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白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怠慢   眼眶   风雪载途   世外桃源

    B.冗杂   怅惘   接踵而致   暴风骤雨

    C.殒石   凋零   格物致知   川流不息

    D.虔诚   狡辨   目眩神迷   鲲鹏展翅

  • 2、【2016年中考广西贺州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冢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B.星期六去呢?还是星期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C.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

    D.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攀谈 丰娆 过瘾 不已为然

    B.默契 厚道 呜咽 酣然入梦

    C.高梁 絮说 降格 妇儒皆知

    D.震悚 深宵 烦燥 不可捉摸

  • 4、下列关于《水浒传》中的情节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拳打镇关西       大闹五台山       大闹野猪林       倒拔垂杨柳

    B.景阳冈打虎       斗杀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       大闹快活林

    C.误入白虎堂       风雪山神庙       雪夜上梁山       火并王伦

    D.私放晁盖          怒杀阎婆惜       三打祝家庄       浔阳楼题反诗

  • 5、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求之不得,寤寐思。   服,思念。 (《诗经·关雎>》)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奇,零数、余数。 (《核舟记》)

    C.日光下,影布石上。 澈,穿透。 (《小石潭记》)

    D.渔人甚之,复前行。 异,惊异,诧异。 (《桃花源记》)

  • 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jiào)   箱箧(qiè)   狼藉(jí) 寒(jìn)

    B. 迂(yú)腐   蹿(cuān)跳   奔丧(sàng) 尴(gān)尬

    C. 眼翳(yí)   愧怍(zuò)   噩(è)耗 焦灼(zhuó)

    D. 伎(zhī)俩 瓦砾(lì) 颠沛(pèi)   荒(niù)

     

  • 7、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B.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 《世说新语》是一部志怪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 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1本文作者是______(朝代)文学家______(人名)。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弗之________   (2)袍敝衣________

    (3)裘葛之________  (4)辞甚畅达________

    3众多学生与作者相比有哪些优越之处,请简述并且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写?

    4作者被当时皇帝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在本篇文章中为何极言为学的艰难?

    5作为新时代的学子,你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原文作答。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

    【2】“芭蕉分绿与窗纱”一句中的“分”和“与”两个字用得极妙,请赏析妙处。

    【3】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请将“以和为贵”正确、规范、工整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请你以“和”为主题,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3)请写出两个带“和”的成语或俗语,并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和”的意义的理解。

    (4)7月6日上午,学生会主席邀请你们班王老师于明天下午2点到大会议室参加主题为“以和为贵”的座谈会,但王老师不在,学生会主席请你代为转告,6日下午,你会怎样对王老师说?请写下来。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   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4)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5)《孟子》有云:“……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则在《过零丁洋》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呼应,表明了舍生取义的决心。

    6自古就是“丝绸之路”重要商品输出地的江西宛若一艘巨轮,正乘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

    东风扬帆起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填写《次

    北固山下》的两句)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1)选文出自苏联著名作家______所著的_____ , 文中的他是指____, 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

    (2)节选部分表现了他由_________的心理历程。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

    技术的报复效应(14分)

    人类对技术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由来已久,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德华·泰讷的说法可能会使你大吃一惊: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泰讷写道:就在我们欢庆又把自然世界的混乱削减了几分之时,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获得自身生命,通过报复效应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报复效应与副作用不同:副作用是坏的影响,例如,服用抗抑郁药会导致腹泻。而报复效应的影响也很坏,但坏得让人啼笑皆非:抗抑郁药让人变得更加抑郁。核能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但它会产生污染,这是一种副作用;然而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我们爆炸的发生,却是由于该电站在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系统,这就是典型的报复效应

    泰纳拿出了许多事实证明他的论断。

    火蚁是生活在美国东南部的一种毒蚁,因人被这种蚁咬伤后,会产生烧灼般的痛感,故名。伴随着DDT及其他强力杀虫剂的发明,美国政府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南部地区大量喷洒杀虫剂,试图一举灭绝火蚁。但30年后,政府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由于杀虫剂杀死了火蚁的各种天敌,事实上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在这场人类技术对火蚁的大战中,技术被证明是它自身最大的敌人。

    美式足球的头盔,最初设计时是用来在激烈的对抗中保护运动员头部的,但在引进赛场之后,却造成了大量脊柱受伤的事故,原因是运动员们自动地把他们的新装备当作进攻的工具。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应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的危险性。

    最熟悉的例子也许莫过于抗菌素的使用了。本世纪早期,在抗菌素研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使一些人乐观地预测说,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一些古老疾病将被彻底消灭。而现在,抗菌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的抗药性空前提高,我们面对一波又一波致命的超级虫,却拿不出新的抗菌素来击败它们! 根据同样的逻辑,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据澳大利亚的一份报告,在过去10年,电脑技术非但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创造出无纸办公室,反而使纸张的耗费量增加了4倍。这份报告说,每名办公室人员平均一年要用掉30公斤纸。为了满足商界对纸张的需求,1995年澳洲有165万棵树被砍伐。报告说,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还可以举出许多。但我们与其把泰纳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日益复杂的技术文明常常会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这些结果与人们当初的良好愿望大相径庭。

