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始龀(shèn) 绢本(juān) 婆娑(suō) 惟妙惟肖(xiāo)
B.绯红(fēi) 解剖(pōu) 秀颀(qí) 颔首低眉(hàn)
C.瞥见(piē) 黝黑(yōu) 炽热(zhì) 广袤无垠(yén)
D.遒劲(jin) 鲜腴(yú) 着眼(zháo) 深恶痛疾(jī)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晚会上,学生们自编自演的节目绘声绘色,街舞、相声、小品等都赢得了阵阵掌声。
B. 迪斯尼公司认为经济放缓不会阻止游客蜂拥而至,因为它注入了鲜明的中国元素。
C.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同学意外地在杭州西湖湖畔萍水相逢,别提有多高兴了。
D. 这是一个脏、乱、差的居住小区,楼道里贴的像牛皮癣一样的各类小广告琳琅满目。
3、下列各项分析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寂寞是心灵的慎独,若开放在高山之巅上的雪莲花,美丽、静肃!在独处的岁月流中,悄然绽放在自然界的天地间,孤寂,傲然!
寂寞其实更应是一朵开放在心灵深处最美丽的花,扎根于孤独的土壤,自我生发,自我斯丽。花开绝世的美,花激也凄寂的风流,在流过的心海上徜徉。
A.文中加点的“美丽”、“静肃”词性都是形容词。
B.文中加点的“开放”、“生发”词性都是动词。
C.文中加点的“孤寂”同义词是“沉默”。
D.文中划线句的修辞方法是比喻。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家在了解到他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B. 学习不能见异思迁,朝三暮四,而应脚踏实地,锲而不舍。
C. 咱们的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看就是不毛之地。
D. 当今社会上的文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傅雷家书》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会创造出奇迹,才能成长为钢铁战士。
C.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位伟人苦难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的精神。
D.“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和“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都是《红楼梦》中林黛玉吟咏梅花的诗句。
6、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踊跃 战粟 舟楫 垂珠联珑
B.亢奋 争讼 静慕 殚精竭虑
C.船橹 掸尘 楔形 人情事故
D.萌发 赌注 装置 一滩血水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A.狼藉 轩榭 锐不可挡 眼花瞭乱 B.锁屑 洗涤 正襟危座 重峦叠嶂
C.跋涉 猝然 巧妙绝伦 因地制宜 D.鲜膄 销逝 摩肩接重 连绵不断
8、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1】选出下列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比至陈 其两膝相比者 B. 言陈王故情 故不错意也
C. 或说陈王曰 今或闻无罪 D. 陈胜王凡六月 陈涉乃立为王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3】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4】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原因:
(2)启示:
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①出守维扬
欧阳修(宋)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注释)①刘原甫:名敞,今江西新余人。嘉祐元年(1056年),因避亲出守扬州(维扬),欧公便作此词送给他。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上片前一句描写了平山堂的地理形势和景色特征。
B. 上片后一句回忆了友人刘敞几年前亲手种植垂柳的情景。
C. 下片前一句主要介绍了所送之人刘原甫的相关信息,呼应了词题。
D. 这首词写的是词人借酬赠友人之机,追忆自己几年前在扬州所建的平山堂所抒发的人生感慨。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中“手种”二字,看似寻常,却是全词感情深化的基础。
B. 词中“几度春风”四字,给人欣欣向荣、格调轩昂的感觉。
C. 下片前一句塑造了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扬州太守的形象。
D. 全词抒发人生易老、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令人低沉悲凉。
10、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某班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
(2)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繁荣富强的时代,无须用牺牲生命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但我们也有自己的爱国情怀,那么,我们该以怎样的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爱国之情呢?
