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原文填空。
1.泥融飞燕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3.近朱者赤,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过不吝,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按照课文的意思填空。
(1)甲骨文是刻在__________上的;它出土的地方是现在的______________。
(2)按照顺序写出汉字演变的过程:甲骨文―( )―( )―( )―( )―( )―( )。
3、按要求写词语。
(1)良师益友(含有近义词的)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扬长避短(含有反义词的)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提心吊胆(含有人体器官的)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千山( )( )绝,万径( )踪灭。 孤( )蓑笠翁,独钓寒( )( )。
2.有志( )事竟( )。——《后汉书》
3.志( )存( )远。——诸葛亮
4.穷( )益坚,不坠( )云( )志。——王勃
5、认真倾听,回答问题。
1.填空。
不久的将来,世界上将会出现的一座全新的城市是____________。所有的房屋通过____________吸收太阳能,这里的房屋有的像____________,有的像正在生长的____________。
2.根据听力材料,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这座城市里房屋的形态千姿百态。______
(2)如果遇到多云的天气,太阳能转换器就不能接收到太阳能。______
(3)太阳的热量通过交换器被接收或转换.能量不能被储存起来。______
3.太阳城居民的生活方式与众不同,请写出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用横线画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的十种景物。
2.这两首小令都描写了秋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
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是 。白朴
的《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凉情绪,“ , ”
一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3.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
了烘托人。
D.从此曲题目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念之情。
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美酒。 在此情景中,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___)写的《_________》,描写了他在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____、_____和_____。
8、背写《凉州词》,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
【3】这首诗属于( )诗。
A.送别诗
B.边塞诗
C.写景诗
【4】诗中“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5】这首诗主要描写了________的场面,表达了将士们________的情怀。
9、课外阅读。
祖国的宝岛——台湾
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岛。它像一片叶子盖在祖国大陆的东南海面上,这就是祖国的宝岛_______台湾。
台湾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岛素有“米的世界”“东方糖库”“水果之乡”等美名。它的山岭上,树木繁茂、四季常青;地下埋藏着石油、金等各种矿产110多种;它周围广阔的海洋里有丰富的海产品和海底矿藏。它真是祖国的宝岛。
勤劳勇敢的台湾人民是我们同心相连的骨肉同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1】短文共有_______个自然段。
【2】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画出来。
【3】台湾岛素有______之称。(填序号)
A.花的世界 B.东方糖库 C.水晶之乡
【4】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1】片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
【2】作者为什么将哥哥、弟弟和他的做法进行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警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警枕”体现了他的勤奋刻苦
B. “警枕”就是警察用的枕头
C. “警枕”是用方形木头做的枕头
11、阅读并答题。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大潮一开始像_____________,再近些就成了______________,更近些又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段采用由________到_______的顺序,展现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2】这段话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并巧妙地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3】语言形象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请分析下面三个句子并填空。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句②与句①比,增加了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数量和______________两方面把浪潮写具体了;句③与句②比,又增加了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具体地突出了大潮来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在文中画出与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描写的情景相同的句子。
12、小水滴的执着
我是一滴晶莹的水,我追求着自己的梦想,追求着一颗美丽的心。我愿为梦想奔波,我愿为梦想劳累,我愿为梦想而去经历……
我原来是一株小草上的露珠,正当我因我的美丽得意时,太阳公公给了我当头一棒,因为,太阳公公把我变成了水蒸气,我在太阳公公的照射下,升到了云伯伯那里。在这里,我失去了晶莹,失去了分量。多想变回闪亮的小露珠啊!我在空中,寻找着实现梦想的机会!
一天,当我一觉醒来,咦?我怎么变成一个六角雪花了!我隐约听见一位农民伯伯在说:“雪啊,下吧下吧,下大一点,下多一点,给麦苗盖上棉被。”
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我变成了纯洁的天使,装扮这美丽的世界。可是,好景不长,第二天早晨,太阳公公刚露出半个脸,我就蒸发了。
嘿,我又回到了云伯伯那里,不一会,我的身躯慢慢变大,我耐不住性子,偷偷跑了下来,摔了个跟头,却发现无论如何都爬不起来了,原来,我和冰溶成了溜冰场。孩子们在我身上溜冰,身上虽然有点疼,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从孩子们的欢笑中,得到了快乐!
我是一个执着的小水滴,我历尽千辛万苦,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实现生命的价值。
快乐小问号:
(1)结合短文说说,小水滴追求的梦想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2分)
(2)小水滴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1)5分)
露珠( )
( )
( )
冰
(3)“孩子们在我的身上溜冰,虽然有一点疼”为什么还是很高兴?(2分)
(4)文的最后一段和哪一句照应?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5)小水滴执着的实现自己的梦想,“愿为梦想奔波,我愿为梦想劳累,我愿为梦想而去经历……”你的梦想是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将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梦想?(2分)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又是荠菜花开时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
(1)按要求写近义词。
广阔——( ) 疑惑——( )
(2)用“_______”画出文中点明题意的句子。
(3)荠菜的特点是什么?举一个例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挖荠菜的感受是什么?你从课文哪个地方体会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又是荠菜花开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滂沱大雨已经打落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问道。
【1】这两段话主要写萨沙______。
【2】这两段话共有__句话,第__句话写蔷薇花被风吹雨打,很需要帮助。
【3】用“__”画出写萨沙保护蔷薇花时动作的词语。
【4】第2自然段表示萨沙当时他心里的想法是什么?在正确的意思后面画“√”。
(1)萨沙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最弱小的。 ( )
(2)萨沙为自己能保护弱小的花朵,感到骄傲。( )
(3)萨沙认为自己是最弱小的。( )
15、要是在路上碰到鹅,我们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改句子。(2分)
例:小牛吃了地里的菜。 小牛把地里的菜吃了。
(1)一条小河挡住了他的去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送给我一朵小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的画面写具体(不是扩句)。
雪越下越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大厅里安静极了。
改写成夸张句:
(2)赖宁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调整词序,不改变原意:
(3)看到美国轰炸我驻南大使馆的暴行,我不能无动于衷。
改成反问句:
(4)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5)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缩句:
20、我的同桌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孩,她不仅能歌善舞,能写会画,还会弹吉他呢!(照样子,围绕一个意思写)
妹妹胆子很大,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训练。
你喜欢探险吗?探险意味着到无人或很少有人去过的地方考察。今天我们就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吧。这个故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想象的,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