时候___________;有时胆小,有时________。
2.《母鸡》和《猫》的作者都是___________。《母鸡》这篇课文以___________为线索,对母鸡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3.《白鹅》这篇课文从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写,展现了白鹅___________的特点。
4.补充诗句: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____?
5、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
bì lǜ | gū niang | yóu jú | wēn nuǎn | gān tián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bō wén | wán jù | huà zhuāng | Liú liàn | shī gē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理解词语意思。
生: 遥看:
飞流: 疑:
【2】“三千尺”形容______,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香庐”指一座山峰的名字。( )
(2)“九天”指九个日夜。( )
(3)李白是站在瀑布前面观察的。( )
(4)庐山是我国的名山,位于江西省。( )
【4】诗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把 比作 ,表现了 。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登鹳雀楼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登鹳雀楼》。
2.这首诗的前两个句子是对偶句,白日对( ),依对( ),山对( ),尽对( )。
3.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白日( ) A.太阳 B.白天
(2)穷( ) A.贫穷 B.尽,极
(3)千里目( ) A.眼界宽阔 B.千里眼
4.诗的( )两句饱含哲理,成为不朽的绝唱。
8、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色裁,芙蓉向脸 。
,闻 有人来。
【1】补充古诗。这首诗出自 代诗人 写的《 》。
【2】给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画“√”。
裁(A.裁缝。 B.裁剪。) 闻(A.闻到。 B.听到。)
【3】诗中写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完璧归赵
战国时,秦王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赵王的宝玉“和氏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秦国。秦王看到玉后,只字不提城池的事。蔺相如捧着玉说:“大王如不用城池来换,我就和玉一起撞个粉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带着完好的和氏璧回到赵国。
【1】怎样理解文中划线句子?( )
A.秦王看到和氏璧太激动,忘记了交换城池的事情。
B.秦王根本就没成心用城池换和氏璧。
C.秦皇怀疑和氏璧的真假,所以先没有提城池的事。
【2】文中的蔺相如具有怎样的特点?( )
A.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
B.机智勇敢,不畏强敌。
C.巧舌如簧,能言善辩。
【3】以下哪个选项中的成语故事和蔺相如有关?( )
A.负荆请罪
B.指鹿为马
C.破釜沉舟
10、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1】猜猜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踟蹰: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藻警人: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描写林黛玉荷锄葬花的句子找出来,画上“ ”。
【3】猜一猜:林黛玉读的书是( )
A.《西厢记》
B.《汉宫秋》
C.《迷青琐倩女离魂》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概括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悼鲁迅先生
巴金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
鲁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电、挽词、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哀悼的文章,连最远僻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地悲痛的。这一个老人,他的一支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他还把成千上万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不论是亲密的朋友或者恨深的仇敌,都怀着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遗体前哀痛地埋下了头。至少,在这一刻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
我们没有多的言辞来哀悼这么一位伟大的人,因为一切的语言在这个老人的面前都变成了十分渺小;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但是我们也无法制止悲痛来否认我们的巨大损失;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A: ,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B: ,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代他们说话的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勇的C: 。这个缺额是无法填补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逝世——( ) 汇集——( )
【2】请把下列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A、B、C三处。(填序号)
①战士 ②知己朋友 ③导师
【3】“一个不幸的消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 ”的句子是_________句,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全中国人民____________的心情。
【5】结合文章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十月十九日上午”,把鲁迅先生逝世的时间交代得具体清楚,表明鲁迅先生逝世是一件重大的事情。
B.“我们没有多的言辞来哀悼这么一位伟大的人”,是因为“我们”都无比哀痛,泣不成声。
C.文章的基调很沉痛,但在沉痛中又透露出坚定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6】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所以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盘点。
忆读书(节选)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_____________的作用。
【2】第二自然段中“不是……而是……”一句突出表现了______________,我会用这个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句子中“越看越明白”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三国演义》中的谁?请简要说说他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片段中画波浪线的读书经历,你有过吗?请简要说一说你的读书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段,完成练习。(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七月的晚霞,红得像火似的,奇奇怪怪的,老虎、大狮子、马头、狗群。这一些云彩,一到了八月,就都没有了。那满天红彤彤的,那满天金黄的,满天绛紫的,满天朱砂色的云彩,一齐都没有了,无论早晨或黄昏,天空就再也没有它们了,就再也看不见它们了。
八月的天空是静悄悄的,一丝不挂。六月的黑云,七月的红云,都没有了。一进了八月,雨也没有了,风也没有了。白天就是黄金的太阳,夜里就是雪白的月亮。
——节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1】画“ ”的句子将晚霞比作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的语句主要是写( )里云彩瑰丽的景象。
A. 七月 B. 八月
【3】文段主要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萧红儿时对七月和八月天空的不同感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作者是丹麦作家 _________。
【2】文中有两个幸福,这两个幸福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学期你读了_________本课外书,其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是《_________》,这本书主要讲了_________。
15、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如果我们选择居住,就要考虑适合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件事一定得他去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同学们通过并讨论了《班级公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孙膑还没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说:“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改为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
17、不会豁虎跳算什么老虎?(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图画课上,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跑的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只微笑着说:“我不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营。
(1)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用句子中的修辞手法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用“喜爱”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将句子变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虽然他们都不免带有民族和历史的局限,但他们不计生死坚持信念的浩然正气,是我永远崇敬的。(用加点词语造句)
2.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改为“把”字句)
3.一想到这里,我就感慨万分。(改为陈述句)
21、习作园地。
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中,小男孩内心细腻的独白,周围事物的衬托,让读者感同身受。生活中你有没有相似的情感休验?欣喜、激动、愤怒、沮丧……请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
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休,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文中不要出现真实校名、班名和姓名。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