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心平( )( ) 万( )得( ) 万( )更( )
五湖( )( ) 翻( )倒( ) 死( )其( )
(1)如果不是____________,我们又怎么会风餐露宿呢?
(2)现在我们的家乡已有较好的旅游条件,欢迎来自____________的朋友前来观光游览。
2、《九色鹿》中“灵魂肮脏的小人”指的是( )
3、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桌子 一( )森林 一( )书
一( )水 一( )狮子 一( )白菜
一( )花 一( )孩子
4、根据情境填诗句。
优秀的品质能从思想上影响人,鼓励人。“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表现了王昌龄坚持操守的高洁品格;“_______,只留清气满乾坤”展示了诗人王冕的浩然正气;卢纶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字里行间充满了将士们英勇无畏、卫国杀敌的英雄气概,这些诗句体现出的精神品格值得我们学习。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__________的大圆盘。________在这些大圆盘之间_____________。
2.有贴着山顶的白云____________ ,湛蓝的天空显得________________;有拉萨河畔草地的____________ ,湛蓝的天空显得____________ 。
3.小娃撑小艇,__________。
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
牧童骑黄牛,__________。
遥知兄弟登高处,__________。
4.本学期,我们在课文中认识了几位了不起的人物:孙中山_________了缠足的陋习;雷奈克医生___________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他带领的红军战士尽心尽力帮助藏胞,被称为____________;布鲁斯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于获得了成功。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己亥杂诗》作者: 代诗人 。
( ),( )。( ),( )。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来词语的意思。
生气:_________________。 恃:_________________。
抖擞:_________________。 喑: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
B.诗人希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
【4】龚自珍希望降下的“人材”是( )
A.勤劳能干、默默无闻的人。
B.在文学上有突出贡献的人。
C.能振兴国家,让国家繁荣富强的人。
【5】写出诗中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四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万马齐喑究可哀”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初期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 )
(2)全诗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 )
7、重点段落品析。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__________。
【2】“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小荷”指的是_______________,这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一株紫丁香》,完成练习。
踮起脚尖儿,
走进安静的小院,
我们把一株紫丁香,
栽在老师窗前。
老师,老师,
就让它绿色的枝叶,
伸进您的窗口,
夜夜和您做伴。
老师——
绿叶在风里沙沙,
那是我们给您唱歌,
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老师——
满树盛开的花儿,
那是我们的笑脸,
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老师,休息吧,
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
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
【1】文中把“绿叶在风里沙沙”比作(______);把“盛开的花儿”比作(______)。
A.我们的笑脸
B.我们的歌声
【2】孩子们为什么在老师的窗前栽一株紫丁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让绿色的枝叶给老师遮阴。
B.让绿叶在风中唱歌为老师消除疲倦。
C.感谢老师时时把我们挂牵。
D.让花香伴老师做个好梦。
【3】写一写。
这首诗歌表达了“我们”对老师的_____之情。人们经常把老师比作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这时,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
【1】读课文时,遇到“嵩”字不认识,可以运用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再查______画。
【2】牧童大喊“画错啦”,是因为___________。
【3】“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画家说这句话时应该是( )的语气。
A.很客气的
B.很生气的
C.不服气的
【4】我想对那个牧童说:“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节选)
顾客泄气了。但裁缝又拍拍他的肩,说:“您放心,凭我的手艺,不用接袖子也能给您做出一件最漂亮的春装。”
顾客感动极了:“那太谢谢啦。您真的不用接袖子?”
