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阿拉尔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贮蓄   护()   狭ài)   轻怕重(niān

    B.哄托   镜(líng)   干)   怪不经(dàn

    C.分岐   然(chàng伏(juǎn)  花团锦

    D.帐蓬   热chén)   塌(tān差不齐(cēn

  •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B.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其作品《敬业与乐业》的题目表明本文将围绕“敬业”与“乐业”及其相互关系来展开论述,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C.英国作家莫泊桑与俄国作家契诃夫、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D.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用毕生的精力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构严谨,先表现闻一多“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一多“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两部分之间承上启下的句子,使文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B.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爱称、敬称等,如: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C.“我一扭过来了。”加点字的词性依次是量词、介词和名词。

    D.《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小说,对后世传记文学有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课文《周亚夫军细柳》节选于《史记》。

    B.古代诗人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都顿挫,李白的浪漫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王维的诗画一体,苏轼的旷达豪迈,李清照的婉约凄切。

    C.“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这个句子的主要成分标示应该是: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

    D.曹植《梁甫行》中,“行”是古诗体裁“歌行体”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

  • 5、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学校邀请来宾市博物馆的老师给同学们举办了知识讲座,激发了同学们对历史及文物知识的兴趣,讲座介绍后,一些同学围着老师交流想法。

    A.“‘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希望您下次还能到贵校,再次为我们举办精彩的讲座。”

    B.“老师,我非常欣赏您的讲座,您如果能讲得再生动点就更好了。”

    C.“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您的讲座让我们体验到了历史的魅力,增长了才智。”

    D.“听了您的讲座,我真是获益匪浅,我期待自己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

  •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B.两名男子殚精竭虑企图骗保,自以为演技高明,没想到最终栽在了重庆警方手中。

    C.写作需要生活的积累和丰富的思想,否则,你的文章就会因缺乏具体内容而成为一纸空文

    D.京杭大运河是一曲优美的乐章,从远方飘逸而来,又悄然而去,港流宛转,孕育了灵秀的生命,滋养了纯净的心灵。

  •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要(sài) (bān)发  (qiào)首 锐不可(dǎnɡ)

    B.(cuī)烟 (mó)   (méi)  油光可(jiàn)

    C.(xī)利  (chuò)号 (yàn)  (wù)痛疾

    D.教(huǐ) (yīnɡ) (yūn)菜  如坐针(zhān)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雍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l)有龙则_______

    (2)惟吾德______

    (3)可以素琴_______

    (4)无案之劳形_______

    (5)人不其忧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甲)文中表现作者以古代圣贤自况的句子是“____”。(乙)文中表现颜回生活清贫的句子是“________

    4刘禹锡和颜回分别居住在“陋室”和“陋巷”,他们对此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请用一个成语概括他们共同的品质。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诗歌阅读。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1作者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

    2“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这一句颇为后人称道,试作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自孔子以来,我们的民族就形成了“和为贵”“亲仁善仁”的文化传统,其中的“和为贵”更是一盏不灭的灯火。为引导学生理解“和”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和为贵”作为中国文化思想精华的内涵所在,某校举行了一次“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1)仿照示例补充一项活动名称,并以“和”为主题,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活动名称示例:探“和”之义寻“和”之用;

    活动名称:  

    宣传标语:  

    (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把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作为“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

    材料二:2019年4月25日至27日,伴随着世界关注的目光,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一带一路”是开放的,是穿越非洲、环连亚欧的广阔“朋友圈”,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添加进入“朋友圈”。“一带一路”是多元的,涵盖各个合作领域,合作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一带一路”是共赢的,各国共同参与,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这条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

    探究结果:  

    (3)学校拟举行“和”名言辑录书法展览,请用行楷或楷书书写下面一段文字。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古诗句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语段,完成题目。

    祥子没等她说完,就晃晃悠悠地走出来。走到一块坟地,四四方方地种着些松树,树当中有十几个坟头。阳光本来很微弱,松林中就更暗淡。他坐在地上,地上有些干草与松花。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树上的几个山喜鹊扯着长声悲叫。这绝不会是小福子的坟,他知道,可是他的泪一串一串地往下落。什么也没有了,连小福子也入了土!他是要强的,小福子是要强的,他只剩下些没有作用的泪,她已做了吊死鬼!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

    上述语段出自我国第一位获得“________”称号的作家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该部小说中人物的名字匠心独具、寓意深刻,如“小福子”,福子无福。请你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说说小福子的一生是如何无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是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②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③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④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存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⑤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⑥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⑦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⑧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⑨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淡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⑩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阅读文章第③~⑦段,在这些段落中,作者将仙人掌同海棠、月季、文竹等进行了比较,作者认为它们有什么不同?

    【2】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对仙人掌的感情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 )——( )——( )

    【3】作者在第段中写道:“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

    【4】结合语境,从修辞角度分析下面这句话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5】文中作者写出了对仙人掌的独特的认识,除仙人掌外,在生活中你最欣赏哪一种花,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 14、阅读《小议“慎独”》,完成下面小题。

    小议“慎独”

    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见,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③恪守慎独能完善自我。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④恪守慎独能检验道德品质。《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来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⑤恪守慎独能净化社会生活。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⑦“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⑧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1)他一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⑨(2)“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踏实做事。坦荡为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请指出文中划线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一种论证方法)

    (1)他一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

    (2)“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 )

    【3】阅读③-⑤段,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恪守慎独?

    【4】作者认为做到慎独的关键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古人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其实学习如五味瓶——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在酸甜苦辣的另一面却有无穷的乐趣!我们在初三这一年,对这一点的感受应该是非常深刻的。请以“学习的乐趣”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550字;(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及中山市内的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