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第52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
B.事实的真相既然已经水落石出,那谣言不攻自破,家园小区内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C.科代表把那道题的答案讲了很久,但是词不达意,直到最后许多同学还是一脸茫然,没有听懂。
D.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来说,勤勤恳恳地学习,才是通向成功的不二法门。
2、下面对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选择其中好的人跟从学习,不好的人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B.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将军们经历了千百次战斗,战死沙场;壮士们从军多年,胜利归来。
C.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吗?
D.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译:不一会儿,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心情很从容。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缥碧(piӑo) 镌刻(juān) 炽热(zhì) 深恶痛疾(wù)
B. 侏儒(rú) 翘首(qiào) 不逊(xùn) 诘责(jié)
C. 佃农(diàn) 慰勉(wèi) 不辍(zhuì) 黝黑(yǒu)
D. 轩邈(miǎo ) 悄然(qiӑo) 屏息(bǐng) 锃亮(zèng)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保护健康。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视了自己拥有了什么。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默默的付出。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6、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洛阳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宴席上的热菜均有汤——汤汤水水;第二个就是热莱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自然就有了百姓爱重的一方盛宴
②再加上曾为千年王都,教化绵长
③又彰显好多重礼之道
④洛阳盛产五谷、饲养鸡猪等家畜
⑤因此就地取材,既调养筋骨
A.④②⑤③①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④
D.④⑤②③①
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辈háng 欺侮wǔ 俨然yǎn 水波不兴xìng
B.归省xǐng 嘱咐zhǔ 间隔jiān 关关雎鸠jiū
C.糜子mí 脑畔pàn 器皿mǐn 君子好逑qiú
D.眼眶kuàng 揣摩chuǎi 篆章zhuàn 秩秩斯干gān
8、愚公移山
《列子》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固不可彻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B.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
C.甚矣,汝之不惠 丈夫之冠也
D.面山而居 然而不胜者
【2】下列句子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愚公提出移山的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C.“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的“高万仞”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太行、王屋二山很高。
D.选文通过“智叟”与“愚公”的对比,展现出了“智叟”之愚与“愚公”之智,使愚公的形象更高大、更感人。
【4】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9、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年月华②如练③,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④,谙尽⑤孤眠滋味。都来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有落花的台阶。②月华:月光。③练:白色的丝绸。④欹(qī):倾斜。⑤谙(ān)尽:尝尽。⑥都来:算来。
【1】对两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一个“异”字统领全篇,既写出了塞下天气的极度寒冷,如“衡阳雁去无留意”;又写出了塞下奇异的声音。还表现了战事紧张,戒备森严。
B.【甲】词中“霜满地”借边塞的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也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C.【乙】词中“碎”字,不但写出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更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寥寞的心情。
D.两首词都写秋天的景象,“雁”“霜满地”纷纷坠叶”“银河”是秋天特有的意象,作者都从视觉角度描绘了秋夜。
【2】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这句诗词。
【3】甲、乙词下片哪个字分别为核心词?分别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
10、根据语意,完成任务。
浙一医院王医生怀疑奶奶颅内病变,可能有生命危险,建议奶奶住院,作进一步检查。请你给爷爷发一条短信,委婉地告诉奶奶的病情。要求称呼得当,内容合适,语言得体。
11、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2)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
(3)岐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___。
(4)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5)《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要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请教。(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原句填空)
12、名著阅读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以上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作者 _____。你还知道这本书中的文章有:__________
(2)请联系全文分析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周冲的《弱连接与强连接》(有删改),完成小题。
①每个人,只要参与社会生活,就会拥有强连接和弱连接。
②在强连接的圈子里,比如亲朋好友,因为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彼此传递的信息具有同质性。而圈子和圈子之间的弱连接,因有着不同的资源,彼此交汇,就会带来新鲜的异质信息和随之而来的新机会。