“根本不用。”裁缝解释说,“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
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
“您可别忘了,”裁缝提醒他说,“我是个慢性子裁缝啊。”
【1】选文写的是顾客( )来时的情景。
A.第一天
B.第二天
C.第三天
D.又过了一天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顾客的心情经历了这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裁缝不用接袖子也能给这位顾客做出一件最漂亮的春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顾客接着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语文与生活。
止咳灵说明书
适用范围: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热或咽喉炎引起的咳嗽。
用法用量: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本品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小时内不得食用酸冷食物。
李奶奶的孙子瑞瑞只有3岁,因感冒引起咳嗽,李奶奶准备给孙子喂药。请你根据说明书的内容判断下面李奶奶的做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李奶奶拿出了2片止咳灵,给孙子瑞瑞服用。____
【2】考虑到瑞瑞太小吞不下药片,李奶奶将止咳灵药片弄碎,碾成了药粉。_____
【3】因为担心止咳灵有苦味,李奶奶将药粉混进刚榨好的橙汁里,喂给瑞瑞喝。_____
12、课外阅读。
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
今天的世界是名副其实的“极速世界”,到处是快餐,快餐式的旅游、快餐式的阅读、快餐式的家庭生活……还有那快餐式的心情。有时,我们确实需要讲将脚步放慢一点。
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尽情领略大自然之美。现代人旅行,从海南岛到哈尔滨,飞机只要几个小时,旅行感都还来不及出现,旅客已经从夏季飞进了冬季,可是,呼啸的飞行( )看不清长江,( )看不清泰山。古人骑一头毛驴上路,歇歇停停地走了三个月,他们不在乎哪一天抵达目的地,但他们说得出哪里草长马肥,哪里风高雪厚,小桥流水,黄土高坡,只有一程一程地慢慢走过,人们才可能真正认识江山,否则,我们只不过认识一张地图罢了。
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潜心阅读,品尝文学经典的醇香。忙忙碌碌的现代人,在滚浪红尘中,离“心清自得诗书味”的境界越来越远了。然而,阅读就像与一位慢条斯理的智者交谈,是急躁不得的。读一本巨著是如此,读一篇美文、一首好诗亦是如此。不细细品味,你如何能读出“煮酒论英雄”的那份豪情与智慧?不跟随陶渊明一路寻觅,你如何到达宁静优美的“世外桃源”?不让心灵带着想象的翅膀翱翔,你如何领略得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韵?
亲爱的朋友,世界( )处处争先恐后,( ),我们不要只顾手忙脚乱地往前飞奔,有时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提出“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的?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是按照( )的结构方式来行文的。
A.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4】下列对第二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飞机飞行速度之快,形象地写出了今天的世界是名副其实的“极速世界”。
B.写出了人们在享受“极速世界”的同时,也有“旅行感”缺失的遗憾。
C.形象地写出了伟大祖国的幅员辽阔,字里行间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民族自豪感。
【5】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节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春夜喜雨》
①这首诗是 朝诗人 所作,属于 诗。
②诗中没有一个 字,但处处体现着诗人 的心情。
③解词
潜: 发生:
乃: 润物:
野径: 锦官城:
花重:
后四句诗意:
④我还知道的杜甫诗有:
14、腊八粥
①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②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18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桑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全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③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庙煮来供佛的——— 18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14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④ 我的母亲是 1930 年 1月 7 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 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18 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 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⑤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 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⑥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 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合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
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⑦ 我没有说什么,只泣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1979年2月3日凌晨
【1】文章中交代了“腊八粥”的做法,请把有关句子画上横线
【2】这篇文章共涉及“我”家 ____ 代人;写到的煮腊八粥的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请给“尤其”“几乎”各找一个近义词;并写出句中的两个引号的用法.)
(2)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 1976 年 1 月 8 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珍藏着日历,说明了什么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我没有说什么,只泣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泣然”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一种什么心态?
【4】从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适当的一句填入第 ⑤ 段的空格内(只写序号) ( )
A. 姥姥,以后我们不煮腊八粥吃不行!
B. 姥姥,以后我们每年不能不煮腊八粥吃.
C. 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
D. 姥姥,难道我们以后不煮腊八粥吃了吗?
【5】这篇文章的线索是 .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 、 和 三件事串连在一起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我觉得它们并不存在。(用上关联词,将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本组的学习,使我了解到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不同的精彩。(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6、一粒种子的力量很大。(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缩句)
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张小东打羽毛球。(发挥想象,续写“张小东”接下来的两个连续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着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吕东告诉爸爸:“我买了一本《爱的教育》,我真的十分高兴。”(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告诉我,健康身体的拥有,跟是否坚持锻炼有直接的关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真像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
(3)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在清澈的池水里,它们一会儿钻圈,一会儿顶球。(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看图,请写明什么时间?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