    然而无论如何,科学要向前发展,人类也日益进步。

    【1】根据文意,用下定义的方法说说什么是报复效应。(2分)

    【2】文章第四段说泰讷拿出了许多事实来证明他的论断,请你根据文意归纳文章列举了哪些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3分)请再举一例说明(2分)。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技术是人类创造的,最终却将毁灭人类。

    B.技术的报复效应虽然无法预料,却不能阻挡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C.人类创造的每一项技术,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报复效应与副作用。  

    D.如果电脑技术进一步普及,将给澳大利亚的森林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4】谈谈对我们与其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这句话的理解.(4分)

     

  • 14、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1)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然而16岁的我,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忧愁。由于长期疏于学业,我的成绩一直在低处徘徊。尽管在众人面前我总是故作坦然,但心里却有难言的苦涩。我想,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聪明!

    (2)然而,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3)那堂美术欣赏课,讲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周五,又是下午第一节。很多同学都埋着头,用美术课本遮掩因犯困而迷糊的眼神。夏日的午热混杂着少年的汗味弥漫在教室里;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的市音,隐隐约约,嘈嘈杂杂……

    (4)也许只是为了打破昏昏欲睡的沉闷,年轻的美术老师说:“我请一位同学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这样吧,姚远同学,你来说说。”我没想到,被喊中的人是自己,迟迟疑疑地站起来。周围有窃窃的笑声与私语。

    (5)我的心,因为那些轻蔑的话语而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我真想冲那些自以为是的同学说一句:住嘴!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低头,再低头,想把自己滚烫的脸,埋进深深的臂弯。

    (6)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很窘迫、很无助。美术老师轻轻地走到我旁边:“姚远同学,是不是不舒服?”老师侧着脸,关切地看着我。我摇摇头,双手很奇怪地卷着书角,然后展开,再卷起,好像一点点铺排着内心的局促、不安……

    (7)老师帮我把书角展平,指着那幅画说:“你好好看看,感觉到了什么?”是那幅莫奈的《睡莲》:水波粼粼,睡莲的叶子或聚或散,花朵像暗红的、摇曳的火焰,热烈而又含蓄。看似随意的柔美线条,捕捉住了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看着那画,我心里竟有一种隐隐的感动。沉默良久,我听见自己用极不确定的语气说:“画家好像是想表现……温和、平静、美丽的大自然。”

    (8)只是几个字而已,美术老师却很欣赏地说:“说得好!莫奈的画,总是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她轻轻地按了按我的肩膀:“你挺有悟性的。这幅画,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希望有一天,你能去亲眼看一看。”我愣住了,确定这句话是专门说给我听的!我定定地看着老师走向讲台的背影,满心的喜悦里夹杂一丝疑虑,“老师说我挺有悟性的!老师真的是这么说的!可老师这是在鼓励后进生吗?也许……”

    (9)接下来欣赏的是莫奈的《干草垛》。我凝视着这幅画,用心感受着画意。我敢说,我从未这么专心地上过课!老师先请后排一位同学谈观感,那同学只说画面太单调了。老师微笑地点评:“莫奈画的虽只是干草垛,却巧妙地描绘了光与色带给人的视觉印象。斜射的阳光下,淡橙的天空,橙紫的远山,橙绿的树林,橙黄的干草垛……阳光在跃动,色彩在变幻。画面虽简单,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我聚精会神地听着,默默地将老师的讲析与自己的观画印象一一对照。我发现,自己的观画印象竟然与老师的讲析大致吻合,只是我的感受稍显稚嫩。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

    (10)那个周末,烈日流火。我兴冲冲地跑到艺术品商店,买了一幅带画框的《睡莲》。虽只是临摹画,我的喜悦却是那样真实而强烈。

    (11)我告诉父亲,这是美术学科的参考资料。父亲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爬到椅子上,郑重其事地帮着把画挂在我的房间里。

    (12)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和自卑作战,和惰怠作战。我还一遍遍地为自己勾画未来的蓝图。越来越多的人真诚地用“阳光”、“自信”、“上进”这些词来形容我。

    (13)终于,我鼓起梦想的翅膀,飞向远方……

    (14)大学时,我主修国际金融,但我对莫奈的画却始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就连我的父母对莫奈的画都有特殊的感情。那幅《睡莲》,从我16岁那时起就一直挂在我的房间里。

    (15)再回故乡时,我想找到那位美术老师,告诉她,法国的奥赛博物馆我已经去过了。不过,毕竟是男子汉了,有些细节我会不好意思说的,比如,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按照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

    (1)从修辞的角度: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

    (2)从描写的角度:父亲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爬到椅子上,郑重其事地帮着把画挂在我的房间里。

    3第(10)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简要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5本文中,我幸福成长并最终学有所成的原因有哪些?(请写出三点)

    6许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作者说“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成长感悟谈谈。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初三年级学生会正在筹备毕业典礼,面向年级同学征集有创意的活动设计。请你为今年的毕业典礼设计一个具有仪式感的环节,并说明理由。

    题目二:校戏剧社排演的话剧《威尼斯商人》将在校园“戏剧节”演出,请结合你对作家和剧情的理解,为话剧节目单写一段文字,以引导同学们更好地欣赏这出话剧。

    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