③社会网络学专家罗家德教授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在美国波士顿有两个社区。一个是意大利社区,强连接特别多,你请我吃饭,我去你家玩,很有人情味,最后,一个个小圈子便建立了,整个社区形成了很多孤岛状的断点网络。另一个是德国社区,大家相敬如宾、平淡如水,形成了一整片连在一起的弱连接网络。
④有一天,政府决定要重新规划都市建设,两个社区都要被拆。意大利社区群情激愤,甚至组成敢死队阻止拆迁工人,最后还是被拆了。德国社区的居民则平静很多,他们组成志愿性团体,动员了各种关系,有人去找媒体,有人去市政府游说,有的人刚好认识市长。最后,德国社区没被拆。
⑤前者是使用自己的力量,后者是扩散自己的力量。如果只有强连接,社会网络就会被独立成众多的孤岛,可以被各个击破;而弱连接首尾相连,形成一张大网,可以在一个整体系统中各司其职。强连接会带来亲密,也带来爱;而弱连接,因为可以提供路径、获得信息、占得先机、推荐和控制利益,所以,会带来机会,也就是带来钱。
⑥在生活中,希望大家看清,不同的关系,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走向,然后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对象。比如合作与工作,就考虑弱关系的伙伴,因为,这会让成功率更高;而散心与放松,则与强关系的亲友家人在一起,因为,这会让你更幸福。
【1】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2】第⑤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北京的四合院形成了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建筑布局。这种建立在家庭联系与私人交往上面的传统布局,已经历了数代人,产生了一种凝聚力量与和谐气氛,使人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为社会内的行为和个人的抱负提供了种种便利条件,成为维护社会安定的宝贵因素。
(选自《北京的四合院》)
文章③④两段列举了意大利社区和德国社区两个事例,你认为链接材料可以替代哪个事例成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
14、三峡博物馆
①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建筑主体长157.3米,宽98.085米,高32米,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这座建筑物外型本身,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
②三峡博物馆依山而建,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站在人民广场仰望,博物馆就像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博物馆外形最显眼的是大面积的弧形蓝色玻璃幕墙和古朴方正的砂岩外墙。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它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泄而下,与人民广场相连,体现了三峡博物馆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③三峡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3225平方米,有4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反映三峡历史、三峡文化和三峡精神的“壮丽三峡”;反映重庆地方历史文化源流的“远古巴渝”;反映20世纪重庆城市变迁的“重庆.城市之路”;反映重庆抗战文化的“抗战岁月”。这里重点介绍前两个展厅。
④“壮丽三峡”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是博物馆的招牌展厅。走进展厅,参观者就仿佛来到了壮美的瞿塘峡。迎面是一幅长9米、高6米的三峡壁画,它与摆放有致的各种三峡石一起,构成了雄伟的夔门、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参观者的脚下,正踩在一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声音,川江号子的声音,以及长江三峡特有的猿啼声,构成了一个真实壮丽的三峡。
⑤“壮丽三峡”展厅摆放了大量天然三峡石。瞿塘峡口切割来的瀑石,瞿塘峡中段的黑石,巫峡切割来的纤夫石、纤夫路,以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题刻,也被部分切割搬进展厅。目前在全国的博物馆中,还没有放如此大规模大型天然石头的先例。
⑥与“壮丽三峡”展厅相比,“远古巴渝”展厅则显得古朴而厚重。“远古巴渝”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二楼左侧,展厅面积1160多平方米,展品逾1000件。这是三峡博物馆文物最丰富的一个展厅,里面的文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来重庆三峡考古的新发现,这次是首度公之于众,比如巫山龙骨坡出土的巫山人牙齿和下颌骨化石、兴隆洞遗址发现的剑齿象牙石刻、奉节鱼腹浦发现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鸟形尊等。这个展厅主要靠文物来说话,它要展示远古巴渝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无穷魅力。
【1】从全文看,作者主要按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三峡博物馆的?
【2】选文说,三峡博物馆的外形“承载了许多历史文化的寓意”,仔细阅读文中有关内容,判断下列不属于这种寓意的一项是( )
A. 三峡博物馆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象征着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
B. 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外墙代表着山,体现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
C. 博物馆上方是漏斗形的圆形穹顶,具有极强的采光效果。
D. 三峡博物馆的外形具有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内涵。
【3】从文中筛选出相关词语,概括“壮丽三峡”和“远古巴渝”两个展厅的主要艺术风格。(2分)
壮丽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古巴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①⑤两个自然段中划横线句子中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撰写一条关于“三峡博物馆”的广告词,要求内容与选文相符,语言具有吸引力。
15、文题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是的,因为欣赏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韵;因为欣赏,我们告别了郁闷和沉沦;因为欣赏,我们不知不觉地提升了自身……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③字数不少于5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
④文中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漏个人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