(3)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结果没有原则和底线的乐天集团竟然就把自己的高尔夫球场让给了美国,一时间激起了千层浪,对于这种公然不顾中国人民感情的行为,中国人民也选择了最直接的办法,抵制!请写出两句爱国诗句或爱国名言,展示你的爱国情怀。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11、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3)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数字“万”在古诗词中是虚指,极言事物之多之大之广。范仲淹《渔家傲·秋思》“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对遥远家乡的思念;李白《行路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美酒佳肴的昂贵精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雪后之景如同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景象。
12、“反抗”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请任选下列一部名著,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A.《朝花夕拾》 B.《红星照耀中国》 C.《简·爱》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感恩与善良
①感恩正在成为我们越来越热衷的话题。时常有各种媒体在呼吁人们要懂得感恩。我倒觉得呼吁感恩,不如呼唤善良。善良比感恩更能给人以真正的温暖。
②感恩首先需要有“施恩”者,没有了“施恩”,感恩便失去了目标。感恩于是让人觉得有些狭隘。我们常说,乌鸦反哺是一种感恩。且不说这是一种本能,即便它真出于理性,则它的感恩也不会惠及到所有的乌鸦,更不会惠及到其它生命。因此,一般情况下,感恩,只是一种报答。武松大闹快活林,收拾了蒋门神,就是对施恩的“施恩”的报答。当年,荆轲捡块瓦片投青蛙,燕丹立刻捧上金丸;荆轲说千里马肝美,燕丹立刻杀马取肝以奉;荆轲说艺妓的手美,燕丹立刻剁下美人的手送给他,这一系列的“施恩”,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荆轲报答——去刺秦王。这样的施者与报者,忒歹毒和混账了。
③因此,过分强调感恩,会让人以为,可以冷漠地对待无恩于自己的人。而这就是感恩与善良的区别。善良会将“施恩”变成一种责任,而不自认为是美德。善良可以从感恩开始,但绝不会止于感恩。
④近年,我们常常为发生在青岛的故事感动。先是,一位署名“微尘”的成功女性,多次为公益事业捐款,以至引起青岛市民争相效仿,使“微尘”成了青岛无价的公益品牌。之后有出租车司机拾到乘客遗落的巨额珠宝和现金,这位生活并不富裕的司机,不但归还了财物,而且拒绝了任何物质的答谢。乘客只好将黄丝带系在他的出租车上,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于是又引起青岛市民争相效仿,使得满城飘扬着充满祝福的黄丝带。又之后,一对在青岛打工的外地夫妻,为了给患血液病的小女儿挣钱治病,摆了一个充气的蹦蹦床。不想一阵风掀翻了蹦蹦床,砸伤路人。但当伤者得知这对小夫妻的生活现状时,不但未向他们索赔,反倒发动周围的人为他们募捐。再之后,我们又看到一位青岛摄影爱好者拍摄的一组照片,反映的是在突降的大雨中,两位青年人给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奶奶送雨伞的动人情景。这些事,有的很大,有的很小。但所有“施恩”者,都未将这当成“恩”,当然,他们也不会等待着别人的感恩。这便是如水的善良,润物而不思回报。这一连串的故事,让人们看到的是青岛这座城市的善良。一座善良的城市是不需要感恩的,更不需要呼吁感恩。如果有感恩,那就是激发起更多的善良,从而更多的给予。因为,善良,是一种悲悯,是对生命的怜惜,是大境界。
⑤我们喜欢说,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那他还会爱别人吗?其实,爱父母要比爱不相关的人容易得多。如果一个人能将自己的爱给予世间所有的生命,他还会吝啬于自己的父母吗?这应该也算感恩与善良的区别吧。
(选自《杂文选刊》)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细致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感恩”与“善良”究竟有什么区别?
【3】文章第②段的论证结构是怎样的?试分析这一段的论证思路。
【4】按要求回答问题。
(1)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因此,过分强调感恩,会让人以为,可以冷漠地对待无恩于自己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你对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一座善良的城市是不需要感恩的,更不需要呼吁感恩。如果有感恩,那就是激发起更多的善良,从而更多的给予。
14、滋养我们的诗意人生
①1月25日,《2023中国诗词大会》开播。本届诗词大会围绕“燃”“寒暑”“心动”“天下”“十年”等关键词展开,勾勒千里江山,抒发家国豪情,引领观众品味点滴欢喜与万千滋味。节目至今已走过8个年头,形式不断变化,参与人数不断增加,热度始终不减。这进一步引发人们思考:古典诗词为何魅力不减?
②古典诗词,像一个巨大的宝库。每个人都能在诗词中寻找到生活的诗意,汲取精神的力量。
③《2023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选手,有牙牙学语的孩童、穿梭街头的外卖员、科研一线的工程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面对内蒙古草原的美酒羔羊,想起“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登临高山俯瞰美景,高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欣赏四季交替景色变换,吟哦“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文字,浸润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能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④阅读古典诗词,可以从历史文脉中汲取精神力量。“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信念,“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气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这看似遥远的诗文给了我们情感的共鸣,让我们能更好地感受人生的悲欢离合,指引我们在困境中、迷茫时,找到心怀天下的志气、寒梅立雪的骨气、踏浪前行的勇气。
⑤感受诗词的魅力不限人群,但理解古人哲思却存在“门槛”。悠远的历史,迥异的生活,古奥的文字,以及词句中的微言大义,都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诗词大会》这类文化节目的热播,为初学者叩开了了解传统文化的大门。而与千古圣哲神交,还需积年累月、一以贯之的努力。当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体悟诗词之美并从中收获进步时,诗词就不再是读书时的“死记硬背”、考试时的“绞尽脑汁”,而将化作我们的生活情趣、处世智慧。
(选自于《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梳理文章段落关系结构的图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下面两则材料中,哪一则作为第④段的论据更恰当,请说明理由。
【甲】叶嘉莹先生耄耋之时,回到叶赫寻找祖先的故乡。叶赫古城遗址已一片荒芜。面对这一片高出来的土堆,叶先生感慨吟诵:“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悠悠苍天,此何人哉?”①
【乙】叶嘉莹先生曾经历了七七事变、父母离散,生活一度跌入谷底。最艰难的时光里,诗词抚慰了她受伤的灵魂。她在古典诗词的滋养中振作起来,并打开了一扇将中国诗词之美介绍给世界的窗。
【注】①诗句出自《诗经·王风》。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了不起!”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热情为伟大人民点赞、向平凡英雄致敬,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在你的身边,又有哪些“了不起”的人和事?
请以“了不起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准确,思想健康;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