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仁东不朽的生命必将激励着青少年继往开来,去创造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人生。
B. 高昂的运输成本使得阿根廷农产品在国际上失去竞争力,因此改造贝铁迫在眉睫。
C. 5月份以来,祁阳闷热天气持续,县疾控中心呼吁,防控登革热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D.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一大批“村霸”、“路霸”纷纷倒下,老百姓对此拍手称快。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得知母亲因肝疼得再病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我得心里也跟着疼。
B. 初春得小草从泥土里探出得小脑袋让我喜出望外。
C.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贵在持之以恒。
D. 李老师得课堂幽默风趣,同学们非常喜欢,他咄咄逼人的讲解让同学很信服。
3、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B.孔子、孟子分别被称为“至圣”亚圣”,他们都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峨眉山月歌》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D.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都是律诗,属于近体诗。
4、下面四个句子,说明不严密,不准确的一句是( )
A. 大拱的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B.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C.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D. 全桥结构匀称,和四面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5、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那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的炊烟。对于远走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的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留下一条根,却带走了一片绿叶。
A.加点词“看到”“晃动” “离开”词性相同。
B.“飞上天空”是动宾短语,“许多的路”是偏正短语。
C.“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一句中“炊烟”是主语,“绳子”是宾语。
D.画线句子中的“都留下一条根,却带走了一片绿叶”两句话语序通顺,没有语病。
6、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十九首》,是一组五言古诗,约产生于东汉末;《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它们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
B.“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这是一个单句,句子的主干是“这成为高潮”。
C.“我们不应该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是祈使句,要求别人不做什么,有劝说的语气。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故意言过其实,对庐山瀑布扩大,以突显诗人强烈的惊叹之情。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走在大街上,一个黑瘦黑瘦的中年人,跑到我身边,怂恿我加入到他的团伙去偷东西。
B. 她早上迟到了,两腮红红的,站在教室门口,显得那么羞怯。
C. 他们俩虽然是同胞兄弟,但长相和性格大相径庭。
D. 读了《动物笑谈》一文,你是不是会在幽默处忍俊不禁地发出笑声呢?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节选自蒲松龄《狼》)
【乙】吉木萨山中有老猪,其巨如牛,人近之辄被伤,常率其族数百,夜出暴禾稼,参领额尔赫图牵七犬入山猎,猝与遇七犬立为所啖复厉齿向人,鞭马狂奔乃免。余植木为栅,伏巨炮于其中,伺其出击之。老猪中炮死伤者太半,号声震天,清溃而逃。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限两处。
猝与遇七犬立为所啖复厉齿向人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恐前后受其敌( ) (2)一狼径去( )
(3)其巨如牛( ) (4)复厉齿向人(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人近之辄被伤。
【4】两段选文中的动物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面对野兽的攻击,选文中人物都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获得胜利。
9、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尾联中“______________”字是细节描写,写出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______________”一词极言忧愁程度之深;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解的忧国伤时、思家悲已之情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所蕴含的情感。
10、一股韩剧热潮,正席卷大江南北。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正围绕“我看韩剧”这一主题开展语文专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最近热播的韩国某偶像剧已剧终。由于该剧的超高人气,除了啤酒和炸鸡热卖外,赴韩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五成。地理距离近、济州岛落地签政策、首尔转机72小时过境政策等条件,为“星迷”们赴韩提供了便利。
【2】韩剧热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热议。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接受采访时称,“韩剧热潮,已经不仅是韩剧的问题了,这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伤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用很轻松的语调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看韩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大家喜欢看国外的影视作品,主要一个原因是他们编故事编得确实好。但是,也有很多观众喜欢国产的片子啊。”对此,很多网友纷纷发表评论。看了下面两位网友的评论,请你也发表一下评论吧。
网友甲:就韩剧热现象,停留在影视生产的技术层面讨论即可,不必上升到传统文化的高度。若追韩剧就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挫,那这自尊是有多脆弱,文化自信极其匮乏?
网友乙:我赞同许委员的说法,韩剧热会降低人们关注传统文化的兴趣,降低对国产电视剧的关注度。不利于国产剧的健康发展。
你的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近,王梅同学热衷于看韩剧,还模仿剧中人物稀奇古怪的发型和穿着。如果让你劝说她不要盲目模仿明星,你打算怎样说呢?
11、名句积累。
(1)《观沧海》中借日月来抒发作者志向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写乡愁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12、下面的三幅插画与《朝花夕拾》内容相关,请根据画意,填写对应的文章篇名序号。
A.《无常》 B.《阿长与<山海经>》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13、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1)睡着,只等春风来来把他们(2),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②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3)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b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c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d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依次填入语段“ ”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安适 叫醒 慈善
B.舒适 唤醒 慈善
C.舒适 叫醒 和善
D.安适 唤醒 慈善
【2】依次对划“ ”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a句运用了比喻,把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如慈母般的温存、体贴、慈祥,突出济南冬天“暖和安适”的特点。
B.b句运用了比喻,把小雪后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矮松秀美的形态。
C.c句运用了比喻,把雪后草色与薄雪交错的形态比作花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山的秀美。
D.d句运用了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在语段中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B.第②段写到了济南人的心理活动,主要表现了人们对济南冬天雪山的喜爱之情。
C.第③段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中的矮松、披雪的山尖、露出草色的山坡、微微露出点粉色的薄雪都体现了“小”的特点。
D.选段描写的对象是济南冬天的山,有阳光朗照下的山,有薄雪覆盖下的山。
14、阅读文学类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胡老师的木箱
陆天明
①每当听到小雨滴答到院子里那棵海棠树上,客居北京已数十载的我总想在窗前呆站那么一会儿。这不仅是因为较为干旱的北京很少下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小雨,也不仅是因为它总让我怀念起青涩岁月,更多是因为它的恬静、谦和、持久的含蓄、不露声色的执着……总让我感到它冥冥中演示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②它总能让我想起十四五岁在乡中心小学任教时,跟我同宿舍的一个胡老师。胡老师大约三十出头,中等身材还偏矮偏瘦了一些,厚嘴唇,大脑袋,背略有些罗锅。一直单过着。学校里有一些同事不怎么瞧得起他。经常拿他的一些生活琐事上的“陋习”开玩笑。他从不“反击”,甚至都不会立即转身离去。大概是因为我和他都教低年级,校领导把我俩分到一个宿舍里,方便我俩“切磋教艺”。
③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他就在一盏油灯下写着什么。写在各种各样的纸片上,然后锁进一个肥皂箱里,也不许我们碰他这个箱子。时不时能看到他把一卷这样的纸片放进一个土布做的袋子里,带到镇街上的邮局去。过上一段时间,又能“感觉”到他从邮局把这些纸片又带回来,放进木箱里。应该是被人退了回来。
④一次寒假后,他没能及时返回学校销假。随后便传来消息,他得了肺结核,咯血,肺上出现空洞,不止一个。那时候,虽然已经有了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但在这样贫困落后的地方,还是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人们开始淡忘他,学校甚至都准备收拾他的“遗物”了,他却突然出现在我俩的宿舍里。说话都带喘,瘦得没个人样。他嘶哑地告诉我,他活不到年底了,他是来料理自己的后事的。
⑤他从床底下拽出那个木箱,请我帮他搬到后山上去。我在小雨中,替他把木箱扛上了后山。他点着了箱子里的那些纸片。我以为他是彻底自暴自弃了,开始怜悯他,想劝慰他几句,却看到他眼睛发亮了。在火光的映照下,他脸上呈现出一种少见的欣慰。然后他就跪在泥泞中,默默祈祷。在我帮扶下,他踉踉跄跄地站起,说了声:“谢谢你,小陆,帮了我最后一把。我希望可以带着这些底稿,到那边去,继续写完它。”“写完它?带到那边去?”我瞪大了眼睛问。“当然。我教了这么些年的低年级,还是有一点体会和想法的。我一直想把它们整理出来。现在只能希望真的能够带到那边去完成它了。”他自嘲般地微笑了一下,又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我俩都不再作声,看着小雨把纸片里最后一点火星淹灭。他才说了句:“现在可以了。可以了……”
⑥后来他再也没回过乡中心小学。
⑦那天给少年时期的我的震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它突然在我眼前推开了一扇窗。这是通向无数极平凡极普通的人的心灵的窗。我愧疚自己也跟那些曾经瞧不起他的同事一样,瞧不起过他。那些灰暗的水泥和砖块虽无法让一座大厦呈现金碧辉煌,但正是这一块块灰暗的水泥和“丑陋”的砖块以它们的坚韧和执着,甚至是“牺牲”构筑起了金碧辉煌的底架。
⑧我们看到“普通”的伟大了吗?
⑨我们真心承认“普通”之不可或缺了吗?
⑩我们愿意为无数个“普通”作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做一点实实在在的弥补吗?
⑪我问小雨。它依然悄悄地淅沥着。不声不响地滴答着……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概括式批注】
【1】默读选文,圈画重要信息,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2】根据文中提示分别完成【赏析式批注】和【理解式批注】。
【赏析式批注】
(1)试结合加点词语,对人物形象进行品析。
【理解式批注】
(2)这里的“微笑”和“叹气”矛盾吗?你如何理解?
【评价式批注】
【3】据文章内容,完成对话。
我发现在文章中多次出现“小雨”,读起来特别有味道。但我不知道作者这样写的意图,你能告诉我吗?
我是这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想式批注】
【4】你如何理解“‘普通’的伟大”?请结合链接材料,联系全文,加以阐述。
【链接材料】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15、杜甫的“家书抵万金”中,我们感受到他的家园之思;《傅雷家书》中,我们读到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与教育。然而有的同学却说:“现在,我们都用QQ、微信了,谁还写信呢?”你如何看待身边的人更习惯用交际软件而不再写信这一现象?
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